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的飞机典型部位破片冲击战伤的数值研究
1
作者 叶纪元 杨扬 +2 位作者 徐绯 王逸韬 何宇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3,共12页
针对飞机典型部位在遭到高速破片攻击后结构整体的战伤状态及破片的剩余行为开展数值模拟。应用LS-DYNA软件,结合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两者的优势,建立... 针对飞机典型部位在遭到高速破片攻击后结构整体的战伤状态及破片的剩余行为开展数值模拟。应用LS-DYNA软件,结合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两者的优势,建立自适应的FEM-SPH耦合模拟方法,并构建2种飞机典型部位的计算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局部细化方法实现了核心位置的精确模拟,并进行试验来验证数值模型;开展了一系列高速冲击战伤模拟,对比了不同工况下破片高速冲击结构后形成的碎片云和破口形貌,并对破片的剩余速度和质量进行分析,确定了破片在结构蒙皮上的临界跳飞角。结果表明: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对破片高速冲击战伤进行有效准确模拟;碎片云分布形状随破片速度增加变得狭长,冲击角度会改变碎片云和结构破口形状朝向;碎片云高度和扩散速度随破片速度或角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都呈线性关系;破片的速度减少量不随初始速度变化,质量减少量则与冲击速度正相关,两者与冲击角度都负相关;破片临界跳飞角与冲击速度大小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 高速冲击 碎片云 破片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GD算法的自适应光纤耦合器阵列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枫 耿超 +2 位作者 李新阳 罗文 邱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56-2161,共6页
自适应光纤耦合器(AFC)是一种可实现高稳定、高效的空间光至光纤耦合的新型自适应光学器件。研究了AFC阵列作为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接收光端机的可行性。在不同的大气湍流强度下,利用SPGD算法,仿真研究了不同子孔径数AFC阵列的闭环控制过... 自适应光纤耦合器(AFC)是一种可实现高稳定、高效的空间光至光纤耦合的新型自适应光学器件。研究了AFC阵列作为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接收光端机的可行性。在不同的大气湍流强度下,利用SPGD算法,仿真研究了不同子孔径数AFC阵列的闭环控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AFC阵列技术可缓解大气湍流影响,改善光纤耦合效率并提高耦合过程的稳定性;当等效接收口径一定时,随着阵列子孔径数的增加,光纤耦合效率及控制算法收敛速率都相应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自适应光纤耦合 SPGD算法 阵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压器时域场路耦合计算的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潘超 何雯婷 +1 位作者 郝文波 徐冰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采用时域场路耦合模型研究变压器直流偏磁,推导绝对稳定域分析计算收敛性,研究稳定边界对应时间步长h0与状态矩阵特征值的关系,定义磁场求解频率w衡量计算效率,构造动态电感变化函数评价磁场计算精确性。根据绝对稳定域分析步长和w对计... 采用时域场路耦合模型研究变压器直流偏磁,推导绝对稳定域分析计算收敛性,研究稳定边界对应时间步长h0与状态矩阵特征值的关系,定义磁场求解频率w衡量计算效率,构造动态电感变化函数评价磁场计算精确性。根据绝对稳定域分析步长和w对计算精确性和效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场路耦合模型的自适应变步长算法,并与定步长算法对比,该方法能够根据变压器非线性励磁的时变性自动修正迭代步长,从而提高效率和精确性。实验结果验证了自适应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变压器等电磁设备在交直流混合模式下的时域计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时域场路耦合 稳定边界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O-LMS-RSSD的旋转机械耦合故障分离及特征强化方法
4
作者 许文 施卫华 +3 位作者 李红钢 华如南 刘厚林 董亮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85,共9页
针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中较弱故障易被较强故障淹没及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结合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耦合故障特征分离及强化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LMS算法对耦合故障信号... 针对旋转机械耦合故障中较弱故障易被较强故障淹没及噪声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结合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耦合故障特征分离及强化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LMS算法对耦合故障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使故障特征得到了初步强化;然后,根据耦合故障的不同共振属性,利用RSSD算法将故障耦合分解为高共振分量和低共振分量,完成了耦合故障分离;特别地,针对LMS算法中参数依赖人工经验、自适应差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设计了以信噪比和均方误差构成的优化目标;最后,对稀疏分解得到的信号进行了包络解调,完成了耦合故障分离及特征强化,同时,利用模拟信号和实验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WO-LMS-RSSD算法能用于有效降低噪声干扰,分离旋转机械耦合故障及强化故障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强噪声干扰下耦合故障的特征分离及强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 共振稀疏分解 自适应滤波最小均方算法 灰狼优化算法 信噪比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子永磁传动不平衡和失准耦合振动的抑制控制方法
5
作者 郭永存 马鑫 +2 位作者 王爽 李德永 杨豚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95-3209,共15页
