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MIMO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迟楠 乔梁 +1 位作者 赵嘉琦 卢星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随着灯光与光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VLC)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可见光通信的基带处理过程.为了提高室内照明度,LED阵列渐渐被广泛使用,基于此,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LED阵列的MIMO技术也进入研究者的视... 随着灯光与光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VLC)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可见光通信的基带处理过程.为了提高室内照明度,LED阵列渐渐被广泛使用,基于此,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LED阵列的MIMO技术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因此,随后介绍了两种VLC-MIMO机制,并介绍了空时分组编码(STBC)在VLC-MIMO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作为对比,最后对LTE系统中的物理层处理过程和多天线技术进行技术探讨,并大胆预测了可见光通信基带处理后续可能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编码技术 可见光通信 发光二极管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亚男 张禄林 吴伟陵 《电讯技术》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文章最后给出了MIMO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贝尔空时分层结构 空时分组码 空时格形码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在人体安检中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杰 安健飞 +1 位作者 周人 喻洋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6,共11页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其次介绍阵列设计,对典型面阵列的指标特性进行了仿真对比;介绍典型的成像算法和加速方法,比较成像算法的图像重构速度。最后对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复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迟楠 王哲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对无线通信带宽需求的迅猛增长,人们对于高速数据接入的需求愈发迫切。借助可见光通信(VLC)复用技术可克服调制带宽约束,成倍提升VLC系统的传输容量,是目前VLC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VLC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对近年来提出... 随着对无线通信带宽需求的迅猛增长,人们对于高速数据接入的需求愈发迫切。借助可见光通信(VLC)复用技术可克服调制带宽约束,成倍提升VLC系统的传输容量,是目前VLC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VLC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对近年来提出的多维复用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复用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技术的LED可见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8
5
作者 秦岭 张玉鹊 +1 位作者 李宝山 杜永兴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9-545,共7页
为了改善室外发光二极管(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性能,解决湍流效应引起的光束相位变化、光束漂移、光束扩展等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LED可见光通信系统.首先构建了大气湍流信道模型,然后利用MIMO技术相关原理... 为了改善室外发光二极管(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性能,解决湍流效应引起的光束相位变化、光束漂移、光束扩展等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LED可见光通信系统.首先构建了大气湍流信道模型,然后利用MIMO技术相关原理搭建了LED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最后采用最大比合并的方法恢复出原始的信号,并计算误比特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湍流强度下,随着系统分集程度越大,误比特率越低;在强湍流信道环境下,M=3,N=4的通信系统实现了10-7的误比特率,与M=1,N=1的通信系统相比,误比特率降低了5个数量级.该研究验证了MIMO技术抑制湍流效应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大气湍流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大转发MIMO中继系统中的快速天线选择算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广驰 秦家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3,共6页
本文研究放大转发MIMO中继系统的天线选择,目标是最大化系统容量.针对最优天线选择算法的高复杂度,本文提出了低复杂度且性能逼近最优的快速天线选择算法.首先对MIMO中继系统容量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若源的天线数为M、目标的天... 本文研究放大转发MIMO中继系统的天线选择,目标是最大化系统容量.针对最优天线选择算法的高复杂度,本文提出了低复杂度且性能逼近最优的快速天线选择算法.首先对MIMO中继系统容量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若源的天线数为M、目标的天线数为N,中继从K根天线中选择min(M,N)根就可保证系统达到近似最优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优化容量下界为目标,利用分块矩阵的性质,推导出快速天线选择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快速天线选择算法的性能与最优算法非常接近,并且有更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无线中继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天线选择 放大转发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多小区MASSIVE MIMO信道估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紫燕 唐虎 刘世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74-2478,2530,共6页
