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多重化技术改善逆变电源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小丽 王霞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2期189-191,共3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一些改善逆变电源质量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够减少谐波分量。方法上是采用多重化技术,首先给出基本电路原理说明,然后在采用先进的器件基础上构造一重单相桥式逆变电路,观察仿真结果,由于不够理想后又进一步深入...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一些改善逆变电源质量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够减少谐波分量。方法上是采用多重化技术,首先给出基本电路原理说明,然后在采用先进的器件基础上构造一重单相桥式逆变电路,观察仿真结果,由于不够理想后又进一步深入地做了二重逆变电路和三重逆变电路的构造并不断地做出仿真实验。从这个过程中发现,随着逆变电路重数的增多,逆变电路的仿真输出效果越来越接近理想的正弦波形,而且发现重数越多,逆变效果越好。因此得出结论,改善逆变电源质量可以采用多重逆变电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化技术 逆变电源 谐波分量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化双向DC/DC变换器电流增广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速良 武建文 +1 位作者 黄炼 陈明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07-2616,共10页
针对光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多重化双向DC/DC变换器结构,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增广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并分析其内动态方程,确定以电感电流为输出的状态空间描述;然后利用非线性变换将输入... 针对光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多重化双向DC/DC变换器结构,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增广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双向DC/DC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并分析其内动态方程,确定以电感电流为输出的状态空间描述;然后利用非线性变换将输入-输出线性化并引入增广电流反馈机制,根据二阶经典控制系统,设计控制器参数。最后经数字仿真验证该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准确、快速、强鲁棒性地跟踪功率指令,消除稳态误差对电网和负荷的不良影响,多重化结构与错相调制有效减小电感电流以及储能充放电电流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双向DC/DC变换器 多重化技术 非线性控制 增广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GI-PLL载波移相的机车谐波抑制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苏鹏程 于森林 +1 位作者 詹哲军 张瑞峰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了抑制机车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在网侧产生的高频谐波,防止车网发生高次谐波共振,提出一种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SOGI-PLL(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l phase-locked loop)载波移相控制策略。将锁相环输出的电网相位作为同步... 为了抑制机车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在网侧产生的高频谐波,防止车网发生高次谐波共振,提出一种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SOGI-PLL(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l phase-locked loop)载波移相控制策略。将锁相环输出的电网相位作为同步基准信号,针对网压频率异常波动,快速同步校正PWM载波周期,保证了各单元之间移相角的准确性,获得最优谐波对消效果。同时,该策略对电网谐波和幅值异常跳变不敏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自适应性。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和地面联调试验,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对谐波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抑制 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 载波移相 多重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三相静止变流器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勇 谢少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9,共5页
分析了低压静止变流器的几种技术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大容量输出的电路方案 ,采用多重叠加和移相调压技术成功地研制了 2 8V输入 2 0 k VA静止变流器 ,该变流器达到了机场地面电源国家军用标准技术要求 ,满载时效率高... 分析了低压静止变流器的几种技术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大容量输出的电路方案 ,采用多重叠加和移相调压技术成功地研制了 2 8V输入 2 0 k VA静止变流器 ,该变流器达到了机场地面电源国家军用标准技术要求 ,满载时效率高达 93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变流器 逆变器 叠加技术 多重化技术 机械 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ssel Silver综合征19例病例系列报告
5
作者 张萍 刘仁超 +3 位作者 陆炜 吴冰冰 王慧君 周文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经甲基化特异性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S-MLPA)确诊的Russel Silver综合征(RSS)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型(表观突变)以及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旨在提升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 目的总结分析经甲基化特异性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MS-MLPA)确诊的Russel Silver综合征(RSS)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型(表观突变)以及表型和基因型的相关性,旨在提升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分子医学中心经MS-MLPA确诊的RSS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MS-MLPA行11p15区域甲基化和拷贝数变异(CNV)情况检测,应用Gene Marker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均一化处理及结果判读。结果19例RSS患儿,女8例,男11例,确诊年龄中位数3.3岁(3月龄至10岁)。小于胎龄儿18例,就诊时18例患儿身高均低于同龄儿童身高P3,体重均低于同龄儿童体重P10。特殊面容发生率较高的表型有前额突出9例,三角脸7例,肢体不对称和手指短或内侧弯曲6例,小下颌5例。其他表现包括眼距宽、低耳位、高腭弓、牙齿突出、胸廓畸形、脊柱侧凸和房间隔缺损等。19例RSS患儿有3例检测到携带11p15区域拷贝数重复,余16例均显示H19-DMR低甲基化且无CNV。结论有宫内和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肢体不对称和特殊面容的儿童,应注意RSS的可能,首选MS-MLPA检测,以利于及早干预和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sel Silver综合征 甲基特异性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 临床特征 基因型(表观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