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的二维混合基线抗欺骗干扰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曾铮 张福博 +2 位作者 陈龙永 卜祥玺 周思言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9,共10页
针对距离延时和方位多普勒频率调制两类合成孔径雷达(SAR)欺骗干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的2维混合基线抗欺骗干扰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MIMO-SAR的相位编码方案,使得多通道信号正交,利用多维相位信... 针对距离延时和方位多普勒频率调制两类合成孔径雷达(SAR)欺骗干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的2维混合基线抗欺骗干扰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MIMO-SAR的相位编码方案,使得多通道信号正交,利用多维相位信息识别欺骗干扰,通过相位补偿抑制干扰目标,从而提升雷达抗欺骗干扰能力。该文采用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进行定量效果评估,在平台空间受限的条件下,该文方法比传统单发多收系统的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提升3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欺骗干扰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 相位补偿 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维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邓理康 张双辉 +1 位作者 张弛 刘永祥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6-431,共16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方法存在数据存储量大、数据采集时间长的问题。压缩感知(CS)理论利用图像的稀疏性,可以利用有限的数据恢复图像,这极大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但对于多维数据,传统压缩感知方法要将多维数...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方法存在数据存储量大、数据采集时间长的问题。压缩感知(CS)理论利用图像的稀疏性,可以利用有限的数据恢复图像,这极大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但对于多维数据,传统压缩感知方法要将多维数据转化成一维向量,这造成了很大存储和计算负担。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度-交替方向乘子法(MD-ADMM)的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IMO-ISAR)成像快速稀疏重建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张量信号的压缩感知模型,然后用ADMM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将测量矩阵分解为张量模态积,用张量元素除法替代矩阵求逆,显著减少所需的内存和计算负担。该方法只需少量的数据采样,就能实现快速成像。与其他基于张量的压缩感知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鲁棒性强、图像质量好、计算效率高的优点。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交替方向乘子法 压缩感知 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线性合成阵列模式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超 王力宝 +2 位作者 王党卫 汪枫 王玲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5,共7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通过方位向的合成阵列实现方位高分辨,其中合成阵列是由单次快拍内的并行空间采样与多次快拍内的串行空间采样而构成。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利用波形分集特性,可在单次快拍内获得大于实际阵元数目的并... 合成孔径雷达(SAR)通过方位向的合成阵列实现方位高分辨,其中合成阵列是由单次快拍内的并行空间采样与多次快拍内的串行空间采样而构成。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利用波形分集特性,可在单次快拍内获得大于实际阵元数目的并行空间采样,为阵列模式配置及功能复合提供了便利。针对MIMO-SAR线性合成阵列模式问题,以单次快拍等效阵列为基础,设计了3种脉冲重复频率条件下的阵列模式。进而对比分析了不同阵列模式下最大不模糊距离、测绘带宽度和杂波抑制性能,这为不同应用的MIMO-SAR阵列合成及功能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线性阵列 快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迹滤波的MIMO-SAR图像分辨率增强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光耀 刘永泽 许小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3-1320,共8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在近场目标散射特征诊断成像中,非正交旁瓣难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有效抑制的问题,分析了MIMO-SAR图像非正交旁瓣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空间变迹滤波(SVA)和三变迹处理相结合的旁瓣抑制方法。仿真...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在近场目标散射特征诊断成像中,非正交旁瓣难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有效抑制的问题,分析了MIMO-SAR图像非正交旁瓣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空间变迹滤波(SVA)和三变迹处理相结合的旁瓣抑制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很好地抑制距离向旁瓣,而且对于方位向非正交旁瓣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提高了MIMO-SAR图像的二维分辨率和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 旁瓣抑制 变迹滤波 空间变迹滤波(SVA) 三变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等效相位中心误差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力宝 许稼 +1 位作者 皇甫堪 彭应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88-2693,共6页
