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多营养层级养殖(IMTA)的物种选择标准及研究方向
1
作者 袁甜 郭欣硕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10期39-44,共6页
为了推动综合多营养层级养殖(IMTA)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对IMTA的主要组成及物种选择标准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探索新的物种组合、优化养殖技术以及完善治理与管... 为了推动综合多营养层级养殖(IMTA)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对IMTA的主要组成及物种选择标准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探索新的物种组合、优化养殖技术以及完善治理与管理体系。通过合理选择物种组合和优化养殖技术,IMTA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提高养殖系统的整体效益。IMTA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养殖模式,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养殖。不仅能够提高养殖效益,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推动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多营养层级 选择标准 废水处理 循环经济 可持续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压力胁迫下近海生态系统与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被引量:47
2
作者 唐启升 方建光 +2 位作者 张继红 蒋增杰 刘红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和自然波动)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压力胁迫下近海生态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黄海大海洋生态系最具代表性。它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生态系统产出...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和自然波动)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压力胁迫下近海生态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黄海大海洋生态系最具代表性。它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生态系统产出质量下降,如个体较大、营养层次较高、重要的底层经济种类被个体较小、营养层次较低、中上层及经济价值低的种类所替代。研究分析表明,在多重压力胁迫下,近海生态系统及其变化受控于多因素作用的控制机制,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并难以甄别和管理。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是应对多重压力胁迫下近海生态系统显著变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文内论述了发展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科学基础,介绍了在黄海桑沟湾构建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及其效果,评估了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碳收支与生态服务功能。最后,在结语中指出:展望未来,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的多样化发展需要特别予以关注,需要得到更多基础研究的支持。除了进一步加强养殖种类的生物学和区域生态学研究,还需要加强养殖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动力学过程研究,关注海洋酸化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对海洋酸化的响应及其应采取的适应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生态系统 多重压力胁迫 黄海大海洋生态系 适应性管理对策 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与海湾扇贝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桂清 赵振良 +3 位作者 穆珂馨 吴新民 郭金龙 王六顺 《河北渔业》 2015年第12期27-30,共4页
2012年-2013年从福建宁德引进大型藻类龙须菜,与海湾扇贝进行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试验与示范。在海湾扇贝与龙须菜综合养殖模式下,海湾扇贝适宜养殖密度为22.5~25个/m^2,笼内密度45~50个/层,每hm^2套养龙须菜1 800绳,平均增产龙须菜9 000... 2012年-2013年从福建宁德引进大型藻类龙须菜,与海湾扇贝进行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试验与示范。在海湾扇贝与龙须菜综合养殖模式下,海湾扇贝适宜养殖密度为22.5~25个/m^2,笼内密度45~50个/层,每hm^2套养龙须菜1 800绳,平均增产龙须菜9 000kg/hm^2,海湾扇贝比对照模式增加1 020kg/hm^2,单产增加了17.35%,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海湾扇贝 多营养层次 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海湾水产养殖示范区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33
4
作者 贾晓平 林钦 +5 位作者 甘居利 蔡文贵 李纯厚 王小平 王增焕 贾頲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37-43,共7页
红海湾是广东省非常重要的海水养殖示范区。为了维系和保护红海湾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区的优良生态环境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1 2月对红海湾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 ,红海湾海水综合质量总体上... 红海湾是广东省非常重要的海水养殖示范区。为了维系和保护红海湾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区的优良生态环境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1 2月对红海湾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 ,红海湾海水综合质量总体上处于相对清洁水平 ,但浅海养殖区和长沙湾养殖区有机污染明显 ,分别达富营养化和高富营养化程度。DIN和IP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而石油类、Cu、COD是重点控制的优先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湾水产养殖示范区 综合评价 水质评价 水质富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探索
5
作者 高纪俊 傅仲 +4 位作者 王青林 于姗姗 任海 赵春龙 何振平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4-90,108,共8页
为探究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2022年5月19日—11月19日,在河北省乐亭县浪窝口和昌黎县新开口进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扇贝养成笼... 为探究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2022年5月19日—11月19日,在河北省乐亭县浪窝口和昌黎县新开口进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扇贝养成笼(孔径2.5 cm)外套7目(孔径3 mm左右)网袋,单养海湾扇贝和刺参苗种。海湾扇贝壳高0.5 cm左右,大规格刺参(30 ind./kg)每层5头和3头,小规格刺参(100 ind./kg)每层15头、10头和5头。2022年8月19日第二阶段海湾扇贝和刺参单、混养试验,海湾扇贝壳高2 cm左右,每层40粒左右。单养时刺参密度同第一阶段;混养时大规格刺参(20 ind./kg)每层2头和1头,小规格刺参(60 ind./kg)每层2头和3头。结果显示,刺参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混养模式下大规格刺参末体质量每层2头组显著低于每层1头组(P<0.05),小规格刺参特定生长率每层5头组显著低于每层3头组(P<0.05),两海域海湾扇贝混养模式下与对照组(单养模式)间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在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下,海湾扇贝的生长不受影响,但降低刺参密度可提高刺参的个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综上所述,海湾扇贝-刺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可以作为海湾扇贝规模化养殖区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刺参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单一养殖系统和综合性多营养层级养殖系统中养殖金头鲷
