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拉动与驱动:数字政府治理绩效提升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
1
作者 吴松江 吴泽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4,共8页
数字政府治理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绩效的稳步提升对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国家逻辑、官僚逻辑、法治逻辑、社会逻辑以及市场逻辑的协同联动,共同构成了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生... 数字政府治理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绩效的稳步提升对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国家逻辑、官僚逻辑、法治逻辑、社会逻辑以及市场逻辑的协同联动,共同构成了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生成的五重制度逻辑场域,并将省级数字政府的数据开放水平、组织机构设立、数字治理能力、制度体系建设、政民互动程度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六个因素纳入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条件变量,构建了多重制度逻辑下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分析框架。通过组态效应分析,可以得出三条提升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路径:政府统筹推动型路径、社会反馈拉动型路径和多元协同驱动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 治理绩效 多重制度逻辑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双碳”政策选择偏好及其特征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理论视角
2
作者 雷婷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155,共12页
围绕地方政府“双碳”政策的核心问题,引入多重制度逻辑这一视角,通过对全国20个省份“双碳”政策文本进行扎根编码,可揭示地方政府“双碳”政策的选择偏好及其内在特征。各地方政府“双碳”政策是基于政府逻辑、组织逻辑、公民逻辑三... 围绕地方政府“双碳”政策的核心问题,引入多重制度逻辑这一视角,通过对全国20个省份“双碳”政策文本进行扎根编码,可揭示地方政府“双碳”政策的选择偏好及其内在特征。各地方政府“双碳”政策是基于政府逻辑、组织逻辑、公民逻辑三种制度逻辑形成的。地方政府“双碳”政策的选择偏好主要包括绿色变革型、市场循环型和技术创新型三种。其中,绿色变革型具有政府指引性、组织绿色化和公民同质化的特征;市场循环型具有政府统筹性、组织低碳化和公民共创性的特征;技术创新型具有政府支持性、组织智能化和公民受益性的特征。这种考察有利于丰富“双碳”政策的研究视角、深化对政府行为的理解,同时从实践层面剖析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政策 多重制度逻辑 地方政府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互动、多重逻辑与制度变迁——基于对建设用地一级配置层面的考察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博 吕沛璐 冯淑怡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9,165,共11页
以社会行动者理论与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为基础,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行动者的多重逻辑出发,在央地互动视阈下对中国建设用地一级配置管理的政策演化与制度逻辑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在建设用地一级配置管理的制度变迁中,央地双方在多... 以社会行动者理论与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为基础,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行动者的多重逻辑出发,在央地互动视阈下对中国建设用地一级配置管理的政策演化与制度逻辑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在建设用地一级配置管理的制度变迁中,央地双方在多重逻辑的相互作用下,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类型,实质设立了差别化的行动准则:在中央权威有效性逻辑与地方代理自利性和局部自主性多重考量的相互回应下,对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央地采取了掌控与突破的相斥性准则;在中央强公共性和有效性逻辑重叠与地方局部自主性逻辑的相互交织下,对于非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央地则采取了放权与执行的相容性准则。在这种差别化的行动准则下,央地双方展开了持续性互动,最终形成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愈发收紧的"计划管控"、非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愈发灵活的"市场调剂"的"双轨化"变迁路径。由此可见,在央地政府这种差别化的行动准则下,中国未来的建设用地配置改革,不能只寄期望于诸如简单引入市场机制等治理结构层面的改变,还需要从深层次把握中央集权体制下央地政府的多重逻辑、管理诉求与互动策略,由此才能设计能够引导央地激励相容、优势互补的制度改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一级配置 地互动 制度变迁 多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视角 被引量:18
4
作者 邓亮 赵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42-46,共5页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内化于中央政府逻辑、地方政府逻辑和乡村学校逻辑的互动过程中,这些行为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形塑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中央政府在信息不完全下的“政策失衡”...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内化于中央政府逻辑、地方政府逻辑和乡村学校逻辑的互动过程中,这些行为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形塑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中央政府在信息不完全下的“政策失衡”和政策目标多元下的“失范容忍”;城方政府在零和博弈下的“机会主义”和自由裁量权下的“道德风险”,乡村学校在多重压力下的“责任逃避”和关系网络下的“政策变通”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困境的具体表现。突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执行困境,可通过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自我变革以实现多元主体的价值协同,加强程序制度设计及制度执行的监控机制,吸纳系统外力量的参与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多重制度逻辑冲央政府 地方政府 乡村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政策执行困境研究——多重制度逻辑的视角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华安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1,共6页
独立学院政策执行内化于中央政府逻辑、地方政府逻辑与独立学院逻辑的互动过程。不同的政策行动者处于不同的"制度场域",被"意义构建"的成分渗透着,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态度、行为与方式对特定的政策加以"阐释&qu... 独立学院政策执行内化于中央政府逻辑、地方政府逻辑与独立学院逻辑的互动过程。不同的政策行动者处于不同的"制度场域",被"意义构建"的成分渗透着,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态度、行为与方式对特定的政策加以"阐释"和"践行",形塑着独立学院政策执行的困境。建立合理的独立学院产权制度,推行多元化的"选择性激励"机制,建立立体的监控机制是走出独立学院政策执行困境的最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政策执行 多重制度逻辑 政府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层政府拓展自主性中的“经营型治理”——以A省S县梅镇产业发展为例
6
作者 张紧跟 张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74,共13页
制度紧缩环境和治理现代化背景推动着基层政府行动逻辑发生变化,“经营型治理”出现并成为新时期基层政府寻求自主性的新趋向。通过对梅镇政府产业发展的田野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借用治理的名义进行情境造势,顺利获取上级政府和基层社会... 制度紧缩环境和治理现代化背景推动着基层政府行动逻辑发生变化,“经营型治理”出现并成为新时期基层政府寻求自主性的新趋向。通过对梅镇政府产业发展的田野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借用治理的名义进行情境造势,顺利获取上级政府和基层社会的关注与配合,完成自主空间的再造,由此成为邀功与避责的利器。基于制度逻辑的理论视角,文章构建出“多重制度逻辑-情境嵌入-组织行动”的分析框架,认为“经营型治理”的实现源自基层政府对所处治理场域中多重制度逻辑的回应和利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对基层政府产生非均衡的压力和激励,但是组织的嵌入性自主使基层政府能够对不同制度逻辑进行识别与迎合,得以建构自身有利行动情境。“经营型治理”拓展了基层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研究面向,揭示出制度环境与政府行为间关系的丰富样态,也在实践层面为如何真正发挥基层政府能动性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产业发展 经营型治理 多重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