大型带式输送机在启制动工况或非均匀负载条件下,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易受周期性激励和扰动产生较大振动,特别是该系统磁场呈现非正弦分布以及存在涡电流谐波等因素,使得该系统运行中的振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具有调... 大型带式输送机在启制动工况或非均匀负载条件下,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易受周期性激励和扰动产生较大振动,特别是该系统磁场呈现非正弦分布以及存在涡电流谐波等因素,使得该系统运行中的振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具有调速高效、运行成本低、适应能力强且等优势,但其非线性特征明显。神经网络迭代学习控制算法通过引入非线性激活函数和深度结构,使得网络能够拟合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在迭代学习过程中,网络根据系统的实时振动数据不断调整参数,以实现振动抑制的目标。故采用该算法对转子系统的振动抑制开展研究,对提升系统整体的稳定性,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中磁场非正弦分布及涡电流谐波等因素诱发的传动不平衡与失准耦合振动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神经网络迭代学习控制算法(MNN-ILC),创新性引入了基于误差值的自适应因子σ和正则化的权重衰减系数λ,以快速响应系统变化并减少误差,旨在有效抑制振动。采用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模拟系统在不对中不平衡状态下的振动特性。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以1台55kW的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在不同转速下的实时缓振能力。结果显示:未施加控制时测量点的最大振幅为18.7μm;施加MNN-ILC算法后,振幅最大值降低至3.1μm,减幅达到约83.4%。通过对比MNN-ILC算法与传统ILC算法、现有改进的ILC算法,发现施加控制后约10s时,传统ILC算法开始发散,而MNN-ILC算法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控制性能,将振幅控制在±3.5μm以内。MNN-ILC相较于ILC,振动抑制效果提升了约51.9%、58.1%、61.4%;在响应时间上分别减少了约33.4%、32.0%、32.5%。该研究为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的振动抑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永磁传动 自适应因子 失准耦合 MNN-ILC算法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莹 郑秀娟 胡学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24-229,共6页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去雾算法,但该算法在处理较高分辨率的图像时,时间复杂度较高,复原后的图像亮度偏低,且在处理具有大面积白色明亮区域图像时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改进的自适应...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去雾算法,但该算法在处理较高分辨率的图像时,时间复杂度较高,复原后的图像亮度偏低,且在处理具有大面积白色明亮区域图像时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改进的自适应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新算法引入自适应的指导滤波法代替原算法中的软抠图法,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的同时获得最优滤波窗口半径。同时,新算法还通过改进透射率图估计方法,弱化对明亮区域的去雾处理,避免过增强,并调整图像亮度,优化去雾结果。通过合成雾图和真实场景雾图实验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合成雾图实验中采用全参考评价方式,在清晰的无雾场景上模拟雾的形成,计算加雾前与使用不同算法去雾后图像的绝对差值进行比较。真实场景雾图实验中,采用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的CNC(contrast-naturalness-colorfulness)综合评价体系,计算同一雾图在不同算法去雾后图像的CNC指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图像分辨率条件下,本文提出的自适应算法不仅去雾后图像视觉效果更加理想,而且处理时间大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雾算法 通道先验 自适应 去雾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容差优化的暗通道去雾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鑫 于萍 +1 位作者 王岩 司振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1478,共8页
针对暗通道先验理论对透射率、大气光值估计不准确及去雾后图像亮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算法。在暗通道先验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引导滤波对有雾图像进行平滑,通过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处理平滑后的图像,恢复由于雾产生的色差... 针对暗通道先验理论对透射率、大气光值估计不准确及去雾后图像亮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算法。在暗通道先验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引导滤波对有雾图像进行平滑,通过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处理平滑后的图像,恢复由于雾产生的色差,选取较为准确的大气光值;引入Brenner清晰评价标准自适应确定容差值,实现对透射率的修正;将有雾图像与清晰图像加权融合,保存图像更多细节;在YUV颜色空间中调节亮度分量Y,改善图像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改善有雾图像的亮度过高与清晰度过低的问题,与其它算法相比,在保留图像细节处相对更完整,图像整体去雾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 引导滤波 自适应容差 调整亮度 颜色空间 图像融合 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次级通道在线辨识新算法的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浦玉学 张方 +2 位作者 姜金辉 徐菁 蒋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5,195-196,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滤波型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简称FXLMS)算法次级通道在线辨识方法,将其应用到结构自适应振动主动控制中。该算法可以消除主动控制环节和次级通道辨识环节相互影响,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并有效消除附...