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清华 樊瑛 方福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5-3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分部门情况下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方法 ,可以估计劳动、资本的投入增长及其配置结构的改变、劳动者素质变化和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并通过实际数据估计了这些因素对美国 1990— 2 0 0 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 .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流动 劳动者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回归分析初探
2
作者 陈沙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3期55-61,共7页
本文试图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原理指导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探讨日本1868年以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即相互影响程度问题。 一、日本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概况 1868年日本人口约为3,503.... 本文试图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原理指导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探讨日本1868年以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即相互影响程度问题。 一、日本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概况 1868年日本人口约为3,503.0万人。多于英国(3,066万人),少于美国((3,821.3万人),法国(3,833万人),德国(4,022万人)的人口。 1980年,日本人口为11,678万人,为英国人口5,595万人的2.1倍,法国人口5,371万人的2.2倍,西德人口6,156万人的1.9倍。是美国人口22,766万人的1/2左右。这一期间日本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8‰,高于美日英法德(1945年后为西德)五国平均速度(9.3‰),低于美国(16.1‰),高于英(5.4‰),法(3.0‰),德(3.5‰)三国年平均增长速度。应该指出日本国土面积仅为美国国土面积的1/25,所以1980年日本人口的密度(310人)为五国之冠,高于西德(240人),英国229人),法国(98人),远高于美国(24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人 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关系 日本经济发展 回归分析方法 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 私人储蓄 年平均 部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斯托“主导部门分析法”的评论
3
作者 厉以宁 《经济科学》 1984年第6期55-61,共7页
在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中,"主导部门分析法"是总量分解方法的一种。所谓总量分解法,又称数量结构分析法,是介于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与微观经济(个量分析)之间的一种分析方法。按照这种分析方法,国民经济... 在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中,"主导部门分析法"是总量分解方法的一种。所谓总量分解法,又称数量结构分析法,是介于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与微观经济(个量分析)之间的一种分析方法。按照这种分析方法,国民经济总量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部分,这些部分相对于国民经济总量而言,类似于个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部门 罗斯托 结构分析 经济分析方法 经济成长阶段 经济增长 资本主义社会 国民经济总量 经济发展 中心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加坡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勤 《南洋问题研究》 1996年第3期31-37,共7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新加坡 制造业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因素 第三产业部门 产业结构转换 建筑业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本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调节与经济增长
5
作者 布赫 叶勃利 张振斌 《财经问题研究》 1984年第4期65-71,共7页
经济增长属于宏观经济的范畴。经济调节体系在对宏观经济平衡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将不断满足和适应经济增长因素的要求,使这些因素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将分析经济调节体系如何在调节宏观经济的同时,实现经济增... 经济增长属于宏观经济的范畴。经济调节体系在对宏观经济平衡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将不断满足和适应经济增长因素的要求,使这些因素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将分析经济调节体系如何在调节宏观经济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的各项目标,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和发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部门 经济增长因素 经济比例关系 宏观经济 经济杠杆 综合经济效益 发挥作用 经济调节 市场机制 经济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体制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庆泉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1期10-15,共6页
一、国民经济成长中的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与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与产业结构及其演进在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长期的、动态的平衡方面所具... 一、国民经济成长中的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与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与产业结构及其演进在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长期的、动态的平衡方面所具有的决定作用分不开的.产业结构这个概念,表示两方面量的关系.第一,它表示资源(资产存量以及新增投资等等)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地域)之间的分配.第二,它表示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地域)之间产出能力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高度化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 结构性矛盾 二元经济结构 社会总供给 经济成长 国民经济部门 制约因素 国民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管理与高校人力资源开发 被引量:2
7
作者 侯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 高校人力资源 知识分子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人力资本理论 组织内部 决定性因素 经济增长 外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压缩行政经费的出路
8
作者 潘丽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5期80-81,共2页
一、压缩行政经费,刻不容缓我国财政连续十年发生赤字,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财政支出过于庞大,支出增长过快,其中一个支出增长因素是行政管理费。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1984、1986年行政管理费分别以25%、34%、28%的速度猛... 一、压缩行政经费,刻不容缓我国财政连续十年发生赤字,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财政支出过于庞大,支出增长过快,其中一个支出增长因素是行政管理费。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1984、1986年行政管理费分别以25%、34%、28%的速度猛增,现已接近200亿元,各级政府部门和团体机构人员总数已大大超过全国服务行业总人数,冗员达二千多万,多付工资几百亿元(见《江苏财会》1990年第6期第14页)。庞大的机构必然导致庞大的非生产性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经费 非生产性支出 增长因素 行政管理费 服务行业 国民经济 机构人员 政府部门 财政支出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潜在影响
9
作者 韦小雨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7年第1期102-105,125,共5页
由于尖端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高度发展与应用,目前正在改变着美国人在家庭中和工作场所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当微型计算机做为尖端技术对家庭显示影响的时侯,许多观察家就坚信计算机对工作场所影响会更加深远。这不仅是因为... 由于尖端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高度发展与应用,目前正在改变着美国人在家庭中和工作场所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当微型计算机做为尖端技术对家庭显示影响的时侯,许多观察家就坚信计算机对工作场所影响会更加深远。这不仅是因为工业可以生产出计算机、自动机、以及有希望继续增长的、既可以买到又可以雇佣的生命科学的成果,而且因为微型计算机也可能改变其它工业部门及整个经济领域的就业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计算机 工业部门 计算机科学 自动机 生命科学 工作方式 经济增长模型 排字机 增长因素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