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TATCOM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龚鸿 王渝红 +2 位作者 李媛 李兴源 魏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8,共7页
为提高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与积分滑模控制相结合的D-STATCOM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实现D-STATCOM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解耦,消除D-STATCOM... 为提高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与积分滑模控制相结合的D-STATCOM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实现D-STATCOM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解耦,消除D-STATCOM直流侧电容电压的非线性特性,使之在支撑公共耦合点(PCC)处电压的同时快速稳定直流侧电压,并利用积分滑模控制增强其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仿真和物理实验结果表明,D-STATCOM采用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配电网PCC处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均能快速、准确地调整到其参考值,并在外部干扰及参数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线性 积分滑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兰华 尹鹏 +4 位作者 蔡国伟 沈佳星 陈冬梅 刘国兴 张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41-145,共5页
提出一种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以提高其动态性能。首先给出STATCOM的动态模型,然后应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得到精确的线性化模型。将STATCOM应用到风电场中,比较加入S... 提出一种风电场中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以提高其动态性能。首先给出STATCOM的动态模型,然后应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得到精确的线性化模型。将STATCOM应用到风电场中,比较加入STATCOM前后的电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对STATCOM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同时STATCOM的应用也提高了风电场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输入-输出 反馈线性化 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Boost型DC/DC变换器非线性控制方案 被引量:38
3
作者 刘锦波 明文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55-61,共7页
针对Boost型DC/DC变换器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时存在非线性和不稳定的零动态,从而导致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这一控制方案采用以非线性控制的电感电流作为内环、具有PI... 针对Boost型DC/DC变换器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时存在非线性和不稳定的零动态,从而导致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这一控制方案采用以非线性控制的电感电流作为内环、具有PI控制的电容电压作为外环的串级结构。该方案既可以很好地解决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进行直接控制时所存在的不稳定零动态问题,又克服了单纯采用电感电流作为输出间接控制电容电压时易受电源波动和负载变化影响的不足。对自制的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Boost型DC/DC变换器的诸如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稳态静差、动态调整时间等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型DC/DC变换器 线性控制策略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零动态 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自动着陆控制系统中输入/输出的反馈线性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江 王晓燕 +1 位作者 赵书玲 钟文涛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5期10-12,共3页
飞机着陆自动跟踪控制系统,采用微分几何反馈线性化处理非线性方程输入/输出反馈。由设置等效输入,将系统等效解耦为一阶、二阶线性子系统;经设置期望输出轨迹、定义系统跟踪误差、选择控制律,使全部跟踪状态保持有界,系统误差按指数规... 飞机着陆自动跟踪控制系统,采用微分几何反馈线性化处理非线性方程输入/输出反馈。由设置等效输入,将系统等效解耦为一阶、二阶线性子系统;经设置期望输出轨迹、定义系统跟踪误差、选择控制律,使全部跟踪状态保持有界,系统误差按指数规律收敛于零。仿真表明反馈线性化系统满足纵向着陆无误差要求,具有较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线性化 线性 输入 输出 自动着陆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PT算法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明光 李鹏远 +1 位作者 谢雯洁 李鹏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系统采用的固定电压法、增量电导法等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跟踪速度慢、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采用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为了控制光伏系统中电网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技术... 针对目前光伏发电系统采用的固定电压法、增量电导法等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跟踪速度慢、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采用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为了控制光伏系统中电网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技术,使得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直流母线电压可用相同的算法进行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基于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算法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反馈线性化技术控制逆变器后,日照强度和温度变化不会对电网功率因数产生影响;变步长电导增量法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且降低了电网电流的总谐波失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逆变器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 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输入 输出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其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非线性控制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锦波 明文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1-177,共7页
针对传统的Boost型DC/DC变换器存在不稳定的零动态问题,Viswanathan K.提出了一种改进拓扑结构的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考虑到现有文献均采用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线性控制方法,难以发挥该三态Boost变换器的优势,为此,在建立三态Boost... 针对传统的Boost型DC/DC变换器存在不稳定的零动态问题,Viswanathan K.提出了一种改进拓扑结构的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考虑到现有文献均采用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线性控制方法,难以发挥该三态Boost变换器的优势,为此,在建立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大信号状态空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其多变量、非线性特点,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自制的样机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方法相比,该新型非线性控制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较宽、稳态偏差小,而且动态性能也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型DC/DC变换器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线性控制方法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零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的三相APF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浦星材 邓玉章 +1 位作者 张清扬 洪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9期56-59,65,共5页
