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极点配置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磊 肖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1,共4页
首先利用提升技术,构造出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线性时不变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在输出反馈下的极点配置问题。通过引入假象输出,简化了反馈增益阵的术解过程。同时通过预先固定反馈增益阵中的某些元... 首先利用提升技术,构造出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线性时不变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在输出反馈下的极点配置问题。通过引入假象输出,简化了反馈增益阵的术解过程。同时通过预先固定反馈增益阵中的某些元素的方法,使得控制器满足因果约束的要求。最终可以利用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来设计极点配里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 极点配置 线性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鲁棒极点配置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建 郭垂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9-383,共5页
讨论了输入多采样率状态反馈鲁棒极点配置问题。由于输入多采样率采样,增加了系统的实际输入的个数,使得实现极点配置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中具有自由度。现将这一自由度明确地表示为自由参数的形式,并利用优化算法选择这些参数,增强... 讨论了输入多采样率状态反馈鲁棒极点配置问题。由于输入多采样率采样,增加了系统的实际输入的个数,使得实现极点配置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中具有自由度。现将这一自由度明确地表示为自由参数的形式,并利用优化算法选择这些参数,增强闭环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极点配置 鲁棒性 数字控制系统 采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友刚 肖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4期228-230,234,共4页
当连续时间被控对象的状态方程描述中各系统矩阵均含有不确定性,经输入多采样率后生所得到的数字控制系统也含有不确定性。本文给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的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判据,所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少的... 当连续时间被控对象的状态方程描述中各系统矩阵均含有不确定性,经输入多采样率后生所得到的数字控制系统也含有不确定性。本文给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的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判据,所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少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采样率 数字控制系统 状态反馈 鲁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函数空间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肖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96-299,共4页
采用函数空间的方法 ,利用提升 (lifting)技术 ,构造出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函数空间模型 .该线性时不变离散模型同时描述了被控对象在采样点上和采样点之间的动态行为 .根据这种模型所设计的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 ,有望克服目前多采... 采用函数空间的方法 ,利用提升 (lifting)技术 ,构造出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函数空间模型 .该线性时不变离散模型同时描述了被控对象在采样点上和采样点之间的动态行为 .根据这种模型所设计的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 ,有望克服目前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所存在的采样点之间存在有纹波或振荡等弊病 ,为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采样率 数字控制系统 线性系统 函数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同时极点配置 被引量:6
5
作者 肖建 唐磊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5-598,共4页
在利用提升 (lifting)技术所构造出来的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线性时不变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 ,讨论l个被控对象通过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同时极点配置问题 .分别引入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状态空间方法和多项式矩阵插值方法 .通过... 在利用提升 (lifting)技术所构造出来的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线性时不变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 ,讨论l个被控对象通过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同时极点配置问题 .分别引入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状态空间方法和多项式矩阵插值方法 .通过适当的变换 ,将同时极点配置问题归结为一系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指出 ,当系统的输入采样率满足一定条件时 ,可以利用输入多采样率的输出静态反馈控制系统 ,实现对l个被控对象的同时极点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多采样数字控制系统 同时极点配置 鲁棒控制 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进展与走向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峥嵘 项林英 郭戈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82,共5页
对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在分析与设计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了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存在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讨论了今后可能的解决方法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数字控制系统 多率采样 分析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林 肖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70,共5页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模糊多采样率数字控制问题,基于T-S模糊模型和离散模糊基函数值,建立了被控对象的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模型。采用PDC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方法,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算法,并通过求解带有线性...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模糊多采样率数字控制问题,基于T-S模糊模型和离散模糊基函数值,建立了被控对象的输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模型。采用PDC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方法,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算法,并通过求解带有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约束的凸优化问题来获得控制器的参数。倒立摆控制器设计实例证明了设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T—S模糊模型 输入多采样率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采样率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数字控制系统延时补偿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帆 林飞 +2 位作者 方晓春 张新宇 杨中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3,共7页
