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9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菌群拮抗原理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燕 邓丽英 +4 位作者 韦莹莹 戴佩如 吴晓梅 胡文 陈春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目的 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拮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PA)和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8),建立两种菌共培养模型和平板... 目的 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拮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PA)和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8),建立两种菌共培养模型和平板互作模型,观察两者间的互作关系;收集菌株上清液,盐酸-氯仿、硫酸-蒽酮法对绿脓素和鼠李糖脂进行初步提取和定量,探究PA与MDR-KP8共培养的变化;硅胶吸附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脓素进行纯化和定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绿脓素对MDR-KP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绿脓素的抗菌活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探究绿脓素对MDR-KP8作用机理。结果 共培养4 d,4株PA菌落数均多于MDR-KP8菌落数;平板互作实验显示随着4株PA与MDR-KP8距离的增加,MDR-KP8菌落面积也在增加,而PA菌落面积未发生明显变化;定量结果显示4株PA共培养分泌的绿脓素和鼠李糖脂含量均多于单独培养时的含量。绿脓素对MDR-KP8最小抑菌浓度为128μg/mL;经绿脓素处理后,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增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结论 PA与MDR-KP8间存在拮抗关系,PA分泌的绿脓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从而抑制MDR-KP8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 拮抗作用 绿脓素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洋 郑丹丹 +4 位作者 韩逸超 史玮炀 戴尔宽 李敏 郑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3-977,共5页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感染的高危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并分离医院内110株MDR-Kpn,进行药敏试验。通过查询电子病历系统,51例患者为MDR-Kpn感染组;同病区相同基础疾病且分离到Kpn的51例...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感染的高危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并分离医院内110株MDR-Kpn,进行药敏试验。通过查询电子病历系统,51例患者为MDR-Kpn感染组;同病区相同基础疾病且分离到Kpn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MDR-Kpn感染和对照组患者共39项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感染组患者,按治疗结局分为治疗无效组和有效组,比较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10株MDR-Kpn对磺胺类、磷霉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血、有创通气、吸痰等12个临床指标为感染高危因素(P<0.05)。有效组(28例)和无效组(23例)在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上比较,碳青霉烯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控制和消除高危因素对预防及减少MDR-Kpn的感染生长有积极意义;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预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感染高危因素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62种耐药基因元件的检测与gyrA基因突变的发现 被引量:5
3
作者 丘江 张洁 +1 位作者 孙杨 糜祖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 调查一组临床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以及各菌株间可能存在的亲缘关系。方法 25株肺炎克雷伯菌均分离自2016-2017年江汉油田总医院医院住院病人标本。菌种鉴定为gyrA基因测序上网BLASTn比对法,用PCR方法检测35... 目的 调查一组临床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以及各菌株间可能存在的亲缘关系。方法 25株肺炎克雷伯菌均分离自2016-2017年江汉油田总医院医院住院病人标本。菌种鉴定为gyrA基因测序上网BLASTn比对法,用PCR方法检测35种β-内酰胺酶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和1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再用DNA测序法分析基因突变。最后对62种耐药元件基因的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5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只有8%),对其它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40%~96%)。每株均检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总阳性率100.00%);有24株菌检出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总阳性率96.00%);有20株菌检出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gyrA突变(即突变率为80.00%);每株均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总阳性率100.00%)。共检出5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 TEM、bla LAP、bla KPC、bla DHA群、bla OXA-1群),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aac(3)-Ⅱ、aac(6’)-Ⅰb、ant(3”)-Ⅰ、aph 3’-Ⅰ、aad A5、rmt B),20株存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gyrA第83位密码子发生了同样的突变,且均无第87位密码子的突变。检出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intⅠ1、tnp U、tnp 513、ISEcp1、IS26、IS903、ISKpn6、trbC),且检出率较高。样本聚类分析显示本组菌可分A与B 2个簇群,2个簇群中均有克隆传播。A簇群中有2个克隆,分别为2-3-5-16等4株、13-14等2株;B簇群中有1个克隆,为19-20号2株。结论 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gyrA第83位密码子突变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共同导致本组肺炎克雷伯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本组肺炎克雷伯菌3个克隆传播提示可能有医院感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GYRA 突变 可移动遗传元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全基因组测序及黏菌素耐药分析
4
