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上皮永生细胞、胃腺癌细胞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多耐药基因1和P-糖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高福莲 岳保红 +2 位作者 马开颜 乐晓萍 张钦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胃上皮永生细胞、胃腺癌细胞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中多耐药基因1(mdr1)和P糖蛋白(P gp)的表达。方法:常规培养胃上皮永生细胞系(GES-1)、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系(SGC7901)细胞,用RT PCR和原位杂交检测... 目的:探讨胃上皮永生细胞、胃腺癌细胞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中多耐药基因1(mdr1)和P糖蛋白(P gp)的表达。方法:常规培养胃上皮永生细胞系(GES-1)、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系(SGC7901)细胞,用RT PCR和原位杂交检测此3种细胞的mdr1mRNA表达,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它们的P gp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以判断它们的P gp功能状态。结果:在原位杂交的标本上,杂交信号呈紫蓝色颗粒,分布于胞质。GES1细胞颗粒数量少,BGC823颗粒数量多,细胞轮廓十分明显;SGC7901颗粒细小而少,少数细胞杂交信号丰富。免疫印迹显示GES1P gp的表达较BGC823和SGC7901弱;GES1P- gp积分光密度为46.36±19.24,BGC823为61.32±28.46,SGC7901为50.45±21.36,BGC823的P gp表达强于SGC7901和GES1(P<0.05),SGC7901和GES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S1阿霉素特异荧光强度为10.12±4.18,BGC823为27.44±7.06,SGC7901为35.88±14.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细胞对抗肿瘤药的反应性不同,随着细胞恶性变,P gp介导的耐药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P-糖蛋白 GES-1细胞系 BGC823细胞系 SGC7901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1高表达可加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氨甲蝶呤的耐药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佳 毛妮 +2 位作者 谢希 李姝 陈进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5-600,共6页
目的观察多药耐药基因-1(MDR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氨甲蝶呤(MTX)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利用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感染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获得MDR1过表达RA FLS。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过表达RA FL... 目的观察多药耐药基因-1(MDR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氨甲蝶呤(MTX)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利用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感染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获得MDR1过表达RA FLS。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过表达RA FLS中 MDR1基因转录水平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罗丹明123外排实验验证MDR1过表达RA FLS外排罗丹明123功能,MTT法检测MDR1过表达RA FLS对MTX的耐药性。结果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感染RA FLS 72 h后,MDR1过表达RA FLS细胞内颗粒增加,细胞体积变大,生长速度变慢。MDR1过表达组RA FLS中MDR1 mRNA表达水平(1.4325±0.3924比0.0650±0.0070;t=6.035, P=0.004)、 P-gp 蛋白表达水平(1.8667±0.2857比 0.9367±0.0551;t=5.536, P=0.005)和细胞外排罗丹明123能力(979.43±196.81比1680.06±147.04;t=-4.940, P=0.008)均明显高于阴性病毒对照组。MTX各个浓度下MDR1过表达RA FLS的存活率均显著增高( P 均<0.05)。结论MDR1基因高表达可通过上调P-gp蛋白的表达影响RA FLS对MTX的外排能力,从而增强RA FLS对MTX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多药基因-1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克隆及重组腺病毒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伟 罗庆 金先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3-116,120,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重组腺病毒表达系统。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多药耐药基因1的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然后在细菌内与pAdEasy同源重组,经脂质体转染293细胞包装、扩增腺病毒颗粒。将重组腺病毒Ad5-mdr1... 目的:构建表达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重组腺病毒表达系统。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多药耐药基因1的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然后在细菌内与pAdEasy同源重组,经脂质体转染293细胞包装、扩增腺病毒颗粒。将重组腺病毒Ad5-mdr1感染小鼠单个核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多药耐药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构建的人多药耐药基因1(mdr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效价达到8.3×1011pfu/ml。对小鼠单个核细胞的感染效率可达10%~15%,转染小鼠单个核细胞细胞48h后,可检测到mdr1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多药耐药基因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后续对mdr1的相关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腺病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多糖对难治性癫痫幼鼠行为学和海马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1b及主穹隆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冶秀兰 李明 +6 位作者 王兆建 赵海燕 马建宁 刘婧 郑怡 李顺清 张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4-651,共8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多糖对难治性癫痫(RE)幼鼠行为学和海马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1b(MDR1b)及主穹隆蛋白(MVP)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幼鼠建立R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8)、低剂量山茱萸多糖组(n=9)、高剂量山茱萸多糖组(n=10)和... 