将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控制方法应用于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非线性控制中。首先建立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模型,推导出了其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实现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有功补偿电流和无功补偿... 将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控制方法应用于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非线性控制中。首先建立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模型,推导出了其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实现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有功补偿电流和无功补偿电流的解耦控制器设计。最后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实现APF的解耦控制,具有较好的补偿特性,经该控制算法补偿,谐波畸变率限制在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线性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的光伏并网控制策略分析
8
作者 李锐 邱晓燕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0-122,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技术,将非线性的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分解为d-q旋转坐标系下的两个等效线性控制系统,使直流侧电压、交流侧功率因数得到解耦控制。采用极点配置技术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 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技术,将非线性的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分解为d-q旋转坐标系下的两个等效线性控制系统,使直流侧电压、交流侧功率因数得到解耦控制。采用极点配置技术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以获得满意的动态品质和稳定性。另外,利用改进的增量电导法实现其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使系统兼具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能满足光伏并网控制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描述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改进的增量电导法 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移动机器人混合编队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佳佳 马磊 +1 位作者 韩晓霞 徐智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529,共5页
为实现异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混合编队控制,在领航跟随者的结构框架下,分析差动和车式两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混合结构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方法,设计相应控制器,验证该控制器在特定... 为实现异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混合编队控制,在领航跟随者的结构框架下,分析差动和车式两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混合结构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方法,设计相应控制器,验证该控制器在特定情况下的内动态稳定性。分别在MATLAB软件平台和自主研发的多轮式移动机器人硬件平台上进行三角形编队控制实验,得到了预期的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混合编队 领航跟随者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内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SMES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晓冬 雷勇 杨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3,共6页
由于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的非线性特性,精准的控制策略是SMES实际应用的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非线性鲁棒控制的SMES功率控制策略。建立了电压源型SMES的交流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斩波器两部分的数学模型。根据反馈线性化原理,设计... 由于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的非线性特性,精准的控制策略是SMES实际应用的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非线性鲁棒控制的SMES功率控制策略。建立了电压源型SMES的交流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斩波器两部分的数学模型。根据反馈线性化原理,设计了SMES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的SMES对功率指令具有优秀的跟踪能力,同时能够快速稳定直流侧电压。与SMES的经典PI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超导磁储能 线性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连续系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孔小兵 刘向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非线性约束预测控制关键是求得可行性优化解.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是非线性控制一种常用的方法,其系统的初始线性输入约束转化成非线性基于状态的约束,因而无法采用常规的二次规划(QP)求解优化问题.针对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系统,本文提出迭... 非线性约束预测控制关键是求得可行性优化解.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是非线性控制一种常用的方法,其系统的初始线性输入约束转化成非线性基于状态的约束,因而无法采用常规的二次规划(QP)求解优化问题.针对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系统,本文提出迭代二次规划方法来寻求非线性优化解.为了保证算法的收敛性,系统加入另外一种迭代算法来保证其在整个预测时域上能得到可行解.仿真控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 预测控制 连续系统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无模型输出一致性控制
12
作者 孙一仆 陈鑫 +2 位作者 贺文朋 佘锦华 吴敏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16,共13页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化,简化分布式控制器的设计复杂性.具体而言,设计一种双层分布式控制结构,在物理空间层通过无模型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未知系统线性化,在微分同构空间层利用线性控制技术进行分布式共识控制.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处理未知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有效性,将传统的线性分布式控制方法扩展到未知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无模型输出共识控制 微分同胚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自适应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准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媛 方番 +3 位作者 肖先勇 张芮 李佳逸 漆万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67-2176,共10页
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准Z源逆变器(QZSI)存在着不稳定的零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导致系统振荡、动态响应缓慢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提出将直通电流和脉冲直流电压作为状态变量建立QZSI直流侧的仿射非线性二阶模... 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准Z源逆变器(QZSI)存在着不稳定的零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导致系统振荡、动态响应缓慢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提出将直通电流和脉冲直流电压作为状态变量建立QZSI直流侧的仿射非线性二阶模型,将原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具有模型精确、阶数低、算法简单等优点。基于此模型,设计经典PI控制器调节QZSI的输入电压,并最终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阐述了QZSI的输入/输出线性化建模方法,并通过理论推导证明该线性化系统零动态稳定,设计QZSI直流侧与交流侧控制器,实现光伏逆变器升压、并网波形及功率控制3个目标。通过仿真及实验与经典控制策略对比,显示该控制方法能使QZSI输入电压快速跟踪最大功率点,并且在系统工作点大范围变化时能保证输入电压及并网电流波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准Z源逆变器 零动态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适应输入—输出线性化的无刷直流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揭贵生 马伟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9-1073,共5页
