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空间法单输入多输出系统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培杰 潘勇 +1 位作者 穆星 任向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针对高阶统计量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要求地层反射系数是非高斯白噪声,并且子波提取速度较慢的缺陷,提出子空间法单输入多输出系统(SIMO)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即基于信号和噪声子空间正交的原理,建立二次型的目标函数,通过对... 针对高阶统计量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要求地层反射系数是非高斯白噪声,并且子波提取速度较慢的缺陷,提出子空间法单输入多输出系统(SIMO)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即基于信号和噪声子空间正交的原理,建立二次型的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就可以提取出混合相位的地震子波,它不需要对地层反射系数做任何假设,因此完全不同于高阶统计量地震子波提取。模型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子空间法SIMO系统混合相位子波提取速度快且准确度高,非常适合于无井和井资料不可靠地区的地震子波提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输入多输出系统 二阶统计量 混合相位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彩色输入输出设备常用颜色空间及其转换 被引量:30
2
作者 田玉敏 梁若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98-200,274,共4页
讨论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生成和显示领域中经常使用的几个颜色空间,重点介绍了在这些颜色空间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公式。
关键词 计算机 彩色输入输出设备 颜色空间 色域 表色系统 色刺激值 图像处理 颜色几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毫米波射频/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继系统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维 王静怡 +2 位作者 马鑫洋 石文孝 曹景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6-544,共9页
为准确评价混合毫米波射频/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millimeter Wave Radio Frequency/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ree Space Optical,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的性能,利用Meijer-G函数推导出混合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 为准确评价混合毫米波射频/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millimeter Wave Radio Frequency/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ree Space Optical,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的性能,利用Meijer-G函数推导出混合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端到端中断概率、误码率以及遍历容量的闭合解析表达式。该混合系统的中继采用固定增益方案、接收端采用等增益合并方式合并多路信号。mmW RF信道服从Nakagami-m衰落,FSO信道服从Gamma-Gamma分布。数值仿真结果显示,MIMO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由于大气湍流强度的增强而导致的混合中继系统性能降低。随着激光发射器和光电探测器相对应的收发孔径数目的增加,混合中继系统性能逐渐增强,但与此同时系统的复杂度也不断提高。综合分析可知,当激光发射器发送的激光信号束与光电探测器使用的接收孔径数相等且都为2时,MIMO-FSO链路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混合射频/自由光通信中继系统 毫米波 多输入多输出 固定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关性对水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道容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朴大志 孙长瑜 李启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3-579,共7页
通过三维多径相关模型,以垂直收发阵为例研究了信道参数如声线角度扩展范围、到达方向和收发阵元间距对水声MIMO信道容量的影响。如果考虑静止的收发阵,且不考虑信道中散射体的运动时,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由收发阵元信号的空间相关性决定... 通过三维多径相关模型,以垂直收发阵为例研究了信道参数如声线角度扩展范围、到达方向和收发阵元间距对水声MIMO信道容量的影响。如果考虑静止的收发阵,且不考虑信道中散射体的运动时,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由收发阵元信号的空间相关性决定,当空间相关性较小时,增加收发阵元数可以带来较大的信道容量增益,而当空间相关性较大时,随着收发阵元数的增加信道容量将趋于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水声 空间相关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的MC-PMSM矢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葛红娟 苏国庆 +1 位作者 刘伯华 杨冬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3,共5页
针对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SVM-HCC)方法存在的缺点,如虚拟整流环节在零矢量导通期间,虚拟逆变环节的输出电流滞环控制失效,提出了将虚拟整流环节中的零矢量用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来合成的思想。该方法将空间矢量的60&#... 针对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SVM-HCC)方法存在的缺点,如虚拟整流环节在零矢量导通期间,虚拟逆变环节的输出电流滞环控制失效,提出了将虚拟整流环节中的零矢量用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来合成的思想。该方法将空间矢量的60°相区分为两个30°相区,使用不同的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使虚拟直流环节具有有效直流电压,从而有效控制电动机电流。对MC-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SVM-HCC方法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分析和试验研究。原理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将虚拟整流环节中的零矢量用两个互补的非零矢量来合成后,采用SVM-HCC的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好的网侧性能,而且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波形的正弦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永磁同步电动机 输入电流空间矢量调制-输出滞环电流控制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tor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光通信系统设计
6
