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树连作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梅 谭玲 +2 位作者 叶绍明 黄晓露 郭东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9,174,共6页
研究不同连栽代次巨尾桉人工林(第一代为2年生和5年生,第二代为2年生)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两者空间分布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间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根区,并随着连栽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2)总... 研究不同连栽代次巨尾桉人工林(第一代为2年生和5年生,第二代为2年生)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两者空间分布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林间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根区,并随着连栽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2)总酚、复合性酚含量根区土壤高于林间土,并随着连栽年限增加而降低,证明桉树连栽短期内没有造成酚类物质的积累;水溶性酚含量林间土高于根区土,随连栽年限增加而增加,但其含量较低,未达到毒害程度;在无土壤酚类物质来源情况下,水溶性酚和复合态酚均发生消解,含量下降。(3)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总酚、复合性酚呈显著负相关,跟水溶性酚呈极显著正相关,肯定了多酚氧化酶对酚类物质的降解作用。多酚酶活性和酚类物质皆与土壤pH值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受土壤pH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土壤 多酚氧化酶活性 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咬及挥发物诱导后合作杨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增辉 沈应柏 +3 位作者 王宁宁 王金凤 周艳超 张志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65-5270,共6页
经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幼虫取食,杨扇舟蛾幼虫诱导的挥发物熏蒸,及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及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熏蒸后,分析了合作杨(Populus simonii... 经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幼虫取食,杨扇舟蛾幼虫诱导的挥发物熏蒸,及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及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熏蒸后,分析了合作杨(Populus simonii×P.pyramidalis‘Opera 8277’)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虫咬叶及其上部叶片中PPO活性增加了2~4倍,表明合作杨产生了系统抗性。经虫咬诱导的挥发物熏蒸后,合作杨叶片中的PPO活性增加了1倍,推测是合作杨受伤后释放出了具有信号作用的挥发物,诱导邻近植株产生了防御反应。5种外源挥发物都引起了叶片PPO活性升高,因此均可能是合作杨间潜在的气体信号,并且混合挥发物的诱导效果显著高于单一挥发物。EGTA(钙离子螯合剂)和氯化镧(钙通道抑制剂)明显抑制了合作杨虫咬叶片、虫咬上部叶片及虫咬诱导挥发物熏蒸叶中PPO活性的升高,说明钙信号在虫咬及挥发物诱导的PPO活性升高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杨(Populus simonii×P.pyramidalis 'Opera 8277’) 杨扇舟蛾 复合气体信号 防御反应 多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期间三种梨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褐变度的关系 被引量:20
3
作者 毕阳 郭玉蓉 +2 位作者 李永才 韩舜愈 欧阳春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4,共3页
为确定酶促褐变的程度 ,对冷藏期间 3种褐变敏感度不同的梨果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及褐变度进行了比较。在 0℃下 6个月的冷藏期间 ,苹果梨、鸭梨和冬果梨果皮中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以及褐变度呈下降趋势。贮藏 1个... 为确定酶促褐变的程度 ,对冷藏期间 3种褐变敏感度不同的梨果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及褐变度进行了比较。在 0℃下 6个月的冷藏期间 ,苹果梨、鸭梨和冬果梨果皮中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以及褐变度呈下降趋势。贮藏 1个月的苹果梨和鸭梨以及贮藏 2个月的冬果梨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最高。之后便逐步降低。品种内比较发现 ,褐变度与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之间呈良好正相关 ,但与PPO活性之间的相关度较低。供试品种中 ,以苹果梨总酚含量、PPO活性及褐变度最高 ,由此表明 ,该品种果皮对褐变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 类物质 多酚氧化酶活性 褐变度 果皮 黑皮病 生理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影响因素下普通丝瓜果肉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多酚质量比变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树苹 徐长城 +5 位作者 谈杰 张敏 王春丽 陈霞 甘莉 谈太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6,共6页
以普通丝瓜为试材,探讨了果实发育程度、不同品种、生长季节对丝瓜果肉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多酚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当天果肉的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多酚质量比最高,此后逐渐降低,花后9d果肉的褐变度相对较低,可以作为... 以普通丝瓜为试材,探讨了果实发育程度、不同品种、生长季节对丝瓜果肉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多酚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当天果肉的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多酚质量比最高,此后逐渐降低,花后9d果肉的褐变度相对较低,可以作为采摘的最佳时期;不同品种丝瓜的褐变度和多酚质量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白皮丝瓜的褐变度和多酚质量比相对较低;秋季丝瓜果肉的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多酚质量比显著高于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丝瓜 褐变度 多酚氧化酶活性 多酚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贮藏期间褐变强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巩慧玲 赵萍 +1 位作者 袁惠君 冯再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1-282,286,共3页
