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视角融合的手眼协同超视野目标测量与3D重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波涛 李正强 +2 位作者 华超豪 谢佳龙 吕强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115,共14页
针对动态深度相机单帧视野受限问题,及多帧拼接中的噪声扰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融合的大型3D目标的位姿测量与重建方法。该方法搭建了深度相机的性能梯度分层模型,采用基于点云法向量的多视角扫描位姿预测,并以高度约束的RANSAC(... 针对动态深度相机单帧视野受限问题,及多帧拼接中的噪声扰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融合的大型3D目标的位姿测量与重建方法。该方法搭建了深度相机的性能梯度分层模型,采用基于点云法向量的多视角扫描位姿预测,并以高度约束的RANSAC(HC-RANSAC)拟合目标三维模型。以机械臂末端搭载的深度相机进行多角度扫描测量,并将多视角扫描采样所获数据在局部基准坐标系下进行目标模型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深度相机或基于云台视觉的三维重建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大的重建视野和良好的重建精度,可在近距离范围中对大目标进行重建,解决了视野与精度难以兼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手眼协同 多视角融合 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T/R-R型雷达多视角融合成像算法
2
作者 郭宝锋 焦丽婷 +3 位作者 李胜 朱晓秀 薛东方 孙慧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19-3030,共12页
针对T/R-R(transmitting receiving-receiving)构型雷达成像实际,结合空间目标的轨道先验和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体制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复贝叶斯压缩感知(Bayesian compressed sensing,... 针对T/R-R(transmitting receiving-receiving)构型雷达成像实际,结合空间目标的轨道先验和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的体制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复贝叶斯压缩感知(Bayesian compressed sensing,BCS)算法的T/R-R型雷达稀疏孔径多视角融合成像方法。所提方法在建立双站雷达融合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Laplace先验在复数域建立目标的稀疏模型,提高了算法的稀疏促进作用,获得了高分辨目标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实现双站雷达多视角的融合成像,还可实现双站雷达各自存在稀疏孔径条件下的多视角融合成像,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可有效提高方位分辨率和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R型雷达 空间目标 多视角融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影像层间插值的超分辨率及多视角融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萌 秦品乐 +1 位作者 曾建潮 李俊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62-3367,共6页
针对磁共振(MR)图像切片内分辨率高而切片间分辨率低,导致MR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缺乏医学诊断意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间插值及多视角融合网络的医学图像处理算法。首先,引入了层间插值模块,用来将MR体数据沿冠状和矢状方向从三维数... 针对磁共振(MR)图像切片内分辨率高而切片间分辨率低,导致MR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缺乏医学诊断意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间插值及多视角融合网络的医学图像处理算法。首先,引入了层间插值模块,用来将MR体数据沿冠状和矢状方向从三维数据切割成二维图像;然后,在分别对冠状面和矢状面进行特征提取之后,通过空间矩阵滤波器动态计算权重用于任意大小的上采样因子放大图像;最后,将冠状图和矢状图在层间插值模块中得到的结果聚合成三维数据后再次沿轴状方向切割成二维图像,对得到的二维图像两两进行融合并通过轴状方向数据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其他超分辨率算法在×2、×3、×4尺度下的峰值信噪比(PSNR)均有1 dB左右的提升,可见所提算法有效提升了图像的重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神经网络 层间插值 脑部磁共振影像 多视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墙体补偿与多视角融合的穿墙雷达建筑物布局成像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尹子翔 杨小鹏 兰天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82,共9页
穿墙雷达能够对建筑进行布局成像,并准确获取建筑内部结构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灾害搜救、反恐作战等领域。针对建筑物墙体穿透导致的墙体展宽、位置偏移和墙体多径杂波导致的多径鬼影等成像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墙体补偿与多视角融合... 穿墙雷达能够对建筑进行布局成像,并准确获取建筑内部结构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灾害搜救、反恐作战等领域。针对建筑物墙体穿透导致的墙体展宽、位置偏移和墙体多径杂波导致的多径鬼影等成像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墙体补偿与多视角融合的建筑布局成像算法。首先,对雷达回波的后向投影成像结果应用Radon变换,通过恒虚警率检测提取峰值,提取墙体位置信息,以墙体前后表面中心为分界线将图像分割为两个子图像;其次,对包含偏移墙体的子图像进行自适应补偿,矫正墙体位置;最后,对多个视角成像结果进行图像融合,抑制多径鬼影。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图像中墙体展宽、位置偏移和多径鬼影问题,得到正确清晰的建筑布局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墙雷达 建筑布局成像 墙体补偿 多径抑制 多视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背景下多视角融合的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齐平 熊祖琪 +2 位作者 胡一明 丁俊岭 黄亮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期158-160,175,共4页
