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多视图像的极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兰 戴博伟 杨汝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7-513,共7页
该文基于乘性相干斑模型,对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多视图像的极化特征参数(同极化比、交叉极化比和同极化相位差)进行了分析,利用实际的模拟数据对特征参数的PDF进行了拟合测试,分析了多视极化特征参数的统计特性对极化相干斑抑制算法的影... 该文基于乘性相干斑模型,对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多视图像的极化特征参数(同极化比、交叉极化比和同极化相位差)进行了分析,利用实际的模拟数据对特征参数的PDF进行了拟合测试,分析了多视极化特征参数的统计特性对极化相干斑抑制算法的影响。利用极化比和相位差的特点,对地物进行分类,所得分类精度与利用最优极化分类法的分类精度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多视图像 极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及其创新应用发展
2
作者 赵斯杰 肖罡 +3 位作者 戴璐祎 万可谦 李华旸 杨钦文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3年第7期90-92,99,共4页
多视图像三维重建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建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综述了多视图像三维重建技术中,基于体素表达、基于表面演化、基于特征点增长、基于深度图融合等四个类型的技术特点及发展动态,剖析了该项技术在VR行... 多视图像三维重建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建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综述了多视图像三维重建技术中,基于体素表达、基于表面演化、基于特征点增长、基于深度图融合等四个类型的技术特点及发展动态,剖析了该项技术在VR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多视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相关产品的创新设计趋势,探讨了创新技术产品在VR领域的应用发展前景,为三维重建技术与VR领域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提供参考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像 三维重建 立体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场遥感图像虚拟焦面拼接理论误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岳春宇 何红艳 +2 位作者 鲍云飞 邢坤 周楠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8,共9页
随着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对大视场、宽幅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经常需要通过多幅遥感图像拼接来满足图像幅宽的要求。由多台相机同轨同时成像并拼接获取大幅宽遥感图像可以解决图像幅宽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匹配的图像域拼接方法... 随着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对大视场、宽幅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经常需要通过多幅遥感图像拼接来满足图像幅宽的要求。由多台相机同轨同时成像并拼接获取大幅宽遥感图像可以解决图像幅宽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匹配的图像域拼接方法或根据成像几何关系生成虚拟拼接图像的方法获取宽幅图像。而生成虚拟拼接图像的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且拼接后图像具有经典成像几何关系,成为图像拼接发展的趋势。文章根据同轨多视场图像虚拟焦面拼接原理,由摄影测量严格共线方程几何定位模型推导了多台相机不同视场图像的理论拼接误差计算公式,得出拼接误差的主要误差源;并仿真实验分析了拼接理论误差对图像拼接的影响,为多台相机拼接获取宽幅图像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多视场遥感图像 误差分析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与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孝康 《上海航天》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 中,雷达与目标之间相对运动的精确知识是相干处理回波形成高方位分辨率图像的基础。因此,在SAR中,对未知运动目标的检测和成像成为一个重要而困难的研究课题。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在SAR 中进行动目标检测的若干方法...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 中,雷达与目标之间相对运动的精确知识是相干处理回波形成高方位分辨率图像的基础。因此,在SAR中,对未知运动目标的检测和成像成为一个重要而困难的研究课题。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在SAR 中进行动目标检测的若干方法,包括反射率频移法、多视图像位移法和多天线多通道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动目标检测 反射率频移 多视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of Visual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林 邓宸伟 +1 位作者 颜庆义 林维斯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62-78,共17页
While quality assessment is essential for testing, optimizing, benchmarking, monitoring, and inspecting related systems and services, it also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design of virtually all visual signal proces... While quality assessment is essential for testing, optimizing, benchmarking, monitoring, and inspecting related systems and services, it also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design of virtually all visu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algorithms, as well as various relat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ovide an overview of recently derived quality assessment approaches for traditional visual signals (i.e., 2D images/videos), with highlights for new trends (such as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devices and multimedia services, newly emerged visual signals (e.g., mobile/3D video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is work focuses on recent progresses of quality metrics, which have been reviewed for the newly emerged forms of visual signals, which include scalable and mobile videos, High Dynamic Range (HDR) images, image segmentation results, 3D images/videos, and retargeted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ive quality assessment 2D images and videos human perception newly emerged visual signals Human Visual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