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2篇文章
< 1 2 1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调查
1
作者 黄彬彬 张栗 +1 位作者 昝望 程思宇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76,共4页
使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对采集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首先对某局部人群按照病例定义开展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病例搜索,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组别罹患率进行分析。本次疫情累计病... 使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对采集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首先对某局部人群按照病例定义开展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病例搜索,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组别罹患率进行分析。本次疫情累计病例28例,罹患率11.2%(28/250),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和腹痛,疫情历时6 d,男性罹患率高于女性罹患率(χ^(2)=7.47,P<0.01),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靠近患者呕吐物(≦1 m)增加发病风险(OR=7.50,95%CI:2.181~25.795),使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洗手降低发病风险(OR=0.28,95%CI:0.090~0.893)。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7份病例肛拭子诺如病毒GⅡ阳性。本次局部疫情为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近距离暴露于患者呕吐物是引起本次疫情扩散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聚合反应 暴发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产β-溶血素嗜水气单胞菌 被引量:20
2
作者 夏春 马志宏 +2 位作者 陈慧英 丁文 赵玉宝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聚合反应 β-溶血清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庞耀珊 谢芝勋 +2 位作者 邓显文 唐小飞 刘加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62-764,共3页
目的根据A型AIV的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检测所有A型AIV,跨幅为244bp;XZH5-1和XZH5-5为H5亚型AIV特异性引物,跨幅为860bp。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5亚型AIV多... 目的根据A型AIV的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检测所有A型AIV,跨幅为244bp;XZH5-1和XZH5-5为H5亚型AIV特异性引物,跨幅为860bp。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5亚型AIV多重RTPCR。该多重RTPCR对H5亚型AIV同时扩增出两条大小分别为244bp和860bp的cDNA片段,对其他A型AIV只扩增出244bp的cDNA片段,对其它常见禽病病原则无244bp和860bpcDNA片段出现。该多重RTPCR对H5亚型AIVRNA最低检出量为10pg。该多重RTPCR对AIV人工感染鸡临床样品和鸡胚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其检出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聚合反应 禽流感病毒 H5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的肉及肉制品掺假鉴别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彤 李家鹏 +5 位作者 李金春 乔晓玲 黄鑫 陈曦 杨君娜 郭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7-222,共6页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 为实现肉及肉制品掺假快速鉴别,分别以猪、牛线粒体DNA的COXⅠ,绵羊、山羊、狗、狐狸、貉线粒体DNA的16S rRNA及鸡、鸭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为靶位点,设计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_m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用于快速鉴别肉或肉制品中猪、牛、绵羊、山羊、鸡、鸭、狗、狐、貉9种源性成分的5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及市售样品的检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单物种DNA检出限为0.001~1 ng,多物种混合DNA检出限均为0.1 ng,通过市售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包括生鲜样品和熟制样品)掺假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掺假 多重实时荧光聚合反应 熔解曲线分析 SYBR Green染料 动物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同时检测水中多种肠道病毒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崇淼 刘永军 +1 位作者 王晓昌 薛小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功地从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中逆转录病毒RNA,更适于实际应用.对比研究了PCR过程中的退火温度,c(Mg2+)等因素对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退火温度55℃,c(Mg2+)为2 mmol/L的反应条件,优化了RT-PCR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水样中接种的连续稀释的病毒,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38 CCID50.考察人工污染的地表水、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样品发现,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该方法可应用在实际环境的肠道病毒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逆转录-聚合反应(RT-pcr) 通用引物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6
6
作者 毛红霞 黎源倩 +2 位作者 裴晓方 何超 渠凌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g/L...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g/L甲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了3种常见致病菌的PCR扩增产物。在优化的多重PCR反应和毛细管筛分电泳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基因的多重PCR扩增产物,22min内即可完成3种常见致病菌的毛细管电泳检测。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7%-2.07%。与凝胶电泳法比较,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多种致病菌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反应 毛细管电泳法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涌 程安春 +6 位作者 汪铭书 刘菲 廖永洪 袁桂萍 韩晓英 徐超 陈孝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传染病 聚合反应(pcr)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血性 琼脂凝胶 首次 血清中和试验 鸭瘟病毒 DPV 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花鲈鳗弧菌感染 被引量:17
