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水牛乳中黄牛源性成分
1
作者 梁媛媛 赵娇 +1 位作者 崔生熠 刘鹏鹏 《现代食品》 2025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同时检测水牛乳中水牛、黄牛这2种牛源性成分。方法:设计基于cyt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和循环参数,建立一种能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快...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同时检测水牛乳中水牛、黄牛这2种牛源性成分。方法:设计基于cyt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和循环参数,建立一种能在同一反应体系内快速检测水牛和黄牛源性成分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等方法学验证。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强,能特异性检出水牛、黄牛源性成分;该方法灵敏度可达核酸浓度1.0×10^(-4) ng·μL^(-1),且重复性较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通量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水牛乳样品中水牛、黄牛源性成分的掺假鉴别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水牛乳 牛源性成分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芝麻酱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茵茵 梁颖思 +5 位作者 陈宝欣 丁清龙 苏章庭 韩志杰 陈玥 郑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99-209,共11页
目的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植物源性成分,实现芝麻酱的快速掺假鉴别,突破单标准单物种检测的局限性。方法该研究以芝麻2S albumim mRNA基因、花... 目的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植物源性成分,实现芝麻酱的快速掺假鉴别,突破单标准单物种检测的局限性。方法该研究以芝麻2S albumim mRNA基因、花生Ara b2基因、大豆Lectin基因、玉米adh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芝麻酱中的芝麻源性成分、花生源性成分、大豆源性成分、玉米源性成分,并应用于市售的芝麻酱样本检测分析。结果该方法高效低成本,特异性好,对小米、绿豆等10种非目标源性成分无特异性扩增;对芝麻源性成分、花生源性成分、大豆源性成分、玉米源性成分的最低检出限为100 pg/μ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售21份芝麻酱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与标签标注不符合的有4份,标签标注符合率为80.95%,与参比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加工成品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芝麻酱的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芝麻酱 植物源性成分 掺假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的肉及肉制品掺假鉴别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彤 李家鹏 +5 位作者 李金春 乔晓玲 黄鑫 陈曦 杨君娜 郭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7-222,共6页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肉或肉制品中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9种源性成分的5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通过市售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包括生鲜样品和熟制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掺假 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链式反应 熔解曲线分析 SYBR Green染料 动物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转基因大米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多重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婷婷 黄文胜 +4 位作者 张九凯 葛毅强 邢冉冉 于宁 陈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979-6986,共8页
目的建立4种转基因(geneticallymodified,GM)大米成分多重定量检测方法,解决混合转基因产品和多品系杂交的多价转基因产品高通量精准定量难题。方法采用Raindrop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4种常见... 目的建立4种转基因(geneticallymodified,GM)大米成分多重定量检测方法,解决混合转基因产品和多品系杂交的多价转基因产品高通量精准定量难题。方法采用Raindrop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4种常见转基因大米TT51-1、克螟稻、科丰6号、M12品系特异性基因和大米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逐一进行拷贝数分析,并将其转化为含量百分比。结果转基因含量在0.1%~100.0%范围内的4个品系转基因大米混合样品的定量体系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r2值均在0.99以上,定量相对灵敏度可达0.1%,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小于25%,定量准确性和精密度符合国际通用要求。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4种常见转基因大米成分的多重定量检测方法,解决了常规方法一次只能定量分析单一样品的缺点,为大米、稻谷及其初加工产品中多种转基因成分的高效定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大米 多重定量 数字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别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毒支原体研究的概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谢芝勋 庞耀珊 +3 位作者 谢志勤 刘加波 邓显文 廖敏 《广西畜牧兽医》 2002年第5期3-5,共3页
关键词 多重聚合 链式反应 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鉴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法同步鉴别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 被引量:3
6
作者 许随根 李家鹏 +7 位作者 李金春 陈曦 杨君娜 熊苏玥 黄鑫 乔晓玲 曲超 王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59-266,共8页
为实现鱼类及其制品掺假的快速鉴别,以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线粒体DNA的D-loop区、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线粒体DNA的16S rRNA基因及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线粒体DNA的ND4L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 为实现鱼类及其制品掺假的快速鉴别,以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线粒体DNA的D-loop区、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线粒体DNA的16S rRNA基因及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线粒体DNA的ND4L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m)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鱼类及其制品中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3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法,通过引物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优化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相对检出限分别为0.5%、1%、0.5%,通过对市售样品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掺假 多重实时聚合链式反应 熔解曲线分析 蓝鳍金枪鱼 裸盖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庄蓓蓓 祁钊 +4 位作者 周紫卉 黄昊 宋祥军 邵颖 涂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7-212,共6页