针对多小区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系统信道估计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估计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群智能搜索的果蝇分段正交匹配追踪(FF-StOMP)压缩感知算法。该算法在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OMP)求解不同阈值下的信道... 针对多小区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系统信道估计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估计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群智能搜索的果蝇分段正交匹配追踪(FF-StOMP)压缩感知算法。该算法在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OMP)求解不同阈值下的信道矩阵参数与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的基础上,采用果蝇优化算法动态搜索出最小归一化均方误差与其对应的阈值,达到自适应参数设定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StOMP算法相比,信噪比在0~10 dB情况下,所提出的FF-StOMP算法信道估计性能能够提升0.5~1 dB;信噪比在11~20 dB时,信道估计性能能够提升0.2~0.3 dB。当小区用户数发生变化时,所提出的算法能实现自适应信道估计,能够有效提升MASSIVE MIMO系统低信噪比情况下的信道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多小区信道估计 自适应压缩感知 分段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OFDM系统低复杂度时频ML信道估计器 被引量:1
8
作者 束锋 陈明 +1 位作者 程时昕 孙锦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0-704,共5页
通过联合优化训练符号设计和ML准则,构造了一种基于重叠训练图样的拥有低PAPR的时频信道估计器ML-A+LI.通过理论分析获得:当训练符号矩阵等于归一化Hadamard矩阵且在子载波上等间距的摆放时,ML-A+LI估计器实现等同于正交的ML信道估计器M... 通过联合优化训练符号设计和ML准则,构造了一种基于重叠训练图样的拥有低PAPR的时频信道估计器ML-A+LI.通过理论分析获得:当训练符号矩阵等于归一化Hadamard矩阵且在子载波上等间距的摆放时,ML-A+LI估计器实现等同于正交的ML信道估计器ML-B+LI最优的MSE性能和低复杂度.在M IMO移动信道仿真表明:ML-A+LI和ML-B+LI的BER性能介于LMMSE+LMMSE和LI+LI之间,更接近于LMMSE+LMMSE;当信道变化较慢时,ML-A+LI和ML-B+LI具有相同的BER性能,当信道变化较快时,ML-A+LI比ML-B+LI提供了更优的BE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 重叠 最大似然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种典型天线阵列的3D MIMO Kronecker信道建模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文添 徐倬 +2 位作者 梁彦 李飞 翟曼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6-1373,共8页
在传统的二维多输入多输出(two 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2D MIMO)信道模型基础上,引入仰角因子研究三维多输入多输出(three dimensional MIMO,3D MIMO)信道模型。推导出基于均匀线形阵列(uniform linear array,ULA... 在传统的二维多输入多输出(two dimension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2D MIMO)信道模型基础上,引入仰角因子研究三维多输入多输出(three dimensional MIMO,3D MIMO)信道模型。推导出基于均匀线形阵列(uniform linear array,ULA)、均匀圆形阵列(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和均匀矩形阵列(uniform rectangle array,URA)的3D MIMO Kronecker信道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信号离开角和到达角分别服从高斯分布、拉普拉斯分布和VMF(Von Mises Fisher)分布时的信道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号空间角度服从VMF分布时所建信道模型容量最大,在该角度分布下基于ULA信道模型的容量优于UCA和U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Kronecker信道模型 天线阵列 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方案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人敏 黄劲松 +1 位作者 陈琛 吴君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65-2369,共5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基于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在迭代后期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首先,随机初始化粒子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基于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在迭代后期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首先,随机初始化粒子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并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为目标求解初始群体最优位置矢量;其次,更新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并随机地选择更新后的两个粒子的个体历史最优位置矢量进行加权求和作为新的个体历史最优位置矢量,从中挑选出若干个使系统和速率最大的粒子,将其个体历史最优位置矢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新的群体最优位置矢量,并与之前的群体最优位置矢量比较,经过多次迭代形成最终的群体最优位置矢量即为所求的最佳混合预编码矢量,并对其进行归一化;最后,根据归一化后的混合预编码矢量设计最终的模拟预编码矩阵和数字预编码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传统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相比,所提改进方案在收敛速度与和速率上都得到优化;其收敛速度提高约100%,且性能可以达到全数字预编码方案的90%,因此,该改进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且加快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混合预编码 收敛速度 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信道WDM光纤无线集成太赫兹传输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韦萍 王凯辉 +1 位作者 桑博涵 余建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11-2317,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主流太赫兹系统的通信容量,本文基于光子辅助太赫兹生成技术、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以及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提出一种N×N M...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主流太赫兹系统的通信容量,本文基于光子辅助太赫兹生成技术、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以及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提出一种N×N MIMO光纤-无线-光纤融合太赫兹传输系统模型,搭建双信道WDM的2×2 MIMO实验系统,并成功实现两路3 Gbaud四频相移键控(Quad-frequency Phase Shift Keying,QPSK)信号先后在10 km单模光纤(SMF-28)、3.8 m无线链路、2.2 km SMF-28上的传输,且误码率低于硬判决前向纠错(Hard-Decisio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HD-FEC)的阈值3.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波分复用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光子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幅度相移键控调制的分层空间调制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云风 王磊 王志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7-123,共7页