受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影响,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方位成像结果存在"假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基于MIMO-SAR回波模型,本文推导了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并定量研究其对方位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指出周期... 受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影响,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方位成像结果存在"假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基于MIMO-SAR回波模型,本文推导了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并定量研究其对方位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指出周期性的二阶相位误差是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决定因素,补偿该项误差能有效克服"假峰"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验证了本文分析和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合成孔径雷达 宽测绘带 高分辨率 等效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成像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7
6
作者 孟藏珍 许稼 +2 位作者 谭贤四 李贵祥 彭应宁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5年第3期423-430,共8页
从军事应用及民用领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新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的SAR应对新需求所面临的技术困境;介绍了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可能应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重点介绍了... 从军事应用及民用领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新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的SAR应对新需求所面临的技术困境;介绍了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可能应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重点介绍了同频码分MIMO-SAR技术瓶颈的主要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多信号分离 频率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测绘带MIMO-SAR运动目标回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超 王力宝 +2 位作者 王党卫 马晓岩 王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60-2866,共7页
通过对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的虚拟空间采样进行等效观测通道重构,可实现宽测绘带内的多通道合成孔径成像与地面运动目标显示(SAR/GMTI)处理。在建立宽测绘带MIMO-SAR运动目标观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式下MIMO-SAR运... 通过对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的虚拟空间采样进行等效观测通道重构,可实现宽测绘带内的多通道合成孔径成像与地面运动目标显示(SAR/GMTI)处理。在建立宽测绘带MIMO-SAR运动目标观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模式下MIMO-SAR运动目标回波与传统SAR系统运动目标回波的区别。并利用成对回波原理建立了目标回波的等效微动模型,提出了空间通道重构模式下MIMO-SAR运动目标的等效微动效应,并讨论了运动目标回波的时频谱线数目。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文中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 宽测绘带 运动目标 成对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在人体安检中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杰 安健飞 +1 位作者 周人 喻洋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6,共11页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其次介绍阵列设计,对典型面阵列的指标特性进行了仿真对比;介绍典型的成像算法和加速方法,比较成像算法的图像重构速度。最后对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 被引量:6
9
作者 潘时龙 张方正 +2 位作者 叶星炜 高彬栋 郭清水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6期43-50,共8页
为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瓶颈,提升其分辨率,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与混频技术对宽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构建宽带雷达,成功实现了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构建的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带宽高达12 GHz,实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二维分辨率优于2 cm... 为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瓶颈,提升其分辨率,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与混频技术对宽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构建宽带雷达,成功实现了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构建的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带宽高达12 GHz,实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二维分辨率优于2 cm×2 cm,成像速率高达100帧/s。在该雷达架构基础上构建了多输入多输出微波光子雷达,在相同的相参累积时间内,能进一步提高雷达成像的方位向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光子技术是突破传统雷达频率与带宽限制的有效手段,有望在未来实时高分辨雷达探测与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雷达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宽带信号处理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DBF SAR/MTI雷达典型工作模式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邬伯才 施晋生 +1 位作者 孙龙 江凯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1期20-28,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无线电装备,也必然遵循从模拟到数字再到软件化这样的发展道路。数字阵列SAR/MTI系统采用数字化、软件化处理取代硬件实现,具有许多常规SAR/MTI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回顾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BF)与合成孔径雷达(SAR...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无线电装备,也必然遵循从模拟到数字再到软件化这样的发展道路。数字阵列SAR/MTI系统采用数字化、软件化处理取代硬件实现,具有许多常规SAR/MTI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回顾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BF)与合成孔径雷达(SAR)逐步结合的技术发展进程,讨论DBF在SAR系统的典型应用模式及性能与功能的提升。最后建议我国急需开展宽带DBF体制SAR/MTI系统技术研究,使DBF体制的SAR侦察监视技术从跟踪走向创新,从而为下一代战场侦察监视雷达奠定技术基础,实现情报获取效率的有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阵列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合成孔径雷达 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高分辨率大场景MIMO-SAR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超 王党卫 +2 位作者 马晓岩 王力宝 李定山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2-47,共6页