作者 储雯雯 刘周 +4 位作者 李昕 叶乃芳 龚真 曾晓娇 周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黏菌素耐药基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2023年安徽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57株CRKP,对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全基...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黏菌素耐药基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2023年安徽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57株CRKP,对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CRKP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荚膜血清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并对所有菌株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与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57株CRKP对除替加环素外的14种抗菌药物均为耐药。测序结果显示,93.0%(53/57)的CRKP携带bla KPC-2,ST11型CRKP菌株检出率最高(51/57,89.5%)。单核苷酸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57株CRKP分为11个克隆群,其中有4个克隆群均为ST11-KL64型CRKP。40株(70.2%)CRKP携带多种毒力基因。5株黏菌素耐药CRKP,其耐药机制是在mgr B基因70位点处插入一个ISKpn26元件。结论CRKP菌株以产KPC-2 ST11-KL64型为主要流行型,在重症监护病房有播散性流行。ISKpn26元件插入引起mgr B基因突变与该地区CRKP黏菌素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全基因组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ISKpn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高黏液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兵兵 陈大伟 +5 位作者 刘靓 孙敏 李双姝 李洁 杨鹏飞 邢亚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高黏液肺炎克雷伯菌(hmKp)的耐药情况及基因组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3年分离自淮安市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哨点医院临床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使用VITEK 2 Compact对菌株进行鉴定,拉丝试验判断黏液表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h...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高黏液肺炎克雷伯菌(hmKp)的耐药情况及基因组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3年分离自淮安市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哨点医院临床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使用VITEK 2 Compact对菌株进行鉴定,拉丝试验判断黏液表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hmKp的耐药性。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并对菌株携带的毒力和耐药基因进行注释。结果共收集hmKp 60株,主要分离自痰标本(33.33%)和血标本(28.33%)。60株菌株基因组平均大小为5.6 Mb,平均GC含量为57.09%。多位点序列分型(ST)显示,有28种ST型,优势ST型为ST11(11.67%)、ST15(11.67%)和ST412(10.00%)。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分析发现,部分菌株高度同源,未发现暴发菌株。多重耐药菌株占60.00%,耐亚胺培南菌株占28.33%。共携带64种耐药基因,其中84.38%的耐药基因位于可移动原件上,磷霉素相关耐药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在菌株中携带率较高,分别为100%、98.33%。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2,21.67%由ST11、ST1和ST15菌株携带;blaNDM-5基因3.33%由ST76菌株携带。共携带101种毒力基因,其中Colibactin和Ⅵ型分泌系统相关毒力基因种类最多。所有菌株均携带荚膜合成调节相关基因(rcsA、rcsB)、外排泵相关基因(acrA、acrB)和肠杆菌素相关基因(entABCEF、fepABCDFG、fes)。结论淮安地区临床分离的hmKp呈现多重耐药,优势ST型为ST11、ST15和ST412,携带多种能够进行水平转移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应加强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液肺炎克雷伯 基因 毒力基因 全基因组测序 高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河北省儿童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分析
6
作者 于文静 李梅 +3 位作者 郭映辉 徐茜茹 李圆龙 王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 了解儿童患者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特性和分布特征,为儿童CRKP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182株CRKP,并采用MALDI-TOF MS鉴定细菌。... 目的 了解儿童患者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特性和分布特征,为儿童CRKP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182株CRKP,并采用MALDI-TOF MS鉴定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KPC)、bla_(NDM)、bla_(IMP)、bla_(VIM)、bla_(OXA-48))。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82例感染CRKP的患儿主要为婴儿(>28 d~<1岁),占49.45%(90/182);其次为新生儿(≤28 d),占36.26%(66/182)。182株CRKP主要来源于痰液(50.55%,92/182)、血液(15.93%,29/182)和尿液(13.19%,24/182);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30.22%,55/182)、普外科(21.43%,39/182)、心外科(13.19%,24/182)和重症科(11.54%,21/182)。药敏结果显示182株CRKP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00%;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97.8%;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1.4%、81.9%和75.8%;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为69.2%;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为2.7%。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为bla_(KPC-2)(73.63%,134/182),其次为bla_(NDM-5) (15.38%,28/182)和bla_(NDM-1) (11.54%,21/182)。MLST共鉴定出15种不同的序列型,其中最常见的分型是ST11型(72.53%,132/182);其次为ST17型(11.54%,21/182)。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CRKP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携带bla_(KPC-2)基因的ST11型CRKP可能已在医院内播散,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耐药菌株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7
作者 李敏 黎萍 左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5-854,共10页
