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6
1
作者 毛红霞 黎源倩 +2 位作者 裴晓方 何超 渠凌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g/L...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g/L甲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了3种常见致病菌的PCR扩增产物。在优化的多重PCR反应和毛细管筛分电泳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基因的多重PCR扩增产物,22min内即可完成3种常见致病菌的毛细管电泳检测。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7%-2.07%。与凝胶电泳法比较,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多种致病菌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毛细管电泳法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宁迎 傅衍 +2 位作者 C.Looft N.Reinsch E.Kalm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本文提出了筛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的常用方法 ,根据该法将 56个牛微卫星组成 2 1个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组合 ,其中 14个三微卫星组合 ,7个二微卫星组合 ,这些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组合可用于大批量测定微卫星的试验 ,如基因定位及亲子鉴定等。
关键词 微卫星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分析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在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朱慧兰 谷进 +5 位作者 陈荣章 叶兴东 武明昌 曹文苓 颜景兰 梁艳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梅毒螺旋体 (TP)、单纯疱疹病毒 (HSV)和杜克雷嗜血杆菌 (HD)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 PCR)方法 ,以评价其在诊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 (GUD)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M PCR检测 2 4 4例生殖器溃疡标本中TP、HSV和HD ,并...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梅毒螺旋体 (TP)、单纯疱疹病毒 (HSV)和杜克雷嗜血杆菌 (HD)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 PCR)方法 ,以评价其在诊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 (GUD)病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M PCR检测 2 4 4例生殖器溃疡标本中TP、HSV和HD ,并进行暗视野显微镜 (D F)、梅毒血清学试验 (STS)、HD培养和酶免疫法 (EIA)检查HSV抗原。结果 :用M PCR检测TP、HSV和HD标准菌株 ,均出现阳性扩增带 (TP、HSV和HD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 2 6 0、4 32和 1 70bp) ,并进行序列分析 ,证实为特异性扩增片段 ,而阴性对照组均没有扩增带 ;其敏感性为 1 0 2 pgDNA。将M PCR与D F、TPHA、EIA法比较 ,有较好的一致性 (Kappa分别为 0 .774、0 .70 4、0 .75 6 )。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M PCR是一种简单、准确、可靠的检测生殖器溃疡标本中TP、HSV、HD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生殖器溃疡性疾病 梅毒螺旋体 单纯疱疹病毒 杜克雷嗜血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鉴别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庞耀珊 谢芝勋 +2 位作者 邓显文 唐小飞 刘加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8-860,共3页
目的参考AIV 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 bp;XZ H9-1和XZ H9-2为H9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488 bp。方法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 目的参考AIV 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 bp;XZ H9-1和XZ H9-2为H9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488 bp。方法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9亚型AIV的多重RT-PCR技术。结果与结论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H9亚型AIV同时扩增出两条大小分别为244 bp和488 bp的cDNA片段,对其他亚型AIV只扩增出244bp的cDNA片段,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无特异性扩增,结果为阴性;该多重RT-PCR的通用引物对AIV 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pg,对H9亚型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0 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反转录聚合反应 禽流感病毒 H9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敏航 姜孟孟 +6 位作者 高丽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靖彧 王全顺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43-14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8例出现PDGFRB基因重排,阳性率为5.5%。其中3例为TEL-PDGFRB融合基因,2例为HI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GIT2-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TP53B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WDR48-PDGFRB融合基因。结论:运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MPD患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反应 骨髓增殖性疾病 PDGFRB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败血性链球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梦君 郑思思 +3 位作者 游潇倩 孙生祯 辛莉 阚威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5期80-82,共3页