机载MIMO-SAR在增大可照射场景范围的同时,也会带来距离空变性问题,使得现有算法在大场景模型下会出现各种误差。基于正侧视大场景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推导分析,指出成像场景测绘带宽变大而导致的失配现象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 机载MIMO-SAR在增大可照射场景范围的同时,也会带来距离空变性问题,使得现有算法在大场景模型下会出现各种误差。基于正侧视大场景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推导分析,指出成像场景测绘带宽变大而导致的失配现象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种机载高分辨率大场景成像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 大测绘带成像 聚焦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回波信号模型的太赫兹三维人体成像
12
作者 韩嘉越 何丹萍 +3 位作者 朵灏 陈奔 官科 窦建武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3期202-213,共12页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成像系统利用多通道获得人体多方位信息,适用于人体安检场景。但在太赫兹MIMO SAR成像系统中,由于天线元素数量众多,如何平衡回波信号模型的准确度与计算效率成为关键挑战。采用圆柱形合成孔径照射...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成像系统利用多通道获得人体多方位信息,适用于人体安检场景。但在太赫兹MIMO SAR成像系统中,由于天线元素数量众多,如何平衡回波信号模型的准确度与计算效率成为关键挑战。采用圆柱形合成孔径照射人体获得回波信号,并使用极坐标格式算法(PFA)处理这些回波信号,实现太赫兹三维人体成像。通过仿真比较2种不同回波信号模型:物理光学(PO)算法和射线追踪(RT)方法在计算完美电导体材料人体时的计算效率和成像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图形处理器(GPU)加速的PO算法在计算效率和成像质量方面均表现出色,整个圆柱形合成孔径回波信号的计算时间小于1 h,同时成像结果能清晰重现危险物体的形状。此外PO算法在计算符合实际材料人体的回波信号时,同样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本文还探索了不同波瓣宽度的定向天线对成像效果的影响。该研究为未来成像算法的验证及优化提供了更准确且高效的回波信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成像 回波信号模型 物理光学(PO)算法 射线追踪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 极坐标格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载MIMO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文堃 陈阿磊 +1 位作者 王党卫 马晓岩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35-238,243,共5页
针对传统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面非合作运动目标成像中存在的运动补偿难题,通过空间并行采样获取目标散射信息,提出了一种机载MIMO雷达的高分辨成像方法.与机载SAR不同在于该成像方法采用单次快拍的方式,从而可避免对非合作运动目... 针对传统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面非合作运动目标成像中存在的运动补偿难题,通过空间并行采样获取目标散射信息,提出了一种机载MIMO雷达的高分辨成像方法.与机载SAR不同在于该成像方法采用单次快拍的方式,从而可避免对非合作运动目标进行运动补偿.同时采用单次快拍成像方法可避免传统SAR方位向上长时间多脉冲采样积累,提高了信息获取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成像 单次快拍成像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MIMO-SAR体制基于衰减补偿的快速成像算法
14
作者 陈旭 杨琪 +2 位作者 邓彬 曾旸 王宏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非均匀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体制下基于衰减补偿的毫米波快速成像算法。在图像重构过程中,该算法通过考虑信号沿空间路径的传播衰减,保留了回波模型中的幅度因子,并对回波中包含不均匀阵列位置信息的幅度项和... 提出了一种非均匀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体制下基于衰减补偿的毫米波快速成像算法。在图像重构过程中,该算法通过考虑信号沿空间路径的传播衰减,保留了回波模型中的幅度因子,并对回波中包含不均匀阵列位置信息的幅度项和相位项采用菲涅尔近似,进而将目标图像重构分解为两个子图像的求解问题,最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以及相干累加等步骤求解出最终的目标图像。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在保证快速成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信号传播衰减对成像质量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 衰减补偿 毫米波快速成像 菲涅尔近似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替发射模式的机载MIMO-SAR下视三维成像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旭华 李项军 方逸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59,共8页
对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单发模式下视三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所需天线阵元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发射模式的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下视三维成像方法.首先分析了交替发射模式下的... 对阵列天线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单发模式下视三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所需天线阵元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发射模式的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下视三维成像方法.首先分析了交替发射模式下的下视三维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模型,其次结合等效相位中心原理和波束形成技术给出了机载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下视三维成像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减少天线阵元的数目,提高雷达平台的空间利用率,有效降低工程实现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下视三维成像 等效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快拍图像联合的MIMO雷达三维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通 蒋李兵 王壮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9-752,共14页
