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非诚勿扰》主题曲中意象的多重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慧群 《电影评介》 2010年第5期32-32,共1页
作为2009年的贺岁片,《非诚勿扰》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作为片中的一个角色,出现在影片末尾的主题曲《信以为真》,情感含蓄深挚,节奏舒缓而又明快,新颖的意象概括影片展示或暗示出的各种各样人物经历,并以其多重意蕴参与了主题"... 作为2009年的贺岁片,《非诚勿扰》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作为片中的一个角色,出现在影片末尾的主题曲《信以为真》,情感含蓄深挚,节奏舒缓而又明快,新颖的意象概括影片展示或暗示出的各种各样人物经历,并以其多重意蕴参与了主题"诚"的意义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诚勿扰》 主题曲 意象 多重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杨爱情的多重视角与《长恨歌》的多重意蕴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慧敏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91-96,共6页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立足于观照历史上李杨故事原型的多重视角和创作主体心理认识上的矛盾,并结合对具体作品的进一步考察,认为以前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种种争论,并不是绝对地互相排斥,它们都有某方面...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本文立足于观照历史上李杨故事原型的多重视角和创作主体心理认识上的矛盾,并结合对具体作品的进一步考察,认为以前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种种争论,并不是绝对地互相排斥,它们都有某方面的依据和合理性,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融通,从而共同构建出《长恨歌》的多重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多重视角 矛盾 互相融通 多重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一种流动的秩序——李佳怡散文《读水》的多重意蕴
3
作者 董喜阳 《南腔北调》 2019年第2期94-96,共3页
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是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根。它以多重身份进入人类的思维地图,成为文化意义与文学范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和词根。因此,作家写水不仅是观其生命体征的精神再造,而是读“水”之哲学韵味,品自然外化的生存姿态,更是悟... 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是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根。它以多重身份进入人类的思维地图,成为文化意义与文学范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和词根。因此,作家写水不仅是观其生命体征的精神再造,而是读“水”之哲学韵味,品自然外化的生存姿态,更是悟其流动的性灵。近读《文艺报》首发,《航空画报》《文学教育》接连转载的作家李佳怡的散文《读水》,令我们触摸到了作家在文字、情绪、思维以外的关乎水之唇语,“读水”一文自然成为破解水精神意蕴的密码。水的静止和流动仿佛音符在天地间完成交响,幻化终极的宗教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意蕴 散文 李佳 秩序 精神意蕴 生命体征 《文艺报》 多重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步》的多重意蕴
4
作者 冉茂易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7年第10期4-,共1页
  《散步》,借生活小事叙写家庭关系,于朴实中见真情,于平凡中现深情,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一、人伦美德的凸显   一家四口三代人出去散步.散步前,母亲本不愿去,在"我"的劝说下,母亲"信服"听从了--她知道...   《散步》,借生活小事叙写家庭关系,于朴实中见真情,于平凡中现深情,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一、人伦美德的凸显   一家四口三代人出去散步.散步前,母亲本不愿去,在"我"的劝说下,母亲"信服"听从了--她知道散步对身体的好处,理解儿子的一番心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步》 家庭和谐 多重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5
作者 冯凯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5-20,95,共7页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包含以“现实的个人”为主体性的立足点、以实践为主体性的生成场域、以普遍交往为主体性的前提基础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等多重意蕴。从文化向度看,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体现为人们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自主的独立...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包含以“现实的个人”为主体性的立足点、以实践为主体性的生成场域、以普遍交往为主体性的前提基础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等多重意蕴。从文化向度看,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体现为人们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自主的独立性、自觉的能动性和自由的创造性。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对巩固文化主体性具有理论指示意义,即增强全球化时代文化身份的自觉;顺应文化全球化的“铁的必然性”,以守正创新的立场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铸就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坚持人民至上的本体论立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多重意蕴 文化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狗包弟》:“我”是如何变成“包弟”的?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姿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7-58,共2页
巴金被称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小狗包弟》为我们理解“良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小狗包弟》叙述了一只讨人喜爱的狗,在“文革”棍棒的恐吓下,被主人送给医院做解剖实验用品的故事。这篇散文中有一句话:“我自己... 巴金被称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小狗包弟》为我们理解“良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小狗包弟》叙述了一只讨人喜爱的狗,在“文革”棍棒的恐吓下,被主人送给医院做解剖实验用品的故事。这篇散文中有一句话:“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具有多重意蕴,值得每一位读者分析体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狗包弟》 “我” 中国知识分子 20世纪 “文革” 实验用品 多重意蕴 读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死与人性的思索——评影片《入殓师》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永青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2期41-41,共1页
荣获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入殓师》通过对一个青年入殓师经历的叙写,以其多重的意蕴,给观众带来理性的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入殓师》 多重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诗歌理念在“大诗”写作中的艺术显现——以梁平诗集《巴与蜀:两个二重奏》、《三十年河东》为例
8
作者 周建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诗人梁平近年以《重庆书》、《巴与蜀:两个二重奏》、《三十年河东》等诗集为创作契机,转向"丰富"与"错杂"的历史文化抒写,地域性强,风格遒劲,节制凝练中透出机智与隽永,体现出一定的历史观与思力。自《重庆书》起... 诗人梁平近年以《重庆书》、《巴与蜀:两个二重奏》、《三十年河东》等诗集为创作契机,转向"丰富"与"错杂"的历史文化抒写,地域性强,风格遒劲,节制凝练中透出机智与隽永,体现出一定的历史观与思力。自《重庆书》起,梁平诗寻求"大诗歌"理念在历史题材和日常生活叙事间的多重张力,以有意味的结构、语言开拓诗歌境界为"中年变法"的显例;如说《重庆书》是巴渝文化、历史沉淀及城市血性的彰显的话,那么《三星堆之门》则体现其追寻失落历史、反思文化困境、突破史书记载的限阈,展开想象与遐想的翅膀;《三十年河东》以宏大气魄,将历史嬗变和个人体验入诗,有"散文化"和"报章材料入诗"痕迹,体现了"大诗歌"理念的创作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诗歌理念 多重意蕴 意味 张力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作品中人物形象描写探析——以祥子和祁瑞宣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烩 《写作》 2016年第3期90-91,共2页
作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其作品扣紧寻常生活,在生活中捕捉人物。其细腻的笔触,简单勾勒却蕴含丰富的人物形象描写,给中国文学史小说人物长廊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 老舍 形象描写 简单勾勒 多重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源、介入与方法:论“大地”与新时代的文艺创作
10
作者 杨光宗 郑雪礼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一、“大地”的多重意蕴从文学的发展演变史来看,作为人类生存家园的“大地”因承载着诸多人类活动而显得实在又深邃,实在意味着人能够在物理意义上脚踏实地,进行各种人类活动;而深邃则更多地来源于“大地”所能够容纳的人类活动及人类... 一、“大地”的多重意蕴从文学的发展演变史来看,作为人类生存家园的“大地”因承载着诸多人类活动而显得实在又深邃,实在意味着人能够在物理意义上脚踏实地,进行各种人类活动;而深邃则更多地来源于“大地”所能够容纳的人类活动及人类从历史事件中进行的哲学思辨与经验总结。随着时代的演进,“大地”得到更多的阐释,其意蕴也共占丰富与深刻两端,体现为一种坚实的精神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辨 精神属性 文艺创作 演变史 多重意蕴 经验总结 大地 脚踏实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