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林娥 曹克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7-218,共2页
关键词 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手术方法 术中监测 术中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2
作者 杨仕明 李佳楠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78,共2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手术逐渐在多个外科领域崭露头角,其中在耳科领域,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逐渐进入到临床应用。2024年作者团队率先成功完成了一例利用机械臂(OTOARM)和机械手(OTODRIVE)进行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手术,该...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手术逐渐在多个外科领域崭露头角,其中在耳科领域,机器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逐渐进入到临床应用。2024年作者团队率先成功完成了一例利用机械臂(OTOARM)和机械手(OTODRIVE)进行的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手术,该机器人手术系统以其匀速、慢速插入电极的独特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手术效果。本文旨在对此次手术进行总结,探讨机器人手术在人工耳蜗植入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 感音神经性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采政策下人工耳蜗植入人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趋势演变:基于单中心首月百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李佳楠 陈云鹤 +6 位作者 杜海侨 孙越 颜硕 周沁晔 庄博翔 康思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人工耳蜗集采政策实施后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选择趋势及并发症管理情况,为优化政策落地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5年3月3日至2025年3月31日集采政策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听...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人工耳蜗集采政策实施后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选择趋势及并发症管理情况,为优化政策落地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5年3月3日至2025年3月31日集采政策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听觉植入中心首月连续114例(138耳)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收集人口学特征、耳聋病史、术前干预、手术类型及并发症数据,与之前数据进行趋势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集采首月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数量114例(138耳),与历年相比有大幅度提升。患者年龄范围在8个月至74岁,儿童患者占比44.74%,成人患者占比55.26%,较既往成人患者比例(23.09%)大幅提升。所有患者中非常规病例占比42.98%,较历史数据(23.91%)大幅提升。在手术侧别的选择上,双侧植入占比21.05%,较集采政策前(7.00%)大幅提升。术前评估分析表明,助听器儿童使用率为21.05%,成人使用率为35.09%,扩展版听觉行为分级问卷分级绝大部分在0~2级之间,言语可懂度分级问卷分级情况为儿童组主要分布在1级(17.54%),成人组在5级(21.05%)中占较高的比例。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包括急性期耳鸣占16.58%、头晕占6.63%、发热占4.47%、皮瓣水肿1例,提示术前进一步优化并发症管理方案。结论 集采政策显著扩大了人工耳蜗受益人群,推动手术向成人、复杂病例及双侧植入发展,但术前宣教和并发症管理仍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集采政策 临床特征 手术趋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耳蜗结构与人工耳蜗植入听力研究
4
作者 禹昌彬 庄博翔 +4 位作者 伏振豪 左慧君 洪梦迪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病机制及人工耳蜗植入术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69例(78耳)... 目的 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听力下降的发病机制及人工耳蜗植入术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69例(78耳),且至少有一侧耳蜗植入耳符合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诊断标准,对其结构相关数据与听力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的体积与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外口直径显著相关(P=0.016、0.031),相关系数分别为0.275、0.246,呈弱正相关。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与外口直径显著相关(P<0.001),相关系数为0.711,呈强正相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的体积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显著相关(P=0.002),相关系数0.355,呈较弱正相关;与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引出率无相关性(P=0.100);与术后助听听阈无相关性(P=0.335)。前庭导水管中点直径、外口直径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无相关性(P=0.310、0.135);与ASNR引出率无相关性(P=0.239、0.173);与术后助听听阈无相关性(P=0.326,0.258)。合并Modini畸形与波动性听力下降事件无相关性(P=0.295);与ASNR引出率显著相关(P=0.018),相关系数-0.272,呈弱负相关。结论 前庭导水管直径大小和听力发展特点无关,和内淋巴囊体积加内淋巴管大小显著相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大小和听力发展特点有关,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越大,表现为波动性听力下降的可能性越大,而体积越小越可能表现为出生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LVAS发病机制可能是内淋巴囊体积增大后其压力调节的失衡;前庭导水管结构和术后助听听阈无关;LVAS和非LVAS患者术后残余听力的保留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合并Modini畸形的LVAS患者ASNR引出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内淋巴囊加内淋巴管体积 前庭导水管直径 人工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力学:人工耳蜗植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研究
5