目的探讨磷霉素耐药的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hv-CRKP)菌株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对磷霉素耐药的潜在分子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并收集2023年1-12月某地三级甲等医院的非重... 目的探讨磷霉素耐药的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hv-CRKP)菌株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对磷霉素耐药的潜在分子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并收集2023年1-12月某地三级甲等医院的非重复hv-CRKP菌株,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耐药性,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研究非磷霉素敏感hv-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纳入73株hv-CRKP,其中34株(46.6%)对磷霉素耐药。磷霉素非敏感组患者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磷霉素敏感组(P<0.05),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敏结果显示,除替加环素、黏菌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磷霉素外,hv-CRKP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90%。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检测显示,所有hv-CRKP均为产KPC酶ST11型菌株,主要血清型为KL64(47.9%)和KL25(52.1%),磷霉素敏感组与磷霉素非敏感组hv-CRKP荚膜血清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 KPC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 A和fos A6在hv-CRKP中广泛存在,仅在磷霉素非敏感组检测到1株携带fos A3基因;73株hv-CRKP均携带mur A中的Leu359Gln突变修饰,部分具有转运系统相关基因glp T突变,未检出其他磷霉素修饰酶耐药基因,如fos A2、fos A5、fos A10、fos B、fos C和fos X。结论hv-CRKP对磷霉素的耐药率较高,mur A、glp T修饰突变,以及磷霉素耐药基因fos A和fos A6的广泛存在是本研究中磷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需要注意的是,fos A类基因可能被含有强启动子的高拷贝质粒捕获,从而导致磷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高毒力 磷霉素 机制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猪源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8
作者 刘宇洋 刘玉莹 +2 位作者 董文龙 沙万里 张东红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7-9,共3页
为明确吉林地区1例猪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及其耐药特征,该研究采集患呼吸道疾病猪的鼻拭子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优势菌株,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评估药物敏感性,并结合全基因组测序(WG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耐药基... 为明确吉林地区1例猪肺炎感染的主要病原及其耐药特征,该研究采集患呼吸道疾病猪的鼻拭子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优势菌株,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评估药物敏感性,并结合全基因组测序(WG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耐药基因与机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Yan-10经鉴定为类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与参考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86%。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氯霉素、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耐药。全基因组分析揭示其携带18个耐药基因,主要机制包括主动外排泵(9个基因)、靶位点修饰(7个基因)、膜通透性降低(3个基因)及灭活酶生成(1个基因)。结果表明,Yan-10为多重耐药菌株,其复杂的耐药机制加剧了猪场肺炎防控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肺炎克雷伯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因子与耐药机制及其相互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聂子涵 肖丽生 +1 位作者 赵西林 牛建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病原体,常见于社区和医院感染,可引发肺炎、眼内炎和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可分为经典型和高毒力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具有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毒力因子,能够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最初认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病原体,常见于社区和医院感染,可引发肺炎、眼内炎和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可分为经典型和高毒力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具有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毒力因子,能够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最初认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治疗较为敏感,但随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滥用抗生素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出现了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细菌获得耐药性通常包括以下两种途径:耐药基因决定簇的水平转移和自身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缺失。这种获得耐药性的途径通常伴随细菌致病性的变化。本综述主要介绍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并综合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 毒力因子 机制 致病机理 进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瑶 马藤菲 +6 位作者 李波 李玉杰 刘存 邵新宇 郭晓敏 陈静 宋士凯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该菌已进化出多种耐药机制。通过对鸡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综述发现,分离株对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但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养殖... 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该菌已进化出多种耐药机制。通过对鸡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综述发现,分离株对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但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养殖及屠宰环节分离株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零售环节,且中国分离株的耐药率较其他地区更高。此外,多种重要耐药基因已在鸡源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尽管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鸡产品生产链中广泛存在,并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当前对其耐药性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今后应加强对鸡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系统监测,为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耐药性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肺炎克雷伯 机制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牦牛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遗传进化、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11
