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东北何家营地区三维构造模型:来自高精度线束三维资料的约束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伟康
黄涵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9,共19页
川东北地区方斗山构造带发育典型的多重滑脱构造,中生代以来受大巴山南北向挤压与雪峰山北西向挤压叠加改造。其构造模型在区域性滑脱层的分布,不同构造变形层构造样式的厘定以及不同构造变形层在空间上耦合特征等方面存在争议,因此定...
川东北地区方斗山构造带发育典型的多重滑脱构造,中生代以来受大巴山南北向挤压与雪峰山北西向挤压叠加改造。其构造模型在区域性滑脱层的分布,不同构造变形层构造样式的厘定以及不同构造变形层在空间上耦合特征等方面存在争议,因此定量分析不同变形层构造样式的差异、空间组合特征成为研究分层变形成因机制的关键。本文应用数字高程、浅表地质信息与线束三维地震数据等资料,开展方斗山北段何家营地区地层与断裂构造解析,建立了何家营地区的三维构造模型,讨论方斗山北段多重滑脱层体系下,垂向上不同构造变形层的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何家营地区沉积盖层中存在中-下寒武统膏盐层、下志留统泥岩层、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层等3套区域性滑脱层以及二叠系煤层局部滑脱层。区域性滑脱层控制了褶皱—冲断构造的变形样式,构造在垂向解耦,形成基底、深部、中部与浅部等4套变形层。基底变形层发育指向北西的构造楔;深部变形层夹持于寒武系与志留系滑脱层之间,发育双重构造,形成低幅度背斜;中部变形层为志留系与嘉陵江组之间的高角度冲断构造,二叠系煤层作为局部滑脱层,发育顺层剪切;浅部变形层,以嘉陵江组盐滑脱褶皱为主。不同变形层的垂向叠置,共同形成了现今的高陡背斜。不同构造变形层地层能干性组合与缩短量的差异决定了构造样式的差异。软弱层传递位移,中寒武统膏盐层、志留系页岩与下三叠统膏盐层,缩短量最大,变形最强,是控制区域变形的主要滑脱层。何家营地区发育倾向南东的基底断层,不同变形层的主干断层与褶皱轴迹方向一致,均以北东、北东东向为主,反映出何家营地区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来自雪峰山方向的挤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斗山
构造
带
三维
构造
模型
薄皮
构造
多重滑脱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北何家营地区三维构造模型:来自高精度线束三维资料的约束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伟康
黄涵宇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9,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基金项目(编号:U19B6003-01-01)资助。
文摘
川东北地区方斗山构造带发育典型的多重滑脱构造,中生代以来受大巴山南北向挤压与雪峰山北西向挤压叠加改造。其构造模型在区域性滑脱层的分布,不同构造变形层构造样式的厘定以及不同构造变形层在空间上耦合特征等方面存在争议,因此定量分析不同变形层构造样式的差异、空间组合特征成为研究分层变形成因机制的关键。本文应用数字高程、浅表地质信息与线束三维地震数据等资料,开展方斗山北段何家营地区地层与断裂构造解析,建立了何家营地区的三维构造模型,讨论方斗山北段多重滑脱层体系下,垂向上不同构造变形层的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何家营地区沉积盖层中存在中-下寒武统膏盐层、下志留统泥岩层、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层等3套区域性滑脱层以及二叠系煤层局部滑脱层。区域性滑脱层控制了褶皱—冲断构造的变形样式,构造在垂向解耦,形成基底、深部、中部与浅部等4套变形层。基底变形层发育指向北西的构造楔;深部变形层夹持于寒武系与志留系滑脱层之间,发育双重构造,形成低幅度背斜;中部变形层为志留系与嘉陵江组之间的高角度冲断构造,二叠系煤层作为局部滑脱层,发育顺层剪切;浅部变形层,以嘉陵江组盐滑脱褶皱为主。不同变形层的垂向叠置,共同形成了现今的高陡背斜。不同构造变形层地层能干性组合与缩短量的差异决定了构造样式的差异。软弱层传递位移,中寒武统膏盐层、志留系页岩与下三叠统膏盐层,缩短量最大,变形最强,是控制区域变形的主要滑脱层。何家营地区发育倾向南东的基底断层,不同变形层的主干断层与褶皱轴迹方向一致,均以北东、北东东向为主,反映出何家营地区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来自雪峰山方向的挤压作用。
关键词
方斗山
构造
带
三维
构造
模型
薄皮
构造
多重滑脱构造变形
Keywords
Fangdoushan structural belt
3D structural model
Thinskinned tectonics
Multilevel detachment structural system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东北何家营地区三维构造模型:来自高精度线束三维资料的约束
张伟康
黄涵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