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应用于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强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
选用8种不同种类的沥青材料,按照AASHTO TP70-13(2013)所规定的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进行了一系列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温度-Jnr双对数坐标下,沥青的不可恢复柔量与温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相比表现出更... 选用8种不同种类的沥青材料,按照AASHTO TP70-13(2013)所规定的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进行了一系列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温度-Jnr双对数坐标下,沥青的不可恢复柔量与温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相比表现出更为复杂的高温力学行为;另一方面,改性沥青的不可恢复柔量差Jnrdiff远大于基质沥青,按照AASHTO MP19-10(2013)中关于Jnrdiff不大于75%作为交通量等级划分指标对于某些改性沥青并不适用,该指标的应用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不可恢复柔量差 不可恢复柔量 交通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曾诗雅 曹正 朱宗凯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6-249,268,共5页
为了研究改性沥青在高温条件下的粘弹性能,选择3种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采用Superpave性能规范的最新指标对3种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0.1 kPa时,PE改性沥青的平均恢复率R100最大,并且... 为了研究改性沥青在高温条件下的粘弹性能,选择3种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采用Superpave性能规范的最新指标对3种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0.1 kPa时,PE改性沥青的平均恢复率R100最大,并且不随温度发生较大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SBS、GTR改性沥青平均恢复率减小;在3.2 kPa时,3种改性沥青的平均恢复率R3200较为接近;比较两种应力条件下的结果,在64℃、70℃时,PE改性沥青由于应力增大,平均恢复率显著下降,平均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显著增大;因此,有必要考虑较大应力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本试验结果与弹性恢复试验结果一致,可以考虑用MSCR代替弹性恢复试验。由于采用了较大应力的加载方式以及平均恢复率、平均不可恢复蠕变柔量等评价指标,MSCR能全面评价改性沥青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蠕变恢复 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SCR试验的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蠕变恢复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永锋 耿德华 +3 位作者 陆志红 杨晓华 袁松年 周洲 《湖南交通科技》 2022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更准确地评价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对现有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进行改进。制备胶粉掺量为6%、9%、12%、15%和18%的复合改性沥青,对其进行了改进的MSCR试验,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 为更准确地评价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对现有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进行改进。制备胶粉掺量为6%、9%、12%、15%和18%的复合改性沥青,对其进行了改进的MSCR试验,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和蠕变恢复率(R)指标,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的应力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胶粉的掺入提升了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较高的应力水平(12.8 kPa)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价其高温性能;J(nr, slope(12.8-0.1))是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应力敏感性的合理指标,复合改性沥青在高应力下仍然有较好的高温性能;胶粉掺量大于12%时,复合改性沥青在高应力下的黏弹性恢复性能较好,具备重载交通下抵抗车辙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 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的活性橡胶改性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春颖 吕正龙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4-246,共3页
为研究活性橡胶添加剂对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该文通过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并结合传统的沥青高温评价指标,对掺加活性橡胶的沥青胶结料进行高温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橡胶能够显著提高基质沥青的软化点和60℃动... 为研究活性橡胶添加剂对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该文通过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并结合传统的沥青高温评价指标,对掺加活性橡胶的沥青胶结料进行高温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橡胶能够显著提高基质沥青的软化点和60℃动力黏度;降低沥青胶结料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提高平均应变恢复率R;活性橡胶能够显著提高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平均应变恢复率R与沥青的高温性能相关性较好,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能较好地评价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活性橡胶 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评价沥青高温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燕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3-256,共4页
