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转录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检测单细胞中时钟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袁艳鹏 关云谦 +2 位作者 林庆玲 薛金花 蔡彦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5-37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度灵敏的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时钟基因表达的反转录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nested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ultiplex nested RT-PCR)体系。方法选取核心时钟基因bmal1,clock,per1,p... 目的建立一种高度灵敏的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时钟基因表达的反转录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nested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ultiplex nested RT-PCR)体系。方法选取核心时钟基因bmal1,clock,per1,per2,cry1和cry2,以及看家基因β-actin,分别设计和优化巢式引物对。以基因质粒为模板,检测巢式多重PCR体系的灵敏度。体外转录得到各个基因的RNA模板,并检测反转录巢式多重PCR体系的灵敏度。使用手动微操作器,显微镜下负压获取悬浮单个NIH/3T3细胞,使用反转录巢式多重PCR体系检测其中目的时钟基因。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整体水平时钟基因表达情况,与单细胞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巢式多重PCR检测体系可以检测出单拷贝质粒DNA。反转录巢式多重PCR能够检测出4拷贝RNA模板。利用上述体系发现,NIH/3T3单细胞中时钟基因环路表达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发现群体水平per1和per2表达的高峰和低谷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细胞水平per1表达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了高度灵敏的用于检测时钟基因表达的反转录巢式多重PCR体系,揭示了单细胞水平时钟基因表达的异质性,也验证了整体水平与单细胞水平时钟基因表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时钟基因 单细胞 NIH/3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庄蓓蓓 祁钊 +4 位作者 周紫卉 黄昊 宋祥军 邵颖 涂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7-212,共6页
建立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模型,优化检测方案,提高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效率。以病原菌hil A、ui... 建立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模型,优化检测方案,提高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效率。以病原菌hil A、uid A和clf A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的扩增条件,检测多重PCR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通过SERS技术检测3种细菌并确定检测限,对3种病原菌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方法的检测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和SERS技术均可特异性地检测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重PCR反应的最低检测限为104 CFU/mL,最低检出DNA量为50 pg/μL,而SERS检测沙门氏菌最低检出量为103 CFU/mL,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检出量为104 CFU/mL。PCA分析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3.8%。与多重PCR相比,研究建立的SERS方法提高了沙门氏菌的检测限,敏感度更高,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对食品中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源性病原菌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的肉及肉制品掺假鉴别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彤 李家鹏 +5 位作者 李金春 乔晓玲 黄鑫 陈曦 杨君娜 郭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7-222,共6页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肉或肉制品中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9种源性成分的5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通过市售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包括生鲜样品和熟制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掺假 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链式反应 熔解曲线分析 SYBR Green染料 动物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4
作者 张文慧 王伟利 +2 位作者 郑聪 刘明 钱爱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98,共4页
利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检测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GenBank中搜索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血凝素基因序列,并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其相似性,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3对分别针对AIV H5、H7和H9亚型的特... 利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检测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GenBank中搜索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血凝素基因序列,并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其相似性,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3对分别针对AIV H5、H7和H9亚型的特异性引物.这3对引物所扩增的cDNA片段大小分别为427、228和830 bp.结果表明,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H5、H7和H9亚型AIV的多重RT-PCR技术.该多重RT-PCR对H5、H7和H9亚型AIV能同时扩增出3条大小分别为427、228和830 bp的cDNA片段,与其他常见禽病病原的核酸不存在交叉反应.