建立多重PCR诊断方法。以复活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和羊败血性链球菌种属特异性sodA基因,参考文献设计合成引物并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1)疫苗株接种BHI增菌培养,细菌生长缓慢,24 h后BHI... 建立多重PCR诊断方法。以复活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和羊败血性链球菌种属特异性sodA基因,参考文献设计合成引物并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1)疫苗株接种BHI增菌培养,细菌生长缓慢,24 h后BHI培养基变浑浊;在血平板上形成有光泽、透明湿润、黏稠,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露滴状细小、灰白色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β溶血。(2)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疫苗株细菌镜检结果显示,镜检可见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常成对或3~5个短链排列的球形或椭圆形球菌,有荚膜。(3)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疫苗株核酸提取结果显示,提取核酸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4)PCR扩增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好,可为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认为,多重PCR检测方法简便、快捷,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技术易掌握,普遍适合基层单位使用,可快速获得诊断结果,确定病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主要病原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7
作者 沈思思 江波涛 +14 位作者 冯万宇 秦平伟 兰世捷 苗艳 李丹 张蕾 刘雪松 张国华 王欢 李青莹 薛沾枚 王岩 南景东 刘文 陈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6,共6页
为建立可同时检测牛腺病毒3型(BAd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支原体(MB)、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五重PCR方法,基于病原体的保守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对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筛选,验证方法的... 为建立可同时检测牛腺病毒3型(BAd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支原体(MB)、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五重PCR方法,基于病原体的保守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对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筛选,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建立可同时检测BAdV-3、BRSV、MB、IBRV和BVDV的五重PCR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仅对BAdV-3、BRSV、MB、IBRV和BVDV有特异性扩增,最适退火温度54.5℃,最适引物浓度0.6μmol/L;对5种病原体最低检出限分别为BAdV-31.67×10^(4)拷贝/μL、BRSV 1.58×10^(4)拷贝/μL、MB 1.75×10^(3)拷贝/μL、IBRV 1.44×10^(3)拷贝/μL、BVDV 1.25×10^(4)拷贝/μL。用该五重PCR和单项PCR分别检测268份临床样本,显示五重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BAdV-39.33%(25/268)、BRSV 7.09%(19/268)、MB 28.73%(77/268)、IBRV 11.94%(32/268)、BVDV 25.75%(69/268)。混合感染主要以MB和BVDV为主,感染率为12.69%(34/268)。五重PCR扩增结果与单项PCR扩增结果符合率为93.36%,表明建立的五重PCR方法为临床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前瑞 李杰 +5 位作者 田婷婷 姚运亮 许君艳 赵燕青 陈德坤 张淼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8,共3页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本研究设计了针对羊口疮病毒B2L、F1L和VIR 3个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针对羊口疮隐性感染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其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对羊口疮病毒的最低检测下限可达到1...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本研究设计了针对羊口疮病毒B2L、F1L和VIR 3个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针对羊口疮隐性感染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其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对羊口疮病毒的最低检测下限可达到100.2 TCID50/mL,能够特异性地扩增出3个检测基因的相应片段。应用本方法对临床采集的羊口疮阳性样品和待检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的羊口疮病毒检出率为100%,待检样品的检出率为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隐性感染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方法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桂荣 付育红 +6 位作者 梁倩 尚媛媛 姜广路 赵立平 于霞 陈素婷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建立并评估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应用分别针对MTBC的oxyR-ahpC基因间隔区、MTBC和NTM的rpoB基因可变区的3对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为473bp、235bp和... 目的建立并评估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应用分别针对MTBC的oxyR-ahpC基因间隔区、MTBC和NTM的rpoB基因可变区的3对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为473bp、235bp和136bp。应用该多重PCR方法对6株MTBC标准株、50株NTM标准株、312株MTBC临床分离株和300株NTM临床分离株进行了初步菌种鉴定。结果经多重PCR扩增后进行凝胶电泳,MTBC标准株473bp和235bp片段均可见,NTM标准株仅见136bp片段。312株MTBC临床分离株中,310株扩增出473bp和235bp片段,敏感度为99.36%(310/312),特异度为99.32%(294/296);300株NTM临床分离株中,294株扩增出136bp片段,敏感度为98.00%(294/300),特异度为100.00%(310/310)。结论该多重PCR方法可检测并鉴别MTBC及NTM,具有高度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有可能作为鉴别MTBC与NTM的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枝杆菌属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试验和多重PCR检测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景勇 汪一萍 +2 位作者 周敏 朱月秋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了解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NCCLS标准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通过多重PCR检测耐药基因ermA、ermC和msrA。结果所有144株葡萄球菌中,84株(58.3%)对红霉素... 目的了解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NCCLS标准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通过多重PCR检测耐药基因ermA、ermC和msrA。