该文在60℃下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评估了硬质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的性能特性。对经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后的试样,在3个应力水平下进行了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别采用恢复率和蠕变柔量评估了沥青的延迟粘弹性响应和... 该文在60℃下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评估了硬质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和道路石油沥青的性能特性。对经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后的试样,在3个应力水平下进行了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别采用恢复率和蠕变柔量评估了沥青的延迟粘弹性响应和抗永久变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平均恢复率与蠕变柔量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此外,将6种沥青得到的性能参数与AASHTO胶结料规范的要求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蠕变恢复(mscr) 高温指标 改性沥青 沥青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R试验对不同老化程度高黏沥青高温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奚晨晨 严守靖 +2 位作者 魏金涛 孙团伟 张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基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蠕变恢复率及不可恢复柔量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沥青高温抵抗外界荷载作用能力,并分析高黏沥青的应力敏感性。研究表明:经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后... 基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蠕变恢复率及不可恢复柔量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沥青高温抵抗外界荷载作用能力,并分析高黏沥青的应力敏感性。研究表明:经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后,高黏沥青老化后变得更坚硬,且Ⅰ型高黏沥青在不同应力和不同老化条件下抗变形能力最优。不同老化条件下,Ⅰ型与Ⅱ型高黏沥青的平均蠕变恢复率均高于SBS改性沥青,平均不可恢复柔量均小于SBS改性沥青,表明添加高黏改性剂对提高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与高温抗流动变形能力具有明显作用。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应力敏感性大小为Ⅱ型<Ⅰ型<SBS改性沥青,与其蠕变恢复率大小顺序相反,说明应力敏感性与平均蠕变恢复率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考虑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改性沥青的高温黏弹特性,采用平均蠕变恢复率、平均不可恢复柔量和应力敏感系数指标,对全面评价高黏改性沥青的不同老化程度下高温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沥青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 老化程度 高温性能 蠕变恢复 应力敏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沥青恢复率修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志伟 罗蓉 +1 位作者 刘涵奇 冯光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第5期950-954,共5页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作为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规范试验方法已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在对基质沥青进行MSCR试验时,恢复率计算值可能出现负值,恢复率为负显然不符合基本的黏弹性理论和黏塑性理论.针对恢复率出现负值情况,提出一种修...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作为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规范试验方法已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在对基质沥青进行MSCR试验时,恢复率计算值可能出现负值,恢复率为负显然不符合基本的黏弹性理论和黏塑性理论.针对恢复率出现负值情况,提出一种修正的恢复率计算方法,保证沥青的恢复率计算值始终为正.在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三种基质沥青和两种改性沥青进行MSCR试验后,参考《AASHTO T 350-14》中的方法计算出每种沥青的恢复率,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基质沥青的恢复率均在某一应力水平下出现了负值.分析基质沥青恢复率出现负值的原因发现,仪器的实际卸载时间相对于设定卸载时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时间延迟,沥青试样实际加载结束时间处于第1~1.1 s.据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沥青恢复率的改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分为两步:①确定延迟时间;②根据延迟时间计算加载结束时的应变并进一步计算恢复率.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基质沥青的恢复率均为正值,从而验证了修正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恢复 修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微波加热老化试验研究
8
作者 胡敏 张刚 +1 位作者 衣松杰 王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7期63-66,共4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SBS改性沥青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的老化行为,系统分析微波加热老化后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多重应力蠕变回复(MSCR)性能和黏附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显著加速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导致软化点提高,针入度和延... 该研究旨在探讨SBS改性沥青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的老化行为,系统分析微波加热老化后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多重应力蠕变回复(MSCR)性能和黏附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显著加速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过程,导致软化点提高,针入度和延度降低,反映出材料硬化的趋势;MSCR测试结果显示,老化沥青的蠕变恢复能力减弱,应变恢复率减小、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增大;与集料的黏附性下降。