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无源雷达信号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军 李会勇 +2 位作者 刘红明 罗玲 高昭昭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2-806,824,共5页
借鉴正交信号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思想,利用多个照射源信号进行目标探测与定位,可显著改善无源雷达的系统性能。以调频广播信号无源雷达为背景,研究了多照射源条件下的雷达信号模型及相参合成原理,分析了各信号间的相位关系和影响... 借鉴正交信号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思想,利用多个照射源信号进行目标探测与定位,可显著改善无源雷达的系统性能。以调频广播信号无源雷达为背景,研究了多照射源条件下的雷达信号模型及相参合成原理,分析了各信号间的相位关系和影响信号相参合成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只要能有效消除各信号间的差异相位项,实现多照射源信号相参合成、改善无源雷达检测信噪比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无源雷达 信号模型 相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模函数的可见光通信MIMO-OFDM系统天线选择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科军 贺耀民 +3 位作者 张芳芳 蔺莹 薛建彬 郝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3,共9页
在可见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针对天线选择理论建模不足和穷举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亚模函数的天线选择方案。首先,以下行链路的信道容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亚模函数的天线选择理论优化模型,并证明了目标函数满足... 在可见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针对天线选择理论建模不足和穷举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亚模函数的天线选择方案。首先,以下行链路的信道容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亚模函数的天线选择理论优化模型,并证明了目标函数满足的单调亚模性。其次,根据亚模函数的收益递减效应,设计了基于容量最大化的天线选择算法。最后,仿真分析了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symmetrically Clipped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CO-OFDM)和直流偏置光OFDM(DC-biased Optical OFDM,DCO-OFDM)系统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性能。在6选4的情况下,当信噪比为30 dB时,所提算法与穷举最优算法的信道容量差异仅为0.51 b/s/Hz和1.2 b/s/Hz,复杂度则降低了约46.3%。另外,随着选择天线数的增多和调制阶数的增大,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VLC)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天线选择 亚模函数 收益递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OTFS通感波形的FANET快速邻居发现方法
3
作者 王为栋 杨健 +3 位作者 尚佳栋 高晖 张前南 张硕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针对基于定向传输的飞行器自组织网络(flying ad-hoc network,FANET)中拓扑变化频繁、链路质量波动以及初始建网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 针对基于定向传输的飞行器自组织网络(flying ad-hoc network,FANET)中拓扑变化频繁、链路质量波动以及初始建网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通感一体化波形的感知辅助快速邻居发现方法,借助感知机制实时获取邻节点信息以加速建网效率,并采用新型的通感一体波形OTFS以对抗快变信道中的多普勒效应,提升链路质量。针对FANET场景研究物理层基于MIMOOTFS通感一体化波形的多目标检测技术;将物理层感知方案映射到上层网络中,设计感知辅助的高效邻居发现算法;最后提出一种多点通感协同机制,通过邻节点间交互感知信息和邻居发现表以间接感知及发现潜在目标,提升FANET初始建网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相比传统通信组网协议可以极大降低FANET的初始建网耗时,增加目标感知精度,提升组网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通感一体技术 邻居发现 多目标检测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Wi-Fi7的双频柔性MIMO天线设计
4
作者 吴旭 王庆祥 杜成珠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3,共7页
针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对高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等需求的增长,设计了一款应用于Wi-Fi 7的共面波导馈电(CPW)双频柔性MIMO天线。单元天线通过在单极子天线的地板上引入“L”形长枝节的方式来实现双频特性,并印刷在LCP柔性介质基板上。通... 针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对高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等需求的增长,设计了一款应用于Wi-Fi 7的共面波导馈电(CPW)双频柔性MIMO天线。单元天线通过在单极子天线的地板上引入“L”形长枝节的方式来实现双频特性,并印刷在LCP柔性介质基板上。通过在两单元天线间添加两个对称的枝节,从而实现MIMO天线的高隔离度。天线整体尺寸为50 mm×32 mm×0.1 mm,实测工作频段为2.38~2.6 GHz和4.68~9.83 GHz。工作频段内天线的隔离度均大于20 dB,包络相关系数(ECC)小于0.002,分集增益(DG)大于9.999 dB。在2.45 GHz和6.8 GHz的比吸收率(SAR)值分别为1.01 W/kg和0.87 W/kg,均小于国际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该天线在未来的Wi-Fi 7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 7 双频 柔性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高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应用的超宽带MIMO天线设计
5