作者 任柳杰 李辰龙 +1 位作者 姚文娟 张天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是目前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最有效的听力重建技术之一。随着植入人群日益多样化,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残余听力患者比例不断上升,如何在实现高效电刺激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残余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是目前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最有效的听力重建技术之一。随着植入人群日益多样化,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残余听力患者比例不断上升,如何在实现高效电刺激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残余听力、减少植入过程中的组织损伤,并最终提升术后听觉功能——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空间定位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已成为当前人工耳蜗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听力重建 人工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普通话声调发音声学分析
6
作者 韩辉 谢姣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 探讨以普通话为母语的语前聋儿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普通话声调发音声学特征,评估声调发音能力,为语前聋儿童声调康复训练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 目的 探讨以普通话为母语的语前聋儿童通过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普通话声调发音声学特征,评估声调发音能力,为语前聋儿童声调康复训练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50例单侧CI语前聋儿童和5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听力(normal hearing,NH)儿童。对参与儿童的声调发音样本进行录音,提取样本的基频数据,并基于基频曲线的3个采样点来绘制声调椭球,进而计算声调区分度、声调命中率和声调稳定度。结果 与NH儿童相比,CI儿童在声调区分度、声调命中率和声调稳定度这3个声学指标上表现明显较差。无论是CI组还是NH组,第2声和第3声的命中率明显低于第1声和第4声(P<0.01)。在CI儿童中,第2、3、4声的声调稳定度显著低于第1声(P<0.01),但第2、3、4声之间的稳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儿童在普通话声调的发音上存在声学缺陷,基于基频数据的声学分析方法能有效评估其普通话声调发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 声学特征 声调 基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时长对听障患者听觉言语能力的影响评估
7
作者 应俊 卢薇 田成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399,共6页
目的 本研究评估听力障碍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不同植入时长对其听觉言语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变化情况,旨在探讨康复中心如何为不同听障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方案,同时为人工耳蜗设备更新周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 目的 本研究评估听力障碍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不同植入时长对其听觉言语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变化情况,旨在探讨康复中心如何为不同听障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方案,同时为人工耳蜗设备更新周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浙江省人工耳蜗项目受助患者中随机抽取406例为研究对象,植入年龄0~8岁,平均年龄(3.12±1.75)岁。根据人工耳蜗植入后开机时长不同分为≤3年组(7例)、3<开机时长≤5年组(34例)、5<开机时长≤7年组(62例)、7<开机时长≤9年组(94例)、9<开机时长≤11年组(138例)、11<开机时长≤13年组(71例)6组。采用听觉行为能力分级标准量表、言语识别可懂度分级标准量表、中文版言语、空间、听觉质量标准量表-父母版对被试及其父母进行数据采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长对听障患者听觉及言语能力的影响变化;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探讨听障患者人工耳蜗术后的听觉、言语及言语空间听觉质量情况与人工耳蜗植入后开机时长是否存在线性相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讨评价患者听觉言语能力的量表得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开机时长1~9年内,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听障患者的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得分越高(P<0.001),言语感知、听觉质量两个维度均有显著改善(P<0.001);开机时长为9~13年,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听障患者听觉能力、言语可懂度及言语空间听觉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听觉能力影响言语感知,言语功能影响言语感知及听觉质量两个维度(P<0.001);总体来看,人工耳蜗术后更换体外机对患者听觉言语能力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时长9年是植入者听觉言语能力变化的分界点。开机9年内听障患者听觉言语能力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提升,9年后其变化呈下降趋势。听觉障碍患者的听觉言语敏感度对言语感知、听觉质量及生活质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植入时长 听觉 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效果预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赖恺瀛 刘佳浩 +2 位作者 左笑怡 梁茂金 王穗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人工耳蜗植入是当前帮助重度和极重度听障患者恢复部分听力的最有效方法,术后康复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更好地探讨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机器学习逐渐被应用于预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人工耳蜗植入是当前帮助重度和极重度听障患者恢复部分听力的最有效方法,术后康复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更好地探讨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机器学习逐渐被应用于预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样本量不足、数据特征缺乏多样化等问题。建议未来研究扩大样本量,并优化机器学习的模型,充分挖掘影响预测人工耳蜗植入后康复效果的因素,使机器学习更好地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人工植入 康复效果 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17年序贯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康复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厚毅 周爱然 +1 位作者 赵航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长时间间隔后对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康复训练方法及康复效果。