8
作者 余俊红 陈吉祥 +3 位作者 厉云 苟万里 纪伟尚 徐怀恕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4,共5页
从海洋鱼类重要病原菌———鳗弧菌基因库中选择金属蛋白酶基因为目标检测基因 ,以此设计一对引物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鳗弧菌的方法 ,并对此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鳗弧菌的检测快速、灵敏。对人工... 从海洋鱼类重要病原菌———鳗弧菌基因库中选择金属蛋白酶基因为目标检测基因 ,以此设计一对引物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鳗弧菌的方法 ,并对此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鳗弧菌的检测快速、灵敏。对人工感染鳗弧菌的花鲈组织样品进行检测 ,该方法能识别组织样品中极微量的鳗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鳗弧菌 金属蛋白基因 花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鉴别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毒支原体的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谢芝勋 谢志勤 +2 位作者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43-446,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 4条特异性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 310bp(NDV)、172 0bp(IBV)、6 47bp(ILTV)、和 732bp(MG)多重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多重PCR技术能检出 10pg的IBV、1pg的NDVRNA模板和 10pg的ILTV、1pg的MGD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反应 检测 鸡新城疫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环境中产气荚膜杆菌 被引量:15
10
作者 文其乙 刘秀梵 +1 位作者 Werner Phillip Reinhard Boehm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产气荚膜杆菌根据产生 4种主要毒素 (α、β、ε、ι 毒素 )可分为 5种类型A E型。在该研究中依据产气荚膜杆菌的 5种毒素基因的序列 ,设计了 5对PCR引物 ,建立了多重PCR方法 ,该方法可以快速区分 5种类型的产气荚膜杆菌。并对 68份环... 产气荚膜杆菌根据产生 4种主要毒素 (α、β、ε、ι 毒素 )可分为 5种类型A E型。在该研究中依据产气荚膜杆菌的 5种毒素基因的序列 ,设计了 5对PCR引物 ,建立了多重PCR方法 ,该方法可以快速区分 5种类型的产气荚膜杆菌。并对 68份环境样品 (生活污水、生物肥料 )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 ,共检出 55株产气荚膜杆菌 ,其中A型产气荚膜杆菌 50株 ,占总数的 90 %以上 ,B型、C型、D型只占 5 % ,未检出E型产气荚膜杆菌 ,所有的分离株没有发现带有肠毒素。结果表明 ,目前环境中主要存在的菌型为A型菌 ,其他菌型的产气荚膜杆菌很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 反应 检测环境 产气荚膜杆菌 人畜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鉴别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耀珊 谢芝勋 +2 位作者 邓显文 唐小飞 刘加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8-860,共3页
目的参考AIV 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 bp;XZ H9-1和XZ H9-2为H9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488 bp。方法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 目的参考AIV 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 bp;XZ H9-1和XZ H9-2为H9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488 bp。方法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9亚型AIV的多重RT-PCR技术。结果与结论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H9亚型AIV同时扩增出两条大小分别为244 bp和488 bp的cDNA片段,对其他亚型AIV只扩增出244bp的cDNA片段,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无特异性扩增,结果为阴性;该多重RT-PCR的通用引物对AIV 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pg,对H9亚型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0 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反转录聚合反应 禽流感病毒 H9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枝挺 陈万金 +3 位作者 吴志英 王柠 林珉婷 慕容慎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建立准确、快速的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筛查方法。方法以35个家系中的35例临床诊断明确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dystrophin基因(DMD基因)缺失突变热区的11对引物分2组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分别... 目的建立准确、快速的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筛查方法。方法以35个家系中的35例临床诊断明确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dystrophin基因(DMD基因)缺失突变热区的11对引物分2组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分别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的基因缺失情况进行判断。结果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共出现11条电泳条带,分别代表11个外显子;DMD基因缺失型突变患者表现为部分电泳条带缺失。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共出现11个洗脱峰,分别代表11个外显子;DMD基因缺失型突变患者表现为部分洗脱峰消失。3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中19例呈缺失型突变,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结论联合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准确、快速,可应用于缺失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肌营养不良 基因 遗传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宁迎 傅衍 +2 位作者 C.Looft N.Reinsch E.Kalm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本文提出了筛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的常用方法 ,根据该法将 56个牛微卫星组成 2 1个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组合 ,其中 14个三微卫星组合 ,7个二微卫星组合 ,这些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组合可用于大批量测定微卫星的试验 ,如基因定位及亲子鉴定等。