建立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模型,优化检测方案,提高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效率。以病原菌hil A、ui... 建立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模型,优化检测方案,提高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效率。以病原菌hil A、uid A和clf A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的扩增条件,检测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通过SERS技术检测3种细菌并确定检测限,对3种病原菌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方法的检测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和SERS技术均可特异性地检测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重PCR反应的最低检测限为104 CFU/mL,最低检出DNA量为50 pg/μL,而SERS检测沙门氏菌最低检出量为103 CFU/mL,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检出量为104 CFU/mL。PCA分析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3.8%。与多重PCR相比,研究建立的SERS方法提高了沙门氏菌的检测限,敏感度更高,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对食品中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多重聚合链式反应 食源性病原菌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睿茜 其美次仁 +3 位作者 李家鹏 韦忆萱 李金春 王守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52,共6页
通过比对5个不同地区牦牛线粒体基因的差异,筛选出用于鉴定当雄高山牦牛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将这些SNP位点作为引物3′端,同时引入引物碱基错配理念,设计出8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出2个三重和1... 通过比对5个不同地区牦牛线粒体基因的差异,筛选出用于鉴定当雄高山牦牛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将这些SNP位点作为引物3′端,同时引入引物碱基错配理念,设计出8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出2个三重和1个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体系,建立一种基于SNP位点和多重RT-PCR技术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简便快捷、结果直观可靠,能够有效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方法中3个RT-PCR反应体系扩增产物对应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范围分别为反应体系A:73.1~75.2、76.0~77.3、79.0~80.0℃,反应体系B:69.5~72.8、75.0~77.9、78.5~80.0℃,反应体系C:76.1~78.1、79.5~80.7℃;根据3个反应体系中熔解曲线峰的有无以及Tm是否符合取值范围来判定样品是否为当雄高山牦牛肉;市售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当雄高山牦牛肉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高山牦牛 品种鉴别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熔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罗非鱼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亚琨 刘永杰 董雨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菌(Salmonella) 5种罗非鱼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 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菌(Salmonella) 5种罗非鱼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方法 根据5种致病菌特异性基因片段设计并合成引物,优化多重PCR体系条件,并对多重PCR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人工模拟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同时扩增5种目的菌株的特异性条带,且不与非靶标细菌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纯培养物基因组DNA的检出限均为0.4 ng/μL。人工模拟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检测上述5种食源性致病菌,且检出限可达到2×10^(1)CFU/g。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无乳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5种罗非鱼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罗非鱼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聚合链式反应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酒酒球菌氨基酸脱羧酶基因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成龙 李凯 +2 位作者 杨芮 吕珍 刘树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0-115,共6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多重PCR方法,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检测40株酒酒球菌基因组中是否含有组氨酸脱羧酶基因(hdc基因)、酪氨酸脱羧酶基因(tdc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基因(odc基因)。结果表明:40株酒酒球菌基因组中有33株酒酒球菌含有...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多重PCR方法,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检测40株酒酒球菌基因组中是否含有组氨酸脱羧酶基因(hdc基因)、酪氨酸脱羧酶基因(tdc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基因(odc基因)。结果表明:40株酒酒球菌基因组中有33株酒酒球菌含有组氨酸脱羧酶,22株酒酒球菌含有酪氨酸脱羧酶,16菌株含有鸟氨酸脱羧酶。建立的PCR法可快捷、高度特异地检测酒酒球菌中含有的hdc基因、tdc基因和odc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乳酸菌 氨基酸脱羧基因 生物胺 多重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恩龙 赵莲华 +1 位作者 杨国强 董枫 《大连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22-25,共4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已经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进入生命科学、医学研究、遗传工程、疾病诊断、法医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本文简要介绍这种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DNA 寡核苷酸链 互补 DNA 核酸探针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