6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37,共1页
开发了一个金头鲷养殖模型,并将其与现有的养殖场水产养殖管理系统(FARM)综合模型中的贝类养殖模型相集成,以便对近海和外海水产养殖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FARM综合模型被用于对池塘中的有鳍鱼单一养殖与综合性多营养层级养殖(IMTA)... 开发了一个金头鲷养殖模型,并将其与现有的养殖场水产养殖管理系统(FARM)综合模型中的贝类养殖模型相集成,以便对近海和外海水产养殖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FARM综合模型被用于对池塘中的有鳍鱼单一养殖与综合性多营养层级养殖(IMTA)在产量、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定量效应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系统 金头鲷 层级 营养 综合模型 水产养殖 贝类养殖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家岛海水网箱养殖海域贝藻综合养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文广 张继红 +3 位作者 刘毅 赵云霞 张坤阳 王亮亮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6-155,共10页
本研究于2018年9—11月在山东省青岛市薛家岛海域构建了包含鱼类网箱、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和异枝麒麟菜(Eucheuma striatum)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MTA)模式,开展现场实验的同时,在室内测定了马氏珠母贝的摄食生理指标和异... 本研究于2018年9—11月在山东省青岛市薛家岛海域构建了包含鱼类网箱、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和异枝麒麟菜(Eucheuma striatum)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MTA)模式,开展现场实验的同时,在室内测定了马氏珠母贝的摄食生理指标和异枝麒麟菜的营养盐吸收速率,对比分析了贝藻综合养殖对网箱养殖区的水质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点马氏珠母贝壳高及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点,水层为0.50~0.62m的马氏珠母贝平均壳高显著高于其他水层。实验点异枝麒麟菜的净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点,水深为0.60~0.90 m的生长速率最高;在24.45℃条件下,马氏珠母贝对颗粒有机物(POM)的摄食率、吸收率和吸收效率均值分别为(4.13±0.77)mg/(h·ind.)、(1.04±0.24)mg/(h·ind.)和(25.00±2.51)%,均显著高于20.74℃实验组;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异枝麒麟菜对N、P、Si营养盐的吸收速率均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30℃。实验期间,马氏珠母贝摄食和吸收的POM分别为778.08和144.47g,异枝麒麟菜吸收的N、P、Si总量分别为8.55、1.11和9.18 g,均高于对照点。研究表明,温度、养殖深度、POM及营养盐浓度是影响马氏珠母贝和异枝麒麟菜生长及生理代谢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网箱养殖 马氏珠母贝 异枝麒麟菜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综合养殖与单养池塘的水质变化及产出效果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广学 刘利平 +1 位作者 李彦 胡振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2-206,共5页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水产品种之一,但其养殖面临病害频发、养殖风险大等问题。试验利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原理,研究凡纳滨对虾与斑点叉尾、泥鳅或罗非鱼的不同组合搭配三角帆蚌和蕹菜的养殖效果,以期为探索池塘主养凡纳...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水产品种之一,但其养殖面临病害频发、养殖风险大等问题。试验利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原理,研究凡纳滨对虾与斑点叉尾、泥鳅或罗非鱼的不同组合搭配三角帆蚌和蕹菜的养殖效果,以期为探索池塘主养凡纳滨对虾低碳高效模式提供参考。试验持续80 d,期间对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叶绿素、悬浮物、化学耗氧量等水质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并定期测量对虾体长、体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养殖后期,泥鳅组水体铵态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11.84%;亚硝态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9.92%,泥鳅组对虾的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50.42%,且混养组对虾的成活率达到了80.18%,高于其他各组。本研究的几种综合养殖模式比单养模式更能较好地改善池塘环境,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且在综合养殖模式中混养泥鳅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斑点叉尾鮰 泥鳅 罗非鱼 三角帆蚌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与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严正凛 杨理忠 陈珍赐 《黑龙江水产》 2021年第4期12-13,共2页
根据生态学原理,将鱼、虾、贝合理搭配在一起,进行了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和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使得养殖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浓度NH 3≤0.02 mg/L,无机氮浓度(以N计)≤0.5 mg/L,水质稳定;池塘养殖年亩产值在1600... 根据生态学原理,将鱼、虾、贝合理搭配在一起,进行了多营养层次生态混养模式和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技术,使得养殖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浓度NH 3≤0.02 mg/L,无机氮浓度(以N计)≤0.5 mg/L,水质稳定;池塘养殖年亩产值在1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达到了营养物质高效利用、养殖效果显著提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养殖 多营养层次养殖 综合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乔卫龙 张烨 +1 位作者 徐向阳 朱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31,共6页
大规模、集约化的水产养殖基地在养殖期间会定期以清塘的方式外排大量含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未达标处理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极易导致周边水体等环境介质发生严重污染,给生态安全与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基于水产养... 大规模、集约化的水产养殖基地在养殖期间会定期以清塘的方式外排大量含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未达标处理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极易导致周边水体等环境介质发生严重污染,给生态安全与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基于水产养殖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组成与特点,总结了当前水产养殖污废的主要处理技术,同时介绍了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养殖模式——多营养级综合养殖模式及其优势,并对今后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废水 固体废弃物 生物处理 多营养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海参筏式综合养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俊杭 房景辉 +4 位作者 方建光 于瑞海 郑小东 毛玉泽 蒋增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为探究牡蛎-海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在2个具有代表性的牡蛎养殖区——山东荣成桑沟湾和乳山挂子场海域开展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效果对比实验。