作者 郝兵 吴迪 萧威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的复用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固定比例像素化VLC系统。系统首先执行空间角度映射,使数据的传送可在角域中进行;同时利用R... 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系统的复用增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固定比例像素化VLC系统。系统首先执行空间角度映射,使数据的传送可在角域中进行;同时利用Raptor编码方法来跟踪由于窗口截断而引起的数据信道特性变化;然后对于使用高速相机捕捉到的一系列时变图像,利用散景效应获得所有链路距离上的固定比例图像。实验利用液晶显示器和高速相机,对所提出的VLC系统进行了验证。与传统的像素化MIMO系统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在未对准朝向的情境下具有更高的鲁棒性,从而在多路复用场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可见光通信 Raptor编码 空间角度映射 固定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分复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分组多用户分集
7
作者 曾二林 朱世华 +1 位作者 廖学文 王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5,共5页
该文针对基于空分复用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研究了空间衰落相关和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容量的影响,提出了两种新的分组多用户分集方案。所提出的方案通过合理选择共道用户,能有效提升系统容量,同时兼顾公平性。分析和仿真结... 该文针对基于空分复用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下行链路,研究了空间衰落相关和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容量的影响,提出了两种新的分组多用户分集方案。所提出的方案通过合理选择共道用户,能有效提升系统容量,同时兼顾公平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对衰落相关性以及信道估计误差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其中,第2种方案与第1种相比较,容量性能更优,但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复用 多输入多输出 下行链路 多用户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准平稳目标空间定位算法
8
作者 李洪兵 田海林 +1 位作者 姜军 魏桥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39,44,共6页
针对现有双基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目标定位算法不适用于准平稳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双基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准平稳目标空间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目标的准平稳特性和旋转不变特性估计参数(ESPRIT)方法来估计目标相对于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 针对现有双基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目标定位算法不适用于准平稳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双基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准平稳目标空间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目标的准平稳特性和旋转不变特性估计参数(ESPRIT)方法来估计目标相对于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的二维角度,从而实现对准平稳目标的空间定位。仿真验证表明:该算法不需要多维谱峰搜索和参数配对,具有较小的运算量,并能对消空间阵列噪声,适用于更广泛的未知噪声背景和低信噪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定位 双基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准平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一种子信道分配方案
9
作者 车小林 何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0-1824,共5页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下行链路,基于脏纸编码(DPC)和线性接收机,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子信道分配方案.每个子载波上,各用户以其信道矩阵左奇异向量作为接收机;发射机已知所有用户的信道信息,通过贪婪DPC预... 针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下行链路,基于脏纸编码(DPC)和线性接收机,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子信道分配方案.每个子载波上,各用户以其信道矩阵左奇异向量作为接收机;发射机已知所有用户的信道信息,通过贪婪DPC预编码,分配空间子信道;然后,根据各子信道增益进行注水功率分配获得最大的和速率信道容量.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接近Sato界的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多用户 脏纸编码 予信道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遗留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平衡研究
10
作者 赵归梅 吴秋梅 +4 位作者 胡文友 黄标 祖艳群 李元 湛方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2-1502,共11页
为探究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与输出通量特征,本试验以长江下游某典型遗留硫铁矿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Pb、Cu、Zn、Cr)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设置监测田块,核算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输入与输出通量及构建含量预测模型... 为探究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与输出通量特征,本试验以长江下游某典型遗留硫铁矿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Pb、Cu、Zn、Cr)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设置监测田块,核算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输入与输出通量及构建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硫铁矿区小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主要是Cd、Cu、Zn,分别有5.88%、33.99%和13.07%的土壤样品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水稻籽粒中Cd和Cr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限量值的点位比例分别为36.00%和13.33%;土壤Cd、Cu、Zn的空间分布呈现上游矿坑周边及下游水库入口处含量高的趋势,且三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Pb和Cr的空间分布与之不同,其中Cr与其他元素呈现负相关关系;根据监测田块核算,研究区Cd、Cu、Pb、Zn、Cr的年输入通量分别为15.62、86.63、292.92、325.89、90.30 g·hm^(-2)·a^(-1),年输出通量分别为2.85、0.32、37.20、196.15、5.94 g·hm^(-2)·a^(-1),土壤重金属呈现不断累积的特征;预测Cd和Cu在未来20 a间含量会明显增加,Pb、Zn、Cr反之。综上,加强上游矿区的水源治理,提倡下游农田科学灌溉,减少灌溉水中Cd等重金属输入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区 重金属 空间分布 输入-输出通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小区多输入多输出正交空分复用系统中低复杂度用户选择算法