12
作者 范宏伟 朱应飞 +3 位作者 翟平平 占忠旭 唐小叶 蔡玉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180-186,共7页
目的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方法针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选择保守性较... 目的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方法针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选择保守性较好的致病基因设计特异性多重PC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成像分析多重PCR产物。通过对PCR及电泳条件进行优化,建立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进行研究。结果5对引物特异性良好,均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多重PCR最佳引物浓度为0.2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6.0℃,毛细管电泳最佳分离模式为AM900,灵敏度较高,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10^(-3) ng/μ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方法用于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操作简便、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在食源性致病菌检验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链式反应 毛细管电泳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序列富集多重PCR-液相芯片联合检测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洁 王卫萍 +4 位作者 胡毓安 孙宁 杨波 夏正坤 李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8-963,共6页
目的呼吸道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为快速准确诊断其感染,文中建立一种基于液相芯片系统的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快速分子检测方法,为有效防控其发生和流行提供有力手段。方法采集南京总医院儿科就诊的有急性呼吸道感染... 目的呼吸道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为快速准确诊断其感染,文中建立一种基于液相芯片系统的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快速分子检测方法,为有效防控其发生和流行提供有力手段。方法采集南京总医院儿科就诊的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儿咽拭子标本120例及30例正常对照标本,分别纳入患儿组和对照组。针对A型流感病毒(Flu A)、B型流感病毒(Flu B)、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SVA)和B型(RSVB)的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探针和通用引物,构建4种病原体阳性参比品,通过对扩增和杂交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靶序列富集多重PCR(Tem-PCR)和Luminex液相芯片(x MAP)技术相结合的检测系统,并对该检测系统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评价。收集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咽拭子标本,用上述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分别与单病毒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及x TAG液相芯片法进行比对检测。结果建立了Flu A、Flu B、RSVA和RSVB4种呼吸道病毒的特异性快速分子检测方法且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用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和单病毒基因荧光定量PCR法对120例疑似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快速法阳性检出率为31.7%(38/120),荧光定量法阳性检出率为29.2%(35/120)。经一致性检验分析提示2种方法一致性较强(k>0.7)。部分标本同时采用x TAG液相芯片试剂盒进行检测,经一致性检验分析提示2种方法一致性较好(k>0.6)。结论临床的初步应用证实了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具备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为临床早期、准确判断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序列富集多重-聚合反应 液相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番木瓜的多重定性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阮小蕾 马丽娟 李华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629,682,共5页
为监测和管理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的商品化生产、销售,建立了相应的转基因定性检测方法.选用木瓜蛋白酶作为番木瓜的内源对照基因,建立对转基因番木瓜PRSV-Rep基因、外源CaMV35S启动子序列、NOS终止子序列和NPTⅡ基因的常规PCR检测体系... 为监测和管理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的商品化生产、销售,建立了相应的转基因定性检测方法.选用木瓜蛋白酶作为番木瓜的内源对照基因,建立对转基因番木瓜PRSV-Rep基因、外源CaMV35S启动子序列、NOS终止子序列和NPTⅡ基因的常规PCR检测体系.退火温度为40~60℃时,都分别扩增出了清晰的目的基因.单基因常规PCR检测转基因模板量的下限为5×10-7g.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技术,检测了包括NPTⅡ、Rep和CaMV35S;NPTⅡ、Rep和Nos;NPTⅡ、Rep和Papain等3个组合.建立了NPTⅡ、ReP、CaMV35S和Nos4个基因的四重PCR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转基因番木瓜 多重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源性成分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食用淀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维 高晓月 +4 位作者 董雨馨 刘虹宇 李贺楠 赵文涛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6,共7页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基因,建立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开展方法学验证,并对不同掺入比例模拟样品和实际淀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与15种非目标源性均无交叉反应;对目标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10^(-3) ng/μL,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扩增效率;对淀粉样品的检出限可达0.1%,对5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参比方法一致,说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法可用于食用淀粉种类掺假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聚合链式反应 食用淀粉 木薯 红薯 马铃薯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滕要辉 索标 +2 位作者 艾志录 谢新华 潘治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144,共5页