测定了十个马铃薯品种在六个月窖藏期间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的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品种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除渭薯8号外,其它品种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贮藏期间,不同品种的褐变... 测定了十个马铃薯品种在六个月窖藏期间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的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品种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除渭薯8号外,其它品种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贮藏期间,不同品种的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同一品种褐变强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之间存在中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贮藏 褐变强度 多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烘烤特性与烟草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传义 吕国新 +6 位作者 朱启法 徐秀红 蔡宪杰 解燕 王朝佐 任杰 赵华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495-1499,1503,共6页
对8个烤烟品种烟叶分上、中、下3个部位,在烘烤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抛物线型。变黄后期活性较大,进入定色期后活性逐渐降低。上部叶与中部叶、下部叶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品... 对8个烤烟品种烟叶分上、中、下3个部位,在烘烤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抛物线型。变黄后期活性较大,进入定色期后活性逐渐降低。上部叶与中部叶、下部叶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大小与品种烘烤特性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同品种下部和上部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烤后杂色烟叶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可能是品种定色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烘烤过程中平均PPO活性(72 h)中部、下部烟叶在0.3[ΔOD_(520)/(g·min)]以下,上部烟叶在0.4[ΔOD_(520)/(g·min)]以下的品种烟叶定色特性比较理想,耐烤性较好;中部、下部叶在0.4[ΔOD_(520)/(g·min)]以上、上部烟叶在0.5[ΔOD_(520)/(g·min)]以上的品种烟叶不易定色,耐烤性下降,烘烤过程中烟叶易发生棕色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烘烤特性 多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抑制剂对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晓燕 马晓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5,共5页
使用3-吗啉丙磺酸(MOPS)缓冲液从全麦粉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不同抑制剂在不同浓度下对PP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抑制剂浓度为1.0 mmol/L时,各种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分别为:L-抗环血酸90.6%,L-半胱氨酸86.5%,NaHSO3 ... 使用3-吗啉丙磺酸(MOPS)缓冲液从全麦粉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不同抑制剂在不同浓度下对PP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抑制剂浓度为1.0 mmol/L时,各种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分别为:L-抗环血酸90.6%,L-半胱氨酸86.5%,NaHSO3 84%,曲酸75.5%。L-抗环血酸、L-半胱氨酸、NaHSO3、曲酸几种抑制剂浓度减小抑制作用降低。响应面分析得到的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和NaH-SO3最佳抑制浓度组合为:L-抗坏血酸0.4 mmol/L,L-半胱氨酸0.11 mmol/L,NaHSO3 0.25 mmol/L,抑制作用为8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麦粉 多酚氧化酶活性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色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分布差异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泠 高春保 +5 位作者 朱展望 佟汉文 刘易科 张宇庆 邹娟 鲍文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4期4892-4898,共7页
用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分子标记对277份国内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进行了检测,发现1B/1R易位系出现频率为27.1%,控制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位基因Ppo-A1b和Ppo-B1a分布频率为53.1%和65.3%,控制低黄色素(YP)... 用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分子标记对277份国内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进行了检测,发现1B/1R易位系出现频率为27.1%,控制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位基因Ppo-A1b和Ppo-B1a分布频率为53.1%和65.3%,控制低黄色素(YP)含量的等位基因Psy-A1b和Psy-B1b出现频率分别是39.7%和55.6%。后4种基因型在各省份间分布频率差异很大,等位基因Ppo-A1b在河南品种中频率较低,为28.6%;Ppo-D1a基因型在陕西地区最低,为14.3%;Psy-A1b等位基因在河南和山东品种中分布频率很低,仅为15.7%和13.3%;Psy-B1b在江苏和山东地区较低,分别为25.0%和36.7%;四川品种中这4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都较高。根据不同地区面粉色泽相关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制定适宜育种策略,能更有效地改善该地区小麦新品种的面粉色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黄色素含量 多酚氧化酶活性 1B/1R异位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橄榄材料的多酚氧化酶活性 被引量:7
9
作者 蔡汉权 李粉玲 +1 位作者 周山勇 赖钟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研究了橄榄不同材料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比较了AC和PVP等附加物质对橄榄PPO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芽的PPO活性比较高,与对比材料茶叶新梢相比,其PPO活性要高出2-5倍;AC和PVP的配合使用对抑制橄榄材料的褐变有协同作用。本试验结... 研究了橄榄不同材料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比较了AC和PVP等附加物质对橄榄PPO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芽的PPO活性比较高,与对比材料茶叶新梢相比,其PPO活性要高出2-5倍;AC和PVP的配合使用对抑制橄榄材料的褐变有协同作用。本试验结果为组织培养中橄榄外植体材料的选用以及抑制褐变物质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多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温度下凡纳滨对虾组织黑变与内源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德峰 李彩虹 +3 位作者 孙力军 王雅玲 刘唤明 张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607-4609,共3页