该多重RT-PCR对H5、H7和H9亚型AIV cDNA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0 pg、1 ng和10 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禽流感病毒 H5亚型 H7亚型 H9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鉴别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毒支原体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谢芝勋 谢志勤 +2 位作者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43-446,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 4条特异性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 310bp(NDV)、172 0bp(IBV)、6 47bp(ILTV)、和 732bp(MG)多重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多重PCR技术能检出 10pg的IBV、1pg的NDVRNA模板和 10pg的ILTV、1pg的MGD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鸡新城疫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酒酒球菌氨基酸脱羧酶基因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成龙 李凯 +2 位作者 杨芮 吕珍 刘树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0-115,共6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多重PCR方法,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检测40株酒酒球菌基因组中是否含有组氨酸脱羧酶基因(hdc基因)、酪氨酸脱羧酶基因(tdc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基因(odc基因)。结果表明:40株酒酒球菌基因组中有33株酒酒球菌含有...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多重PCR方法,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检测40株酒酒球菌基因组中是否含有组氨酸脱羧酶基因(hdc基因)、酪氨酸脱羧酶基因(tdc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基因(odc基因)。结果表明:40株酒酒球菌基因组中有33株酒酒球菌含有组氨酸脱羧酶,22株酒酒球菌含有酪氨酸脱羧酶,16菌株含有鸟氨酸脱羧酶。建立的PCR法可快捷、高度特异地检测酒酒球菌中含有的hdc基因、tdc基因和odc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 乳酸菌 氨基酸脱羧基因 生物胺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法同步鉴别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 被引量:4
7
作者 许随根 李家鹏 +7 位作者 李金春 陈曦 杨君娜 熊苏玥 黄鑫 乔晓玲 曲超 王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59-266,共8页
为实现鱼类及其制品掺假的快速鉴别,以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线粒体DNA的D-loop区、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线粒体DNA的16S rRNA基因及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线粒体DNA的ND4L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 为实现鱼类及其制品掺假的快速鉴别,以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线粒体DNA的D-loop区、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线粒体DNA的16S rRNA基因及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线粒体DNA的ND4L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m)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鱼类及其制品中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3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法,通过引物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优化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蓝鳍金枪鱼、裸盖鱼、异鳞蛇鲭源性成分的相对检出限分别为0.5%、1%、0.5%,通过对市售样品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掺假 多重实时聚合链式反应 熔解曲线分析 蓝鳍金枪鱼 裸盖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睿茜 其美次仁 +3 位作者 李家鹏 韦忆萱 李金春 王守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52,共6页
通过比对5个不同地区牦牛线粒体基因的差异,筛选出用于鉴定当雄高山牦牛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将这些SNP位点作为引物3′端,同时引入引物碱基错配理念,设计出8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出2个三重和1... 通过比对5个不同地区牦牛线粒体基因的差异,筛选出用于鉴定当雄高山牦牛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将这些SNP位点作为引物3′端,同时引入引物碱基错配理念,设计出8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出2个三重和1个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体系,建立一种基于SNP位点和多重RT-PCR技术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简便快捷、结果直观可靠,能够有效鉴别当雄高山牦牛肉;方法中3个RT-PCR反应体系扩增产物对应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范围分别为反应体系A:73.1~75.2、76.0~77.3、79.0~80.0℃,反应体系B:69.5~72.8、75.0~77.9、78.5~80.0℃,反应体系C:76.1~78.1、79.5~80.7℃;根据3个反应体系中熔解曲线峰的有无以及Tm是否符合取值范围来判定样品是否为当雄高山牦牛肉;市售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当雄高山牦牛肉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高山牦牛 品种鉴别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熔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番木瓜的多重定性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阮小蕾 马丽娟 李华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629,682,共5页
为监测和管理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的商品化生产、销售,建立了相应的转基因定性检测方法.选用木瓜蛋白酶作为番木瓜的内源对照基因,建立对转基因番木瓜PRSV-Rep基因、外源CaMV35S启动子序列、NOS终止子序列和NPTⅡ基因的常规PCR检测体系... 为监测和管理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的商品化生产、销售,建立了相应的转基因定性检测方法.选用木瓜蛋白酶作为番木瓜的内源对照基因,建立对转基因番木瓜PRSV-Rep基因、外源CaMV35S启动子序列、NOS终止子序列和NPTⅡ基因的常规PCR检测体系.退火温度为40~60℃时,都分别扩增出了清晰的目的基因.单基因常规PCR检测转基因模板量的下限为5×10-7g.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技术,检测了包括NPTⅡ、Rep和CaMV35S;NPTⅡ、Rep和Nos;NPTⅡ、Rep和Papain等3个组合.建立了NPTⅡ、ReP、CaMV35S和Nos4个基因的四重PCR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 转基因番木瓜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源性成分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食用淀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维 高晓月 +4 位作者 董雨馨 刘虹宇 李贺楠 赵文涛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6,共7页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基因,建立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开展方法学验证,并对不同掺入比例模拟样品和实际淀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与15种非目标源性均无交叉反应;对目标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10^(-3) ng/μL,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扩增效率;对淀粉样品的检出限可达0.1%,对5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参比方法一致,说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法可用于食用淀粉种类掺假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聚合链式反应 食用淀粉 木薯 红薯 马铃薯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滕要辉 索标 +2 位作者 艾志录 谢新华 潘治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144,共5页