在微波加热作用下,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退化主要与高分子结构的破坏和交联密度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老化 微波加热 多重应力蠕变试验 流变性能 黏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俊锋 汪海年 +2 位作者 尤占平 陈曦 姜鑫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0,共7页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下生物沥青的PG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基于AASHTO MP 19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下生物沥青的PG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基于AASHTO MP 19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结果表明:综合等车辙因子临界温度对生物沥青的原样沥青的等级划分效果明显;生物沥青的恢复率较基质沥青和S100沥青大,蠕变柔量较基质沥青和S100沥青小;生物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和蠕变恢复率应力敏感性随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变化不呈现明显规律,但应力敏感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4℃可作为低掺量生物沥青高温分级的基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沥青 高温性能 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应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评价沥青自愈合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立葵 闫朝亮 宋伟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6,共5页
为找到能简便、准确评价沥青结合料自愈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特制试验环将70^#基质沥青制作出具有内部缺陷的双片组(3 mm+3 mm)和一次性制作的单片组(6 mm)试样,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平行板间距、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样品的M... 为找到能简便、准确评价沥青结合料自愈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特制试验环将70^#基质沥青制作出具有内部缺陷的双片组(3 mm+3 mm)和一次性制作的单片组(6 mm)试样,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平行板间距、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样品的MSCR试验,并对比DSR温度扫描试验结果。研究发现,对于40℃保温2 min愈合的试样,在试验温度25℃、平行板间距5 mm时进行MSCR试验得到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之比(SJnr)可作为沥青结合料自愈合性能的评价指标,为表征沥青结合料的自愈合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r试验 沥青结合料 自愈合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BR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源锋 廖军 +2 位作者 黄晚清 冯文凯 曹明明 《中外公路》 2021年第5期238-243,共6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BR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对BRA掺量不同的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震荡剪切试验(DSR)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对比分析BR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并利用车辙试验验证BRA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结果表明:PG高温性能... 为了更好地评价BR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对BRA掺量不同的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震荡剪切试验(DSR)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对比分析BR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并利用车辙试验验证BRA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结果表明:PG高温性能分级难以准确区分不同种类沥青高温性能;BRA的掺入能显著增强沥青的高温变形恢复能力及抗永久变形能力;在一定条件下,高BRA掺量改性沥青的抗永久变形能力与SBS改性沥青相当;BRA改性沥青的应力敏感性较SBS改性沥青而言更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J_(nr0.1)、J_(nr3.2)可作为BR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BRA改性沥青 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沛涵 聂忆华 +2 位作者 孙世恒 高闻靖 周晨阳 《公路工程》 2022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对不同老化程度的SBS70^(#)改性沥青进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老化前后SBS70^(#)改性沥青的J_(nr)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而R则呈现出减小的趋势;J_(nr)对应力的敏感性较高,而R对应力的敏感性较低;当试验温度... 对不同老化程度的SBS70^(#)改性沥青进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老化前后SBS70^(#)改性沥青的J_(nr)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而R则呈现出减小的趋势;J_(nr)对应力的敏感性较高,而R对应力的敏感性较低;当试验温度为58℃和64℃时,老化前后SBS70^(#)改性沥青的J_(nr)0.1和J_(nr)3.2值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老化时间为40 min时,J_(nr)0.1和J_(nr)3.2值最大;当试验温度为70℃时,老化前后SBS70^(#)改性沥青的J_(nr)0.1和J_(nr)3.2值也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老化时间为85 min时,J_(nr)0.1和J_(nr)3.2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 不可恢复蠕变模量 变形回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评价与分级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圣洁 林钰 +1 位作者 李梦然 周胜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147,共6页