在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中,由于逆变器开关频率较低,数字控制延时限制了电流闭环的控制带宽。针对大功率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控制延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应用高采样率-低开关频率的控制方法大幅减小了采样延时。为了... 在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中,由于逆变器开关频率较低,数字控制延时限制了电流闭环的控制带宽。针对大功率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控制延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应用高采样率-低开关频率的控制方法大幅减小了采样延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流控制性能,利用改进Z变换理论在离散域对高采样率控制方法进行了建模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高采样率观测器的延时补偿方法。Matlab/Simulink仿真和大功率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补偿方法可以加快电流控制的动态响应并减小稳态电流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率 延时补偿 数字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改进Z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瑶 罗雄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42-1347,共6页
由于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具有提高控制效果、适应多种复杂实际情况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化工领域的广泛关注。简要回顾了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分类介绍了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详细讨论了目... 由于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具有提高控制效果、适应多种复杂实际情况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化工领域的广泛关注。简要回顾了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分类介绍了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详细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数据缺失、延时等热点问题,并对其当前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对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采样率数字控制技术 被动多率控制 主动多率控制 提升技术 推断控制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多采样率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华斌 肖建 严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4-119,共6页
基于多采样率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多采样率磁链计算新方法,该方法对电机电压电流的测量与逆变器开关的控制采用不同的周期,磁链的计算是静态的,无初值和误差累计问题。基于实际控制系统,以Matlab和DSP为工具,提出2种检验方法,相互印证,检... 基于多采样率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多采样率磁链计算新方法,该方法对电机电压电流的测量与逆变器开关的控制采用不同的周期,磁链的计算是静态的,无初值和误差累计问题。基于实际控制系统,以Matlab和DSP为工具,提出2种检验方法,相互印证,检验了该算法的正确性。针对实验中出现的磁链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幅值补偿的磁链改进算法。将检验后的磁链算法运用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构造了基于TMS320F240的多采样率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并成功进行了控制实验。计算机仿真与实验表明磁链计算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采样率数字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感应电机 磁链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采样率控制的伺服系统摩擦补偿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栋 梅雪松 张东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11-117,共7页
摩擦是造成伺服系统在低速、速度换向等条件下精度严重下降的强非线性因素之一。采用基于模型的摩擦补偿可以有效地预测摩擦力,并实现误差补偿。在高速、高加速度的条件下,换向时摩擦变化剧烈,且过渡时间较短,采用单采样率控制补偿器结... 摩擦是造成伺服系统在低速、速度换向等条件下精度严重下降的强非线性因素之一。采用基于模型的摩擦补偿可以有效地预测摩擦力,并实现误差补偿。在高速、高加速度的条件下,换向时摩擦变化剧烈,且过渡时间较短,采用单采样率控制补偿器结构很难实现较好的补偿效果,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多采样率的摩擦补偿器结构。该补偿器利用伺服系统多环、多采样率的结构特点和指令轨迹细化方法,在不改变系统控制器结构和稳定性的条件下,通过分离前馈补偿器和反馈控制器的采样周期,以实现更为精细的前馈摩擦补偿量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多采样率摩擦补偿器结构能够充分利用伺服控制器的结构特点和摩擦模型的预测结果,而且避免了复杂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取得了更有效的摩擦误差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补偿 多采样率 伺服系统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控制交-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小亮 许镇琳 +1 位作者 许勇 蔡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6-20,25,共6页
数字控制的交 -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是最复杂的电机调速控制系统之一 ,利用数字仿真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我们探讨系统中各种问题。本文通过数字仿真提出和解决了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难点 ,包括引入时间补偿环节和新型电压... 数字控制的交 -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是最复杂的电机调速控制系统之一 ,利用数字仿真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我们探讨系统中各种问题。本文通过数字仿真提出和解决了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难点 ,包括引入时间补偿环节和新型电压模型 ,克服了离散控制带来的时滞和电流畸变 ;分别采用精确模型和简化模型策略 ,完成了数字仿真。所有仿真结果在实际系统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同步电动机 矢量控制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电流检测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字控制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繁鹏 王建赜 +1 位作者 伏祥运 纪延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49-5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电流检测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字控制方法,应用于以PWM(PulseWidthModulation)电压源型变流器为主电路结构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对三相三线制系统中非线性负载的谐波和无功电流有理想的补偿效果。该控制方法只... 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电流检测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字控制方法,应用于以PWM(PulseWidthModulation)电压源型变流器为主电路结构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对三相三线制系统中非线性负载的谐波和无功电流有理想的补偿效果。该控制方法只需检测系统电流和直流侧电压,无需参考电流,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检测量少、计算简单等优点。文章给出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并以ADMC326(DSP)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套三相并联有源滤波器实验装置。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谐波 数字控制 脉宽调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DSP的导引头数字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华征 范大鹏 +1 位作者 马东玺 张文博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共6页