方法对一例3岁时一侧CI、间隔17年后对侧CI(CI2)的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跟踪研究,其间经过3次调机,并在康复师指导下... 目的探讨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长时间间隔后对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康复训练方法及康复效果。方法对一例3岁时一侧CI、间隔17年后对侧CI(CI2)的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跟踪研究,其间经过3次调机,并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方法采用自下而上(最小音位对比)和自上而下(语义信息整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声场测听、环境声辨识、言语测听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综合评估康复效果。结果①康复训练后,CI2耳单侧的环境声识别率接近100%,林氏六音识别率为100%,双音节词和句子识别率从0提升到30%;皮层听觉诱发电位显示,CI2耳的波形与康复训练前的融合正波形态相比产生了一定变化;②CI2耳干预2个月后逐渐显示出双耳聆听优势,噪声下言语识别率(SNR=0 dB)从50%提升到82%。结论即使双耳植入间隔17年,经精细化调机和坚持康复训练后,该患者的CI2耳仍然能获得可用的听力,逐步发挥出双耳聆听优势,并体现出一定的大脑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序贯植入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技术
10
作者 崔丹默 薛书锦 +3 位作者 魏兴梅 陈彪 邹馨悦 李永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9-994,共6页
目的报告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例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的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听力学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 目的报告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例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的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听力学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等。结果6例患者中,1例患者行前庭窗植入,2例患者行面后径路植入,3例患者行经耳道径路或耳道/耳后联合径路植入。6例患者均顺利植入电极,1例患者术后面瘫情况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余5例患者术后未见面神经损伤,6例患者均未出现外耳道后壁塌陷、脑脊液耳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发现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情况时可根据面神经走行情况选择不同径路,完成人工耳蜗电极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 面神经发育异常 前庭窗径路 面后径路 道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实时多频耳蜗电图测试及电极扫描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王淑为 王丹丹 +1 位作者 杜海侨 李佳楠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0-636,共7页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过程中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agram,ECochG)中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振幅变化,探讨术中实时监测ECochG与残余听力保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过程中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agram,ECochG)中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振幅变化,探讨术中实时监测ECochG与残余听力保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CI患者4例,记录4例不同病因、不同年龄的CI患者术中人工耳蜗电极插入持续时间,分析植入时长与听力阈值改变的关系;分析人工耳蜗电极在250、500、1000、2000 Hz 4个刺激频率产生的CM振幅变化;比较各患者术前听力阈值、术中预测听力阈值与术后听力阈值,评估CM振幅变化与听力阈值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4例患者电极插入的持续时间从99~265 s不等,植入时长>90 s以上时听力阈值改变与植入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CM振幅基本呈现持续增长模式,幅值从14.4~115μV不等;在人工耳蜗电极放置期间CM振幅下降百分比与CI术后听力变化值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实时监测CI术中ECochG可以在手术期间为术者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并对术后残余听力保留情况提供参考。但仍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研究术中ECochG与术后听力变化之间的潜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 电图 微音电位 听力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韵律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苏日娜 戴蘅钰 +1 位作者 李葆明 尹敏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言语韵律是语音的超音段特征,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耳蜗植入(CI)可以帮助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能力发展,但CI儿童的言语韵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CI儿童的言语韵律的感知和产出特征以及干预策略进行... 言语韵律是语音的超音段特征,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耳蜗植入(CI)可以帮助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能力发展,但CI儿童的言语韵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CI儿童的言语韵律的感知和产出特征以及干预策略进行梳理,以期引起学界对CI儿童言语韵律研究的重视,同时为今后CI儿童的言语韵律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 儿童 韵律感知 韵律产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塞音发音特点研究
13