为实现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首先优化多重PCR扩增的反应条件,比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采用60℃、各引物浓度200nmol/L及扩增循... 为实现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首先优化多重PCR扩增的反应条件,比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采用60℃、各引物浓度200nmol/L及扩增循环35次,本多重PCR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检出,检测特异性为100%。3种DNA提取方法中试剂盒法纯度最高,检出限分别是31、26DNA copies/reaction。经过在人工污染致病菌的速冻水饺中应用试验后,该多重PCR方法经过4h的增菌培养即可从速冻水饺中同时检测出起始菌落数低至100CFU/g的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食品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温式多重PCR检测鉴别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谢芝勋 庞耀珊 +2 位作者 刘加波 邓显文 唐小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2,24,共5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的二温式多重PCR技术。根据基因库中WSSV(AF369029)和IHHNV(NC002190)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分别与WSSV和IHHNV某段保守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两对引...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的二温式多重PCR技术。根据基因库中WSSV(AF369029)和IHHNV(NC002190)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分别与WSSV和IHHNV某段保守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WSSV和IHHNV 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了两条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593 bp(WSSV)和356 bp(IHHNV)特异性多重PCR扩增条带,而对其他对虾疾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技术最低能检测到WSSV和IHHNV DNA各100 pg。用该多重PCR对400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230份检出WSSV,阳性率57.5%;96份检出IHHNV,阳性率24%;56份同时检出WSSV和IHHNV,阳性率14%。18份为阴性,阴性率为4.5%。结果提示了WSSV和IHHNV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的养殖对虾中,作者建立的二温式多重PCR可以用于这两种病毒的临床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13
作者 胡冰雪 舒沿沿 +2 位作者 潘道东 曾小群 吴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09-214,共6页
针对肉制品中易污染的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3种标准菌株及肉制品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实现肉制品中这3种菌的同时、快速检测。利用荧光假单胞菌的gyrB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单增李斯特菌... 针对肉制品中易污染的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3种标准菌株及肉制品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实现肉制品中这3种菌的同时、快速检测。利用荧光假单胞菌的gyrB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单增李斯特菌的hly A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在确定引物特异性的基础上,对3种标准菌株及在冷却肉上过夜富集后进行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于同时检测这3种有害微生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同时检测这3种菌时,纯菌DNA检测限可达1 pg/μL;将3种菌一起接种到冷却肉中35℃过夜培养后,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限分别可达到9、5、70 CF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方法 荧光假单胞菌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温式多重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桃拉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芝勋 庞耀珊 +2 位作者 邓显文 唐小飞 刘加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5-597,共3页
对虾白斑综合征(WSS)和桃拉病(TS)是两种严重危害当前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病毒性疾病.目前对虾病毒病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病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杂交方法及PCR方法等[1-4].其中PCR方法是这些方法中特异性最强、敏感最高的病... 对虾白斑综合征(WSS)和桃拉病(TS)是两种严重危害当前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病毒性疾病.目前对虾病毒病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病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杂交方法及PCR方法等[1-4].其中PCR方法是这些方法中特异性最强、敏感最高的病原检测手段,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对虾病毒病的检测和诊断.多重PCR是一种特殊PCR形式,其最突出特点,即一次PCR反应,就可同时检测、鉴别出多种病原体,在临床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上具有其独特优势和很高的实用价值[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桃拉病毒(T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3种致病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钱志伟 孙新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36-23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步速测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方法:利用基因组比对法寻找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序列——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 目的:建立同步速测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方法:利用基因组比对法寻找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序列——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和单增李斯特菌的prs基因,运用Primer Premier 5.0分别设计3对片段大小不同的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3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灵敏度测试结果分别为7.6、3.8、5.1pg/μL,在此灵敏度下可以扩增出全部特异性引物条带,验证性实验结果出现相应的目的条带且未发生交叉影响。结论:初步建立能同步、简便、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三重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WSSV和IHHNV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庞耀珊 谢芝勋 +3 位作者 谢志勤 唐小飞 邓显文 刘加波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97,共3页
