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6例住院患者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龙 都鹏飞 《安徽医学》 2015年第7期797-800,共4页
目的了解2013年度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方法对住院的53 885例患者进行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内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感染部位以及药敏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3 885例住院患者中... 目的了解2013年度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方法对住院的53 885例患者进行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内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感染部位以及药敏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3 88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 589例,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446例,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血液、粪便及其他分泌物,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特诊一科、EICU、儿科血液病区;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高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和胃肠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细菌最多(70.5%,其中ESBL大肠埃希氏菌52.7%,ESBL肺炎克雷伯菌17.8%),其次分别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0.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7.0%)、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2%)。结论该三甲医院2013年度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较多的科室主要为血液内科、特诊一科、EICU、儿童血液病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并发症、激素的应用是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细菌是主要多重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监测 多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卢志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了解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痰标本采取细菌培养分离和药物敏... 目的分析了解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痰标本采取细菌培养分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发生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原因是机械通气、院内应用抗菌药物、留置胃管;排前4位菌株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黄金色葡萄球菌。非发酵菌除对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外,对于万古霉素及亚胺培南等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原学对其都有良好的敏感性。结论院内痰培养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患者自身内环境、治疗措施的侵袭性与医院环境等有密切关系,细菌的耐药率普遍偏高,临床医师应该对患者病原学检查和药敏检测加以重视,对抗生素合理选择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下呼吸道 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彩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4期4574-4576,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中85例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送检标本的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ICU院内感染患者的...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中85例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送检标本的病原菌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ICU院内感染患者的多重耐药菌类型及耐药性。结果85例患者中,合格标本共分离出110株多重耐药菌,革兰阴性菌占60.91%(67/110),革兰阳性菌占39.09%(43/110),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2.73%(25/110)、粪肠球菌17.27%(19/110)、金黄色葡萄球菌15.45%(17/110)、大肠埃希菌15.45%(17/110)、鲍曼不动杆菌13.64%(15/11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有较强耐药性,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具有较高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阿莫西林、亚胺培南具有较高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美罗培南有耐药性。结论ICU院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多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种类较多,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 革兰阴性 革兰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万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分析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情况。方法 100例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痰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及分离试验,观察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情况。结果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 目的分析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情况。方法 100例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痰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及分离试验,观察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情况。结果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菌株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12株(8.89%)、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2.59%)、肺炎克雷伯菌18株(13.33%)与鲍曼不动杆菌33株(24.44%);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对其余抗生素具有较强耐药性。结论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细菌耐药性高,临床需对药敏检测与病原学检查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合理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 院内感染 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2015年至2017年某三级医院收治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娴 黄锡华 汪爱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8期1-2,共2页
目的:分析导致2015年至2017年某三级医院收治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期间在某三级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的分泌物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 目的:分析导致2015年至2017年某三级医院收治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期间在某三级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的分泌物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病原菌检测,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将分泌物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50例患者设为病原菌耐药组,将分泌物标本中检出敏感菌株的58例患者设为检出敏感菌株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导致2015年至2017年期间该院收治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病原菌耐药组患者中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时间≥31 d、发热的时间≥8 d、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时间≥15 d、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采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及导尿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检出敏感菌株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0.05。结论:患者入住ICU、住院的时间≥31 d、发热的时间≥8 d、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时间≥15 d)、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采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是导致2015年至2017年该院收治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肺炎克雷伯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烧伤层流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体会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静涛 高媛 +1 位作者 王立新 郭秀侠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层流烧伤病房控制耐药菌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对层流重症烧伤病房发生的耐药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株多重耐药菌感染中,G-杆菌201株,占77.3%;G+球菌59株,占22.7%。对感染多重耐药菌株标本进行分布统计,其中创面分... 目的探讨重症层流烧伤病房控制耐药菌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对层流重症烧伤病房发生的耐药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株多重耐药菌感染中,G-杆菌201株,占77.3%;G+球菌59株,占22.7%。对感染多重耐药菌株标本进行分布统计,其中创面分泌物占45.7%,痰标本占40.4%,血标本占11.9%,导管占0.8%,其它占1.2%;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结论进行耐药菌株的监测,实施隔离措施,加强层流病房的管理,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教育和培训,是控制重症层流烧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烧伤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3X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 目的:探讨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结论: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其具有普遍较高的细菌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感染 病原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免疫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管理干预 被引量:7
8
作者 褚勤丽 仲艳 沈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风湿免疫科的330例感染病例进行细菌学检测,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30例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风湿免疫科的330例感染病例进行细菌学检测,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30例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6例,发生率为7.88%。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基础疾病重、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侵袭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干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院内感染 管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实施与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程五琴 张玲 马兴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102-103,共2页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现象。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1],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而且给医院感染工作者预防和控制多重耐...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现象。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1],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而且给医院感染工作者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院多年来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规范的管理及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患者均康复出院,无院内感染的发生,现将管理流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院内感染 感染病例 感染科 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红军 王邦松 +1 位作者 周铁丽 李庆兴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28-928,930,共2页
关键词 多重鲍曼不动杆 院内感染 老年人 临床资料 住院患者 流行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慧青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4期121-122,共2页
