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法定位5个地点大豆蛋白质含量QTL 被引量:10
1
作者 单大鹏 刘春燕 +3 位作者 蒋洪蔚 董晓慧 陈庆山 胡国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4,共6页
利用CIM和MIM法,对大豆Charleston×东农594的154个重组自交系在5个不同地点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5个QTL,分别位于A1、B1、C2、D1a、D1b、E、J、L和N连锁群上。用CIM法定位了20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用MI... 利用CIM和MIM法,对大豆Charleston×东农594的154个重组自交系在5个不同地点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5个QTL,分别位于A1、B1、C2、D1a、D1b、E、J、L和N连锁群上。用CIM法定位了20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用MIM法定位了9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在C2连锁群上多次定位的ProC2-4,标记区间为Sat_092-Satt460,与前人找到的QTL位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QTL 多个环境 复合区间作图 多重区间作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维耀 王金星 +5 位作者 宗春美 付春旭 王茂青 孙艳杰 胡国华 陈庆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7,共5页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构建的F2衍生的149个F2:14~F2:16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多重区间作图法(MIM),连续3 a对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和四粒荚数共4个荚粒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3 a间CI...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构建的F2衍生的149个F2:14~F2:16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多重区间作图法(MIM),连续3 a对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和四粒荚数共4个荚粒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3 a间CIM和MIM分别定位到13个和24个QTL,分布11个连锁群上。采用CIM法,定位到1个控制一粒荚数的QTL在2 a中稳定出现;采用MIM法,定位到1个控制二粒荚数的QTL和1个控制四粒荚数的QTL在2 a中稳定出现,且控制四粒荚数的QTL 2 a的性状贡献率分别为72.5%和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荚粒性状 QTL 复合区间作图 多重区间作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