作者 王致远 杨福慧 +1 位作者 杜成珠 魏书荣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5G中频段的宽带覆盖问题以及面向未来6G系统在Sub-7 GHz频段的应用,设计了一款可覆盖5G频段的共面波导(CPW)馈电超宽带高隔离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单元天线以单个椭圆贴片为基础,通过添加三叉戟结构和切角操作实现了天... 针对目前国内5G中频段的宽带覆盖问题以及面向未来6G系统在Sub-7 GHz频段的应用,设计了一款可覆盖5G频段的共面波导(CPW)馈电超宽带高隔离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单元天线以单个椭圆贴片为基础,通过添加三叉戟结构和切角操作实现了天线的超宽带特性。天线含有2个单元槽天线,可用于2×2的MIMO天线阵列,天线尺寸为118 mm×66 mm×0.8 mm。两个单元天线采用平行放置模式,且两个单元天线的地板互联,同时采用在天线单元间加载“H”形栏栅结构的方法以提高天线的隔离度。实测结果表明,天线的工作带宽为1.15~7.80 GHz,频段内的隔离度均大于20 dB,天线的包络相关系数小于0.03,分集增益大于9.98 dB。该MIMO天线具有高隔离度和超宽带覆盖的特点,同时天线采用了CPW馈电形式,更易应用于集成电路和各种超宽带系统。该天线在5G及未来6G系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超宽带 槽天线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高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5G的三频MIMO天线设计
6
作者 周籽怡 杨志鹏 杜成珠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商用和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及技术创新,设计了一种使用“X”型隔离结构的三频二元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天线由两个倒置且平行放置的单元辐射贴片组成,并通过在其正面、背面加载隔离枝节来提高天线的隔离度,同时在天...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商用和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及技术创新,设计了一种使用“X”型隔离结构的三频二元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天线由两个倒置且平行放置的单元辐射贴片组成,并通过在其正面、背面加载隔离枝节来提高天线的隔离度,同时在天线背面采用开槽技术来改善天线的带宽。天线整体尺寸仅有37 mm×25 mm×0.8 mm,实测工作频段为4.3~5.8 GHz、8.02~9.3 GHz和12.2~14.8 GHz,在工作范围内端口隔离度均优于23 dB,全频段包络相关系数(ECC)<0.03,分集增益(DG)>9.99 dB,分集性能良好,满足MIMO天线传输性能的要求。研究表明,该天线适用于5G和卫星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卫星通信 多频天线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高隔离度 “X”型隔离枝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概念及其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97
7
作者 何子述 韩春林 刘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2441-2445,共5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雷达技术.论文在对MIMO雷达概念和发展过程作了简单描述后,首先对基于发射分集的MIMO雷达系统原理作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其在抗雷达信号截获、强杂波中弱目标检测、低速目标检测等方面...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雷达技术.论文在对MIMO雷达概念和发展过程作了简单描述后,首先对基于发射分集的MIMO雷达系统原理作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其在抗雷达信号截获、强杂波中弱目标检测、低速目标检测等方面的性能改善,指出了其可能的应用方向.论文接下来对收发全分集的MIMO雷达构成原理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目前已取得的初步理论结果和仿真实验结果,说明了其在目标检测、目标参数估计、目标识别和分辨等方面具有的良好性能.论文最后对两种MIMO雷达体制进行了分析比较,讨论了二者的特点和目前的可实现性,指出了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现中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 相控阵雷达 空间分集 稀布阵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声纳:概念与技术特点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超 刘雄厚 《声学技术》 CSCD 2012年第2期117-124,共8页
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声纳的概念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所采用的分集技术的不同,将MIMO声纳分为密集式MIMO声纳(采用波形分集)和分布式MIMO声纳(采用空间分集)。对密集式MIMO声纳的优点如自由度的... 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声纳的概念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所采用的分集技术的不同,将MIMO声纳分为密集式MIMO声纳(采用波形分集)和分布式MIMO声纳(采用空间分集)。对密集式MIMO声纳的优点如自由度的增加、灵活的发射信号设计、自适应技术的直接使用和虚拟阵列等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其发射阵增益损失对探测距离的限制。将分布式MIMO声纳分为发射/接收全分集的MIMO声纳和仅发射分集的MIMO声纳进行介绍,并认为这两种声纳可以并入多基地声纳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声纳 密集式mimo声纳 分布式mimo声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MIMO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9
9
作者 迟楠 乔梁 +1 位作者 赵嘉琦 卢星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随着灯光与光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VLC)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可见光通信的基带处理过程.为了提高室内照明度,LED阵列渐渐被广泛使用,基于此,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LED阵列的MIMO技术也进入研究者的视... 随着灯光与光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VLC)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可见光通信的基带处理过程.为了提高室内照明度,LED阵列渐渐被广泛使用,基于此,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基于LED阵列的MIMO技术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因此,随后介绍了两种VLC-MIMO机制,并介绍了空时分组编码(STBC)在VLC-MIMO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作为对比,最后对LTE系统中的物理层处理过程和多天线技术进行技术探讨,并大胆预测了可见光通信基带处理后续可能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编码技术 可见光通信 发光二极管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变量带误差模型的最坏情况频域辨识(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立辉 崔世钢 赵丽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66-1372,共7页