11
作者 吕晶 罗汉文 +1 位作者 刘伟 张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66-1270,共5页
针对抑制协作小区外干扰的多小区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空分复用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用户选择算法.该方法通过贪心搜索迭代选择用户,在用户选择的每一步中选择使得小区平均系统容量增幅最大的用户,并自适应地调整服务用户数而使... 针对抑制协作小区外干扰的多小区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空分复用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用户选择算法.该方法通过贪心搜索迭代选择用户,在用户选择的每一步中选择使得小区平均系统容量增幅最大的用户,并自适应地调整服务用户数而使小区平均系统容量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和干扰噪声比条件下,与抑制协作小区外干扰的多小区MIMO块对角化系统用户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小区平均系统容量,且增加了同时服务的用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小区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空分复用 协作小区外干扰抑制 用户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浅海水声通信打孔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巍 乔钢 +2 位作者 王玥 邢思宇 刘凇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6-1124,共9页
主要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水声通信判决反馈信道估计技术。针对传统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在非高斯加性噪声环境下跟踪估计缓慢时变水声信道存在误码遗传的缺点,提出了水声通信打孔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利用级联码... 主要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水声通信判决反馈信道估计技术。针对传统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在非高斯加性噪声环境下跟踪估计缓慢时变水声信道存在误码遗传的缺点,提出了水声通信打孔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利用级联码解编码信息评价水声信道频域响应估计值的可靠性,删除偏差明显的频域子信道,结合插值等手段恢复完整的信道频域响应,作为信道反馈信息。仿真和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打孔技术的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相较传统算法能够更好地抑制误码遗传,对抗突发噪声,跟踪信道的缓慢时变,提高水声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水声通信 判决反馈 信道打孔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并行MIMO空间复用检测器的VLSI结构
13
作者 李晓峰 冯大政 胡树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1,84,共8页
针对2×2天线配置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近最大似然多输入多输出检测算法.此算法只对搜索树的第2层节点耗尽搜索,第1层应用区域判定法直接得到假设星座点和反假设点,不需要对每一层搜索树的部分欧几里得距离... 针对2×2天线配置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近最大似然多输入多输出检测算法.此算法只对搜索树的第2层节点耗尽搜索,第1层应用区域判定法直接得到假设星座点和反假设点,不需要对每一层搜索树的部分欧几里得距离排序,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而且适合并行处理.依据该算法设计了规则的、流水线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以配置并行检测核的数目,从而可灵活地控制吞吐率.在40nm的工艺下,约束工作电压为1.08V,设定时钟频率为156MHz,版图实现可以达到312Mbit/s的吞吐量和23mW的功耗,处理延迟仅为0.051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检测 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 输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发送赋形的空间复用MIMO方案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舒 李立华 张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216-42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发送赋形的空间复用MIMO方案。该方案将空间复用多天线技术与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技术相结合,兼具了两者的优势,能在传送多路数据的同时有效对抗干扰和噪声,大大提升系统的性能。该方案在相同仿真条件下比基于空间复用的VB... 提出了一种基于发送赋形的空间复用MIMO方案。该方案将空间复用多天线技术与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技术相结合,兼具了两者的优势,能在传送多路数据的同时有效对抗干扰和噪声,大大提升系统的性能。该方案在相同仿真条件下比基于空间复用的VBLAST技术和波束赋形技术具有更低的误码率性能及更高的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空间复用 智能天线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信道中光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误码率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惠琴 王雪 曹明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42-2148,共7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在不额外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条件下成倍提高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但子信道间存在的空间相关性会影响光MIMO无线通信系统(OWC)的性能。本文研究了对数衰落信道中空间相关性对光MIMO系统误码率的影响。针...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在不额外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条件下成倍提高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但子信道间存在的空间相关性会影响光MIMO无线通信系统(OWC)的性能。本文研究了对数衰落信道中空间相关性对光MIMO系统误码率的影响。针对脉冲位置调制(PPM)方式,采用指数相关模型推导出了光MIMO通信系统在不同相关机制下的对数振幅衰落系数矩阵和最大似然检测准则。然后,采用Wilkinson近似方法推导出了该条件下光MIMO系统误码率的上界。最后,利用仿真实验进一步分析了空间相关性对OWC MIMO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相关性的存在使得OWC MIMO系统的性能恶化,且随着收发天线数量的增加,空间相关性会导致系统误码率恶化加剧。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要合理放置天线,尽量减小天线之间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发挥MIMO系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误码率 空间相关性 脉冲位置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低秩杂波的降维空时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晓超 刘宏伟 +1 位作者 王勇 纠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81,共6页
