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简单旋转装置实现三维相机多视角数据采集 被引量:1
1
作者 衡伟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3-336,共4页
提出一种用简单旋转装置实现单视角三维相机对物体进行多视角表面数据采集的方法 .论述了基于这一方法的多视角三维相机的构造 ,旋转装置参数的标定 ,以及不同视角采集的物体表面三维数据直接通过相应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对齐复位的方法 ... 提出一种用简单旋转装置实现单视角三维相机对物体进行多视角表面数据采集的方法 .论述了基于这一方法的多视角三维相机的构造 ,旋转装置参数的标定 ,以及不同视角采集的物体表面三维数据直接通过相应的空间坐标变换关系对齐复位的方法 ;推导了关于旋转角度的空间坐标变换函数 ,分析了由旋转装置引入的多视角数据对齐复位的误差 ,最后给出了实例并进行了讨论 .本方法构成的多视角三维相机将具有系统简单 ,采集过程无需附加操作和特殊要求 ,可确定的对齐复位精度以及全自动化的快速采集复位过程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处理 三维图象 对齐复位 三维相机 旋转装置 多视角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角数据驱动的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画像构建模型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陈烨 陈天雨 董庆兴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2,共9页
[目的/意义]聚焦社会化问答平台,探索多视角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构建框架和方法,旨在更全面、准确地理解用户,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精准的信息服务。[研究设计/方法]根据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数据的特点,从数据挖掘和本体论的视角厘清用... [目的/意义]聚焦社会化问答平台,探索多视角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构建框架和方法,旨在更全面、准确地理解用户,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精准的信息服务。[研究设计/方法]根据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数据的特点,从数据挖掘和本体论的视角厘清用户数据与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多视角数据驱动的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画像构建模型。[结论/发现]该模型包括了用户数据获取、属性沙盒搭建、用户画像实现和用户画像应用等环节,在用户画像实现过程中主要涉及用户画像生成与用户画像更新两个关键环节。[创新/价值]建立了多视角用户数据与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阐述了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画像的构建框架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构建模型 多视角数据 社会化问答平台 生成模型 更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数据与社区发现的典型用电负荷模式挖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伟 韩颖 +1 位作者 刘怡君 张伟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4,共7页
电力系统为满足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需掌握用户端用电负荷曲线的典型模式。当前电力负荷模式挖掘过程中往往使用单视角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未考虑不同视角数据内部度量信息差异和复杂的计算。针对这一问题,从三个粒度获取多视角用电负荷... 电力系统为满足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需掌握用户端用电负荷曲线的典型模式。当前电力负荷模式挖掘过程中往往使用单视角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未考虑不同视角数据内部度量信息差异和复杂的计算。针对这一问题,从三个粒度获取多视角用电负荷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分别计算相似度矩阵,使用相似度网络融合算法构建融合相似度矩阵,选用Leiden社区发现算法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然后动态识别各个子社区的典型用电负荷曲线并进行趋势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稳定划分用户群体并识别各个子社区的典型用电负荷模式曲线,结合用户基本信息,得到各个子社区的峰值模式,从而为电力系统采取个性化措施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数据 社区发现 相似度网络融合 模式识别 典型用电负荷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编码全局控制点多视角三维数据拼接 被引量:7
4
作者 卢炜良 江开勇 林俊义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62,共6页
多视角三维数据的拼接一直是视觉测量领域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编码全局控制点的多视角三维数据拼接方法。以多个固定不动的无编码标志点作为全局控制点,建立全局坐标系。移动结构光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的不同视角对物体表面各... 多视角三维数据的拼接一直是视觉测量领域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编码全局控制点的多视角三维数据拼接方法。以多个固定不动的无编码标志点作为全局控制点,建立全局坐标系。移动结构光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的不同视角对物体表面各子区域进行测量,获得局部坐标系下的三维测量数据及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空间几何变换不变性自动匹配出各视角局部控制点在全局控制点中的同名点。依据同名控制点对,采用SVD算法求解局部坐标系与全局坐标系的变换关系,从而实现全局拼接。最后,以10个圆形标志点为全局控制点从5个视角对鞋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多视角拼接中的累积误差,控制点的重合度平均误差为η=0.013mm,与手持式扫描仪对比标准偏差为0.177 mm,获得了较好的拼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三维数据拼接 全局控制点 SVD算法 累积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加权和非负矩阵分解的多视角聚类算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正 张国印 陈志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540,共6页
