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采工作面风流-煤尘逸散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成 刘立仁 +1 位作者 郑磊 吕明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在截割煤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湍流风,使得采煤区风速发生变化,诱导煤尘颗粒向人行道区域横向扩散。为探究截割湍流风对截割煤尘横向扩散规律的影响,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模型对滚筒旋转割煤进行仿真,对不同割煤状态下综采...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在截割煤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湍流风,使得采煤区风速发生变化,诱导煤尘颗粒向人行道区域横向扩散。为探究截割湍流风对截割煤尘横向扩散规律的影响,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模型对滚筒旋转割煤进行仿真,对不同割煤状态下综采工作面风流-煤尘耦合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工作面风流分布与煤尘浓度分布的关系。为降低截割湍流风对煤尘横向扩散的影响,提出一种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通过安装在支架顶梁或前探梁上的喷雾装置在采煤机滚筒与人行道间形成雾幕,削弱截割湍流风的扰动作用,阻隔煤尘颗粒横向扩散,实现对滚筒截割尘源的动态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割煤状态下滚筒转动产生的截割湍流风使风流向人行道区域发生偏移,当滚筒转速为29.29 r/min、系统风速为1.40 m/s时,其横向偏移分速度可超过0.54 m/s,并使煤尘颗粒向人行道区域扩散,出现浓度超过300 mg/m3的煤尘团,尤其是顺风割煤时煤尘横向扩散更为明显,人行道处煤尘浓度达385.12 mg/m^(3)。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技术的降尘率达83.68%,且单个喷洒点的待机能耗低于1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煤尘治理 多重参考系模型 截割湍流风 截割煤尘横向扩散规律 尘源跟踪 喷雾降尘 M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F模型分析流态冰蒸发器刮板类型的换热性能
2
作者 涂存祯 陆钟超 +4 位作者 张建友 张高鹏 胡亚男 丁玉庭 吕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68-276,共9页
目的为提高刮削式流态冰机制冰效能,研究刮板结构对刮削式流态冰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Fluent内MRF模型对SolidWorks软件建立的不同刮板类型(近椭圆形孔刮板、近菱形孔刮板、无孔刮板)的流态冰蒸发器模型进行换热性能的模拟分... 目的为提高刮削式流态冰机制冰效能,研究刮板结构对刮削式流态冰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Fluent内MRF模型对SolidWorks软件建立的不同刮板类型(近椭圆形孔刮板、近菱形孔刮板、无孔刮板)的流态冰蒸发器模型进行换热性能的模拟分析。结果通过对不同转速下各类型刮板换热性能及蒸发器近壁面、刮板表面、旋转流体域横截面的温度分布云图进行分析发现:相同转速下,无孔刮板的换热性能高于近菱形孔刮板和近椭圆形孔刮板,但无孔刮板的近壁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呈现两级分化趋势,极易造成冰堵。有孔刮板蒸发器近壁面温度分布较均匀,且受转速影响较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其换热性能增强,转速大于200 r/min之后换热性能提升不显著。同时,双组刮板有利于提升蒸发器的换热性能。结论近菱形孔刮板在200 r/min转速下,换热效果好且蒸发器内温度分布较均匀,有利于流态冰高效、稳定地制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冰蒸发器 刮板类型 换热 FLUENT 多重参考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移网格技术计算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漫 黎胜 《船海工程》 2013年第5期25-29,共5页
基于RANS方程的CFD软件数值模拟螺旋桨定常和非定常的水动力性能。定常计算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模型,分别采用标准k-ε的湍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和Reli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在不同进速系数时的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将模拟的数值结果... 基于RANS方程的CFD软件数值模拟螺旋桨定常和非定常的水动力性能。定常计算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模型,分别采用标准k-ε的湍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和Reli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在不同进速系数时的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将模拟的数值结果与试验值相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Reli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出的推力系数与转矩系数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并以该结果为初始场,通过滑移网格技术,采用单机并行计算螺旋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相较于定常计算结果更加接近试验值,说明滑移网格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准度,更加适用于计算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水动力性能 多重参考系模型(MRF) 滑移网格(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螺旋桨粘性流场计算方法研究
4
作者 邱云明 孙冠华 +1 位作者 邱鹏 孙盛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7-291,共5页
以DTMBP4119舰船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求解RANS方程的STAR-CCM+流体软件,采用滑移网格、多重参考系模型,进行非定常的敞水性能、定常的敞水性能的数值模拟。两种数值计算均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采用滑移网格的非定常计算结果相... 以DTMBP4119舰船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求解RANS方程的STAR-CCM+流体软件,采用滑移网格、多重参考系模型,进行非定常的敞水性能、定常的敞水性能的数值模拟。两种数值计算均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采用滑移网格的非定常计算结果相比采用多重参考系模型更加接近试验值,表明滑移网格技术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更加适用于数值模拟舰船螺旋桨的特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CCM+ 螺旋桨 滑移网格(SM) 多重参考系模型(MRF) 粘性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