针对目前研究生创新教育难以系统地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的问题。课题组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以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在人才培养标准重构、能力素质体系框架构建、跨界创新思维培养、思政教育融入创新... 针对目前研究生创新教育难以系统地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的问题。课题组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以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在人才培养标准重构、能力素质体系框架构建、跨界创新思维培养、思政教育融入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和教育评价体系完善这六个视角下,构建一套多视角融合培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重在提高机械工程学科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和实践在机械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伦理、爱国教育等思政内涵,实现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目标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多视角融合 机械工程学科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边缘检测融合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特征提取
6
作者 张沛东 肖连博 +4 位作者 张煜航 焦力敏 孙洪超 庄大杰 李国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4-302,共9页
目的针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可靠性评估中存在的三维形变测量精度不足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视角深度图投影与亚像素边缘检测的三维点云特征提取方法,以高精度几何特征数据支撑容器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安全验证。方法首先,构建最小包... 目的针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可靠性评估中存在的三维形变测量精度不足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视角深度图投影与亚像素边缘检测的三维点云特征提取方法,以高精度几何特征数据支撑容器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安全验证。方法首先,构建最小包围立方体,并设计六自由度多视角正交投影系统,将三维点云降维映射至二维深度图,实现容器全表面覆盖;其次,基于拟合边缘模型及局部灰度面积效应,检测亚像素边缘点;进一步结合投影参数化映射与动态曲率插值算法,引入法向量连续性约束及加权融合策略,重构高保真三维特征点;最后,搭建实验系统,获取容器三维点云数据,基于简化率、配准误差及计算时间指标,并与现有点云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所提方法获取特征点云,其配准最大平均误差为1.33 mm,最大均方根误差为1.39 mm,简化率为1.6%。与其他文献的结果相比,所提方法的简化率更小,计算时间更短,且误差更小。结论所提方法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点云处理与几何特征保真之间的矛盾,显著提升了放射性容器三维特征提取的精度和效率,为核能工程安全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几何形变量化分析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 三维形变测量 多视角深度图融合 亚像素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D模型的多视角多波段窄带雷达信号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叶钒 何峰 梁甸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75-1679,共5页
研究了窄带雷达信号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TD(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模型的窄带雷达信号多视角多波段融合的方法。在同波段多视角融合方面,利用Lincoln实验室的方法给出模型参数的初值,再运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迭代寻... 研究了窄带雷达信号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TD(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模型的窄带雷达信号多视角多波段融合的方法。在同波段多视角融合方面,利用Lincoln实验室的方法给出模型参数的初值,再运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迭代寻优。而在不同波段多视角融合方面,则利用视角融合后获得的同角度不同波段窄带信号联合估计频率衰减因子。并通过仿真实验以二维条带目标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TD模型 多视角融合 多波段融合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路客站视频多视角特征图投影融合的人群密度估计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瑞 李平 +2 位作者 代明睿 马小宁 李国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192,共11页
为破解超大视觉场景下人群密度估计的局限性,提出1种适用于铁路客站的多视角特征图投影融合的人群密度估计模型,包括多视角特征图提取处理和多视角特征图投影融合处理2部分。首先,对站内多路旅客视频图像分别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并引入... 为破解超大视觉场景下人群密度估计的局限性,提出1种适用于铁路客站的多视角特征图投影融合的人群密度估计模型,包括多视角特征图提取处理和多视角特征图投影融合处理2部分。首先,对站内多路旅客视频图像分别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并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分离背景和前景人像,得到注意力密度特征图;再将不同视角下经过提取处理后二维的特征图投影到三维地面坐标系;然后,对投影后的特征图进行融合计算,实现整体融合特征图的密度估计;最后,在传统密度估计损失基础上增加注意力密度特征损失,设计得到损失函数。依托公开数据集和基于清河站的自建数据集,对比验证模型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均值绝对误差上优于当前同类先进模型;引入的注意力机制模块进一步优化了模型对人群密度估计的效果;200次迭代后模型平均损失梯度下降逐步稳定,梯度策略设置合理,收敛效果较好;在清河站实际应用场景下,该模型能基于3个不同视角视频图像准确估计人群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人群密度估计 多视角融合 多尺度特征提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间先验约束和多视角信息融合的肝脏CT图像分割 被引量:5
9
作者 彭佳林 揭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1-978,共8页
医学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序列图像中肝脏的准确分割是实现计算机辅助肝手术的重要前提,然而图像中存在的组织病变、边界模糊或缺失、不同组织间的粘连给肝脏分割带来极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序列间先验约束的半... 医学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序列图像中肝脏的准确分割是实现计算机辅助肝手术的重要前提,然而图像中存在的组织病变、边界模糊或缺失、不同组织间的粘连给肝脏分割带来极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序列间先验约束的半自动分割方法,并进一步采取了多视角信息融合的方式实现肝脏的准确分割。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无需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复杂的先验训练。在Sliver07公开数据集合的验证结果显示,和领域内主要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割准确度,特别是当肝脏区域存在病灶、边界模糊或缺失的情况下具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序列图像 肝脏分割 先验约束 多视角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视角特征融合的Webshell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锋 徐柳婧 +3 位作者 陈晓华 戚伟强 陈可 朱添田 《电信科学》 2020年第6期125-132,共8页