关键词 微卫星 多重聚合反应 基因型分析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仪温度特性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远霞 魏燕 +3 位作者 刘宝林 华泽钊 陈颖 鲍彩丽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该文的目的是测量PCR温度的精确性和PCR仪上孔间以及不同循环和不同次测量的温度均一性。PCR程序:95℃(变性),30 s;55℃(退火),40 s;72℃(延伸),50 s;6个循环。孔和管内的温度重复性都很好;变性阶段,孔和管内液体温度与程序温度偏差较大... 该文的目的是测量PCR温度的精确性和PCR仪上孔间以及不同循环和不同次测量的温度均一性。PCR程序:95℃(变性),30 s;55℃(退火),40 s;72℃(延伸),50 s;6个循环。孔和管内的温度重复性都很好;变性阶段,孔和管内液体温度与程序温度偏差较大,孔及管内的温度均一性和重复性均很好;孔内温度不能达到通常所需的温度(90℃以上)的比例为22.2%。退火和延伸阶段孔和管内的温差较小;有2个孔不能达到通常需要的温度。实际温度在各阶段停留的时间分别占设定时间的90%的比例较低。这些缺陷可能导致扩增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pcr 临床检验 温度偏差 温度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毅宁 粟秀初 +4 位作者 曹茂开 喻启桂 刘军连 武毅军 戴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1-262,共2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对118例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及37例无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的单纯疱疹病毒DNA(HSV-DNA)进行了检测及分型。结果提示:“散发性脑炎”组的阳性率为38.46%(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对118例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及37例无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的单纯疱疹病毒DNA(HSV-DNA)进行了检测及分型。结果提示:“散发性脑炎”组的阳性率为38.46%(20/52),细菌、真菌性脑膜炎、其它病毒性脑炎组以及无神经系统疾病组均为阴性。作者认为:①本检测是目前单纯疹病毒性脑炎(HSE)较为简便而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②HSV分型检测,对病原诊断更具有全面性;③两型单纯疱疹病毒均可引起H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聚合反应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虾杆状病毒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福生 孙淑芳 +3 位作者 徐瑞 吴时友 姚龙涛 徐菊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4年第6期5-6,共2页
用聚合酶苗反应(PCR),对36份养殖中国对虾,13份海水、虾池底泥、饵料生物及其它养殖环境中的甲壳动物进行了杆状病毒检测,共检出带毒虾23份,带毒海水1份。电子显微镜技术证实了检测的可靠性。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杆状病毒 pcr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基因缺失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冬贵 华小云 +2 位作者 林群娣 陈争 杜传书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0-33,共4页
应用9对寡核苷酸引物先5对后4对分2套分别扩增Duch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9个不同的外显子区域,对9个DMD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家系和1个BMD家系共13例DMD/BMD患者进行筛查,发现7例D... 应用9对寡核苷酸引物先5对后4对分2套分别扩增Duch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9个不同的外显子区域,对9个DMD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家系和1个BMD家系共13例DMD/BMD患者进行筛查,发现7例DMD患者的DMD基因存在一个或数个外显子所在的区域的缺失,从而不但明确了这些家系DMD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而且为这些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障碍 诊断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D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兴民 孟筱琦 王成怀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为了建立检测C、D型肉毒神经素基因的PCR方法。方法用人工合成的两对寡核苷酸引物于同一反应管中扩增C、D型肉毒素基因的一段DNA片断,建立了用于C、D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检测的多重PCR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对... 目的为了建立检测C、D型肉毒神经素基因的PCR方法。方法用人工合成的两对寡核苷酸引物于同一反应管中扩增C、D型肉毒素基因的一段DNA片断,建立了用于C、D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检测的多重PCR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梭状芽胞杆菌属的10种26株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了检查。结果当样本中同时含有C、D型的模板DNA时用该PCR系统可同时扩增出C、D型的目的片段,分别为999bp和404bp,其它各型肉毒酸梭菌及其它梭菌均为阴性,灵敏度较C、D型分别扩增偏低,C型为450pg,D型为10pg。结论该PCR系统可用于C、D型肉毒梭菌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神经毒素 基因检测 C型 D型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远缘链球菌 被引量:4
19
作者 邢向辉 杨富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远缘链球菌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远缘链球菌葡聚糖酶基因 (dexA)的特异片断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对 12种变形链球菌群中包含a~h 8种血清型的细菌及 2 3种常见的口腔菌中进行PCR扩增 ,扩...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远缘链球菌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远缘链球菌葡聚糖酶基因 (dexA)的特异片断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对 12种变形链球菌群中包含a~h 8种血清型的细菌及 2 3种常见的口腔菌中进行PCR扩增 ,扩增产物电泳鉴定 ,并对特异片断进行回收 ,测序。结果 :变形链球菌群标准菌株中 ,只有远缘链球菌 (血清d、g型 )产生特异的扩增片断 ,测序结果与已发表的文献结果完全一致 ,且显示了极高的灵敏性 ,≥ 2× 10 2 个细胞均可以用该方法检出。结论 :PCR方法可以用于快速灵敏的检测远缘链球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反应 pcr 检测 远缘球菌 变形球菌 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血友病产前诊断——应用DNA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家系RFLP连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卞美璐 吴冠芸 +4 位作者 马生林 刘敬忠 黄尚志 高艳娥 黄国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应用PCR技术分析了7个甲型血友病家系,对其中4例做了产前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的方法选择应是:首先采用PCR法扩增所需的特异DNA片段,随之用Bcll的RFLPs分析;对BclI不能诊断的标本进一步用XbaI的RFLPs分析;对XbaI不能诊断的标本进行其他DN... 应用PCR技术分析了7个甲型血友病家系,对其中4例做了产前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的方法选择应是:首先采用PCR法扩增所需的特异DNA片段,随之用Bcll的RFLPs分析;对BclI不能诊断的标本进一步用XbaI的RFLPs分析;对XbaI不能诊断的标本进行其他DNA探针的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诊断率可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血友病 产前诊断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