作者 郭倩倩 孟超 +3 位作者 吕静 潘慧 陈雪清 王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语前聋儿童术后普通话塞音产出特点。方法以30例3岁以内单侧CI语前聋儿童(CI组,平均生理年龄4.37±1.57岁,平均植入年龄1.54±0.78岁,其中听力年龄≤2岁组、2~3岁组、≥... 目的分析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语前聋儿童术后普通话塞音产出特点。方法以30例3岁以内单侧CI语前聋儿童(CI组,平均生理年龄4.37±1.57岁,平均植入年龄1.54±0.78岁,其中听力年龄≤2岁组、2~3岁组、≥3岁组各10例)和30例生理年龄(平均4.02±0.67岁)相匹配的听力正常(normal hearing,NH)儿童(NH组)为研究对象,选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发的《1.5至6岁普通话儿童发音测试(北京地区)》词表进行塞音发音测试,计算两组儿童产出塞音(/b/、/d/、/p/、/t/、/k/、/g/)的正确率及偏误率,及其与生理年龄和听力年龄等的相关关系。结果①CI组塞音产出总正确率及各个塞音的正确率均显著低于NH组(P<0.05),CI组各个塞音的正确率从高到低为/b/>/d/>/p/>/t/>/g/>/k/,NH组从高到低为/b/>/p/>/d/>/t/>/g/>/k/;②CI组塞音偏误模式与NH组类似,主要偏误均为替代错误,最易发生相同发音部位的音的相互替代,以及较难发音部位的音容易被较易发音部位的音替代;③随生理年龄和听力年龄增长,CI儿童塞音产出总正确率增加(P<0.05),术后3年进步最大,但依然没有达到百分百的正确率,塞音产出正确率与植入年龄无关(P>0.05)。结论语前聋CI儿童塞音产出水平落后于同龄NH儿童,听力年龄和生理年龄对塞音产出正确率有影响,其产出能力在术后3年内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 语前聋 儿童 塞音发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腔畸形伴脑脊液耳鼻漏一期内耳修补并人工耳蜗植入1例
14
作者 文艺 涂波 唐红燕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8-521,共4页
共同腔畸形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内耳畸形,临床常表现为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部分患者可伴有脑脊液耳漏。本文报道1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共同腔畸形伴脑脊液耳鼻漏的患儿,一期行内耳修补及人工耳蜗植入... 共同腔畸形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内耳畸形,临床常表现为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部分患者可伴有脑脊液耳漏。本文报道1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共同腔畸形伴脑脊液耳鼻漏的患儿,一期行内耳修补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无脑脊液漏、脑炎。本研究不涉及伦理,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腔畸形 脑脊液漏 人工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全分隔Ⅰ型患者合并脑脊液漏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技术与术后效果研究
15
作者 薛书锦 魏兴梅 +6 位作者 陈彪 高振橙 崔丹默 石颖 陈婧媛 孔颖 李永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5-1000,共6页
目的探究不全分隔Ⅰ型(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Ⅰ,IP-Ⅰ)合并脑脊液漏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同期修补脑脊液漏手术技术及术后脑脊液漏控制及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P-Ⅰ合并脑脊液耳漏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所有... 目的探究不全分隔Ⅰ型(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Ⅰ,IP-Ⅰ)合并脑脊液漏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同期修补脑脊液漏手术技术及术后脑脊液漏控制及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P-Ⅰ合并脑脊液耳漏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人工耳蜗植入同期行经水平半规管开窗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1周内使用抗生素治疗,术后1个月人工耳蜗开机,并开始接受听觉言语康复训练。结果所有患者人工耳蜗电极顺利植入,术后随访时间1~17年,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出现脑脊液耳漏,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听觉获益。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同期行经水平半规管开窗脑脊液漏修补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解决IP-Ⅰ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相关症状,预防脑脊液漏复发并帮助患者重建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全分隔Ⅰ型 脑脊液 畸形 人工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耳聋的有效性研究
16
作者 吴琼芳 马宁 +2 位作者 蔡爱军 梁佳 张社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聋患儿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先天性耳聋患儿100例。实施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比患儿术前、术后听觉行为分级...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聋患儿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先天性耳聋患儿100例。实施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比患儿术前、术后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评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评分及脑灰质密度的变化差异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年,患儿后扣带回、额内侧回、梭状回脑灰质密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年,患儿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engibity rating,SIR)评分、CAP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SIR评分、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评分与后扣带回、梭状回、额内侧回脑灰质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月内,1例患儿出现味觉异常,并且在短期内消失。结论先天性耳聋患儿应用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可增强大脑皮层能量活动,增强患儿脑灰质密度、听觉皮层功能、视觉皮层功能,促进大脑皮层发育,增强视觉皮层功能补偿机制,提高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评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评分,有效改善听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人工植入 先天性 治疗效果 脑灰质密度 听觉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价人工耳蜗植入的电极深度和位置
17