对基于理想换相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给出其单相等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基于自适应输入—输出线性化(AIOL)方法,设计了适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参数辨识与控制的电流控制器,来提高驱动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能力;此外,对辨识方法进行... 对基于理想换相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给出其单相等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基于自适应输入—输出线性化(AIOL)方法,设计了适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参数辨识与控制的电流控制器,来提高驱动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能力;此外,对辨识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研究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AIOL方法不要求各状态量解耦,参考模型中也不包含估计状态量,因而自适应律的导出较简单,并且使参数辨识与电机控制在一个框架内得到解决,更适合电机的运行控制;基于AIOL方法的改进参数辨识算法消除了待辨识参数变化互相耦合、相互抵消的负面影响,能够准确、稳定地估计电机参数,且系统的响应性能较好,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自适应输入-输出线性化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广义系统的输入-输出能量解耦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心壮 张庆灵 《东北工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3-526,共4页
考虑线性广义系统的输入 输出能量解耦问题,即从输入 输出的能量关系上实现解耦,使得任何一个输入能量主要控制对应的一个输出的能量,对其他输出能量的影响尽可能小·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线性广义系统能够输入 输出能量解耦的... 考虑线性广义系统的输入 输出能量解耦问题,即从输入 输出的能量关系上实现解耦,使得任何一个输入能量主要控制对应的一个输出的能量,对其他输出能量的影响尽可能小·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线性广义系统能够输入 输出能量解耦的充分条件,使得闭环系统具有上述性能,同时也是容许(即正则,稳定,无脉冲)的,并且基于线性不等式的解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利用结果提出线性广义系统输入 输出能量解耦的算法并给出一个数值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广义系统 输入-输出能量解耦 状态反馈 输入变换 线性矩阵不等式 容许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线性化多输入多输出PMSM非交互式控制
16
作者 孟昭军 孙昌志 安跃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1期16-21,26,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强耦合特性,提出利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实现多输入多输出永磁同步电动机非交互式控制方法.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运用微分几何理论讨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多输入多输出情况下可以进行精确线性化的条件,并...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强耦合特性,提出利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实现多输入多输出永磁同步电动机非交互式控制方法.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运用微分几何理论讨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多输入多输出情况下可以进行精确线性化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精确线性化.运用状态坐标变换和状态反馈变换完成了非交互式控制设计,对精确线性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了比例-积分控制器,并对控制的结果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化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非交互式控制 精确线性化 状态反馈 线性控制 坐标变换 微分几何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PWM整流器的反馈线性化直接电压控制 被引量:36
17
作者 张平化 杨贵杰 李铁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9-46,共8页
为了提高整流器在负载大扰动范围内的电压响应速度,在现有的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直接电压控制的方法及算法。该算法突破传统的双环级联的控制方式,由电压误差直接控制输入变量,从而达到母线电压快速镇定的目标。论文对现... 为了提高整流器在负载大扰动范围内的电压响应速度,在现有的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直接电压控制的方法及算法。该算法突破传统的双环级联的控制方式,由电压误差直接控制输入变量,从而达到母线电压快速镇定的目标。论文对现有的反馈线性化方法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控制律进行适当的修正,建立一种由电压误差和负载电流误差并行的直接控制规律。利用整流器模型和电压误差方程对系统的稳态,以及不同负载扰动下的动态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参数存在误差时的影响。通过仿真对比及实验结果,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直接电压控制方法,在简化控制变量表达式和减少计算变量的同时,能够保证全局稳定收敛,并进一步提高电压在负载大范围扰动下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状态反馈 线性控制 输入输出线性化 直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法的同步磁阻电机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雷 马姝靓 +1 位作者 肖华鹏 唐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6,共7页
抑制同步磁阻电机的混沌而保持其稳定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同步磁阻电机的混沌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同步磁阻电机不同的运动状态;并结合微分几何中的局部反馈线性化理论以及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 抑制同步磁阻电机的混沌而保持其稳定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同步磁阻电机的混沌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同步磁阻电机不同的运动状态;并结合微分几何中的局部反馈线性化理论以及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结果表明,给予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滑模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精确同步磁阻电机和不确定同步磁阻电机的输出信号的有效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滑翔机的反步与反馈线性化控制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凯 刘雁集 马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水下滑翔机是高阶非线性系统,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在滑翔机俯仰角大幅度转换过程中易出现调整时间变长,控制精度下降等问题。通过研究水下滑翔机动力学模型,在保留模型非线性特征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基于反步法以及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 水下滑翔机是高阶非线性系统,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在滑翔机俯仰角大幅度转换过程中易出现调整时间变长,控制精度下降等问题。通过研究水下滑翔机动力学模型,在保留模型非线性特征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基于反步法以及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水下滑翔机纵倾运动控制器。数值仿真表明,在俯仰角大范围转换动态过程中,2种方法均能实现滑翔机纵倾运动的控制,反步控制器更适宜用于俯仰角的控制,而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对压载水囊质量的控制则更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滑翔机 反步法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俯仰控制 仿真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温度精确反馈线性化预测控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俐均 杜尚丰 +1 位作者 梁美惠 何耀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7,共6页
温室温度系统具有强非线性特性,通常会导致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操作复杂,不适宜实际生产应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输入输出精确线性化的温度预测控制算法。根据能量平衡定律,构建了温室温度系统机理模型,将其转换为仿射非线性系统;利用... 温室温度系统具有强非线性特性,通常会导致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操作复杂,不适宜实际生产应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输入输出精确线性化的温度预测控制算法。根据能量平衡定律,构建了温室温度系统机理模型,将其转换为仿射非线性系统;利用微分几何理论,获得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实现了原系统输入输出的精确线性化;在此线性化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预测控制器,使温度跟踪误差与加热损耗的加权和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精确反馈线性化预测控制系统能够综合权衡控制精度与运行能耗,调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温度 输入输出线性化 反馈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