结果所有144株葡萄球菌中,84株(58.3%)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cMLS),27株(18.8%)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iMLS),33株(22.9%)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在MS型耐药的菌株中均只检测到msrA基因,在cMLS和iMLS型耐药的菌株中,除了1株3种基因均阴性外,其他均检测到ermA或ermC基因。在金葡菌中iMLS型耐药的菌株以ermC基因稍多(3/5),而cMLS型耐药的菌株以ermA基因居多(56/62);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iMLS型和cMLS型耐药的菌株均以ermC基因居多(分别为22/22和11/14)结论iMLS型耐药的葡萄球菌在临床比较多见,多重PCR和D试验均可对其鉴别,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常规进行D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D试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法对广东地区HBV进行基因型(A-F)分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洁 戴琳 +3 位作者 郭亚兵 杨守昌 王燕军 骆抗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7-708,共2页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A-F)多重PCR分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广东地区HBV PCR阳性血清进行分型。方法将GenBank中114例HBV 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每种基因型相对于其他五种基因型的独特序列,并根据这些独特序列设计出六对...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A-F)多重PCR分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广东地区HBV PCR阳性血清进行分型。方法将GenBank中114例HBV 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每种基因型相对于其他五种基因型的独特序列,并根据这些独特序列设计出六对分别针对A-F基因型的特异引物。利用这六对引物建立HBV的多重PCR分型法。结果多重PCR与以前用PCR-限制温度长度多态型分析法的分型结果一致。对广州周边地区HBV携带者的初步分型结果显示,主要为B型和C型,分别占45.00%和38.75%,另外还有16.25%的D型。结论用多重PCR分型法准确易行,灵敏性高,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金华 史艳宇 +3 位作者 马路遥 魏春艳 邵丽筠 王海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2-38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多重PCR技术,能够同时快速准确检测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基...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多重PCR技术,能够同时快速准确检测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并进行实验优化以确立对4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体系。并对市售经果汁样品人工随机染菌后进行模拟样品验证。结果:该多重PCR方法能够有效地扩增出相应致病菌的目的基因片段,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扩增片段为155 bp,大肠杆菌O157扩增片段为366 bp,变形杆菌扩增片段为522 bp,副溶血弧菌扩增片段为199 bp,且特异性较强。对4种目标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3CFU.mL-1。能够检测出模拟样品中随机接种的任意3种细菌。结论:利用建立的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筛查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弧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大肠杆菌O157 副溶血性弧菌 普通变形杆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溺死相关浮游生物检验方法用于诊断溺死的比较
13
作者 张晓峰 苏秦 +6 位作者 陈晓晖 吴伟斌 郑冬云 赵建 陈玲 徐曲毅 刘超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目的比较浮游生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CR-CE)、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及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mic... 目的比较浮游生物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CR-CE)、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及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microwave digestion-vacuum filtration-autom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MD-VF-Auto SEM)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3种溺死相关浮游生物检验方法对212例溺死尸体及30例非溺死尸体的肺、肝、肾组织进行检验,比较3种方法在各组织中浮游生物的检出率。结果对于溺死尸体,PCR-CE法、qPCR法、MD-VF-Auto SEM法在溺死组尸体中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3.9%、96.2%、95.3%,三者间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VF-Auto SEM法在肺组织中的检出率(100.0%)高于PCR-CE法及qPCR法(P<0.05),3种方法在肝、肾组织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非溺死尸体,仅MD-VF-Auto SEM法在部分肝、肾组织中检出少量硅藻(小于10个/10 g),其余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3种方法对溺死尸体均有良好的检验效能。MD-VF-Auto SEM法通过扫描电镜直接观察硅藻的形态特征且定性定量分析直观准确,对疑难降解检材的检验具有较大优势。PCR-CE法和qPCR法检材需求量少(0.5 g)、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4~7 h),易于在基层推广,适用于水中尸体的快速溺死诊断。两种DNA方法与MD-VF-Auto SEM法相结合,可以提高浮游生物的检出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联合使用在溺死诊断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死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波消解-真空抽滤-自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五种繁殖障碍性疫病病原体多重PCR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苗苗 张凡庆 +1 位作者 王曼 朱建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了建立能够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小病毒(PPV)的多重PCR,并用于猪场感染情况的动态监控以及临床诊断,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5种病毒的基因序列,针... 