针对空间调制(SM)算法频谱效率较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度相移键控(APSK)调制的分层SM(LSM)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发射天线进行分层,然后分别对每层发射天线进行SM映射,最后根据每层SM映射得到总的天线激活索引号和调制符号。为了进一... 针对空间调制(SM)算法频谱效率较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幅度相移键控(APSK)调制的分层SM(LSM)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发射天线进行分层,然后分别对每层发射天线进行SM映射,最后根据每层SM映射得到总的天线激活索引号和调制符号。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误比特率,以系统误比特率上界为目标函数给出了APSK内外环幅度比选择准则。此外,为了实现低复杂度的最大似然译码,接收端对激活天线索引号和调制符号进行独立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LSM算法对于任意发射天线数目都适用,并且可以灵活地调节激活天线个数;与分层空移键控算法相比,当频谱效率为8b/(s·Hz)时,2种算法的性能基本相似,但天线数量节省了12根,从而节约了硬件资源;与广义空间调制算法相比,当发射天线为3、5和6时,频谱效率提高了1b/(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调制 相移键控调制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URLLC业务的MIMO上行系统线性接收机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菲莹 李新民 +1 位作者 李强 邓惠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7-183,共7页
针对5G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的应用需求,研究多输入多输出(MIMO)上行系统中匹配滤波接收机和迫零接收机的解码性能。在URLLC系统下,推导多用户MIMO上行链路在有限块长传输时两种接收机速率和解码错误率的表达式。采用基于随机矩... 针对5G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的应用需求,研究多输入多输出(MIMO)上行系统中匹配滤波接收机和迫零接收机的解码性能。在URLLC系统下,推导多用户MIMO上行链路在有限块长传输时两种接收机速率和解码错误率的表达式。采用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渐近等价分析方法和信道色散系数的泰勒展开式,分别获得高低信噪比场景下两种接收机解码错误率的解析式,据此分析两种接收机在URLLC业务下的性能差异,发现随着信噪比增加,迫零接收机解码错误率接近于零,而匹配滤波接收机解码错误率受限于基站天线数和用户数的比值。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所得理论表达式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增加,两种接收机速率和解码错误率的解析式与蒙特卡罗仿真结果十分接近,在低信噪比场景下解码错误率均高于10,在高信噪比场景下满足URLLC业务的可靠性指标,并且迫零接收机可靠性明显优于匹配滤波接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迫零接收机 匹配滤波接收机 解码错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色LED阵列的光学相机通信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延静 蔡喜平 +1 位作者 卢钰松 程贵东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31-39,共9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VLC)技术存在数据传输速率低、收发端同步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以彩色发光二极管(LED)阵列为发射端、手机摄像头为接收端的光学相机通信(OCC)系统。首先,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帧结构来解决系统收发端同步问题,并通过建立图像... 针对可见光通信(VLC)技术存在数据传输速率低、收发端同步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以彩色发光二极管(LED)阵列为发射端、手机摄像头为接收端的光学相机通信(OCC)系统。首先,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帧结构来解决系统收发端同步问题,并通过建立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出彩色LED各通道灰度统计特性以区分LED颜色;然后,引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器提高颜色识别准确率;最后,以m伪随机序列作为测试数据进行系统通信误码率的测量,研究发射端LED阵列刷新率、相机偏转角、传输距离、LED颜色数对误码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帧结构可以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当使用8种颜色进行信息传输时,该系统可以在20~30 cm内实现误码率为10^(-6)量级、通信速率为4.824 kb/s的实时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光学相机通信 发光二极管阵列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颜色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振幅调制的MIMO-FSO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璞 汤璇 +1 位作者 徐景 陈阳 《光通信研究》 2023年第5期23-29,共7页
针对自由空间光(FSO)通信系统易受大气湍流效应影响的问题,为降低系统在饱和湍流情况下的误码率(BER),并且考虑到实际工程中需要在有限信噪比(SNR)下得到最大的分集增益,需要对系统的分集性能进行研究,以得到分集增益与SNR和系统链路数... 针对自由空间光(FSO)通信系统易受大气湍流效应影响的问题,为降低系统在饱和湍流情况下的误码率(BER),并且考虑到实际工程中需要在有限信噪比(SNR)下得到最大的分集增益,需要对系统的分集性能进行研究,以得到分集增益与SNR和系统链路数量等参数的关系。文章选择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设计了基于正交振幅调制(QAM)的MIMO-FSO通信系统,分析了系统在负指数分布信道模型下的性能表现,推导出系统的BER计算公式与分集增益相关参数(如分集阶数(DO)、分集阶数增量(IDO)和收敛速度(SOC)等)的闭式表达式,并利用数学软件Matlab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来验证所推导公式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MIMO技术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接收孔径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降低FSO通信系统的BER,且在饱和湍流信道下,系统链路数量越多或湍流强度越低时,DO随SNR增长到理论最大值的速度越快。MIMO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大气湍流对系统的负面影响,大幅提高了系统性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多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使得系统在有限SNR下获得的分集增益更高,但是也需要考虑到实际工程中的部署成本和安装难度来选择合适的链路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正交振幅调制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误码率 分集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kagami-m衰落MIMO中继系统性能分析
