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运营模式下地铁的超静孔压分布特征与动力累积变形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善佳 薛婷 +1 位作者 王旭东 张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99,共6页
以往地铁隧道沉陷研究主要局限于不排水条件下的洞周土体动强度和液化及累积塑性变形等方面,但对排水条件循环荷载下超静孔压和累积塑性变形研究不足。结合地铁的正常运营状况,针对南京地铁河西段粉砂土工程地质特点,开展排水条件下循... 以往地铁隧道沉陷研究主要局限于不排水条件下的洞周土体动强度和液化及累积塑性变形等方面,但对排水条件循环荷载下超静孔压和累积塑性变形研究不足。结合地铁的正常运营状况,针对南京地铁河西段粉砂土工程地质特点,开展排水条件下循环荷载三轴实验。在获得可靠的动参数和动变形基础上,运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地基-隧道有限元模型,对地铁多运营模式下隧道地基土的排水条件循环荷载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得到运行方式和运行速度等因素影响下隧道洞周位移和超静孔压的动力响应性状。结果表明:双向运行时隧道上方的竖向位移响应值小于单向运行时的竖向位移响应值。而洞周超静孔压与之相反;列车运行速度为35 km/h的超静孔压响应值大于60 km/h的响应值,竖向位移无明显差异。列车低速产生的振动频率相对较低,能量衰减越慢,所以产生较大的超静孔压,与实测在规律上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运营模式 排水动力循环三轴试验 动力累积沉降 超静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运营模式的时序生产模拟及新能源消纳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萌 施凯杰 +3 位作者 李虎军 杨钦臣 刘军会 朱俊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随着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和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逐步商业化应用,储能的发展成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但是,储能还面临着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储能在多运营模式下的... 随着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和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逐步商业化应用,储能的发展成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但是,储能还面临着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储能在多运营模式下的协同运行策略,分析储能在多运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其次,考虑储能协同运行策略对时序生产模拟模型的修正,建立考虑储能运营模式多样化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模型。然后,采用IEEE 30节点标准算例分析和挖掘了储能在优先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验证了所提考虑储能运营模式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储能的不同容量/功率配置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构建了兼顾储能经济性指标与新能源消纳指标的配置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储能协同运行策略不仅能显著增加储能装置运营收益,还能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运营模式 协同运行 储能运营效益 新能源消纳 时序生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