[目的]探索凡纳滨对虾在冷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程度与对虾黑变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关键控制点。[方法]通过感官鉴定、光电色差和分光光度测定凡纳滨对虾冷藏过程中的黑变规律,据此研究PPO活性变化与凡纳滨对虾黑变之间的相关... [目的]探索凡纳滨对虾在冷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程度与对虾黑变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关键控制点。[方法]通过感官鉴定、光电色差和分光光度测定凡纳滨对虾冷藏过程中的黑变规律,据此研究PPO活性变化与凡纳滨对虾黑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表明,同一时间内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部位的PPO活性有明显差异,头部最高,腹部次之,最后是尾部。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冷藏过程中凡纳滨对虾黑变度与PPO活性变化均趋于上升,黑变度的变化规律与PPO的活性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头部、腹部、尾部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87 3、0.971 6、0.973 2,定量证明PPO活性变化是引起凡纳滨对虾黑变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可为凡纳滨对虾冷藏期间的黑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多酚氧化酶活性 黑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盐渍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洪波 余华 +2 位作者 何龙海 袁永成 邹善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1-53,共3页
本文研究了茄子盐渍过程中的PPO活性动态变化规律,以明确茄子盐渍不同阶段盐、水、酸迁移速度与PPO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盐渍茄子过程中酸迁移速度对其PPO活性起决定性作用。盐渍第1d较以后盐渍过程更重要,必须采取适宜措施尽可能使... 本文研究了茄子盐渍过程中的PPO活性动态变化规律,以明确茄子盐渍不同阶段盐、水、酸迁移速度与PPO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盐渍茄子过程中酸迁移速度对其PPO活性起决定性作用。盐渍第1d较以后盐渍过程更重要,必须采取适宜措施尽可能使盐渍第1d的含酸量、含盐量、含水量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抑制PPO活性。pH是造成盐渍茄子不同品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盐渍 多酚氧化酶活性 动态变化规律 品质 褐变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彪 周桂元 王润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48,共3页
:水稻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最少由 5对微效基因控制 ;遗传效应的组成中 ,以加性效应为主要 ,但也表现出较大的显性效应 ,不存在显著的上位性 ;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遗传相关 ;受白叶枯病侵染后 ,最少有另外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多酚氧化酶活性 遗传分析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萎凋中可溶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小崇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4-44,共1页
迄今,有关萎凋中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国内外已作过不少研究。然而,萎凋过程中 PPO 活性究竟是降低还是增加,特别是萎凋给 PPO 带来的影响究竟纯属失水导致活性变化,还是该酶本身特性发生了变化,尚无明确结论。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 迄今,有关萎凋中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国内外已作过不少研究。然而,萎凋过程中 PPO 活性究竟是降低还是增加,特别是萎凋给 PPO 带来的影响究竟纯属失水导致活性变化,还是该酶本身特性发生了变化,尚无明确结论。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自然萎凋和保水萎凋(萎凋前后含水量基本保持一致)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鲜叶和不同萎凋叶的 PPO 若干特性作了比较,初步探讨了萎凋中 PPO 活性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活性 鲜叶 阮宇成 本身特性 最适温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 叶均 明保 影响因素 磷酸缓冲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pH和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唯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0,共2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土豆多酚氧化酶进行pH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方法。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活性 温度 PH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地区4种山药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冬燕 刘伟 《长江蔬菜》 2017年第8期54-56,共3页
对菏泽地区4个山药栽培品种进行了干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山药品种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鸡皮糙山药和西施山药的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明显高于白玉山药和九斤... 对菏泽地区4个山药栽培品种进行了干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山药品种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鸡皮糙山药和西施山药的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明显高于白玉山药和九斤黄山药,具有较高的营养品质;在多酚氧化酶活性方面,九斤黄山药最高,鸡皮糙山药和西施山药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碳水化合物含量 多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被引量:22
16