在牡蛎养殖笼中,奇数层放养长牡蛎... 为探究牡蛎-海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在2个具有代表性的牡蛎养殖区——山东荣成桑沟湾和乳山挂子场海域开展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筏式笼养效果对比实验。在牡蛎养殖笼中,奇数层放养长牡蛎,偶数层放养仿刺参。实验设置3个因子:偶数层的底盘类型(普通养殖盘、无孔养殖盘和无孔养殖盘加无节网)、放养仿刺参的密度(1、2和4头/盘)和放养海域(桑沟湾和挂子场),共18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实验期为2020年11月—2021年6月。实验期间,对两海域水体6项指标(叶绿素a、颗粒有机物、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和实验动物的生长、存活等方面进行跟踪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海域叶绿素a和颗粒有机物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他4项营养盐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处理组中,两海域各处理组间牡蛎个体体重及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海参低密度处理组中,海参个体体重及成活率显著高于海参高密度处理组(P<0.05);在其他处理条件相同时,无孔养殖盘处理组的仿刺参个体体重高于普通养殖盘处理组,在挂子场海域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在牡蛎养殖笼偶数层使用无孔养殖盘并放养1头仿刺参,能在降低牡蛎养殖密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仿刺参的个体体重和成活率。综上,该牡蛎–海参筏式综合养殖模式可以作为牡蛎规模化养殖区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长牡蛎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生长 营养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网箱养殖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丹琴 杨京平 +1 位作者 蔡燕红 杨耀芳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69,共8页
近年来,我国海水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目前不少学者从不同方面对网箱养殖区环境质量作了分析和评价,但还没有1个公认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也缺乏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本文以宁波西沪港网箱... 近年来,我国海水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目前不少学者从不同方面对网箱养殖区环境质量作了分析和评价,但还没有1个公认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也缺乏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本文以宁波西沪港网箱养殖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适宜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性两方面构建了网箱养殖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历史和现状监测资料以及相关文献筛选了评价指标,确定了评价标准,并结合指数评价法对养殖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西沪港网箱养殖区综合质量等级为较好,主要存在的风险为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指数评价法 水产品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精养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状况及藻相特征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彬 陈刚 +3 位作者 黄建盛 唐洪玉 汤保贵 郑小林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9期140-142,共3页
水质的营养程度对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可以对养殖水体的营养状况作出准确评价。对广州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试验水域营养及藻相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大部分处于中度富营养... 水质的营养程度对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可以对养殖水体的营养状况作出准确评价。对广州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试验水域营养及藻相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大部分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少数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极少数处于中营养状态;藻类丰度中绿藻门最高(69.95%),其次是蓝藻门(20.03%),然后依次是硅藻门(1.73%)、裸藻门(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程度 藻相特征 综合营养指数法 水产养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养殖综合调控试验
14
作者 刘瑞义 严正凛 +4 位作者 严志洪 陈珍赐 杨理忠 胡家财 张静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7期97-98,共2页
本研究开展了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与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相结合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显示,整个10个月左右养殖试验过程,两口试验池塘水体p H值在7.91~8.31之间,非离子氨(NH3)浓度小于0.02mg/L,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无... 本研究开展了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与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相结合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显示,整个10个月左右养殖试验过程,两口试验池塘水体p H值在7.91~8.31之间,非离子氨(NH3)浓度小于0.02mg/L,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无机氮浓度(以N计)小于0.5mg/L,符合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溶氧量在5mg/L以上,未发生"倒藻",水质状况一直保持稳定良好,亩产值在1.6万元以上,效益均比黄鳍鲷池塘单养或日本囊对虾池塘单养提高50%以上。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综合调控有效集成了水质调控和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的优点,池塘养殖生态系的功能、抗逆能力、环境自我净化能力明显增强,养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养殖 水质调控 多营养层次养殖 综合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对牙鲆的粪便、残饵及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的摄食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继红 吴桃 +2 位作者 徐东 高亚平 唐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2,共7页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残饵、鱼类粪便、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及微藻的摄食行为,分析了基于虾夷扇贝的鱼+贝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残饵、鱼类粪便、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及微藻的摄食行为,分析了基于虾夷扇贝的鱼+贝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贝对鱼粪、残饵及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都可摄食,但对微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ANOVA,P<0.01);微藻组、残饵组和鱼粪组之间的吸收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都显著高于沉积物组。