作者 赵恩浩 石红梅 +2 位作者 格桑卓玛 索朗斯珠 贡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93-2905,共13页
旨在了解甘肃牦牛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流行特征、毒力基因、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情况。本研究从甘肃某屠宰场采集牦牛肺样本156份,通过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等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分子... 旨在了解甘肃牦牛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流行特征、毒力基因、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情况。本研究从甘肃某屠宰场采集牦牛肺样本156份,通过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等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的耐药谱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156份肺组织样品中分离出84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53.85%;8种荚膜血清型均未检出,可能是分属其他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菌毛合成相关基因fimH(84.52%)和mrkD(95.23%)、脂多糖相关基因uge(94.05%)、脲酶相关基因ereA(88.10%)、铁摄取系统基因ybtA(97.62%)的检出率较高,其余毒力基因检出率低或未检出;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SBLs类的bla_(TEM)基因(85.71%)、碳青霉烯类VIM基因(79.76%)以及氨基糖苷类的acc(6’)-Ib(77.38%)的检出率较高,其余耐药基因检出率较低或未检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98.81%)、红霉素(97.62%)、万古霉素(95.24%)和克林霉素(94.05%)高度耐药,对其余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ERIC-PCR结果显示,相似度>60%的可分为一簇,分为E1~E6,其中E1为优势簇,占比50.00%。本研究对甘肃牦牛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毒力基因、耐药基因、耐药表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临床和预防的指导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 毒力基因 基因 ERIC-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研究
12
作者 张梦雅 张志清 +1 位作者 李文茹 谢小保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1,共8页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异质性耐药现象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感染患者的及时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为寻求有效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了100株...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异质性耐药现象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感染患者的及时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为寻求有效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了100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Kirby-Bauer(K-B)药敏实验、菌群谱型分析(population analysis profile,PAP)、耐药稳定性实验以及生长实验,完成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菌株的筛选及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药敏实验初筛得到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异质性耐药率分别为19%、21%。PAP实验确证后左氧氟沙星异质性耐药菌株有13株,占总菌株的13%,其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为1×10^(-6)~7×10^(-5);挑选KS42、KR9菌株的各自3个耐药亚群,并进行了无抗生素条件下的耐药稳定性实验,耐药亚群的耐药水平均稳定遗传;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异质性耐药菌株KS42的3个耐药亚群及KR9耐药亚群KR9(3)无适应成本,但KR9耐药亚群KR9(1)、KR9(2)有适应成本。本研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左氧氟沙星异质性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和耐药水平较高,且耐药亚群耐药水平均稳定遗传。因此在使用该类抗生素治疗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时,应更加注意异质性耐药现象的发生,防止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 异质性 左氧氟沙星 适应成本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替加环素耐药性机制的初步分析
13
作者 韦钰诗 孙文 +1 位作者 庞晓敏 王玉莲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07-3518,共12页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报道逐年增多,替加环素已成为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本研究旨在对3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替加环素耐药性机制进行初步...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报道逐年增多,替加环素已成为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本研究旨在对3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替加环素耐药性机制进行初步研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并评估外排泵抑制剂(PAβN)对耐药性的影响;结合前期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PCR验证与替加环素耐药相关基因及其调控因子、孔蛋白相关基因的转录[acrAB-tolC、oqxAB、msbA、kexD、kdeA、kpnEF、kpnGH、Ompk37、OmpA、ramA、ramR、marA、rarA、acrR、tet(X4)、tet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之间的基因转录水平差异。结果显示:体外药敏试验发现3株肺炎克雷伯菌KP30535、KP30845和KP30727分别对替加环素耐药、中介、敏感。外源添加PAβN增加了菌株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耐药菌株(KP30535)和中介菌株(KP30845)中acrAB、kpnGH、ramA转录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菌ATCC13883,KP30535中kpnE转录水平显著(P<0.01)高于对照菌;KP30727中acrB、ramA、ramR转录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菌;3株菌中孔蛋白Ompk37、OmpA转录水平极显著(P<0.001)低于对照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acrAB、kpnGH和kexD和孔蛋白OmpA与菌株替加环素耐药表型相关(|r≥0.6|)。