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啮齿类实验动物4种常见病原菌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1
作者 席晓霞 孙婧 +3 位作者 郭家熙 张丽娟 刘晓玲 段天林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18-25,共8页
建立一种检测啮齿类实验动物鼠伤寒沙门菌、鼠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常见致病菌的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咽拭子和肛拭子等采样方法优化检测流程。试验针对病原菌16S rDNA序列保守区和可变区,通过... 建立一种检测啮齿类实验动物鼠伤寒沙门菌、鼠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常见致病菌的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咽拭子和肛拭子等采样方法优化检测流程。试验针对病原菌16S rDNA序列保守区和可变区,通过引物长短差异分别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检测各种样本中的病原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四重巢式PCR方法可对同一样品中的4种致病菌模板进行特异性扩增,无交叉反应;多重巢式PCR方法可从标准菌株DNA模板中扩增出待检病原菌DNA片段,而阴性对照组均未能检出;多重巢式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多重PCR方法(≤10-2pg/μL vs≤1 pg/μL);多重巢式PCR方法可从混合感染的样本中特异性地检测出4种致病菌;在实际应用中,多重巢式PCR可检测出病原菌感染的阳性样本,且检出率高于普通多重PCR方法。本试验建立的4种病原菌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动物咽拭子或肛拭子等临床样本中的多种病原菌,与普通多重PCR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巢式pcr 鼠伤寒沙门菌 鼠棒状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炭疽病菌多重巢式PCR检测体系建立及田间快速检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贺 彭军 +3 位作者 喻群芳 漆艳香 谢艺贤 蒲金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2-957,共6页
以芒果炭疽病病原菌rDNA-ITS为靶标,建立并完善多重巢式PCR检测技术,结合常规形态学特征分析,对中国华南地区10个田间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达2 fg/μL、重复性强、可操作性强,能同时检测、区分2种病原菌,... 以芒果炭疽病病原菌rDNA-ITS为靶标,建立并完善多重巢式PCR检测技术,结合常规形态学特征分析,对中国华南地区10个田间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达2 fg/μL、重复性强、可操作性强,能同时检测、区分2种病原菌,能够应用于田间炭疽病害的检测工作,也是常规形态学鉴定的补充。利用该技术检测到田间芒果炭疽病存在胶孢、尖孢2种病原菌的复合侵染,该结果为后续开展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多重巢式pcr 胶孢炭疽菌 尖孢炭疽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巢式和定量PCR联合应用提高SARS病毒检测率
3
作者 赵瑞华 施静艺 +5 位作者 郑焕英 郑夔 顾柏炜 宋怀东 章国卫 陈赛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7-470,482,共5页
目的寻求一种可靠、可行的对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对广州地区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经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 目的寻求一种可靠、可行的对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对广州地区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5份健康志愿者标本经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91份确诊和疑似病例标本经多重巢式PCR方法检测,阳性标本数53例,总阳性检测率58.24%;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数68例,阳性检出率74.73%;两种方法联合,阳性标本数76例,阳性检出率83.52%。结论多重巢式PCR联合荧光实时定量方法可进一步提高SARS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也为今后应对可能发生的其它突发性传染病病毒的检测提供分子诊断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多重巢式pcr 荧光实时定量pc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两种主要病害病原菌巢式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鑫龙 张诺 +3 位作者 曹瑱艳 宋阳 俞晓平 申屠旭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3-498,共6页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炭疽病与干腐病作为浙贝母上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浙贝母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这对病害早期诊断、早发现、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的浙贝母为材料,在...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炭疽病与干腐病作为浙贝母上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浙贝母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这对病害早期诊断、早发现、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的浙贝母为材料,在前期明确引起上述两种真菌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细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ineola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基础上,根据ITS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FO1-F/FO1-R和BMTJ4-F/BMTJ4-R,建立了针对浙贝母炭疽病与干腐病的巢式多重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多重PCR检测体系特异性好,同时检测2种病原菌的灵敏度高达100pg DNA/μL,对10株田间患病的浙贝母植株进行检测,4个样品检测出细线炭疽菌,2个样品检测出尖孢镰刀菌,另有4个样品同时检测出2种病原菌,检出率高达100%,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浙贝母炭疽病与干腐病的鉴定,且快速、准确、灵敏,研究结果为浙贝母炭疽病与干腐病的田间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细线炭疽菌 尖孢镰刀菌 巢式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联合multiplex RT-PCR检测MLL基因重排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易 李旭东 +4 位作者 王东宁 肖若芝 王文文 胡元 林东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T-PCR)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中MLL基因重排的情况,分析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201例患者采用MLL双色断裂分... 目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RT-PCR)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中MLL基因重排的情况,分析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201例患者采用MLL双色断裂分离重排探针进行FISH检测,同时用multiplex RT-PCR技术检测11种较常见的MLL融合基因,观察MLL基因异常的检出率。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A),观察11q23重排率作为对照。结果:共有19例患者出现11q23/MLL基因重排,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检出13例(10.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检出6例(8.2%)。FISH联合multiplex RT-PCR对MLL基因重排的检出率为9.45%,CCA对11q23异常的检出率为5.47%。5例正常核型的患者和3例未涉及11号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中FISH检出了1例MLL倒位和3例扩增信号,multiplex RT-PCR检出了7例dup MLL(11q23)重排。结论:FISH联合multiplex RT-PCR能提高MLL基因重排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 MLL 细胞遗传学 逆转录多重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病原菌“单管一步法”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潘雅君 徐汪节 +2 位作者 彭丽娜 乔中东 王朝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了检测实验动物常见的4种条件性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巴斯德杆菌和绿脓杆菌,提出一种可更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的多重巢式PCR方法(MN-PCR)。根据待检微生物16S rDNA序列的保守区和可变区分别设计通用引物和... 为了检测实验动物常见的4种条件性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巴斯德杆菌和绿脓杆菌,提出一种可更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的多重巢式PCR方法(MN-PCR)。根据待检微生物16S rDNA序列的保守区和可变区分别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引物,通过两种引物长短差异化创新设计,将模板富集和特异片段扩增两个过程整合为单个反应体系内的一步PCR反应。结果表明,MN-PCR方法能够在标准株DNA混合模板中同时扩增出4条待检测片段;而在阴性对照组中未检测出任何片段。MN-PCR方法在实际检测应用中能够成功检测出细菌感染阳性样本,且未扩增出其他微生物的特异性条带。建立的MN-PCR体系可以同时检测实验动物咽拭子等临床样本中的多种病原菌,与常规多重PCR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节省时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巢式pcr 肺炎克雷伯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嗜肺巴斯德杆菌 绿脓杆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