为了抑制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接收信号中的杂波和有源干扰,提出一种利用MIMO雷达低秩杂波进行降维的空时自适应处理算法(LRC-RD).首先根据系统参数离线构造杂波子空间矩阵,再结合有源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以及目标空时导向矢量... 为了抑制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接收信号中的杂波和有源干扰,提出一种利用MIMO雷达低秩杂波进行降维的空时自适应处理算法(LRC-RD).首先根据系统参数离线构造杂波子空间矩阵,再结合有源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以及目标空时导向矢量来构造降维矩阵,最后用降维后的数据计算自适应权值.LRC-RD算法可将全维数据维数降为杂波的秩加1,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计算自适应权值所需的训练样本数,所以收敛速度快,并且其理论性能可以达到全维处理的理论性能.仿真实验表明,LRC-RD算法在没有误差、样本数为降维后的数据维数的2倍时,其信噪比损失在高速区比基于双迭代的算法和基于子阵划分的算法分别高出约5dB和17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降维 杂波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字符输入的空间调制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波 刘璐 +1 位作者 李翔宇 金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针对有限字符输入系统的无线物理层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调制安全传输方法。该方法以信息论为基础,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的接收天线索引承载信息,通过切换接收天线随机化窃听者的等效信道... 针对有限字符输入系统的无线物理层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调制安全传输方法。该方法以信息论为基础,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的接收天线索引承载信息,通过切换接收天线随机化窃听者的等效信道,保证物理层安全传输。首先分析了该空间调制传输系统中合法用户和窃听者的不同接收性能。然后计算出安全传输系统的保密互信息,指出获取正的保密互信息的2个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信道互信息的估计算法,并利用有限字符集的对称性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和数据仿真验证了该安全传输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物理层安全 空间调制 有限字符集 多输入多输出多天线窃听 信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信道干扰下相关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秋娜 岳殿武 王谦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6-563,582,共9页
在Rayleigh衰落环境下,研究了具有同信道干扰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容量问题,分析了通信用户发送端带有空间相关性的情况。假设接收端完美地知道信道状态信息而发送端不知道,基于矩阵变量分布理论,推导出MIMO信道互信息之矩生成函数... 在Rayleigh衰落环境下,研究了具有同信道干扰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容量问题,分析了通信用户发送端带有空间相关性的情况。假设接收端完美地知道信道状态信息而发送端不知道,基于矩阵变量分布理论,推导出MIMO信道互信息之矩生成函数的精确闭式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进一步推导出MIMO遍历信道容量的精确表达式。用数值结果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给出各种参数对遍历信道容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容量 同信道干扰 空间相关性 矩阵变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有限反馈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二林 朱世华 廖学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6-429,共4页
该文针对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有限反馈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基于量化微元逼近理论得出了多用户迫零波束赋型系统容量的下界;该下界表明: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随着码本尺寸的增大,高信噪比条件下系统容量趋于一有限... 该文针对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有限反馈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基于量化微元逼近理论得出了多用户迫零波束赋型系统容量的下界;该下界表明: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随着码本尺寸的增大,高信噪比条件下系统容量趋于一有限值;并且,信道估计误差越大,系统容量随码本尺寸收敛越早。进一步分析了采用多用户选择分集的系统容量性能,分析表明,当用户数量趋于无穷大时,和容量有界。该文结果和现有文献的结论不同,并经由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复用 多输入多输出 下行链路 有限反馈 信道估计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其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非线性控制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锦波 明文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1-177,共7页
针对传统的Boost型DC/DC变换器存在不稳定的零动态问题,Viswanathan K.提出了一种改进拓扑结构的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考虑到现有文献均采用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线性控制方法,难以发挥该三态Boost变换器的优势,为此,在建立三态Boost... 针对传统的Boost型DC/DC变换器存在不稳定的零动态问题,Viswanathan K.提出了一种改进拓扑结构的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考虑到现有文献均采用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线性控制方法,难以发挥该三态Boost变换器的优势,为此,在建立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大信号状态空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其多变量、非线性特点,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自制的样机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方法相比,该新型非线性控制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较宽、稳态偏差小,而且动态性能也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型DC/DC变换器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非线性控制方法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零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