综上,acrAB、kpnGH、kexD和孔蛋白OmpA的差异表达是影响本研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耐药性的重要因素,为后续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 替加环素 机制 外排泵 孔蛋白 调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区某综合医院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珊珊 施博文 +4 位作者 魏丹丹 霍炳慧 洪涵旭 江昕竹 刘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究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菌株的临床特征、耐药现状、毒力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2021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通过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目的探究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菌株的临床特征、耐药现状、毒力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2021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通过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筛选出ST11型CR-hvKP,分析其基本临床信息、耐药基因、毒力基因;随机选取其中23株ST11型CR-hvKP菌株进行毒力表型分析;随机选取其中45株CR-hvKP,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同源性。结果2018—2021年临床分离ST11型CR-hvKP菌株共124株,主要来自神经外科(33.87%),标本以痰为主(56.45%),感染患者平均年龄为(55.2±16.4)岁,男性为主(77.4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毒力试验结果显示菌株毒力存在差异,但多为高毒力毒株;PFGE分析结果显示菌株以A1亚型为主(63.4%)。结论ST11型CR-hvKP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和高毒力特征,部分菌株在该院存在克隆性传播现象,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及防控带来巨大挑战,需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 ST11型CR-hvKP CRKP hvKP 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医疗机构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高毒力进化研究
15
作者 毕菁 陈雯杰 +7 位作者 田靓 刘倩 吴寰宇 陈敏 陈泰尧 施婷婷 马伟 张红芝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5-1082,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分离的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高毒力进化趋势,为制定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2022年上海市12所医疗机构分离的201株CRKP,检测药敏结果并进行全基...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分离的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高毒力进化趋势,为制定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2022年上海市12所医疗机构分离的201株CRKP,检测药敏结果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后的数据用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血清分型(wzi分型),以及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201株CRKP均为多重耐药菌(MDROs)。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几乎全耐药;耐药基因分析显示,93.03%的CRKP菌株携带KPC基因。201株CRKP分为6种ST型和10种荚膜wzi分型,以ST11-KL64型(104株)为主,ST15-KL19型(54株)次之。52.24%(105株)的CRKP携带rpm A/rpm A2+iuc A+iut A+iro N基因。结论上海市医疗机构分离的CRKP以ST11-KL64型为主,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且半数以上菌株为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hv-CRKP),需持续加强对CRKP的分子特征监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 血清分型 MLST ST11型 高毒力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hv-CRKP 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定植与传播研究
16
作者 陈翔 高晓东 +5 位作者 周春妹 黄声雷 潘文彦 刘霄 梅静骅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特征与传播途径。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某院肝外科监护病房CRKP临床感染株17株(临床感染组)、主动筛查株5株(主动筛查组)、环境分离株7株(环境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特征与传播途径。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某院肝外科监护病房CRKP临床感染株17株(临床感染组)、主动筛查株5株(主动筛查组)、环境分离株7株(环境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比较其耐药基因、毒力基因、ST分型差异,根据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传播途径。结果29株CRKP分别携带4~18种耐药基因,52~98个毒力基因,3组CRKP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的数量及基因型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分型显示,29株CRKP主要包含ST11和ST15两大类,基于核心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共有7组不同的CRKP高度同源,其中4组有较为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CRKP携带较多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部分菌株ST分型和系统发育树高度同源,存在交叉传播的可能,今后应加强防控措施以减少CRKP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全基因组测序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聚集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17