总结了1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制定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并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前提;监督和促进医疗保健人员坚持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设备;加强培训医务人员标准预... 总结了1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制定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并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前提;监督和促进医疗保健人员坚持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设备;加强培训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及手卫生。认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多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社区多重耐药菌创面感染的院内感染防控体会
12
作者 耿丽娜 马立人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7期69-70,共2页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我院周围血管病区对收入院的糖尿病坏疽、静脉性溃疡、褥疮等感染性创面在入院时进行创面分泌物筛查,检测出的MDRO以...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我院周围血管病区对收入院的糖尿病坏疽、静脉性溃疡、褥疮等感染性创面在入院时进行创面分泌物筛查,检测出的MDRO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院内感染 创面感染 多重铜绿假单胞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防控 社区 大肠埃希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骨折术后老年性精神障碍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五琴 马兴爱 王江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7期91-92,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随之而来的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也逐年增多,而且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1]。老年性精神障碍是一组慢性、进行性、衰退性疾病,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随之而来的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也逐年增多,而且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1]。老年性精神障碍是一组慢性、进行性、衰退性疾病,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部分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事比较激动,焦躁不安,增加神经障碍病症发病概率[2],具体表现为敏感多疑,狭隘自私,固执,睡眠颠倒,动作迟钝,言语哕唆,情绪易激惹或幼稚,重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精神障碍 多重感染 神经障碍 发病概率 衰退性 焦躁不安 医疗技术 精神障碍患者 老年精神障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5年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庆阳 刘红 +2 位作者 赵兴辉 韩兆欢 夏保刚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收集我院2015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资料,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5年来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78株,多重耐药菌检出率8.32%...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收集我院2015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资料,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5年来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78株,多重耐药菌检出率8.32%,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8.62%)、大肠埃希菌(26.46%)、肺炎克雷伯菌(14.81%)、阴沟杆菌阴沟亚科(12.17%)、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4.50%)、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0.79%)。送检的标本主要为痰液、脓液、血液、中段尿,检出的病例多为社区感染,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结论:我院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有一定的成效,仍需继续加强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儿童 社区感染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红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889-890,共2页
在我国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占首位[1]。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复杂,以及侵袭性操作多等原... 在我国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占首位[1]。由于新型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复杂,以及侵袭性操作多等原因,病死率更高[2]。MDRO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3]。对ICU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时发现分析下呼吸道MDRO感染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减低下呼吸道MDRO的感染率。现对本院ICU 2011年、2012年MDRO感染患者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ICU患者 多重 干预效果 医院感染管理 感染发病 广谱抗生素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娟婷 陈法聪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3期376-378,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ICU患者116例资料,按是否感染多重耐药菌将其分为感染组58例和非感染组58例;统计并经单因素分析其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ICU患者116例资料,按是否感染多重耐药菌将其分为感染组58例和非感染组58例;统计并经单因素分析其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ICU住院时间、导尿管或双J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进入ICU病房次数(次/年)、合并糖尿病、合并慢阻肺、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和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等)的差异,并对其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对策。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感染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导尿管或双J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进入ICU病房次数、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超48h与非感染组患者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这些单因素经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导出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超48 h为ICU患者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过多、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超48 h等因素均为ICU患者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采取控制ICU患者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等均可有效预防ICU患者致多重耐药菌感染,遏制了其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多重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质量持续改进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小珍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0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PDCA质量持续改进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采取PDCA质量持续改进法实施管理。另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未采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法实施管... 目的:探讨PDCA质量持续改进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采取PDCA质量持续改进法实施管理。另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未采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法实施管理期间8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PDCA质量持续改进前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接触隔离措施执行情况。结果:PDCA应用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52%,低于PDCA应用前的16.87%(P<0.05)。PDCA应用后病床边悬挂隔离标识、病床边备隔离衣、医疗废物正确处理、清洁消毒规范、诊疗物品规范应用、严格执行手卫生、医生下隔离区医嘱人数比例高于PDCA应用前(均P<0.05)。结论:PDCA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多重耐药菌管理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改善接触隔离措施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院内感染 PDCA质量持续改进 接触隔离措施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株的耐药及同源性分析
18
作者 应建飞 陈云波 俞燕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3期406-407,共2页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 多重 院内感染 同源性分析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物敏感性试验 临床资料 存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 被引量:2
19
作者 米热尼沙.热米吐拉 赵智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6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0例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检测,然后观察其多重耐药菌的种类...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0例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检测,然后观察其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耐药情况。结果:1)在这4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87株耐药菌。其中,有鲍曼不动杆菌28株,占32.18%;有洋葱伯克霍尔杆菌8株,占9.19%;有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占16.09%,有嗜麦寡养单胞菌10株,占11.49%;有铜绿假单胞菌22株,占25.29%;有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5.7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耐药菌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这87株多重耐药菌中,2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100%,对多粘菌素E的耐药率为17.86%;8株洋葱伯克霍尔杆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00%,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12.5%;14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78.5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1.43%;10株嗜麦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0%,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为10%;2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81.82%,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27.2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20%。结论:重症监护室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有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嗜麦寡养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性较高,洋葱伯克霍尔杆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嗜麦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多重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再造模式对提高多部门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芳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分析流程再造模式对提高多部门参及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MDRB)感染管理中的效果,为指导医院多部门协作管理防控MDRB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间MDRB感染患者110例资料为流程再造前组,另抽... 目的:分析流程再造模式对提高多部门参及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MDRB)感染管理中的效果,为指导医院多部门协作管理防控MDRB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间MDRB感染患者110例资料为流程再造前组,另抽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流程再造后MDRB感染患者106例患者为流程再造后组;比较和分析流程再造多学科协作模式前后发现医院内MDRB感染报告时间、院内感染的检出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比较和分析医务人员对MDRB的知晓率及防控措施依从性差异;标本的送检率、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DDDs的差异。结果:流程再造后组患者所在病区接收到从检验科发出的MDRB报告的时间明显早于流程再造前组(P<0.05),MDRB的检出率、医院感染率均低于流程再造前组(P<0.05),医务人员对MDRB的知晓率及防控措施的依从性均高于流程再造前组(P<0.05);流程再造后组标本的送检率高于流程再造前组,而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DDDs值)均低于流程再造前组。结论:流程再造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各部门的参与度,也提高了院内感染管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模式 多部门参与 多重(MDRB) 院内感染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