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NET中,通信节点的移动会造成端到端通信路由的时常中断.传统TCP协议只有拥塞控制机制,对由于节点移动造成的数据包传输丢失和超时也作为拥塞处理,使得端到端传输性能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跨层设计思想,将传输控制与链路稳定性...在MANET中,通信节点的移动会造成端到端通信路由的时常中断.传统TCP协议只有拥塞控制机制,对由于节点移动造成的数据包传输丢失和超时也作为拥塞处理,使得端到端传输性能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跨层设计思想,将传输控制与链路稳定性路由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生存时间概率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probability of link residual lifetime,简称TCP-PLRT).该协议通过在路由稳定时跨层收集路由层链路生存时间概率信息来实现对端到端连接稳定性的认知,并针对路由不稳定、路由中断、路由恢复,分别制定了路由切换、数据存储转发、ACK再确认三大机制.这使得TCP-PLRT协议具有对由移动造成的路由中断进行提前预判和有效处理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TCP-PLRT协议能够极大地减小由节点移动带来的端到端传输性能的下降,减少分组重传,提高端到端的吞吐量.展开更多
随着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往往配备多个网络接口,具有多链路的网络接入能力。为实现多链路传输,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了新型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MPTCP)。如何合理进行MPTCP数...随着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往往配备多个网络接口,具有多链路的网络接入能力。为实现多链路传输,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了新型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MPTCP)。如何合理进行MPTCP数据包调度为用户提供更大带宽、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并最大化网络资源利用率,成为网络通信领域的重要课题。首先,介绍了MPTCP的基本功能和其在数据调度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然后,针对非对称多链路下的MPTCP传输调度算法,从减少数据包乱序、降低传输延迟、提高链路利用率,以及结合强化学习四个角度分析和比较了近年来的多路径传输相关研究;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展望了MPTCP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更多
针对传统并行多路传输中数据调度算法存在的问题,基于MPTCP协议,提出了带宽预测和前向时延的数据调度算法(data-scheduling algorithm using bandwidth estimation and forward trip-time,DA-BEFT)。该算法充分考虑子流间传输时延差较...针对传统并行多路传输中数据调度算法存在的问题,基于MPTCP协议,提出了带宽预测和前向时延的数据调度算法(data-scheduling algorithm using bandwidth estimation and forward trip-time,DA-BEFT)。该算法充分考虑子流间传输时延差较大的影响,结合性能好的重传选路策略,减轻接收端因数据乱序导致的缓存阻塞,提高整个连接吞吐量。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DA-BEFT在子流时延差变化时能够提高带宽利用率,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展开更多
为了改善移动Ad 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对AODV的改进协议OAODV协议做了一定的修订,得到E-OAODV(Enhanced Opti mal Ad Hoc On-demand Distant Vector)协议。该协议通过在路由失效时使用来自目的节点的ACK应答信号所包含的路由信息来...为了改善移动Ad 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对AODV的改进协议OAODV协议做了一定的修订,得到E-OAODV(Enhanced Opti mal Ad Hoc On-demand Distant Vector)协议。该协议通过在路由失效时使用来自目的节点的ACK应答信号所包含的路由信息来尝试继续传输数据,同时通过对OAODV和TCP两者的修订来实现在路由重建后尽可能地恢复因路由失效所丢失的数据包。NS-2下的仿真结果表明,E-OAODV对断线点离源节点较近的情况下的TCP性能有较显著的改善,尤其在路由总跳数较大时。展开更多
文摘在MANET中,通信节点的移动会造成端到端通信路由的时常中断.传统TCP协议只有拥塞控制机制,对由于节点移动造成的数据包传输丢失和超时也作为拥塞处理,使得端到端传输性能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跨层设计思想,将传输控制与链路稳定性路由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生存时间概率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probability of link residual lifetime,简称TCP-PLRT).该协议通过在路由稳定时跨层收集路由层链路生存时间概率信息来实现对端到端连接稳定性的认知,并针对路由不稳定、路由中断、路由恢复,分别制定了路由切换、数据存储转发、ACK再确认三大机制.这使得TCP-PLRT协议具有对由移动造成的路由中断进行提前预判和有效处理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TCP-PLRT协议能够极大地减小由节点移动带来的端到端传输性能的下降,减少分组重传,提高端到端的吞吐量.
文摘随着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往往配备多个网络接口,具有多链路的网络接入能力。为实现多链路传输,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了新型的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MPTCP)。如何合理进行MPTCP数据包调度为用户提供更大带宽、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并最大化网络资源利用率,成为网络通信领域的重要课题。首先,介绍了MPTCP的基本功能和其在数据调度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然后,针对非对称多链路下的MPTCP传输调度算法,从减少数据包乱序、降低传输延迟、提高链路利用率,以及结合强化学习四个角度分析和比较了近年来的多路径传输相关研究;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展望了MPTCP的未来发展趋势。
文摘针对传统并行多路传输中数据调度算法存在的问题,基于MPTCP协议,提出了带宽预测和前向时延的数据调度算法(data-scheduling algorithm using bandwidth estimation and forward trip-time,DA-BEFT)。该算法充分考虑子流间传输时延差较大的影响,结合性能好的重传选路策略,减轻接收端因数据乱序导致的缓存阻塞,提高整个连接吞吐量。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DA-BEFT在子流时延差变化时能够提高带宽利用率,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文摘为了改善移动Ad Hoc网络环境下TCP的性能,对AODV的改进协议OAODV协议做了一定的修订,得到E-OAODV(Enhanced Opti mal Ad Hoc On-demand Distant Vector)协议。该协议通过在路由失效时使用来自目的节点的ACK应答信号所包含的路由信息来尝试继续传输数据,同时通过对OAODV和TCP两者的修订来实现在路由重建后尽可能地恢复因路由失效所丢失的数据包。NS-2下的仿真结果表明,E-OAODV对断线点离源节点较近的情况下的TCP性能有较显著的改善,尤其在路由总跳数较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