作者 胡凤灵 何中虎 +3 位作者 葛建贵 姜文武 时萍 夏先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了改良小麦加工品质、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利用位于7AL和7BL染色体上与黄色素含量相关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Psy-A1的标记YP7A、YP7A2-,基因Psy-B1的标记YP7B1-、YP7B2-、YP7B3-、YP7B4-,以及位于2AL染色体上... 为了改良小麦加工品质、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利用位于7AL和7BL染色体上与黄色素含量相关的八氢番茄红素合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Psy-A1的标记YP7A、YP7A2-,基因Psy-B1的标记YP7B1-、YP7B2-、YP7B3-、YP7B4-,以及位于2AL染色体上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基因Ppo-A1的标记PPO18,对221份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检测。结果表明:(1)在所检测的小麦品种(系)中,含低黄色素含量等位基因Psy-A1b的材料78份,频率为35.3%;含低黄色素含量等位基因Psy-B1b的材料117份,频率为52.9%;含高黄色素含量等位基因Psy-B1c的材料31份,频率为14.0%;含Psy-B1d等位基因的材料4份,频率为1.8%;未发现携带Psy-B1e的材料。(2)含低PPO活性等位基因Ppo-A1b的材料119份,频率为53.8%。(3)在221份材料中,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型皆符合中国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要求的品种仅25份,聚合多个优良基因的小麦品质改良工作急需加强。本实验使用的标记均为基因特异性功能标记,重复性好,准确率高,可有效地应用于小麦品质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色素含量 八氢番茄红素合酶 多酚氧化酶活性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拟单性木兰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马明东 陈英 +2 位作者 易同培 刘跃建 杨林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以峨眉拟单性木兰嫩枝茎段为测试材料,研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定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的最适pH值为7.0,最佳底物为0.14 mol.L-1的邻苯二酚,最佳温度为25℃;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在生长期明... 以峨眉拟单性木兰嫩枝茎段为测试材料,研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定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的最适pH值为7.0,最佳底物为0.14 mol.L-1的邻苯二酚,最佳温度为25℃;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在生长期明显高于休眠期;峨眉拟单性木兰总酚含量在每年的4月、5月、9月3个时段最低,为无性繁殖取材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拟单性木兰 多酚氧化酶活性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翟凯燕 陈信力 +1 位作者 马婷瑶 关庆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91,共4页
以南京市溧水区林场间伐6 a后的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测定了弱度(30%)、中度(50%)、强度(70%)间伐及对照样地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在秋季和冬季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3种间伐强度在春季和夏季... 以南京市溧水区林场间伐6 a后的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测定了弱度(30%)、中度(50%)、强度(70%)间伐及对照样地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在秋季和冬季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3种间伐强度在春季和夏季降低了多酚氧化酶活性;春夏季节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秋冬季节活性低,且前者与后者差异性显著(p<0.05);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温度,全磷、全氮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p H值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季节变化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种质的初步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瑾 杨继书 +3 位作者 翟文玲 付必胜 张巧凤 吴纪中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选取145份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以及1份美国种质和1份意大利种质进行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析及2个主效基因等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麦区种质间籽粒PPO活性差异明显,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运用2个PPO活性主效基因的功能标... 选取145份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以及1份美国种质和1份意大利种质进行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析及2个主效基因等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麦区种质间籽粒PPO活性差异明显,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运用2个PPO活性主效基因的功能标记检测上述147份种质,发现4种基因型PPO活性均值大小顺序为:Ppo-D1aPpo-D1aPpo-A1bPpo-A1b(L1L1L2L2)<Ppo-D1bPpo-D1bPpo-A1bPpo-A1b(H1H1L2L2)<Ppo-D1aPpo-D1aPpo-A1aPpo-A1a(L1L1H2H2)<Ppo-D1bPpo-D1bPpo-A1aPpo-A1a(H1H1H2H2)。基因型为L1L1L2L2的种质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各省份的分布频率不同,其中在湖北省的分布频率最低,其小麦品质改良应加强对低PPO活性的选育。通过分析,最终筛选出了IDO580、宁麦资69、阿夫、宁麦9号、扬辐麦2054、宁麦13和农丰88等13份基因型为L1L1L2L2的低PPO活性小麦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活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_2O_3和柠檬酸处理对康定木兰一年生枝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霓雯 吴越 +1 位作者 吴云 刘光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68-71,共4页
以康定木兰一年生枝条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柠檬酸溶液对枝条进行处理,测定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Na2S2O3和柠檬酸处理浓度均对康定木兰枝条PPO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0g·L-1 Na2S... 以康定木兰一年生枝条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柠檬酸溶液对枝条进行处理,测定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Na2S2O3和柠檬酸处理浓度均对康定木兰枝条PPO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0g·L-1 Na2S2O3和0.2g·L-1柠檬酸处理对康定木兰枝条中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佳;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PPO活性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处理6h时的抑制作用最强。综合来看,1.0g·L-1 Na2S2O3或0.2g·L-1柠檬酸溶液处理6h对康定木兰枝条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木兰 多酚氧化酶活性PPO Na2S2O3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