16
作者 张攀索 李光平 刘东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86-88,共3页
研究固定增益放大转发协议,信源和终端需要配置多根天线,而中继只有单根天线的两跳中继转发系统。为获得空间分集,信源利用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发射策略,终端利用选择合并方式,简化中继配置的复杂度,采用固定增益放大转发的协议。导出Nak... 研究固定增益放大转发协议,信源和终端需要配置多根天线,而中继只有单根天线的两跳中继转发系统。为获得空间分集,信源利用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发射策略,终端利用选择合并方式,简化中继配置的复杂度,采用固定增益放大转发的协议。导出Nakagami-m衰落下系统终端概率的封闭表达式与平均误比特率的封闭表达式,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和数值结果比较,验证了封闭表达式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固定增益放大转发 分集技术 无线中继系统 正交空时分组编码 Nakagami—m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载波水声通信系统的定时同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佳春 邵进兴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0,共4页
在多载波水声通信系统中,定时同步非常重要。针对基带OFDM水声通信系统,分析了同步误差的影响,给出了基于时域相关法的定时同步方案以及多普勒频移估计和补偿算法。以同步错误概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仿真分析了LFM和HFM同步信号的同步性能... 在多载波水声通信系统中,定时同步非常重要。针对基带OFDM水声通信系统,分析了同步误差的影响,给出了基于时域相关法的定时同步方案以及多普勒频移估计和补偿算法。以同步错误概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仿真分析了LFM和HFM同步信号的同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补偿算法进行补偿后,系统的同步错误概率达到10-3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水声通信 双曲频率调制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MIMO多路中继信道的Lattice编码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翔 魏天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2-97,102,共7页
在多输入多输出情况下的多路中继信道模型里,通信过程会受到码流间干扰等因素影响,造成误码率高,通信质量不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嵌套Lattice的编码方案。利用Lattice对码字进行编码,并使用各层Lattice互相嵌套的关系来提升码字... 在多输入多输出情况下的多路中继信道模型里,通信过程会受到码流间干扰等因素影响,造成误码率高,通信质量不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嵌套Lattice的编码方案。利用Lattice对码字进行编码,并使用各层Lattice互相嵌套的关系来提升码字容量。将该方案与用户端线性预编码相结合,可以解决通信过程中的干扰问题并提升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编码方案明显优于传统解码转发和放大转发模式,可以达到较佳的链路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编码 多路中继 Lattice技术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空间调制中的高效天线选择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婷 田红心 +1 位作者 杜文丛 方旭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1-24,共4页
天线选择技术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分集增益的有效手段。广义空间调制(GSM)系统可以与天线选择相结合使BER性能和系统容量得到提升。文中首先研究了GSM系统中基于欧氏距离的天线选择算法;然后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模值排序准则的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技术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分集增益的有效手段。广义空间调制(GSM)系统可以与天线选择相结合使BER性能和系统容量得到提升。文中首先研究了GSM系统中基于欧氏距离的天线选择算法;然后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模值排序准则的天线选择算法;为了取得复杂度和传输性能的折中,最后提出一种结合模值排序和欧氏距离的天线选择算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结合模值排序和欧氏距离的算法是一种更有效的系统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空间调制 天线选择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欧氏距离 信息传输 模值排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无线局域网媒体竞争接入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广钟 董宇航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针对目前体育场、客运站、办公区等高密度节点环境下,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接入缓慢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平衡的特点,基于物理层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和多用... 针对目前体育场、客运站、办公区等高密度节点环境下,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接入缓慢和上下行数据传输不平衡的特点,基于物理层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技术,提出有序混合竞争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协议。该协议通过初次随机筛选一定数量的节点完成同步上行传输,而剩余节点参加下一轮的混合竞争,增加竞争节点接入的有序性,以提高高密度节点环境下的系统性能。根据该协议特性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参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该协议能够有效改善高密度节点竞争接入WLAN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WLAN) 媒体访问控制(MAC)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技术 高密度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