为实现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首先优化多重PCR扩增的反应条件,比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采用60℃、各引物浓度200nmol/L及扩增循... 为实现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首先优化多重PCR扩增的反应条件,比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采用60℃、各引物浓度200nmol/L及扩增循环35次,本多重PCR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检出,检测特异性为100%。3种DNA提取方法中试剂盒法纯度最高,检出限分别是31、26DNA copies/reaction。经过在人工污染致病菌的速冻水饺中应用试验后,该多重PCR方法经过4h的增菌培养即可从速冻水饺中同时检测出起始菌落数低至100CFU/g的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食品 多重聚合链式反应 检测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7
作者 曹洪志 颜其贵 +3 位作者 郭万柱 樊汶樵 肖雪 李成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建立20余年.在这20多年里.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工具性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带动了自身的发展.而PCR的发展又产生...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建立20余年.在这20多年里.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工具性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带动了自身的发展.而PCR的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应用.多重PCR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疾病的诊断方面.人们一直在梦想寻找一种高度特异、敏感和简便的方法能同时将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一次性地得到确诊.多重PCR技术的出现。无疑使之成为了可能。它不仅使疾病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确诊.而且在类症鉴别上具有其他诊断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技术 疫病诊断 应用 聚合链式反应 动物 生命科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18
作者 胡冰雪 舒沿沿 +2 位作者 潘道东 曾小群 吴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09-214,共6页
针对肉制品中易污染的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3种标准菌株及肉制品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实现肉制品中这3种菌的同时、快速检测。利用荧光假单胞菌的gyrB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单增李斯特菌... 针对肉制品中易污染的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3种标准菌株及肉制品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实现肉制品中这3种菌的同时、快速检测。利用荧光假单胞菌的gyrB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单增李斯特菌的hly A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在确定引物特异性的基础上,对3种标准菌株及在冷却肉上过夜富集后进行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于同时检测这3种有害微生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同时检测这3种菌时,纯菌DNA检测限可达1 pg/μL;将3种菌一起接种到冷却肉中35℃过夜培养后,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限分别可达到9、5、70 CF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链式反应 检测方法 荧光假单胞菌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real-time PCR技术快速鉴别特种乳中的乳源动物成分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艳歌 李莉 +4 位作者 王丹丹 李唯熙 王洪越 刘鸣畅 吴亚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12-321,共10页
建立一种特种乳中乳源动物成分快速鉴别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通过筛选建立8种不同乳源物种检测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在一个反应体系里可同时检测4种乳源的特异性靶基因,绝对灵敏度达0.1~5 pg/μL,检出限可达0.1%。同时... 建立一种特种乳中乳源动物成分快速鉴别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通过筛选建立8种不同乳源物种检测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在一个反应体系里可同时检测4种乳源的特异性靶基因,绝对灵敏度达0.1~5 pg/μL,检出限可达0.1%。同时,建立了高效的DNA提取方法,样品裂解后可在12 min左右完成96个样品的DNA提取,大大缩短了样品前处理时间。采用该方法对市售特色乳产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标识不准确的产品比例达3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聚合链式反应 特种乳 乳源动物 掺伪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致病菌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散装即食肉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范维 高晓月 +4 位作者 李贺楠 董雨馨 李宇轩 刘虹宇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2-338,共7页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Sa442基因和蜡样芽孢杆菌Cereolysin AB基因为靶...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Sa442基因和蜡样芽孢杆菌Cereolysin A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对实际的散装即食肉制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对15株非目标菌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种致病菌的定量线性浓度范围为10^(2)~10^(8) CFU/mL,且定量检测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在未增菌的即食肉制品样品中检出限分别为3.8×10^(2)、4.9×10^(2) CFU/mL和5.7×10^(2) CFU/mL,经增菌5 h后,检出限提高到3.8、4.9 CFU/mL和5.7 CFU/mL。对10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说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法可以用于散装即食肉制品中3种致病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蜡样芽孢杆菌 多重实时聚合链式反应 即食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