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同源性与流行病例,为控制医院感染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临床分离的31株MDRAB,采用K-B纸片法检测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同源性与流行病例,为控制医院感染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临床分离的31株MDRAB,采用K-B纸片法检测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回顾性分析MDRAB样本病例。结果:药敏结果显示,31株MDRAB对9种抗菌药物100%耐药率,包括4类抗菌药物。PFGE结果表明,31株菌分为5个克隆,20株属于B克隆,占64.52%,为主要流行菌株型,分布于8个病区,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胸心外科、老年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症病区。患者平均年龄64岁,侵入性操作占97%。结论:MDR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比较严重。可能与院内存在克隆传播及患者年龄大、侵入性诊疗操作、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本实验通过系统地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与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筛选出具有明显协同作用的抗菌组合,并且将协同作用进行优化。方法将最佳感染复数(optimal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OMOI)的噬菌体分别与4种敏感抗生素(利福平...目的本实验通过系统地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与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筛选出具有明显协同作用的抗菌组合,并且将协同作用进行优化。方法将最佳感染复数(optimal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OMOI)的噬菌体分别与4种敏感抗生素(利福平、多黏菌素B、美罗培南、米诺环素)和4种不敏感抗生素(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头孢噻肟钠、四环素)联合应用,通过监测16h内各组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是否有协同作用的产生。并且改变抗生素浓度以及联合应用的顺序,判断是否对协同作用产生影响。结果将噬菌体与MIC浓度的4种敏感抗生素同时应用时,只有利福平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联合应用组相比于对照组下降了(9.08±0.1)log CFU/mL;将噬菌体与1/10MIC浓度的4种耐药抗生素同时应用时,没有产生协同作用;将利福平浓度降低至1/4MIC和1/2MIC时,协同作用会减弱;将美罗培南浓度降低至1/2MIC,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将米诺环素浓度降低至1/4MIC,也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将多黏菌素B浓度增大或者降低,都没有产生协同作用。对于具有明显协同作用的组合,同时加入协同效果最好,对于较强的协同作用组合,加入顺序不会导致协同作用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噬菌体与敏感抗生素联合应用时,会产生协同作用,并且抗生素浓度以及加入顺序会对协同作用产生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的同源性与流行病例,为控制医院感染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临床分离的31株MDRAB,采用K-B纸片法检测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回顾性分析MDRAB样本病例。结果:药敏结果显示,31株MDRAB对9种抗菌药物100%耐药率,包括4类抗菌药物。PFGE结果表明,31株菌分为5个克隆,20株属于B克隆,占64.52%,为主要流行菌株型,分布于8个病区,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胸心外科、老年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症病区。患者平均年龄64岁,侵入性操作占97%。结论:MDR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比较严重。可能与院内存在克隆传播及患者年龄大、侵入性诊疗操作、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