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工深度和元记忆训练对多重记忆系统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劲 林仲贤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59,共35页
这项研究探讨元记忆判断对情节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和PRS(perceptualrepresentation)系统的监测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元记忆对情节记忆的监测好于对语义记忆的监测。这项研究在深度加工和元记忆训练... 这项研究探讨元记忆判断对情节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和PRS(perceptualrepresentation)系统的监测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元记忆对情节记忆的监测好于对语义记忆的监测。这项研究在深度加工和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进一步比较了R反应(Rresponses)项目、K反应(Kresponses)项目以及成功补笔项目的FOK幅度(MFOK,magnitudeofFOK)。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深度加工的条件下,还是在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R项目的MFOK明最高于K项目和成功补笔项目。这说明元记忆系统的监测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不受记忆痕迹的性质与元记忆判断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道感 R反应 K反应 记忆 多重记忆系统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重记忆系统看外语能力与学习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开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框架,... 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 多重记忆系统 信息处理 双模式系统 四通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荆广 郭秀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3-930,共8页
记忆功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记忆系统的"设计"(运作机制)则支持其功能。因此,通过探究人类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分析记忆功能,再推测并验证记忆解决方案,是研究记忆的一种可靠途径,此即为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本文以记忆的生... 记忆功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记忆系统的"设计"(运作机制)则支持其功能。因此,通过探究人类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分析记忆功能,再推测并验证记忆解决方案,是研究记忆的一种可靠途径,此即为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本文以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相比控制加工条件,判断单词对求生情境的重要性可获得更好的记忆保持量)、多重记忆系统的分离与协同、记忆对未来的价值等问题为例,具体阐明了该取向是如何促进研究者理解记忆运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功能取向 生存 多重记忆系统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记忆的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3年第1期38-41,56,共5页
目前,内隐记忆的研究大都通过正常的测验成绩,在同一个领域检验假设进行的。认知神经科学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在不同领域使内隐记忆的理论得到诸多补充数据,提高并扩展内隐记忆的研究水平。它从自身研究方面论证了多重记忆系统... 目前,内隐记忆的研究大都通过正常的测验成绩,在同一个领域检验假设进行的。认知神经科学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在不同领域使内隐记忆的理论得到诸多补充数据,提高并扩展内隐记忆的研究水平。它从自身研究方面论证了多重记忆系统和加工理论对许多来自单纯实验性操作中的结果无法解释的片面性,使两者在新的研究策略下达到协调统一,这种新的而非唯一的研究策略使内隐记忆的研究更趋完善和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认知神经科学 知觉表征系统 多重记忆系统 加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对记忆功能老化的研究
5
作者 李川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2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通过对记忆测量和记忆形式的区分,简要介绍了认知功能老化的内隐记忆研究成果和有关理论,指出应进一步开展对记忆功能老化间接测量的研究。
关键词 记忆测量 记忆老化 多重记忆系统 单一记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内隐记忆的性质和理论解释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敏 杨治良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沿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阐述了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深入分析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并将其与一些相关概念(诸如外显记忆,无意识记,内隐学习,启动效应,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了比较;概略地介绍了内隐记忆的研究状况及理... 沿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阐述了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深入分析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并将其与一些相关概念(诸如外显记忆,无意识记,内隐学习,启动效应,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了比较;概略地介绍了内隐记忆的研究状况及理论解释;最后提出应建立一个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相统一、各种合理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模型相一致的记忆系统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多重记忆系统 加工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研究进展——关于起动效应(priming effects)的研究
7
作者 朱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0年第1期1-7,32,共8页
起动效应(priming effects)是目前记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涉及两类测量记忆的方法与两类记忆形式的问题:健忘症病人的记忆能力问题:多重记忆系统问题以及测量记忆的数据驱动测验与概念-驱动测验的区分问题。现有的研究趋势表明,起动... 起动效应(priming effects)是目前记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涉及两类测量记忆的方法与两类记忆形式的问题:健忘症病人的记忆能力问题:多重记忆系统问题以及测量记忆的数据驱动测验与概念-驱动测验的区分问题。现有的研究趋势表明,起动效应在九十年代仍继续吸引着大批的研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记忆系统 数据驱动 补笔测验 直接方法 间接方法 起动 效应 测验方法 健忘症 单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显与内隐刻板印象的分布式表征及其激活过程——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探索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磊 祝书荣 +1 位作者 张常洁 张庆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9-1533,共15页
刻板印象是人们有关群体的行为特征与特质属性信念化的认识,它多以语义图式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依据激活过程中意识参与程度的不同,刻板印象具有内隐和外显两种表现型。不同于双加工理论"自动激活+认知控制"的研究视角,本... 刻板印象是人们有关群体的行为特征与特质属性信念化的认识,它多以语义图式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依据激活过程中意识参与程度的不同,刻板印象具有内隐和外显两种表现型。不同于双加工理论"自动激活+认知控制"的研究视角,本项目计划从内隐/外显记忆的多重记忆系统模型出发,试图检验内隐与外显刻板印象在表征机制和激活过程上的差异。现有的多重记忆系统模型虽能解释内隐和外显刻板印象在记忆存储与提取上的机制差别,但却无法阐释二者语义表征带有的心理理论特性以及二者的认知控制过程。有鉴于此,本项目拟吸收"镜像系统-心理化系统"模型和双加工理论各自在特质与信念加工以及刻板印象认知控制上的理论优势,深入探索内隐和外显刻板印象的分布式表征机制。借助ERP技术的时间过程优势和f MRI技术的脑区动态因果建模优势,研究结果将最终揭示刻板印象分布式语义表征的动态加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内隐社会认知 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双加工理论 镜像系统与心理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