吸收效率(AE)与有机物比率(f)呈正相关关系:AE(%)=38.84lnf+72.7(R2=0.378);对有机物的吸收率(AR)与有机物浓度(POM)呈线性正相关关系:AR=0.118×POM-0.555(R2=0.329)。假粪产生时颗粒物TPM浓度的阈值为24.0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颗粒物 有机物含量 摄食行为 虾夷扇贝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健康养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彩明 陈应华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年第3期16-20,共5页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加强,为适应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以绿色、低碳、高效、清洁、无公害、可持续等为重要特征的海水健康养殖模式逐渐成为新世纪世界海洋渔业的发展主流。阐述海水健康养殖、渔业碳汇、碳汇渔业、多营...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加强,为适应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以绿色、低碳、高效、清洁、无公害、可持续等为重要特征的海水健康养殖模式逐渐成为新世纪世界海洋渔业的发展主流。阐述海水健康养殖、渔业碳汇、碳汇渔业、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和海洋设施养殖等概念,综述国内外海水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分析中国海水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世界渔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对我国未来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以期为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健康养殖 发展状况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肉眼诊断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矫继峰 孙宗德 赵金香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57,共1页
鱼类病害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制约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由于水产养殖的密度逐渐增大、水体环境恶化以及饲料营养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养殖鱼类营养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即营养代谢病,是新陈代谢障碍和营养缺乏病... 鱼类病害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制约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由于水产养殖的密度逐渐增大、水体环境恶化以及饲料营养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养殖鱼类营养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即营养代谢病,是新陈代谢障碍和营养缺乏病的总称。其中以肝胆疾病为主要特征的鱼类肝胆综合症较为常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渔业生产带来较严重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综合 病因分析 肉眼诊断 草鱼 鱼类病害 水产养殖 养殖业发展 营养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涤非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5-76,共2页
河蟹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味冠百物之鲜"的美誉。随着各地养殖规模的不断加大,做好河蟹保活运输和加工利用,可促进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保活运输水产品市场一般分为活、鲜、冻、老("老"指腌制品),市场价格和受欢... 河蟹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味冠百物之鲜"的美誉。随着各地养殖规模的不断加大,做好河蟹保活运输和加工利用,可促进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保活运输水产品市场一般分为活、鲜、冻、老("老"指腌制品),市场价格和受欢迎程度也由高到低排列。因此,保活运输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利用 综合利用技术 河蟹 保活运输 可持续发展 水产品市场 营养丰富 养殖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饲料》投稿须知
19
作者 中国饲料编辑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204,共1页
《中国饲料》杂志是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管,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国内外饲料行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学术类综合性期刊。《中国饲料》连续多次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中... 《中国饲料》杂志是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管,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国内外饲料行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学术类综合性期刊。《中国饲料》连续多次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业内人士撰稿,内容覆盖饲料、动物营养、水产养殖、质量检测、机械加工、牧草等多个领域,设有大宗饲料原料、综述、科学试验研究、添加剂、动物营养、水产养殖、检测分析、饲料卫生、资源开发利用、牧草与饲用植物、观察与探讨、经营与管理等20多个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动物营养 中国期刊网 水产养殖 资源开发利用 综合性期刊 学术类 机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养殖水面的适应性观察试验
20
作者 林启存 郑毓华 许宝青 《水产养殖》 CAS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近年来,随着水产业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中残饵、粪便等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常引起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非正常变化,导致藻类异常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生长甚至存活以及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 近年来,随着水产业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中残饵、粪便等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常引起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非正常变化,导致藻类异常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生长甚至存活以及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水体污染物的主要净化者—水生植物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目前正成为湖泊、河道等污染水域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的研究热点,但在养殖水域的运用较少。本文利用泡沫生物床为载体,在鱼塘中引入水生植物,开展了几种水生植物对养殖水体的适应性试验,为探索池塘养殖水体的水质净化提供一点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试验 水生植物 养殖水面 观察试验 水体富营养 水产养殖动物 环境综合治理 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