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滤波型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简称FXLMS)算法次级通道在线辨识方法,将其应用到结构自适应振动主动控制中。该算法可以消除主动控制环节和次级通道辨识环节相互影响,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并有效消除附加随机信号对待控制区域残余振动的影响,简化了系统算法的复杂度。将该方法基于LABVIEW进行振动控制仿真,从收敛性能和振动控制效果两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其改进优势。以简支梁为控制对象,用本研究方法进行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对简支梁的振动响应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说明该基于次级通道在线辨识的主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次级通道在线辨识 自适应滤波 滤波型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雷制导控制系统多通道控制加权算法设计 被引量:34
9
作者 周勇 甘新年 +1 位作者 胡光波 郑振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9期14-17,共4页
研究了智能鱼雷控制系统多通道控制算法的实现和设计问题。为使自适应控制理论在鱼雷制导控制系统中实现最佳控制效果和性能,设计了并联参考模型自适应鱼雷制导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能准确实时调整控制加权系数,实现系统自身性能与... 研究了智能鱼雷控制系统多通道控制算法的实现和设计问题。为使自适应控制理论在鱼雷制导控制系统中实现最佳控制效果和性能,设计了并联参考模型自适应鱼雷制导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能准确实时调整控制加权系数,实现系统自身性能与外界信息的匹配和沟通,达到最佳性能,并有效应用于智能鱼雷的控制平台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理论的鱼雷制导控制多通道加权算法,根据自适应多通道加权控制律,确定误差补偿器,使系统的稳态误差限定在较小范围内;推导出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选取等效控制律参考模型设计自适应控制算法,并完成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控制品质和精度较高,能有效应用于鱼雷制导控制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制导 自适应控制系统 多通道控制算法 误差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XLMS算法用于压电柔性结构多通道振动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晓锦 高志远 +1 位作者 黄全振 邵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5,262-263,共6页
以模拟太空帆板的压电机敏柔性结构为实验模型,针对结构振动响应主动控制技术需求,着重分析了多通道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方法及其FXLM S算法实现,以及受控通道模型参数辨识策略,并给出了详细的控制器设计结构图。针对实验模型对象设计、... 以模拟太空帆板的压电机敏柔性结构为实验模型,针对结构振动响应主动控制技术需求,着重分析了多通道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方法及其FXLM S算法实现,以及受控通道模型参数辨识策略,并给出了详细的控制器设计结构图。针对实验模型对象设计、结构模态特性分析、压电元件优化配置、实验平台开发构建、相关软硬件测控环境、实验过程描述与结果分析验证,给出了研究思路与方法过程分析;进行了结构振动响应多通道主动控制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结构设计与自适应算法有效,为航天柔性结构振动响应分布式多通道控制提供了方法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自适应滤波控制 压电机敏结构 多通道FXLMS算法 实验模型与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最优恒模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石庆研 吴仁彪 钟伦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6-1130,共5页
针对民航地空通信中常见干扰具有恒定包络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通道最优恒模算法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干扰信号的恒模特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的方法对干扰信号的幅度与相位进行估计,并将其与接收到的混合信号相减,... 针对民航地空通信中常见干扰具有恒定包络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通道最优恒模算法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干扰信号的恒模特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的方法对干扰信号的幅度与相位进行估计,并将其与接收到的混合信号相减,从而实现了恒模干扰信号的抑制。该方法与现有民航地空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无需额外增加通道,且避免了一般自适应干扰抑制算法中的收敛问题。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干扰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通信 通道 最优恒模算法 自适应干扰抑制 恒模阵列 非线性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多变量耦合时滞系统的无模型控制改进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培峰 李梦宁 +3 位作者 孙丽朋 马云鹏 刘魏岩 李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88-2494,共7页