Webshell是一种Web端的恶意脚本文件。它通常由攻击者上传至目标服务器来达成其非法的访问控制的目的。现有Webshell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单一的网络流量行为、简易被绕过的签名比对、单一的正则匹配等。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基于PHP语... Webshell是一种Web端的恶意脚本文件。它通常由攻击者上传至目标服务器来达成其非法的访问控制的目的。现有Webshell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单一的网络流量行为、简易被绕过的签名比对、单一的正则匹配等。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基于PHP语言的Webshell,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特征融合的Webshell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包括词法特征、句法特征、抽象特征在内的多种特征;其次,利用费舍尔评分对特征进行重要程度的排序与筛选;最后,通过SVM建立能有效区分Webshell和正常脚本的模型。在大规模的实验中,模型对Webshell和正常样本的最终分类精度达到了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shell检测 多视角特征融合 特征选择与提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HIN基于多视角嵌入融合的推荐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乐昊 寇月 +2 位作者 申德荣 聂铁铮 李冬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19-3634,共16页
由于异构信息网络HIN(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具有丰富的语义信息而在推荐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面向异构信息网络的推荐方法忽略了网络中关联关系的异质性,以及不同关联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嵌入... 由于异构信息网络HIN(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具有丰富的语义信息而在推荐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面向异构信息网络的推荐方法忽略了网络中关联关系的异质性,以及不同关联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嵌入融合的推荐模型,分别从同质关联视角和异质关联视角来挖掘异构信息网络的深层潜在特征并加以融合,有效地保证了推荐结果的准确性.针对同质关联视角,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嵌入融合方法,通过对同质关联作用下节点邻域信息的轻量式卷积,实现节点嵌入的局部融合.针对异质关联视角,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的嵌入融合方法,利用注意力机制来区分不同关联类型对节点嵌入的影响,实现节点嵌入的全局融合.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信息网络 推荐 多视角嵌入融合 图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D模型的多视角多频带ISAR融合成像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晓秀 刘利民 +3 位作者 胡文华 郭宝锋 史林 朱瀚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6-735,共10页
多视角多频带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融合成像技术克服了单雷达成像分辨率受发射带宽和观测视角的限制,是提高ISAR成像的二维分辨率的新手段。在宽带小角度观测条件下,针对目标散射系数随频率变化的情况... 多视角多频带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融合成像技术克服了单雷达成像分辨率受发射带宽和观测视角的限制,是提高ISAR成像的二维分辨率的新手段。在宽带小角度观测条件下,针对目标散射系数随频率变化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绕射理论(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GTD)模型的多视角多频带ISAR融合成像方法。首先,以GTD模型为基础建立ISAR成像回波模型;然后,将多视角多频带ISAR融合成像问题转化为信号稀疏重构问题,并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解,在保证融合成像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的成像效率;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几何绕射理论模型 多视角多频带融合成像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理论在步态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柴艳妹 韩文英 +1 位作者 刘灿涛 李海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2-277,共6页
近年来,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步态识别已成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从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两种层次,多特征融合、多模态融合以及多视角融合3个方面对融合理论在步态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进一步,为了研究融合理... 近年来,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步态识别已成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从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两种层次,多特征融合、多模态融合以及多视角融合3个方面对融合理论在步态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进一步,为了研究融合理论对步态识别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融合了静态形体特征和动态模型特征的步态识别算法。通过在CMU步态数据库上的详细实验比较和分析,研究了不同融合策略以及步速变化对步态识别算法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多特征融合 多模态融合 多视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自权重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被引量:10
14
作者 夏菁 丁世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2-869,共8页