本文将单输入单输出(SISO)变母带误差(EIV)模型的频域最坏情况辨识方法推广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情况.类似于SISO情况,多输入多输出变量带误差(MIMO EIV)模型的辨识模型集合由估计的系统名义模型及其最坏情况误差界描述.所估计的系... 本文将单输入单输出(SISO)变母带误差(EIV)模型的频域最坏情况辨识方法推广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情况.类似于SISO情况,多输入多输出变量带误差(MIMO EIV)模型的辨识模型集合由估计的系统名义模型及其最坏情况误差界描述.所估计的系统名义模型表征为正规右图符号,其最坏情况误差界具有可能的更少保守性,可利用EIV模型的先验信息和后验信息由v-gap度量量化得到.因此,这种模型集合非常适合于后期利用Vinnicombe提出的H。。回路成形法设计鲁棒控制器.最后,利用一数值仿真实例验证所提出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坏情况辨识 变量带误差(EIV)模型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频域 v-gap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亚男 张禄林 吴伟陵 《电讯技术》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文章最后给出了MIMO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贝尔空时分层结构 空时分组码 空时格形码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空域相关性评估简化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秋明 徐大专 +1 位作者 罗艳强 陈小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针对任意散射环境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域脉冲采样的空域相关性评估简化模型,推导常见采样脉冲空域相关系数的近似简化解析式,并详细分析简化模型中采样脉冲数目和加权系数的选取依据,大大降低MI-MO衰落信号空域... 针对任意散射环境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域脉冲采样的空域相关性评估简化模型,推导常见采样脉冲空域相关系数的近似简化解析式,并详细分析简化模型中采样脉冲数目和加权系数的选取依据,大大降低MI-MO衰落信号空域相关性分析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当到达波角度扩展为5到20度且采样脉冲数目大于36时,本文简化模型的绝对误差均值小于0.005,但运算量远小于其它模型,可满足实际信道建模、天线阵列设计、系统容量及误比特率计算等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 空域相关性 功率角谱(P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LAN中的MIMO OFDM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旭东 张春业 曹建海 《中兴通讯技术》 2003年第6期39-41,49,共4页
文章介绍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给出了在无线局域网中应用的MIMOOFDM技术的实现方案,探讨了实现MIMOOFDM技术的关键,并展望了MIMOOFDM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正交频分复用 多输入多输出 mimo OFDM 发展前景 IEEE 802.11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目标高度的双基地MIMO雷达虚拟阵元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明 李军 +1 位作者 廖桂生 黎薇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1-675,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虚拟阵元技术进行目标高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在接收端估计目标相对于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的角度,然后利用获得的角度进行目标高度测量.与传统的双基地雷达测高方法不同,该方法既不需要发射端和接收... 提出了一种通过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虚拟阵元技术进行目标高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在接收端估计目标相对于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的角度,然后利用获得的角度进行目标高度测量.与传统的双基地雷达测高方法不同,该方法既不需要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时间同步,也不需要在收发两端之间传输数据,从而简化了系统的配置.另外,在多目标情况下,该方法估计的角度能够自动配对,从而避免了目标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双基地雷达 高度测量 虚拟阵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在人体安检中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杰 安健飞 +1 位作者 周人 喻洋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6,共11页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 太赫兹近场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技术具有在保证分辨率同时降低阵元数量的优势,在人体安检中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该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在人体安检领域的太赫兹近场MIMO-SAR技术系统现状,将典型系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其次介绍阵列设计,对典型面阵列的指标特性进行了仿真对比;介绍典型的成像算法和加速方法,比较成像算法的图像重构速度。