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二温式PCR检测技术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这2种病原的特异性引物与PCR基础反应液一起组装成快速检测试剂盒。通过对试剂盒敏感性、稳定性和保存期等技术指标的测定... 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二温式PCR检测技术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这2种病原的特异性引物与PCR基础反应液一起组装成快速检测试剂盒。通过对试剂盒敏感性、稳定性和保存期等技术指标的测定以及对临床样品的检测试验,该试剂盒对同一样品中的WSSV和IHHNV DNA模板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2条与实验设计相符的593bp(WSSV)和356bp(IHHNV)的DNA片段,而对其它对虾病原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试剂盒最低能检测到102pg的WSSV DNA和10pg的IHHNV DNA。对WSSV和IHHNV DNA的检出量分别为102~103pg和10—102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试剂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重PCR分析丝羽乌骨鸡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艳 朱庆 李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6-548,共3页
以丝羽乌骨鸡为材料,在家鸡1号染色体和Z染色体上分别选取15对和5对微卫星标记,应用多重PCR技术对140只试验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所选用的20对微卫星引物中,除MCW0101和MCW0181因扩增效果不理想而剔除外,其余18对标记均... 以丝羽乌骨鸡为材料,在家鸡1号染色体和Z染色体上分别选取15对和5对微卫星标记,应用多重PCR技术对140只试验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所选用的20对微卫星引物中,除MCW0101和MCW0181因扩增效果不理想而剔除外,其余18对标记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所有结果都能重复。18对微卫星引物平均检测到6.83个等位基因(5~8个),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33和0.805。其结果可作为进一步QTL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羽乌骨鸡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同时检测食品中4种细菌与常见霉菌 被引量:13
18
作者 熊苏玥 米瑞芳 +5 位作者 陈曦 戚彪 李金春 李家鹏 乔晓玲 王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5-311,共7页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以及霉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正调... 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以及霉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正调节蛋白基因(hilA)、大肠杆菌O157:H7鞭毛基因(flic)、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毒力调控蛋白基因(prfA)及霉菌18S rRNA基因V5区分别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并对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获得特异性良好的PCR扩增产物。而后在37℃对人工污染致病菌的香肠、面包和豆腐进行增菌培养,5种致病微生物在20 h内的检出限均可达到100 CFU/25 g。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适用于食品中4种细菌与常见霉菌的同时检测,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源性致病菌 霉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多重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19
作者 程福亮 陈甜甜 +4 位作者 姜艳萍 聂兆晶 刘洋庆 夏晓飞 谷巍 《畜禽业》 2013年第11期12-15,共4页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检测方法,根据产肠毒素大肠杆菌LT、ST1、ST2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多重PCR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组装成快速检测试剂盒。特异...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检测方法,根据产肠毒素大肠杆菌LT、ST1、ST2保守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多重PCR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组装成快速检测试剂盒。特异性检验表明参考菌株均可扩增出LT(282 bp)或ST1(183 bp)或ST2(360bp)的特异性条带,而非大肠杆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检测灵敏度达66 CFU,而且稳定性良好,保质期可达12个月以上。通过对临床样品的检测,证实该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腹泻相关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洋 杜彩虹 +4 位作者 张博 唐丽杰 乔薪瑗 姜艳平 李一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6-378,共3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R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EDV S基因、TGEV S基因和PRV VP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利用这3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PEDV、TGEV、... 为建立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R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EDV S基因、TGEV S基因和PRV VP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利用这3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PEDV、TGEV、PRV进行多重RT-PCR扩增,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同时扩增PEDV(682 bp)、TGEV(480 bp)和PRV(297 bp)的特异性DNA片段,而对猪瘟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多重RT-PCR方法对PEDV、TGEV和PR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3.3×103拷贝/μL、3.2×103拷贝/μL和2.8×103拷贝/μL。利用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和单项RT-PCR对20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者的总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用于这3种病毒的同时检测和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轮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