分析了导引头伺服系统的结构及其预置、稳定、搜索和跟踪等回路的功能。设计了基于双DSP结构的导引头伺服系统控制器,以实现导引头的通信、扰动隔离以及目标跟踪等功能,介绍了其硬件与软件实现方法。分析了导引头伺服系统的扰动隔离与... 分析了导引头伺服系统的结构及其预置、稳定、搜索和跟踪等回路的功能。设计了基于双DSP结构的导引头伺服系统控制器,以实现导引头的通信、扰动隔离以及目标跟踪等功能,介绍了其硬件与软件实现方法。分析了导引头伺服系统的扰动隔离与目标跟踪原理,并以方位轴稳定回路为例,提出了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扰动隔离仿真与目标跟踪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引头数字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精度,基本满足导引头的扰动隔离与目标跟踪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伺服系统 F2812 数字控制 D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轴承数字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9
15
作者 景敏卿 刘祖军 虞烈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电磁轴承系统的刚度、阻尼是可调的 ,所以 ,其动态性能与采用的控制器有关 ,有可能获得最优的控制策略。本文在原有模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 ,采用 DSP技术 ,设计了一种新的数字控制系统 ,着重从控制器硬件、软件结构方面进行了讨论 ,并予... 电磁轴承系统的刚度、阻尼是可调的 ,所以 ,其动态性能与采用的控制器有关 ,有可能获得最优的控制策略。本文在原有模拟控制系统的基础上 ,采用 DSP技术 ,设计了一种新的数字控制系统 ,着重从控制器硬件、软件结构方面进行了讨论 ,并予以系统实施。采用工业控制专用的 DSP芯片、集成的 A/ D和数字 PWM控制输出接口 ,提高了数字控制器的速度和可靠性 ;控制器串口的设计使得其过程监控和状态分析更为方便 ;使用简单的数字 PID算法 ,实现了 8.5 kg转子的五自由度稳定起浮和旋转。这种数字控制系统可作为开发和实施实时控制策略、进行电磁轴承产品工程化的实用平台 ,也可以替代现有的模拟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 数字控制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圈电机与电感组合传感器的系统辨识与数字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选择 杨练根 谢铁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4,共3页
介绍了音圈电机与电感组合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提出直接采用阶跃响应法对系统动态特性参数进行辨识的方法 ,并给出了实验辨识结果 ;通过对传感器测量噪声的频谱分析 ,应用数字滤波的方法消除了工频噪声的干扰 ;
关键词 音圈电机 阶跃响应 系统辨识 数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跟踪伺服系统的输入多采样率满意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东玺 张文博 范大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84-2491,共8页
针对成像跟踪器低采样率帧频特性对光电跟踪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多采样率控制原理的满意PID控制器。应用输入多采样率控制原理,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度,减小了跟踪器的低采样率帧频特性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将... 针对成像跟踪器低采样率帧频特性对光电跟踪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多采样率控制原理的满意PID控制器。应用输入多采样率控制原理,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度,减小了跟踪器的低采样率帧频特性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将输入多采样率PID控制器的参数求解转换为满足极点约束和方差约束的多目标满意优化问题,从而使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满足指定的快速性和精度指标要求。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成像跟踪器的输出帧频为25Hz的条件下,所提出的输入多采样率满意PID控制器能够减小光电跟踪伺服系统工作模式切换带来的超调和振荡,对0.5Hz正弦信号的动态跟踪精度能够提高2个像素点;能够有效降低成像跟踪器的低采样率帧频特性对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跟踪目标的稳定性、动态性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跟踪器 光电跟踪 伺服系统 输入多采样率 满意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控制对并网逆变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春鹏 孙绍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详细分析了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中采样过程、零阶保持、滞后一拍控制对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数字控制各环节的引入,系统产生了明显的控制延时,导致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阶次升高,不仅减小了系统的临界稳定增益,而... 详细分析了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中采样过程、零阶保持、滞后一拍控制对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数字控制各环节的引入,系统产生了明显的控制延时,导致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阶次升高,不仅减小了系统的临界稳定增益,而且还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变差。为此采用预测控制来消除数字控制延时造成的影响。最后,将数字比例控制和预测控制应用到由DSP芯片控制的逆变器样机中,通过对比2种控制系统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动、静态波形,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系统 采样 零阶保持 滞后一拍 预测控制系统 稳定性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激光标记数字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元黎 周建涛 项寅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4-726,共3页
为了设计激光标记数字振镜控制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作为数字控制板的主处理器,使用具有高传输速率和支持热插拔的通用串行总线进行上位机与数字控制板的通信;标记图形的数据处理算法由具有高速运算能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复... 为了设计激光标记数字振镜控制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作为数字控制板的主处理器,使用具有高传输速率和支持热插拔的通用串行总线进行上位机与数字控制板的通信;标记图形的数据处理算法由具有高速运算能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完成控制信号的时序控制和输出,使用传送差分信号的RS-485总线进行控制系统与数字振镜和激光器的通信,根据理论分析和参量模拟,得到了对数字振镜的转动角度和激光器功率的高精度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实时、高速、高精度的激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标记 数字振镜 数字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压变量泵系统的电液数字控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忠 杨襄璧 +1 位作者 伍劲松 张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1,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控制的恒压变量泵系统 ,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表明 ,这种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响应迅速、控制精确等特点 。
关键词 恒压变量泵 高速开关阀 变量机构 压力控制系统 数字控制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