最后对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雷达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健康 王德强 乐光新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传输性能,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能够极大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从而满足要求。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和传输可靠性需要研究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文章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空时编码技...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传输性能,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能够极大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从而满足要求。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和传输可靠性需要研究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文章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空时编码技术:空时格状编码和空时分组编码技术,同时指出MIMO系统在天线相关性、接收端复杂性、与单天线系统整合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空时编码 移动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空时格状编码 空时分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MIMO系统空间相关性的估计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樑宾 王宗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0-633,共4页
该文提出了在MIMO系统中一种估计发射及接收天线相关矩阵RT,RR的新算法。算法揭示了对于发射端(接收端)相关矩阵的估计精度和接收端(发射端)的天线的相关度密切有关,而与发射端(接收端)自身天线的相关度无关。此外,该文对估计性能与天... 该文提出了在MIMO系统中一种估计发射及接收天线相关矩阵RT,RR的新算法。算法揭示了对于发射端(接收端)相关矩阵的估计精度和接收端(发射端)的天线的相关度密切有关,而与发射端(接收端)自身天线的相关度无关。此外,该文对估计性能与天线数量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使用约200个训练符号时,相关矩阵中每个元素的平均估计误差在0.05以下,而使用更多的训练符号时,估计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信道空间相关性 天线相关矩阵 相关度 训练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输入约束下非线性系统输出反馈容错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登峰 谢德晓 +1 位作者 王宏 王执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45-49,共5页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执行器增益故障,在考虑控制输入幅值约束下,研究了故障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利用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基于Lyapunov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重构容错控制器的递推设计方法,确保故障闭环系统在满足给定...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执行器增益故障,在考虑控制输入幅值约束下,研究了故障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策略。利用静态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基于Lyapunov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重构容错控制器的递推设计方法,确保故障闭环系统在满足给定控制输入幅值约束下的鲁棒稳定性,并具有与无故障正常系统接近的其他优化控制性能。仿真算例表明了本文容错设计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主动容错控制 静态输出反馈 控制输入约束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编码MIMO系统的软输出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兵 赵玉萍 +1 位作者 邹黎 梁庆林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5-9,共5页
提出了适用于检测与译码相级联的编码MIMO系统次最优接收机的软输出估计算法。它利用基于均值软输出估计算法的似然比输出,为译码器组提供软输入信息,使接收机运算量与发射天线的数目呈线性关系。瑞利平衰落环境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 提出了适用于检测与译码相级联的编码MIMO系统次最优接收机的软输出估计算法。它利用基于均值软输出估计算法的似然比输出,为译码器组提供软输入信息,使接收机运算量与发射天线的数目呈线性关系。瑞利平衰落环境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与VVA相比,性能虽有一定的损失,但运算量大幅度减少;与采用最大似然检测(ML)的次最优接收机相比,其在运算量减少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定的软输入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估计算法 最大似然检测 编码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多用户检测算法 MUD 无线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模型辨识方法(3):输入非线性输出误差自回归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锋 毛亚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93-214,共22页
输入非线性系统包括输入非线性方程误差类系统和输入非线性输出误差类系统.针对输入非线性输出误差自回归系统,分别基于过参数化模型,基于关键项分离原理,基于数据滤波技术,研究了相应的基于过参数化模型的辅助模型递推辨识方法、基于... 输入非线性系统包括输入非线性方程误差类系统和输入非线性输出误差类系统.针对输入非线性输出误差自回归系统,分别基于过参数化模型,基于关键项分离原理,基于数据滤波技术,研究了相应的基于过参数化模型的辅助模型递推辨识方法、基于关键项分离的辅助模型递推辨识方法、基于数据滤波的辅助模型递推辨识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输入非线性输出误差系统、输出非线性输出误差系统、反馈非线性系统等.并给出了几个典型辨识算法的计算步骤、流程图和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递推辨识 梯度搜索 最小二乘 过参数化模型 关键项分离 滤波技术 模型分解 辅助模型辨识思想 递阶辨识原理 输入非线性系统 输出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