为了建立能够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小病毒(PPV)的多重PCR,并用于猪场感染情况的动态监控以及临床诊断,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5种病毒的基因序列,针对CSFV的E2、PRRSV的Nsp2、PRV的gB、PCV2的ORF2和PPV的VP2基因,分别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在建立的单项PCR基础上,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5种病毒的多重PCR,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良好的特异性。采用建立的多重PCR对127份疑似病猪的扁桃体活体组织进行检测,检出了5种病毒的存在,其中感染2种及以上病毒的样品比例为38.6%(49/127),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病原学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细小病毒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管巢式多重PCR技术检测登革病毒及分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淑华 方美玉 +3 位作者 刘世建 常文军 王珊珊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单管巢式多重RT-PCR方法,以用于临床对于不同型别登革病毒混合感染的检测并分型。方法将1-4型登革病毒RNA混合,首先用1-4型病毒通用外引物进行一步法RT-PCR,然后以混合病毒RT-PCR产物为模板,在同一反应管内同时加入4对(5... 目的建立一种单管巢式多重RT-PCR方法,以用于临床对于不同型别登革病毒混合感染的检测并分型。方法将1-4型登革病毒RNA混合,首先用1-4型病毒通用外引物进行一步法RT-PCR,然后以混合病毒RT-PCR产物为模板,在同一反应管内同时加入4对(5条)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多重PCR,结果用EB染色的3%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并将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与该方法的单一病毒模板RNA扩增进行比较。结果经反应条件的优化,混合病毒模板单管巢式多重PCR可以在同一反应管内同时扩增出4条病毒特异性目的条带,分别为482、119、290、389 bp。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单一病毒RNA的扩增相当,对模板RNA检测的敏感性可以达到66.068 copies/μ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可以根据扩增目的片段的大小进行诊断和分型,对于临床登革病毒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和快速分型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混合感染 单管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呼吸道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艳 黎娜铭 +7 位作者 张宇鑫 张伟 陈穗莲 黄云 田永宽 曾智勇 吴学祥 王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2-87,共6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由猪链球菌(SS)、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s)、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和猪肺炎支原体(Mhp)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检测方法,基于上述6种病原菌对应的gdh(SS)... 为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由猪链球菌(SS)、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s)、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和猪肺炎支原体(Mhp)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检测方法,基于上述6种病原菌对应的gdh(SS)、apxⅣA(App)、KMT1(Pm)、16S rRNA(Hps)、fla(Bb)和p36 ldh(Mhp)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各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SS、App、Pm、Hps、Bb和Mhp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仅对SS、App、Pm、Hps、Bb和Mhp有特异性扩增,对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他病原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较高,对6种病原菌DNA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SS 8.66×10^(2)拷贝/μL、App 1.05×10^(4)拷贝/μL、Pm 8.61×10^(2)拷贝/μL、Hps 9.01×10^(2)拷贝/μL、Bb 7.54×10^(2)拷贝/μL、Mhp 3.86×10^(3)拷贝/μL。利用该多重PCR和各单项PCR分别检测贵州省9个市(州)部分猪场的469份临床样品,结果显示,多重PCR阳性检出率为App 0.85%(4/469)、Pm 15.35%(72/469)、SS 59.49%(279/469)、Hps 52.67%(247/469)、Mhp 6.40%(30/469)、Bb 5.12%(24/469)。混合感染主要以SS和Hps为主,阳性检出率为30.92%(145/469),其次是Pm、SS和Hps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7.04%(33/469),其他混合感染情况占比较低。多重PCR和单项PCR的总阳性符合率为96.76%。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为SS、App、Pm、Hps、Bb和Mhp混合感染的临床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病原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粪样中产气荚膜梭菌 被引量:9
17
作者 文其乙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建立了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ultiplexPCR)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α_毒素和肠毒素 (enterotoxin)基因。该方法可以检测猪粪便样品或小肠内容物中肠毒性产气荚膜梭菌。首先猪粪便样品经前处理后 ,接种选择性培养基 ,再挑取单个菌落溶于超纯水... 建立了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ultiplexPCR)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α_毒素和肠毒素 (enterotoxin)基因。该方法可以检测猪粪便样品或小肠内容物中肠毒性产气荚膜梭菌。首先猪粪便样品经前处理后 ,接种选择性培养基 ,再挑取单个菌落溶于超纯水中 ,煮沸提抽 ,制备样品DNA ,进行PCR检测。从实验中我们成功的扩增出 32 4bp的α毒素基因片段和 2 33bp的肠毒素基因片段。以人工污染样品 10倍系例稀释后进行检测 ,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 1.0× 10 4 CFU/g并对 5 8份猪粪便样品检测 ,获得 5 3株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率为 91%,其中 4株为带有肠毒素的产气荚膜杆菌 ,占整个分离菌株的 7.5 %。因此多重PCR方法在检测粪样中的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并可以快速检出肠毒素 ,从而避免了使用动物作定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 肠毒素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粪样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革 周晓红 +4 位作者 蒋文玲 李运雄 荣卡彬 罗宪玲 赵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建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了解耐药基因acc(6′)-Ie+aph(2″)、aph(3′)-Ⅲat ant(4′)-Ia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方法采用VITEK-60或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利用琼脂... 