作者 孟娟 王涛 +1 位作者 张帆 秦兆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植入深度、位置与耳蜗大小、盘旋方式的关系,探讨植入后电极深度的影响因素和电极移位的原因。方法选取植入CI24RE(CA)弯电极30例和SONATA ti100 Standard直电极人工耳蜗装置41例,利用锥形束CT测量术后电极...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植入深度、位置与耳蜗大小、盘旋方式的关系,探讨植入后电极深度的影响因素和电极移位的原因。方法选取植入CI24RE(CA)弯电极30例和SONATA ti100 Standard直电极人工耳蜗装置41例,利用锥形束CT测量术后电极植入长度、植入深度角、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前CT评估的耳蜗大小、倾斜角度的关系。结果①术后电极植入深度角和长度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直电极组平均植入深度角为702±53度,平均植入长度为30.02±1.29 mm;弯电极组平均植入深度角为441±45度,平均植入长度为18.4±1.0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电极植入深度角与耳蜗底回的长径和宽径均呈负相关:直电极组r=-0.768(P<0.001)、r=-0.678(P<0.001),弯电极组r=-0.467(P=0.008)、r=-0.471(P=0.008)。电极植入长度与植入深度角呈正相关:直电极组r=0.578(P<0.001),弯电极组r=0.748(P<0.001)。③术后电极移位6例,均为弯电极且位于耳蜗180度位置。弯电极组中电极移位者与未移位者耳蜗底回倾斜角以及第一回和第二回之间的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8度vs 8.75度,P=0.006;15.23度vs 14.00度,P=0.033)。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植入长度和深度角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与耳蜗大小密切相关;耳蜗盘旋方式不同是引起电极移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 锥形束CT 植入长度 植入深度角 电极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对成人语后聋患者植入侧耳鸣的影响
18
作者 李玲 王乐 +3 位作者 户红艳 李红敏 李盼盼 叶放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究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侧耳鸣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进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的47例成人语后聋伴耳鸣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开机6个月进行耳鸣问卷评估,评... 目的 探究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侧耳鸣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进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的47例成人语后聋伴耳鸣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开机6个月进行耳鸣问卷评估,评估材料为耳鸣障碍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耳鸣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47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开机6个月时THI评分别为36.94±13.337、14.48±12.726分,VAS评分分别为5.13±1.676、2.34±1.903分,术后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例患者耳鸣完全消失,13例患者耳鸣减轻,14例患者耳鸣无变化,2例患者耳鸣加重,总体耳鸣有效率为66.0%(31/47);术前耳鸣病程与耳鸣严重程度对术后耳鸣预后有影响(P<0.05),术前耳鸣病程≤5年、中度及以上耳鸣组耳鸣有效率分别高于耳鸣病程>5年(P<0.05)、轻微及轻度耳鸣组(P<0.001)。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对成年语后聋患者植入侧耳鸣具有抑制作用;术前耳鸣病程短、耳鸣程度重的患者术后耳鸣改善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 鸣障碍量表 视觉模拟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对患儿听觉言语变化规律的影响
19
作者 孙小龙 郭娟丽 李晓洋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 探究双耳重度感音神经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听觉言语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单侧CI治疗... 目的 探究双耳重度感音神经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听觉言语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单侧CI治疗的患儿216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203例,人工耳蜗开机后漏诊32例,最终纳入171例。R软件spline函数拟合术后24个月听觉能力轨迹;多变量线性混合回归模型动态分析影响听能发育的协变量;Cox模型明确年龄与听能发育的关联性;E值法行敏感性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年龄与语言交流相关性。结果 CI植入后患儿语前听能恢复轨迹为Y=16.14+10.89X-0.54X2+0.01X3(0≤X≤24)。CI植入前协变量为听阈、语言模仿能力和术前佩戴助听器,CI植入后6~12月协变量为语言模仿能力和术后佩戴助听器,CI植入后24月协变量为术后佩戴助听器和语训时长。经Cox模型调整后,植入年龄与听能发育程度存在显著负关联效应(HR=2.07,95%CI:1.81~2.30)。在CI植入后3~24月,患儿轮流交流能力、主动交流能力、视觉交流能力和听觉注意力逐步提高,并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结论 CI植入年龄越早SNHL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越好,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患儿术后听力恢复、语言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聋 人工植入 听觉能力 语言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人工耳蜗患儿父母家庭弹性的中介作用
20
作者 张晓丹 龚静 +4 位作者 李亚敏 肖咏蓓 伍伟景 艾正平 谢姣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父母社会支持水平,分析亲职压力、家庭弹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路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喜来声康复中心已行人工耳蜗植入的283例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亲职压力...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父母社会支持水平,分析亲职压力、家庭弹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路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喜来声康复中心已行人工耳蜗植入的283例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亲职压力量表、家庭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父母的社会支持得分为(40.00±9.08)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患儿父母亲职压力对社会支持不仅有直接(负向)效应(β=-0.248,95%CI:-0.401~-0.081),还可以通过家庭弹性对社会支持产生间接效应(β=-0.182,95%CI:-0.331~-0.082)。结论人工耳蜗患儿父母社会支持水平不足。家庭弹性在亲职压力与社会支持间存在中介效应。儿科管理者可考虑以减轻亲职压力、强化家庭弹性的干预策略为出发点,提升患者父母社会支持水平,以促进患儿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入患儿 亲职压力 家庭弹性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