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系的羁绊:亚太小多边安全合作的互动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德杰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40,165,166,共22页
在亚太地区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美国主导的亚太“轴辐式”双边联盟体系进行了多边化调整。当前以战略动机为导向的理论难以解释为何这一联盟体系的多边化能够导向小多边安全合作。因此,需要从联盟体系内部,即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以及联... 在亚太地区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美国主导的亚太“轴辐式”双边联盟体系进行了多边化调整。当前以战略动机为导向的理论难以解释为何这一联盟体系的多边化能够导向小多边安全合作。因此,需要从联盟体系内部,即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以及联盟体系与外部安全伙伴的关系来讨论三方在两个层次的互动逻辑。在联盟体系的等级制结构下,盟友对美国安全依赖的单向性,以及体系相对于战略自主国家的封闭性,对其多边化产生了羁绊作用。一方面,联盟体系内部因盟友间深入的安全合作而弱化了其单向性,而议题参与的“临界数量”则凸显了体系的封闭性,从而形成了整合型小多边安全合作;另一方面,联盟体系与外部安全伙伴通过广泛的安全合作而使封闭性弱化,但也因安全伙伴的战略自主而继续维持着安全依赖的单向性,从而形成了拓展型小多边安全合作。通过分别考察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和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合作的特点,这两类合作的互动逻辑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安全合作 “轴辐式”联盟 羁绊作用 安全依赖 战略 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安全合作与美国亚太盟国的地位测度研究
2
作者 姜丽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7,共21页
当前美国正在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在亚太地区组建了诸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要求盟国予以支持,盟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上升。但美国的亚太盟国却并未完全追随美国,而是选择性地参加这些多边合作安排,相应地,各盟国在该安全... 当前美国正在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在亚太地区组建了诸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要求盟国予以支持,盟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上升。但美国的亚太盟国却并未完全追随美国,而是选择性地参加这些多边合作安排,相应地,各盟国在该安全体系中也存在显著的地位差异。本文探究了在此背景下美国亚太盟国之间出现地位差异的原因。本文提出,对美国亚太盟国进行地位测度的关键在于确定盟国与美国的威胁认知共识差异和安全分工水平差异。威胁认知共识决定了盟国是否选择加入多边安全机制;在此基础上盟国的安全分工水平决定了其在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假设:当盟国与美国存在威胁认知共识,则会加入议题性多边安全机制;若盟国在其中的安全分工水平高,则居于重要地位,若安全分工水平低,则居于次要地位。若盟国与美国不存在威胁认知共识,则不会参加议题性多边合作,因此只能居于边缘地位。本文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三个盟国日本、韩国和菲律宾为案例验证上述假设。美国小多边安全合作给中国周边安全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压力。探究盟国在其中的参与逻辑与角色地位,对中国消解周边军事安全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认知 安全分工 亚太联盟 联盟地位测度 多边安全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跃钦 谢剑南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3-18,共6页
朝鲜核试验的进行,朝核问题再次凸显,地缘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东北亚亟待建构一个以六方会谈为基础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六方会谈作为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实践的一种过程,既为将来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作了铺垫,又带来了解决问题... 朝鲜核试验的进行,朝核问题再次凸显,地缘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东北亚亟待建构一个以六方会谈为基础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六方会谈作为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实践的一种过程,既为将来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作了铺垫,又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契机,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妥善解决朝核问题和建构新东北亚安全秩序,以六方或多方会谈为基础的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将会是最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 东北亚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安全形势与多边安全合作
4
作者 张业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7,共6页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亚太国家在加速本国经济发展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对就亚太政治和安全问题开展多边对话与合作开始表示关注,除提出一些设...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亚太国家在加速本国经济发展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对就亚太政治和安全问题开展多边对话与合作开始表示关注,除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外,还积极采取一些实际的步骤来推动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多边安全合作 安全问题 安全机制 安全形势 国际关系 亚太安全 东盟地区论坛 亚太国家 安全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实践多边安全战略的“得”与“失”——以六方会谈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毕颖达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80,共16页
