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存量发展时代的上海强度分区规划技术方法优化研究——基于多要素互动反馈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邹玉 骆悰 朱春节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上海较早开展强度分区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现行的开发强度管控制度已执行了10余年,在上海的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要求。上海已经转入了注重存量发展的新时代;强... 上海较早开展强度分区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现行的开发强度管控制度已执行了10余年,在上海的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要求。上海已经转入了注重存量发展的新时代;强度分区主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从为增量空间开发制定统一规则,转向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依据强度分区的基本特点,从问题导向和趋势导向出发,研究上海强度分区规划技术方法的优化路径;提出以现状与规划数据库分析为基础,依托综合交通模型,构建总规分解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规划分区制定技术框架,以实现强度和高度的协同统一、“人口—用地—交通—形态”的互动反馈。最后,延伸探讨精细化管控的若干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分区规划 技术方法 多要素互动反馈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与特质的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民卿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7,共1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分析,就是要从构成要素及其矛盾关系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存在而不是静态的结果性存在,是社会实践运动过程和思想理论发展过程的统一体,中国化马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分析,就是要从构成要素及其矛盾关系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存在而不是静态的结果性存在,是社会实践运动过程和思想理论发展过程的统一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态过程所形成的正确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着发展主体、理论客体、实际客体、结合过程等核心要素,这些要素间的矛盾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自主创造性的结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多要素互动 自主创造性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