本研究利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将温拌剂(Sasobit)、氢氧化铝(ATH)和有机蒙脱土(OMMT)与沥青复配,制备成三种不同阻燃剂掺量(质量分数)的温拌阻燃沥青,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开展对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分别... 本研究利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将温拌剂(Sasobit)、氢氧化铝(ATH)和有机蒙脱土(OMMT)与沥青复配,制备成三种不同阻燃剂掺量(质量分数)的温拌阻燃沥青,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开展对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分别对温拌阻燃沥青在60℃下的应变变化、蠕变恢复率(R)、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及其相应应力敏感性指标(R_(diff)、J_(nrdiff))进行分析,并依据AASHTO M 332-20标准对不同阻燃剂掺量的温拌阻燃沥青进行交通分级。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掺量的提高,两种类型沥青的应变值减小,J_(nr)值呈减小趋势,R值呈增大趋势;阻燃剂掺量较低时,提高其掺量对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温拌阻燃沥青(道路石油沥青)的J_(nr3.2)值不满足AASHTO标准中“≤4.5”的要求。温拌阻燃沥青的J_(nrdiff)值均能满足AASHTO标准中“≤75%”的要求。温拌阻燃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未达到标准交通要求而无法分级,温拌阻燃沥青(SBS改性沥青)在4%阻燃剂掺量下达到特重交通的标准,在8%、12%掺量下达到极重交通的标准,因此温拌阻燃沥青(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更好。基于对温拌阻燃沥青蠕变力学指标、高温交通分级和经济性的综合考虑,推荐复配阻燃剂(ATH、OMMT的质量比为3∶1)的最佳掺量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剂 阻燃剂 SBS改性沥青 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 性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内变量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者超 乔丽苹 +1 位作者 李术才 林春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69-1575,共7页
土的蠕变是指在常值应力作用下土的变形随时间而持续增长的现象。沿用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在土蠕变性质的研究中,人们普遍采用与时间相关的蠕变速率描述土的蠕变行为。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土体往往要经历复杂的加卸载过程,并经历不同应... 土的蠕变是指在常值应力作用下土的变形随时间而持续增长的现象。沿用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在土蠕变性质的研究中,人们普遍采用与时间相关的蠕变速率描述土的蠕变行为。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土体往往要经历复杂的加卸载过程,并经历不同应力应变状态下的蠕变过程。在此复杂条件下,各个蠕变过程的土的内部结构不同,继续采用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描述土的蠕变行为就遇到了困难。与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不同,内变量理论是一种采用材料内部结构变量(即内变量)描述材料性质的一种理论。据此,提出了土的内变量蠕变模型,该模型采用土的不可恢复应变作为土变形过程中的内变量。模型不但可以反映土所受外部荷载对蠕变行为的影响,而且可以反映材料的内部结构变化对蠕变行为的影响。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了复杂条件下砂土和黏土的蠕变性质试验,详细讨论了应力和不可恢复应变对土蠕变性质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内变量蠕变模型与传统幂函数蠕变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可以加快蠕变试验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土的内变量蠕变本构模型可以反映复杂条件下土的蠕变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 内变量 不可恢复应变 时间相关性 应力相关性 加快蠕变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高温蠕变变形的粘弹性组成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琨 郝培文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26,172,共6页
选用8种沥青材料,根据AASHTO MP19所规定进行了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通过Burgers模型对沥青进行了粘弹性参数分析。沥青在46℃以上温度时弹性变形很小,基质沥青的变形以粘性变形为主导;聚合物改性沥青在相对较低温度时以变... 选用8种沥青材料,根据AASHTO MP19所规定进行了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通过Burgers模型对沥青进行了粘弹性参数分析。沥青在46℃以上温度时弹性变形很小,基质沥青的变形以粘性变形为主导;聚合物改性沥青在相对较低温度时以变形延迟弹性变形为主,随温度进一步升高其粘性变形增大、弹性变形下降;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延迟弹性变形比例可以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维持稳定,这个稳定区间的大小与加载应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Buger模型 不可恢复蠕变 粘性分量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的基质沥青老化高温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红卫 聂忆华 余沛涵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3年第8期1-4,共4页
