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轮次调剖的室内实验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袁谋
王业飞
赵福麟
-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胜利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162,共5页
-
文摘
采用沿一条对角线设置高渗区、两端设注入、采出口的厚平板模型和可视化薄平板模型及高、中、低渗三填砂管并联模型,实验研究了水驱后(含水95%)多轮次调剖的效果。在厚平板模型上用水玻璃/氯化钙堵剂调剖三轮次,在薄平板模型上用聚合物铬冻胶调剖八轮次,均出现了调剖效果(采收率增值)递减现象。提出了效果递减的五个机理及相应对策:①前后两次调剖注入的堵剂影响面部分重叠,应使用强度不同、凝胶化时间不同的堵剂,建立多轮次调剖堵剂系列;②堵剂的作用随径向距离增加而减弱;应逐轮次增加堵剂量;③封堵时机不当,含水越低则调剖效果越好;④注入压力欠当,高注入压力下堵剂可进入欲启动层;⑤注入的堵剂部分失效,如有机冻胶发生氧化降解,粘土内滤饼被冲刷。在综合含水高达96.3%的坨11南沙二11-3试验区,采用PI和FD决策技术选调剖井,选择堵剂并优化堵剂配方,从1999年10月到2002年10月对全区6口注水井进行5轮次共21井次调剖,使试验区年自然递减率(1999年为11.65%)大幅度减小,含水受到控制(2003年8月为96.1%),采收率提高2.0%,可采储量增加。图5表3参3。
-
关键词
注水井调剖
调剖效果
水驱采收率
递减机理
物理实验模拟
多轮次调剖
区块整体调剖
胜利胜坨油田
-
Keywords
water injectivity profile modification
profiling efficiency
oil recovery ability by water flood
decline mechanisms
physical experimental modelling
rotational profile control
profile control in whole block
f Shengtuo oil field in Shengli
-
分类号
TE35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高含水期油藏多轮次调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伟
-
机构
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
出处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9-584,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G1999032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2052'10271066)教育部博十点基金(20030422047).
-
文摘
在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多轮次调剖是一项重要的稳油控水措施。本文提出了高含水期油藏三维三相多轮次调剖数学模型,研制出多轮次调剖模拟器。模拟器中综合考虑了堵剂驱油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并使用了局部网格加密技术,为高含水期油藏进行多轮次调剖油藏工程方案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一试验区块进行了多轮次调剖油藏工程方案研究,研究了调剖时机、堵剂用量对调剖效果的影响。
-
关键词
多轮次调剖
局部网格加密
油藏工程
堵剂
-
Keywords
multi-round profile control
local mesh refinement
reservoir engineering
plugging agents
-
分类号
O241.82
[理学—计算数学]
-
-
题名裂缝性注水开发油藏多轮次调剖机理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何涛
王健
余恒
徐鹏
刘旭文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2期68-72,共5页
-
文摘
为了探讨多方向见水井控水的技术对策,有必要弄清油藏多方向见水规律,认识多轮次调剖技术的调剖机理。实验通过设计制作平面裂缝—基质可视化模型,模型为一注三采,不同注采端口之间的渗透率不同,研究在裂缝—基质条件下凝胶的运移特征及封堵机理,后续水驱的液流改向,残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不等渗透率并联填砂管岩心流动实验,模拟油藏的层间非均质性,对单次调剖和多级调剖操作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对于裂缝性油藏,多轮次调剖可以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调剖效果,能使裂缝渗流通道得到有效封堵,具有良好的促进后续流体转向的作用,且调剖效果存在逐次递减现象;多轮次调剖技术较单次调剖技术能更好适用于裂缝性地质构造的调剖施工作业,起到更好的缓解层间矛盾的作用。
-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物理模拟
可视化模型
多方向见水
多轮次调剖
提高采收率
-
Keywords
fractured reservoir
physical simulation
visualization model
multi-directional water breakthrough
multi-round profile control
EOR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一种新型二次交联凝胶体系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梁守成
吕鑫
陈冠中
李强
李丽霞
-
机构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9-193,202,共6页
-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YXKY-2016-ZY-02)资助
-
文摘
针对海上油田多轮次调剖后,调剖效果逐渐变差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成胶时间及强度可控的二次交联凝胶体系。通过改变交联剂合成过程中冰醋酸与已二酸的摩尔比,调控凝胶体系不同阶段的成胶时间与成胶强度,扩大凝胶体系注入过程中的波及范围,改善多轮次调剖后的调剖效果;并对所合成二次交联凝胶体系在渤海S油田条件下的性能进行评价,获得适合现场应用的体系配方。研究表明,二次交联凝胶体系浓度选用4 000 mg/L聚合物+3 000 mg/L交联剂,冰醋酸与已二酸摩尔比为1∶3时,分级交联凝胶体系与渤海S油田高渗条带具有最佳的匹配效果,体系兼具封堵性能与运移性能。平板模型驱油实验表明,调剖前后水驱采收率提高16.05%。研究结果应用于渤海S油田,2口井累计增油18 288方,平均含水降低8.4%,矿场试验效果良好。
-
关键词
二次交联
体系合成
性能评价
封堵效果
多轮次调剖
-
Keywords
secondary crosslinking synthesi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lugging effect multi-round profile control
-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卫95块HSG-1油藏流体流向控制技术
- 5
-
-
作者
赵长权
申立梅
-
机构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0,128,共3页
-
文摘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以来,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和油藏水淹程度的加剧,平面上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措施挖潜的余地小,难度大,产量递减快。卫95块多轮次调剖后,Ⅰ类油层的增油潜力越来越小,Ⅱ、Ⅲ类油层受调剖污染,注水井吸水厚度逐渐减少,层间矛盾加剧,调剖措施效果逐年变差。调剖后注水压力上升,甚至注不进水,但吸水剖面改善不理想,启动新层的效果变差。因此,在卫95块开展以HSG-1油藏流体流向控制技术为主导技术的区块深部液流转向,试验5个井组,工艺成功率100%,区块自然递减降低5.6个百分点,PI值提高了2 MPa,井组累计增油量1 430 t,平均井组增油量286 t,自然递减得到了有效控制,区块开发形势好转。该技术可以改善区块水驱开发效果,减缓递减,保持持续稳产,并为下一步在该区块及类似特高含水油藏区块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关键词
HSG-1体系
深部调堵技术
多轮次调剖
改善水驱
-
Keywords
HSE-1 system, deep adjustable plugging, several rounds of profile adjustment, improving water flooding.
-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