作者 霍嫚 徐文娟 +1 位作者 王芳 蒋翔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对某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的一起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聚集事件进行调查,为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7月,某中医院ICU出现多例CRKP感染患者,检出水平超过历年同期水平。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并... 目的对某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的一起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聚集事件进行调查,为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7月,某中医院ICU出现多例CRKP感染患者,检出水平超过历年同期水平。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所分离的CRKP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鉴定,查找可能传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研究期间共确认13例患者发生CRKP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环境监测显示,131份环境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标本仅有2份标本检出CRKP,经PFGE鉴定显示2株分离自洗手池水槽标本的CRKP与2例近期住院患者检出的菌株高度同源。另有部分患者分离菌株同源性较高,存在交叉传播的可能。结论CRKP容易在ICU患者之间交叉传播并污染环境,应早期对其进行预警和调查,以防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医院感染聚集 重症监护病房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荚膜特异性解聚酶克隆表达及其相关功能研究
18
作者 闫涛 汪娜 +5 位作者 王秋妍 马成成 滕宣 余可雪 葛宏华 刘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1257,共7页
目的构建K64型荚膜特异性解聚酶重组蛋白Dep44,探讨其在对抗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中的应用效力。方法分离表达解聚酶的噬菌体(vB_Kpn_HF1013,GenBank:PP803128),分析其基因序列,筛选具有解聚酶活性的候选蛋白,构建重组蛋... 目的构建K64型荚膜特异性解聚酶重组蛋白Dep44,探讨其在对抗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中的应用效力。方法分离表达解聚酶的噬菌体(vB_Kpn_HF1013,GenBank:PP803128),分析其基因序列,筛选具有解聚酶活性的候选蛋白,构建重组蛋白Dep44并验证其解聚酶活性。通过滴板法验证Dep44重组蛋白的敏感谱,通过生物膜清除及血清杀菌实验评估Dep44抗菌活性。结果噬菌体vB_Kpn_HF1013尾刺蛋白具有解聚酶活性,能特异性裂解K64型CRKP荚膜。生物膜清除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μg/mL与10μg/mL剂量的Dep44重组蛋白均可有效破坏细菌生物膜。血清杀菌实验结果显示:Dep44重组蛋白具有协同血清杀菌能力,但这种作用需要依赖补体系统的存在,Dep44本身不具备直接杀菌活性。结论Dep44重组蛋白能够特异性裂解K64型CRKP荚膜,具备破坏生物膜及协同血清杀菌能力,有望应用于K64型CRKP相关感染的控制及医疗器械表面生物膜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聚酶 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荚膜 生物膜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黏菌素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丽华 邓孟前 +5 位作者 王嘉丽 伍天睿 周盛弘 杨茹茵 章迪 邹明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47,共11页
目的:临床上已出现耐多黏菌素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本研究分析耐多黏菌素KPN的药敏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耐多黏菌素KPN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目的:临床上已出现耐多黏菌素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本研究分析耐多黏菌素KPN的药敏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耐多黏菌素KPN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以下简称“本院”)的30株耐多黏菌素KPN临床菌株,分析其药敏特点。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KPC、OXA-48、VIM、IMP和NDM型碳青霉烯酶;拉丝试验初筛高毒力KPN;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棋盘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PCR检测多黏菌素相关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进行基因分型和构建进化树。收集耐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resistant,CR)-KPN多黏菌素耐药菌株(23株,实验组)、CR-KPN多黏菌素敏感菌株(57株,对照组),对耐多黏菌素KPN产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连续诱导耐药情况。结果:30株耐多黏菌素KPN中,28株为CR-KPN,CRKPN均产KPC酶,4株拉丝实验阳性,多数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联合用药可有相加或协同效果。所有菌株均检出pmrA、phoP基因,未检测到mcr-1和mcr-2基因。MLST结果显示以ST11型为主。进化树表明耐多黏菌素的KPN未在本院形成医院暴发流行。使用过2种及以上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和使用过多黏菌素是多黏菌素耐药菌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连续使用多黏菌素可诱导耐药。结论:耐多黏菌素KPN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对其可采用以多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在本院尚未分离出质粒介导的耐多黏菌素KPN。多黏菌素可诱导KPN形成耐药菌株,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 多黏 碳青霉烯类肠杆目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及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燕青 付婷 +2 位作者 王娟 王亚楠 李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 目的探究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A组和同期收治的老年普通肺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三组血清miR-127-5p、miR-127、miR-155表达水平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127-5p、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B组和观察组血清miR-127-5p、IFN-γ水平低于对照A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B组(P<0.05);而对照B组和观察组血清miR-127、miR-155、IL-4、IL-17、TGF-β水平高于对照A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B组(P<0.05)。血清miR-127-5p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463,P<0.05),与血清IL-4、IL-17、TGF-β水平呈负相关(r=-0.378、-0.396、-0.408,P<0.05);而血清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与血清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267、-0.513,P<0.05),与血清IL-4、IL-17、TGF-β水平呈正相关(r=0.306、0.273、0.330和r=0.410、0.453、0.385,P<0.05)。血清miR-127-5p、miR-127和miR-155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811、0.733、0.817、0.906,敏感度为90.77%、60.00%、67.69%、84.62%,特异度为66.87%、80.62%、83.75%、83.18%。结论miR-127-5p、miR-127和miR-155在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中差异性表达,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重 肺炎 微小RNA-127-5p 微小RNA-127 微小RNA-155 免疫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