为了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三维成像沿运动方向的方位分辨率,该文从多快拍图像联合利用的角度入手,提出一种新的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IMO-ISAR)三维成像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对一段时间观测下二维平面阵列获取的多个单... 为了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三维成像沿运动方向的方位分辨率,该文从多快拍图像联合利用的角度入手,提出一种新的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IMO-ISAR)三维成像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对一段时间观测下二维平面阵列获取的多个单快拍三维图像进行相干处理,沿着散射点线性拟合的方向提取峰值并重构出新的三维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单快拍三维成像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成像结果沿运动方向的方位分辨率;与现有基于重排和插值的经典MIMO-ISAR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慢速和快速运动目标均适用,得到的成像结果聚焦良好并能够有效抑制沿运动方向的旁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三维成像 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多快拍联合 多普勒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斜视角的MIMO雷达波数域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聂静 王党卫 马晓岩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69-172,共4页
针对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存在的运动补偿难题,通过使用确定性阵列与单次快拍并行空间采样取代传统ISAR中的非确知性合成阵列与长时间多脉冲采样,给出了一种MIMO雷达波数成像方法.该成像方法利用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 针对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存在的运动补偿难题,通过使用确定性阵列与单次快拍并行空间采样取代传统ISAR中的非确知性合成阵列与长时间多脉冲采样,给出了一种MIMO雷达波数成像方法.该成像方法利用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信号分集,在单次快拍观测期间即可实现目标散射函数波数域二维支撑域上的有效观测,避免了ISAR成像中对目标运动的补偿难题.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波数域成像 距离徙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三维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广青 王党卫 马晓岩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针对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中存在的运动补偿难题,通过使用确定性阵列和单次快拍空间并行采样取代传统ISAR中非确定性阵列和长时间多脉冲采样,给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双线阵宽带信号高分辨三维成像方法.由于采用... 针对传统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中存在的运动补偿难题,通过使用确定性阵列和单次快拍空间并行采样取代传统ISAR中非确定性阵列和长时间多脉冲采样,给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双线阵宽带信号高分辨三维成像方法.由于采用了正交编码波形,使得距离维和方位维成像可独立进行,同时采用的垂直双线阵模式实际等效完成了平面阵列的采样功能,大大减少了阵元个数.仿真实验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成像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阵的MIMO-ISAR二维成像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会旭 张永顺 +1 位作者 冯存前 李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9-314,共6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IMO-ISAR)成像中空-时阵列非均匀造成的成像数据不均匀,该文基于线阵建立了目标空-时回波信号模型,经过推导,提出一种相同距离单元横向聚焦的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距离补偿,将空时分布的距离像对...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逆合成孔径雷达(MIMO-ISAR)成像中空-时阵列非均匀造成的成像数据不均匀,该文基于线阵建立了目标空-时回波信号模型,经过推导,提出一种相同距离单元横向聚焦的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距离补偿,将空时分布的距离像对齐至目标初始位置;然后构建相位因子,补偿非关心方向运动引起的相位变化;最后对相同距离单元数据沿横向相干叠加,实现横向聚焦。该算法不受阵列形式的限制,无需数据均匀化处理,而且能够横向定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距离补偿 横向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SAR-GMTI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晨晨 黄普明 李渝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多通道运动目标检测系统(SAR-GMTI)可以在对地面静止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完成强杂波环境下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通道SAR-GMTI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比了...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多通道运动目标检测系统(SAR-GMTI)可以在对地面静止场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完成强杂波环境下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通道SAR-GMTI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比了机载与星载、SAR成像与GMTI的同时与分时处理等不同系统的特点,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选取分布式SARGMTI系统和基于MIMO的SAR-GMTI系统两个方向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了SAR-GMTI系统的研究重点,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分布式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