目的建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了解耐药基因acc(6′)-Ie+aph(2″)、aph(3′)-Ⅲat ant(4′)-Ia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方法采用VITEK-60或PHOENIX-100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利用琼脂扩散法检测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通过优化PCR体系建立多重PCR并应用于检测金葡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结果构建了四重PCR快速检测体系,124株金葡菌临床分离株中,acc(6′)-Ie+aph(2″)、aph(3′)-Ⅲa和ant(4′)-Ia的检出率分别为62.1%、32.3%和1.6%;所有庆大霉素、奈替米星以及阿米卡星耐药的金葡菌菌株均检测到上述3个耐药基因中的1个或1个以上基因;74株mecA阳性菌株中72株(97.3%)检测到acc(6′)-Ie+aph(2″)基因。结论所构建的多重PCR检测体系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手段。编码AAC(6′)-APH(2″)双功能酶的acc(6′)-Ie+aph(2″)基因是金葡菌最重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其次为aph(3′)-Ⅲa,ant(4′)-Ia则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blaTEM、blaSHV、blaOXA-1基因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虹玲 刘文恩 +3 位作者 张运丽 陈腊梅 梁湘辉 吴清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blaTEM、blaSHV、blaOXA-1基因。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7月湖南地区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171株,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规定... 目的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blaTEM、blaSHV、blaOXA-1基因。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7月湖南地区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171株,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规定的方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确证试验,多重PCR进一步进行blaTEM、blaSHV、blaOXA-1三种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171株多重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中,142株(83.04%)ESBLs表型检测阳性,经多重PCR扩增,105株获得阳性结果。根据扩增片段大小判断:检出携带blaTEM菌株85株,携带blaSHV菌株26株,携带blaOXA-1菌株10株,其中15株菌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结论多重PCR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ESBLs表型阳性肠杆菌科细菌是否携带blaTEM、blaSHV、blaOXA-1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肠杆菌科 blaTEM blaSHV blaOXA-1 耐药基因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tPro两步法在结核病诊断及耐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陈双双 王嫩寒 +7 位作者 赵琰枫 樊瑞芳 田丽丽 陈昊 罗萍 李洁 李传友 代小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3-900,共8页
目的:评价MeltPro MTBC联合MeltPro MDR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简称“MeltPro两步法”)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耐药性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4年4—12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部就诊... 目的:评价MeltPro MTBC联合MeltPro MDR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简称“MeltPro两步法”)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耐药性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4年4—12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部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样本,进行抗酸杆菌痰涂片镜检、分枝杆菌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及MeltPro MTBC和MeltPro MDR检测,计算涂片镜检、Xpert及MeltPro MTBC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的阳性检出率。以临床诊断为参考,评价涂片镜检、Xpert及MeltPro MTBC的检测效能,比较Xpert与MeltPro两步法的耐药检测结果,并分析Xpert检测MTB不同等级与MeltPro MTBC阳性检出及MeltPro MDR检测成功率的关系。结果:共收集21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其中肺结核患者143例(65.3%,包括确诊患者87例、临床诊断患者5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6例(2.7%)、其他肺部疾病患者70例(32.0%);涂片镜检、Xpert、MeltPro MTB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4.7%(54/219)、35.6%(78/219)、37.4%(82/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6,P=0.008);Xpert与MeltPro MTBC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691)。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涂片镜检、Xpert和MeltPro MTBC检测MTB的敏感度分别为35.0%(50/143)、54.5%(78/143)和57.3%(82/143),特异度分别为94.7%(72/76)、100.0%(76/76)和100.0%(76/76),Kappa值分别为0.233、0.454和0.483。Xpert检测利福平耐药率为5.1%(4/78),MeltPro MDR检出利福平耐药率为6.8%(5/74)、异烟肼耐药率为14.9%(11/74)。MeltPro MDR对Xpert检测MTB为高、中、低、极低、阴性标本的耐药检测成功率分别为8/8、100.0%(24/24)、100.0%(24/24)、54.5%(12/22)、9.2%(6/65)。结论:MeltPro两步法在结核病诊断与利福平耐药筛查中与Xpert检测效能高度一致,且可同时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是一种可靠便捷的结核病快速诊断及耐药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扩增技术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