针对50#、70#、90#三种基质沥青,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模拟沥青不同老化时间;基于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在两种不同测试应力、三种不同测试温度下测得各沥青试样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和变形恢复率R,进行老化高温性能变化规律分... 针对50#、70#、90#三种基质沥青,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模拟沥青不同老化时间;基于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在两种不同测试应力、三种不同测试温度下测得各沥青试样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和变形恢复率R,进行老化高温性能变化规律分析。试验发现:三种沥青的J_(nr)和R均符合老化动力学变化规律,其中90沥青J_(nr)、R老化速率均最大;测试温度、应力越大,沥青抗变形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 基质沥青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周卫峰 董利伟 +1 位作者 宋晓燕 杨志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59,共5页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分别为0%、5%、10%、15%的改性乳化沥青乳液;利用修正低温蒸发法将乳液在40℃条件下养生11d后裁剪成直径25mm、高1mm的圆柱形试件;基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多...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分别为0%、5%、10%、15%的改性乳化沥青乳液;利用修正低温蒸发法将乳液在40℃条件下养生11d后裁剪成直径25mm、高1mm的圆柱形试件;基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分别测定试件在58、64、70及76℃下保温30min后的车辙因子(G*/sinδ)、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研究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可提高乳化沥青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并降低乳化沥青蠕变过程中的黏性部分,减少累积变形;在评价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时,温度应选在58~64℃之间;为确保高温性能,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性环氧树脂 乳化沥青 车辙因子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老化模式下橡胶沥青的高温蠕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文辉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第5期1-2,共2页
为了研究掺加废旧轮胎磨细成的橡胶粉制备橡胶沥青的高温蠕变特性,选择50目橡胶粉制备橡胶沥青,利用耐黄变试验机以不同老化温度和时间组合对橡胶沥青进行紫外老化,并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进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老化温度和... 为了研究掺加废旧轮胎磨细成的橡胶粉制备橡胶沥青的高温蠕变特性,选择50目橡胶粉制备橡胶沥青,利用耐黄变试验机以不同老化温度和时间组合对橡胶沥青进行紫外老化,并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进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老化温度和时间组合条件下橡胶沥青的恢复率和不可恢复柔量。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的提升,橡胶沥青的剪切应变增加,高应力水平下两组紫外老化引起的剪切应变差异增加;40℃紫外老化橡胶沥青的恢复率均大于60℃的恢复率,而不可恢复柔量的变化规律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 紫外老化 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19
作者 朱洪斌 周兴美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单一的沥青路面已经无法满足高温环境下的重载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重载道路的高温稳定性,相关研究人员应综合考虑高温、行车荷载及路面材料等复杂因素,开展相应的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研究,以提升路面高温稳定性。基于此,文章以SB... 单一的沥青路面已经无法满足高温环境下的重载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重载道路的高温稳定性,相关研究人员应综合考虑高温、行车荷载及路面材料等复杂因素,开展相应的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研究,以提升路面高温稳定性。基于此,文章以SBS改性沥青为基础,针对夏季高温地区路面需求,运用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改良。通过引入高模量剂、湖沥青、岩沥青的复合改性试验,成功合成了三种高性能复合改性硬质沥青及混合料。研究显示,这些复合改性硬质沥青在高温条件下展现出卓越性能,具备优良的抗变形和抗软化能力,特别适用于夏炎热区路面。此发现为在我国炎炎夏季广泛应用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改善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为夏季高温地区道路工程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沥青技术在复合改性领域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混合料 高温性能 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车辙剂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 被引量:14
20
作者 樊向阳 罗蓉 +1 位作者 冯光乐 刘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7年第4期618-622,共5页
为了探究抗车辙剂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种类及掺量制备抗车辙剂改性沥青,通过车辙试验对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与抗车辙剂改性沥青软化点、当量软化点t800,135℃旋转黏度、车辙因子|G*|/sinδ及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 为了探究抗车辙剂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种类及掺量制备抗车辙剂改性沥青,通过车辙试验对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与抗车辙剂改性沥青软化点、当量软化点t800,135℃旋转黏度、车辙因子|G*|/sinδ及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中未恢复蠕变柔量J_(nr)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与未恢复蠕变柔量J_(nr0.1),J_(nr3.2)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未恢复蠕变柔量J_(nr0.1),J_(nr3.2)可以作为抗车辙剂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同时,MSCR试验中峰值剪应变γ_p和应变恢复百分率R能够很好地揭示抗车辙剂对沥青的改性作用.根据试验结果及分析,提出了抗车辙剂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抗车辙剂 沥青 高温性能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相关性分析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