多视角子空间聚类是一种利用视角之间的互补信息,找到视角间统一的表示并发现潜在分组结构的方法,近年来已成为机器学习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自权重子空间聚类算法.具体的,低秩稀疏约束能发现数据的全局和局部结构信息... 多视角子空间聚类是一种利用视角之间的互补信息,找到视角间统一的表示并发现潜在分组结构的方法,近年来已成为机器学习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自权重子空间聚类算法.具体的,低秩稀疏约束能发现数据的全局和局部结构信息,使自表示矩阵呈现稀疏性和低秩的特点;而自权重方法利用视角表示矩阵与共享相似度矩阵之间距离的反比为每个视角分配合理的权重,同时学习到一个视角之间共享的相似度矩阵,降低受损视角对于共享相似度矩阵的影响.以上提到的两种方法组成一个统一的优化框架,再使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交换方向最小化方法(ALMADM)对提出的聚类算法进行优化.在基准数据集中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比其他算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自权重多视角聚类 低秩稀疏约束 多视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自步学习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莹莹 邱崧 +2 位作者 孙力 周梅 徐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3,共7页
自步学习的动作识别方法采用课程学习的思路,忽略了不同视角动作特征对课程的影响,对多分类的人体两维视频复杂动作识别无法取得满意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视角自步学习算法。选取5个视角并提取Trajectory、HOG、HOF、MBHx和MBH... 自步学习的动作识别方法采用课程学习的思路,忽略了不同视角动作特征对课程的影响,对多分类的人体两维视频复杂动作识别无法取得满意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视角自步学习算法。选取5个视角并提取Trajectory、HOG、HOF、MBHx和MBHy作为各自视角下的特征信息,利用自步学习算法学习得出对应视角下的动作分类课程,使用线性规划增强方法将不同视角下的课程进行融合,得出更适合解决多类复杂动作识别问题的综合课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单一视角自步学习方法和多视角支持向量机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多类复杂动作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多视角融合 自步学习 线性规划增强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YOLOX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
16
作者 李刚 叶学义 +2 位作者 蒋甜甜 李文杰 应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4,共11页
主动毫米波(active millimeter wave,AMMW)图像具有噪声多、易含伪影、小目标多等特点,一直是隐匿目标检测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oT-YOLOX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在模型主干网络中引入瓶颈型Transformer(bottleneck Trans... 主动毫米波(active millimeter wave,AMMW)图像具有噪声多、易含伪影、小目标多等特点,一直是隐匿目标检测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oT-YOLOX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在模型主干网络中引入瓶颈型Transformer(bottleneck Transformer,BoT),加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调整多尺度目标检测层,并集成全局注意力机制来提高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提出一种多视角加权框融合的后处理方法,用于集成不同视角检测结果,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在自行采集的包括54000幅图像的AMMW数据集上,与基准模型(YOLOX)相比,该模型达到了93.22%的检出率和4.46%的误检率,AP提升了6.74个百分点;在公开AMMW数据集上,与主流方法相比,mAP提升了4.07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AMMW图像场景的目标,小目标检测准确度更加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毫米波图像 瓶颈型Transformer 小目标检测 多视角加权框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SAR图像融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志希 孔令讲 +2 位作者 贾勇 柯晓东 赵中兴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在穿墙雷达成像技术中,建筑布局成像对确定墙后人体目标的空间相对位置以及多径虚假目标的提取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建筑布局成像一般采用多通道多视角图像融合方法,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即基于小波分解下的多通道多视角图像融合... 在穿墙雷达成像技术中,建筑布局成像对确定墙后人体目标的空间相对位置以及多径虚假目标的提取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建筑布局成像一般采用多通道多视角图像融合方法,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即基于小波分解下的多通道多视角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到单视角下的多通道图像融合,该阶段的融合目的主要是为增强图像细节信息和提高图像清晰度。因此对其小波分解后的图像高频分量采用平均梯度增强的加权融合算法,低频分量采用平均加权融合,后经小波反变换后形成多幅单视角图像;第二阶段涉及到多视角融合,该阶段的融合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并且考虑到此阶段不同视角下图像经小波分解后的三个高频分量对比度各不相同,因此高频分量采用对比度增强的加权融合算法,低频分量仍采用平均加权融合,后将融合后的频率分量经小波反变换,便可得到一幅完整融合图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小波分解下的多通道多视角图像融合算法不论在图像视觉效果的改善和信噪比的提高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墙雷达 建筑布局成像 多通道多视角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逆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23
18
作者 田彪 刘洋 +3 位作者 呼鹏江 吴文振 徐世友 陈曾平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5-802,共38页
当前,国内外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系统均朝着高载频、大带宽、多极化、分布式、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牵引I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ISAR图像的角度来看,ISAR成像的发展变化主要可归纳为精细化成像以提升成像质量和多维度成像以丰富... 当前,国内外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系统均朝着高载频、大带宽、多极化、分布式、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牵引I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ISAR图像的角度来看,ISAR成像的发展变化主要可归纳为精细化成像以提升成像质量和多维度成像以丰富成像信息两个方面。该文首先从雷达回波脉冲压缩、雷达系统失真校正、目标高速运动补偿、距离向自聚焦、平动补偿、转动补偿、图像重构、图像后处理等方面综述雷达精细化成像方法,然后从极化、多频带融合、多站多视角成像、三维成像等方面综述雷达成像维度的扩展,最后从成像建模、复杂场景精细成像、实时成像、成像评价与图像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展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系统失真补偿 运动补偿 全极化成像 多频带融合 多视角融合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