韩国一直积极探寻建立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韩国认为,多边安全合作应在坚持韩美同盟基础上进行,这种认识暴露了韩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卢武铉政府却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未将对朝交流合... 韩国一直积极探寻建立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韩国认为,多边安全合作应在坚持韩美同盟基础上进行,这种认识暴露了韩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卢武铉政府却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未将对朝交流合作与核问题挂钩,使得六方会谈得以持续召开,并取得了一系列实际成果。而李明博政府立足同盟,坚持"以压促变"的基调,破坏了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原则,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无核化进程。之后的"战略忍耐"等于"放任"了朝鲜的核行动,使朝核问题再次经历了一个"失去的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安全合作 六方会谈 战略忍耐 多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权的逻辑: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多边转向 被引量:28
6
作者 凌胜利 王彦飞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126,159,160,共38页
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起双边联盟体系,但近年来对于加强多边安全合作更为积极。美国近几届政府在亚太安全战略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从奥巴马政府到拜登政府都在推动双边合作转向多边合作,而为何发生这一转变值得探讨。美国在权力优... 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起双边联盟体系,但近年来对于加强多边安全合作更为积极。美国近几届政府在亚太安全战略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从奥巴马政府到拜登政府都在推动双边合作转向多边合作,而为何发生这一转变值得探讨。美国在权力优势明显时,倾向于采取双边合作;当美国权力优势缩小时,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其安全合作形式是接近于联盟还是相对松散的安全合作,则取决于外部威胁性质和内部分歧大小。美国亚太安全合作形式的调整取决于中美实力差距、外部威胁变化和成员国分歧,多边形式可以更大范围地进行国际动员,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拥有稳固的合作基础、灵活的多边形式和共同的身份认同,有助于美国调动战略资源和联合应对共同关注的威胁。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增强了美国的安全动员能力,冲击了亚太地区秩序,给中国带来较大的安全压力。但不同合作机制也面临合作程度不一、成员战略分歧和合作议题分散的影响,合作进程存在着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安全合作 联盟转型 亚太安全 美国霸权 “印太”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安全环境与地区多边主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时永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7,64,共8页
经济因素是目前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基本因素。经济迅速增长和国家间经济上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及政治上多元性特点,使地区政治格局表现出大国关系与朝鲜半岛和东南亚两个次区域问题相互交融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中、美、日、俄四大... 经济因素是目前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基本因素。经济迅速增长和国家间经济上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及政治上多元性特点,使地区政治格局表现出大国关系与朝鲜半岛和东南亚两个次区域问题相互交融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中、美、日、俄四大国之间的关系对地区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恰恰在这里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东盟的崛起和向大东盟方向发展将对大国关系和整个亚太地区安全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地区安全环境 亚太安全 冷战后 东盟地区论坛 东亚地区 安全战略 多边安全合作 大国关系 安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安全中的矛盾与合作
8
作者 时永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4-49,共6页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多边安全合作 亚太安全 东盟地区论坛 安全结构 军事同盟 “中国威胁论” 地区安全 霸权主义 安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与东盟地区论坛进程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斌 《南洋问题研究》 1999年第3期37-41,共5页
关键词 东盟地区论坛 东盟国家 亚太地区 亚太安全 建立信任措施 安全问题 多边安全合作 预防性外交 地区安全 安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主要不稳定因素分析
10
作者 郭震远 《亚非纵横》 1999年第3期5-8,共4页
90年代初以来,亚太地区基本上保持着相对的和平稳定,即便东亚金融危机,也没有严重破坏这种局面。但是,人们对地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表现了日益强烈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是90年代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还是地区多边... 90年代初以来,亚太地区基本上保持着相对的和平稳定,即便东亚金融危机,也没有严重破坏这种局面。但是,人们对地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表现了日益强烈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是90年代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还是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所谓的预防性外交主要就是针对各种不稳定因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不稳定因素 地区安全 东亚金融危机 不利影响 台湾海峡 不稳定性 多边安全合作 预防性外交 南海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