工业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在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难以避免时滞,再者大部分的工业化生产过程都不只有一个被控量且往往互相耦合,种种原因使得整个控制过程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 工业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在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难以避免时滞,再者大部分的工业化生产过程都不只有一个被控量且往往互相耦合,种种原因使得整个控制过程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一般控制方法难以实现令人满意的控制。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方法无须建立被控对象准确模型,可直接进行控制器的设计,考虑针对被控系统的大时滞特性,将基本MFAC算法中的控制律进行变周期差值分析,增大控制输入差值周期,对原有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并对MIMO系统实现直接解耦控制。以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模型为例,MATLAB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表明该改进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耦合 大时滞 无模型自适应 过程控制 改进算法 计算机模拟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噪声下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随机共振弱信号检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刚 张义俊 张天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150,共9页
在α噪声条件下,为实现微弱周期信号的检测,提出了以平均信噪比增益(A-SNRI)为衡量指标的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先通过调节α噪声参数,将此α噪声与待测信号输入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中,再通过自适应算法,得出最优系统参数... 在α噪声条件下,为实现微弱周期信号的检测,提出了以平均信噪比增益(A-SNRI)为衡量指标的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先通过调节α噪声参数,将此α噪声与待测信号输入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中,再通过自适应算法,得出最优系统参数以及耦合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周期信号通过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后发生了随机共振现象,其频谱图出现了陡峭的尖峰且信噪比增益效果提升明显,说明自适应非线性耦合双稳随机共振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淹没在α噪声中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系统 非线性耦合 信噪比增益 自适应算法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us网络中基于中心距离的完全自适应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虞志刚 向东 王新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13-2119,共7页
Torus网络凭借其优越的结构特性,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高效、无死锁的路由算法设计是互连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Torus网络实现自适应路由所需虚通道数目多的缺点,提出了自适应路由算法Gear,该算法基于中心距离的方法... Torus网络凭借其优越的结构特性,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高效、无死锁的路由算法设计是互连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Torus网络实现自适应路由所需虚通道数目多的缺点,提出了自适应路由算法Gear,该算法基于中心距离的方法来限制虚通道的使用,在虚切通交换下仅需两条虚通道即可为Torus网络提供无死锁自适应路由.通过仿真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同等情况下算法Gear的性能较经典的维序路由和Duato协议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US网络 路由算法 通道 自适应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自适应免疫克隆算法和PCNN的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建锋 邹北骥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75-2181,共7页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中需要通过多次调整参数才能获得比较好的图像处理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免疫克隆算法的PCNN参数自动判定算法,提出的方法将PCNN的参数设置问题转化为基于免疫克隆算法的参数优化问题,将图像熵值作为免疫...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中需要通过多次调整参数才能获得比较好的图像处理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免疫克隆算法的PCNN参数自动判定算法,提出的方法将PCNN的参数设置问题转化为基于免疫克隆算法的参数优化问题,将图像熵值作为免疫克隆算法最佳适应度的评判依据,从而达到PCNN在图像处理中参数自适应调整的目的.同时,在免疫克隆算法中引入自适应算子和梯度操作来影响部分抗体的进化,以保持群体的活性,打破群体信息陷入局部最优的状况.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实现了PCNN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图像分割效果优于比较的多种图像分割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免疫克隆算法 图像分割 参数优化 图像熵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矢量时反自适应多通道误差反馈的判决反馈均衡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生雪莉 阮业武 +1 位作者 殷敬伟 韩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94-1901,2016,共9页
针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噪声和水声信道多途效应导致误差反馈DFE均衡器在水声通信中的均衡性能受到严重的限制问题,本文利用信号矢量场和噪声矢量场的相干性差异和矢量水听器振速通道具有偶极子指向性的物理特性,建立单矢量自适应多通道误... 针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噪声和水声信道多途效应导致误差反馈DFE均衡器在水声通信中的均衡性能受到严重的限制问题,本文利用信号矢量场和噪声矢量场的相干性差异和矢量水听器振速通道具有偶极子指向性的物理特性,建立单矢量自适应多通道误差反馈DFE均衡器进行抗噪声;利用时间反转镜的空-时聚焦特性进行抑制信道多途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保留了误差反馈DFE均衡器的优点,且其抗噪声干扰与信道多途干扰的能力更强,在水声通信中稳定性更好、均衡后误码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信道均衡 判决反馈均衡技术 矢量水听器 多通道误差反馈的判决反馈均衡器 时间反转镜技术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的自适应滤波控制中的误差通道在线辨识与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全振 高守玮 +2 位作者 高志远 邵勇 朱晓锦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7,共7页
