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宇宙论并接的交互主体性阐释——兼论“做”民族志 被引量:5
1
作者 谭同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9,共9页
阐释法曾被用以应对科学民族志方法论危机。它取得了部分成功,但也给激进后现代主义留下了认识论上解构的后门,使民族志变为"写"文化甚至走向不可知论。完善它,须明确人类学家与田野对象为交互主体,语言为介质,其本体则是并... 阐释法曾被用以应对科学民族志方法论危机。它取得了部分成功,但也给激进后现代主义留下了认识论上解构的后门,使民族志变为"写"文化甚至走向不可知论。完善它,须明确人类学家与田野对象为交互主体,语言为介质,其本体则是并接的多重宇宙论。当代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强调多重宇宙论比较,但不能武断"异文合并"以求纯化。阐释实为同一世界多元文化主体的话语权实践,仅从认识论上强调"裸呈"田野对象叙事或不同主体视角,并不能消除权力不对等。在此意义上,民族志并非"写"而是"做"出来的,"做"得好坏,不仅与不同主体的认识角度、水平有关,更与阐释的权力实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 交互主体 多重宇宙论 话语权 “做”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