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与地下水多要素协同作用人体健康环境基准理论初探
1
作者
赵文浩
高一斐
+5 位作者
陈海燕
王君浩
王美英
陈颖
马瑾
吴丰昌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88-1801,共14页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壤-地下水跨介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现有环境基准体系因未能充分考虑介质间的交互作用,难以系统地评估污染物跨介质迁移过程及其人体健康风险。为此,该文在系统梳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研究...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壤-地下水跨介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现有环境基准体系因未能充分考虑介质间的交互作用,难以系统地评估污染物跨介质迁移过程及其人体健康风险。为此,该文在系统梳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个面向人体健康的土壤-地下水多要素协同作用环境基准(S&GMESEC-HH)的理论框架。首先,该框架系统整合并强调了四大关键要素体系:1)污染物特征(种类、形态等);2)水文地质条件(土层结构、地下水位波动等);3)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含量等);4)气候气象因子(温度、降水等)。其次,该框架深入分析并归纳了三大协同作用机制:1)化学协同(多相分配、价态转换等);2)物理协同(对流-扩散、吸附-解吸等);3)生物协同(微生物代谢等)。在此基础上,尝试突破传统单一介质评价的局限,探讨了污染物跨介质通量模型、动态水文地质参数与区域气候特征的多尺度耦合,初步构建了包含工业活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敏感受体特征、暴露途径及健康风险评估在内的完整技术框架。该文旨在为复合污染环境下健康风险的系统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学思路,对完善中国环境基准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下水系统
多要素协同作用
跨介质归趋
人体健康环境基准
跨介质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诱发南京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气象条件与天气类型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志薇
王宏斌
+2 位作者
李艳
蒋薇
王式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3-820,共8页
利用南京地区2005-2008年冬半年(10月-次年3月)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资料,采用"黄金分割法"计算体感温度,划分舒适度指数的方法,分析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舒适度(体感温度)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了...
利用南京地区2005-2008年冬半年(10月-次年3月)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资料,采用"黄金分割法"计算体感温度,划分舒适度指数的方法,分析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舒适度(体感温度)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了诱发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天气类型.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随着平均体感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当冬半年体感温度达12℃和2℃C时,为南京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警戒温度,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注意防范.极端低温的天气条件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高发期,尤其是舒适度等级为微冷时,微冷日数约占死亡高峰日总数的61.1%;诱发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天气类型可以分为6种,冷空气活动引起的气温低和气温日较差大是导致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病情加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要素协同作用
舒适度指数
呼吸系统疾病
极端低温
天气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与地下水多要素协同作用人体健康环境基准理论初探
1
作者
赵文浩
高一斐
陈海燕
王君浩
王美英
陈颖
马瑾
吴丰昌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标准与风险管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88-1801,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708700)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专项(2024)。
文摘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壤-地下水跨介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现有环境基准体系因未能充分考虑介质间的交互作用,难以系统地评估污染物跨介质迁移过程及其人体健康风险。为此,该文在系统梳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个面向人体健康的土壤-地下水多要素协同作用环境基准(S&GMESEC-HH)的理论框架。首先,该框架系统整合并强调了四大关键要素体系:1)污染物特征(种类、形态等);2)水文地质条件(土层结构、地下水位波动等);3)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含量等);4)气候气象因子(温度、降水等)。其次,该框架深入分析并归纳了三大协同作用机制:1)化学协同(多相分配、价态转换等);2)物理协同(对流-扩散、吸附-解吸等);3)生物协同(微生物代谢等)。在此基础上,尝试突破传统单一介质评价的局限,探讨了污染物跨介质通量模型、动态水文地质参数与区域气候特征的多尺度耦合,初步构建了包含工业活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敏感受体特征、暴露途径及健康风险评估在内的完整技术框架。该文旨在为复合污染环境下健康风险的系统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学思路,对完善中国环境基准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土壤-地下水系统
多要素协同作用
跨介质归趋
人体健康环境基准
跨介质污染风险
Keywords
soil-groundwater system
multi-element synergistic effects
cross-medium migration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criteria
compound pollution risk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诱发南京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气象条件与天气类型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志薇
王宏斌
李艳
蒋薇
王式功
机构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省气候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3-82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305105)
江苏省气象局科研基金项目(KZ201506)
文摘
利用南京地区2005-2008年冬半年(10月-次年3月)逐日气象资料和同期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资料,采用"黄金分割法"计算体感温度,划分舒适度指数的方法,分析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舒适度(体感温度)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了诱发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天气类型.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随着平均体感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当冬半年体感温度达12℃和2℃C时,为南京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警戒温度,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注意防范.极端低温的天气条件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高发期,尤其是舒适度等级为微冷时,微冷日数约占死亡高峰日总数的61.1%;诱发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天气类型可以分为6种,冷空气活动引起的气温低和气温日较差大是导致冬半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病情加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多要素协同作用
舒适度指数
呼吸系统疾病
极端低温
天气类型
Keywords
multi-element synergy function
human comfort index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weather type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与地下水多要素协同作用人体健康环境基准理论初探
赵文浩
高一斐
陈海燕
王君浩
王美英
陈颖
马瑾
吴丰昌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诱发南京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气象条件与天气类型分析
张志薇
王宏斌
李艳
蒋薇
王式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