针对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振动控制算法的误差通道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在实施该控制算法中进行误差通道模型实时在线辨识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振动主动控制器输出端引入一个白噪声信号,采用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作为误差通道模型进行实时在... 针对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振动控制算法的误差通道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在实施该控制算法中进行误差通道模型实时在线辨识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振动主动控制器输出端引入一个白噪声信号,采用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作为误差通道模型进行实时在线辨识,利用性能判别器实时控制辨识环节的停止与否,同时振动主动控制采用滤波-X算法。给出了具有在线辨识功能的控制器结构与算法过程,并结合实验模型结构和测控平台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验证。基于MATLAB进行相关算法仿真,分析引入白噪声信号对辨识模型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辨识模型误差判定准则,并分析对振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实验平台进行了压电机敏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控制通道模型实时在线辨识策略是成功的,由此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及其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误差通道 实时在线辨识 自适应滤波控制 滤波-X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老化耦合模型的自适应多段恒流充电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夔宁 张宏济 +1 位作者 谢翌 傅春耘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3-1329,共7页
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热网络法以及老化模型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电-热-老化耦合的多状态联合估计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阶数自适应的多段恒流充电策略.通过构建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的帕累托边界曲线,得到了电池最短充电时间(β=1... 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热网络法以及老化模型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电-热-老化耦合的多状态联合估计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阶数自适应的多段恒流充电策略.通过构建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的帕累托边界曲线,得到了电池最短充电时间(β=1)、最小老化(β=0)及平衡(β=0. 02)充电三种充电策略,并与CC-CV充电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最短时间充电与2C CC-CV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最小老化充电与0. 1C CC-CV充电的老化损失都很小,但前者缩短了61. 7%的充电时间.平衡充电策略相比于最小老化策略,仅牺牲0. 06%SOH,缩短71. 19%的充电时间.相比于0. 5C CC-CV充电策略,平衡充电策略的充电时间减少了4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热-老化耦合模型 自适应多段恒流 粒子群优化算法 帕累托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远景和近景区域暗通道算法的图像去雾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源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3-588,共6页
为了提高图像去雾效果,提出混合远景和近景区域暗通道算法。首先建立远景和近景区域暗通道,为近景区域最小值通道和远景区域最小值通道之和,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调节系数;接着估计大气光值,通过混合暗通道远景区域的前50个像素点颜色值... 为了提高图像去雾效果,提出混合远景和近景区域暗通道算法。首先建立远景和近景区域暗通道,为近景区域最小值通道和远景区域最小值通道之和,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调节系数;接着估计大气光值,通过混合暗通道远景区域的前50个像素点颜色值的平均值获得,增设校正系数;然后导向滤波,采用自适应滑动窗口优化透射率;最后给出了算法流程。实验仿真显示所提算法去雾图像视觉效果较好,定量分析指标对比度、可见边对比度值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图像去雾 混合暗通道算法 近景区域 远景区域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图像迭代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岳阳 孙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9-33,79,共6页
对于被脉冲噪声污染的彩色图像,基于噪声检测,提出了一种迭代自适应滤波算法。对于彩色图像的每个通道,分别运用脉冲噪声检测器,估计出噪声像素点,应用后续迭代自适应滤波算法,只对每个通道中检测出来的噪声像素点进行滤波,而对非噪声... 对于被脉冲噪声污染的彩色图像,基于噪声检测,提出了一种迭代自适应滤波算法。对于彩色图像的每个通道,分别运用脉冲噪声检测器,估计出噪声像素点,应用后续迭代自适应滤波算法,只对每个通道中检测出来的噪声像素点进行滤波,而对非噪声像素点保持其值不变。实验结果证明,该滤波算法滤除脉冲噪声的能力优于传统的矢量滤波算法,并且更能有效地保留图像的边缘和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算法 彩色图像处理 脉冲噪声 多通道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