为了在多视角聚类过程中同时考虑特征权重和数据高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加权和非负矩阵分解的多视角聚类算法(Multiview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Feature Weighting and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FWNMF-MC).FWNMF... 为了在多视角聚类过程中同时考虑特征权重和数据高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加权和非负矩阵分解的多视角聚类算法(Multiview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Feature Weighting and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FWNMF-MC).FWNMF-MC算法根据每个视角中每个特征在聚类过程中的重要性,自动赋予不同的权值.通过将每个视角空间中的特征矩阵分解为基矩阵与系数矩阵的乘积,将多视角数据从高维空间映射到低维空间.为了有效利用每个视角信息挖掘聚簇结构,最大化每个视角在低维空间的一致性.最后实验结果表明FWNMF-MC算法的聚类效果明显优于已有的4种有代表性的多视角聚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数据 聚类 非负矩阵分解 特征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角熵权重的中心化多视角模糊聚类
6
作者 由从哲 吴小俊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4年第11期1400-1406,共7页
研究了多视角聚类问题,由于多视角聚类考虑到每个样本在多个视角的信息后进行聚类,并利用了更多的有效信息,因而较单视角聚类算法更优。目前绝大多数多视角聚类算法在聚类过程中认为各个视角同等重要,但是如果其中存在质量较差的视角,... 研究了多视角聚类问题,由于多视角聚类考虑到每个样本在多个视角的信息后进行聚类,并利用了更多的有效信息,因而较单视角聚类算法更优。目前绝大多数多视角聚类算法在聚类过程中认为各个视角同等重要,但是如果其中存在质量较差的视角,则会严重影响聚类的最终结果。不同的视角由于其包含信息质量的差异,对聚类最终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根据每个视角对聚类的贡献率赋予每个视角不同的权值,并利用中心化策略,提出了基于视角熵权重的中心化多视角模糊聚类(entropy weighting centralized multi-view fuzzy clustering,EWCMVC)算法。在人工数据集和实际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聚类性能优于传统单视角和多视角聚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数据 模糊聚类 熵加权 中心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知识图谱中的服装装饰工艺分类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娟 张远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100,共6页
为解决服装装饰工艺类别判定中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带来的负影响问题,采用具备视角约减功能的多视角分类模型对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进行动态过滤。首先基于1-阶TSK模糊系统,在其目标优化函数中引入视角间分类误差一致性约束,实现多视... 为解决服装装饰工艺类别判定中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带来的负影响问题,采用具备视角约减功能的多视角分类模型对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进行动态过滤。首先基于1-阶TSK模糊系统,在其目标优化函数中引入视角间分类误差一致性约束,实现多视角协同学习;然后通过变体信息熵学习各视角的权重,并在权重学习过程中制定视角约减规则,自动剔除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最后通过服装装饰工艺类别分类实验对所构建模型的分类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视角约减之前,所提出的多视角分类模型的测试精度提高了2.68%,可有效地过滤噪声视角或弱相关视角,降低其对分类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装饰工艺 模糊系统 多视角数据 视角约减 协同学习 服装设计资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弹簧的全局配准改进算法
8
作者 宋磊 刘胜兰 +1 位作者 张丽艳 韦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63-1668,共6页
为实现多视角测量数据的全局精确配准,笔者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弹簧配准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刚体在弹簧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建立测量数据在虚拟弹簧力作用下的配准模型,从而将全局配准问题转化为对刚体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及对应位移等... 为实现多视角测量数据的全局精确配准,笔者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弹簧配准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刚体在弹簧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建立测量数据在虚拟弹簧力作用下的配准模型,从而将全局配准问题转化为对刚体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及对应位移等运动学参数的求解问题。在原有虚拟弹簧配准算法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增加对应最近点的距离阈值等措施来提高全局配准的精度。通过对多个模型的多视角测量数据的全局配准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测量数据 全局配准 虚拟弹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