目的:探讨山茱萸多糖对难治性癫痫(RE)幼鼠行为学和海马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1b(MDR1b)及主穹隆蛋白(MVP)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幼鼠建立R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8)、低剂量山茱萸多糖组(n=9)、高剂量山茱萸多糖组(n=10)和阳性对照组(n=10),同时另设假手术组(n=10)。低和高剂量山茱萸多糖组幼鼠分别给予0.14和0.56 g·kg^(-1)山茱萸多糖灌胃,阳性对照组幼鼠给予154 mg·kg^(-1)拉莫三嗪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幼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幼鼠癫痫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幼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幼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幼鼠海马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MDR1b及MV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幼鼠癫痫发作总次数增加(P<0.05),总持续时间延长(P<0.05),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海马组织中NF-κB、MDR1b和MV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山茱萸多糖组及阳性对照组幼鼠癫痫发作总次数减少(P<0.05),总持续时间缩短(P<0.05),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海马组织中MDR1b、MV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HE染色,假手术组幼鼠海马区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幼鼠海马区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细胞呈空泡样变,可见大量核破裂和核固缩;低和高剂量山茱萸多糖组及阳性对照组幼鼠海马区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细胞轮廓较清晰,可见少量空泡变性、核破裂和核固缩。结论:山茱萸多糖可改善RE幼鼠癫痫发作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DR1b和MVP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山茱萸多糖 多药基因1b 主穹隆蛋白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与小儿耐药性癫痫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广新 杨作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与小儿耐药性癫痫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多药耐药基因-1的T-129C多态性、BDNF基因的C270T多态性作为研究的位点,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在耐...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与小儿耐药性癫痫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多药耐药基因-1的T-129C多态性、BDNF基因的C270T多态性作为研究的位点,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在耐药性癫痫组41例患儿、药物有效癫痫组43例患儿、正常对照组30例儿童中进行这两个多态性检测,比较3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耐药性癫痫组MDR1基因T-129C多态性的TT基因型分布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药物有效癫痫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耐药性癫痫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的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与药物有效癫痫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DR1基因T-129C多态性可能与小儿耐药性癫痫存在关联,在小儿耐药性癫痫的发生中可能起作用;而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小儿耐药性癫痫可能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 小儿性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增强多药耐药基因1对骨髓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伟 罗庆 金先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预处理靶细胞,增强腺病毒转染小鼠单个核细胞的效率,从而增强多药耐药基因保护骨髓的能力,实现化疗中对骨髓的保护。方法:采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重组表达M... 目的:探讨通过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预处理靶细胞,增强腺病毒转染小鼠单个核细胞的效率,从而增强多药耐药基因保护骨髓的能力,实现化疗中对骨髓的保护。方法:采用Ad-Easy-1腺病毒载体系统重组表达MDR1的重组腺病毒Ad-MDR1,通过Ad5-MDR1感染不同浓度TNF-α预处理后的小鼠单个核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结合流式细胞仪监测转染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NF-α干预后MDR1基因在靶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最适浓度TNF-α预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检测TNF-α预处理组腺病毒转染率(26.26%)明显高于未处理组(11.96%);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NF-α预处理组MDR1 mRNA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未处理组。结论:适合浓度的TNF-α可以明显增强腺病毒对小鼠单个核细胞的转染率,增强多药耐药基因在靶细胞中的表达,实现化疗中对骨髓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药基因1 腺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介导多药耐药基因1在人CD34^+细胞中的表达
7
作者 朱馥丽 潘凌亚 +3 位作者 张毅 孙建民 刘荷中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3-326,共4页
为了达到双耐药基因共转染以拓宽造血细胞耐药谱的目的 ,初步观察了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介导多药耐药基因 1(MDR1)在人早期造血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由脑心肌炎病毒IRES调控MDR1基因翻译的双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 pSF DIM和相同... 为了达到双耐药基因共转染以拓宽造血细胞耐药谱的目的 ,初步观察了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介导多药耐药基因 1(MDR1)在人早期造血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由脑心肌炎病毒IRES调控MDR1基因翻译的双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 pSF DIM和相同启动子调控的MDR1单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 pSF MDR1,包装后获得的双嗜性包装细胞PA317 pSF DIM和PA317 pSF MDR1病毒滴度分别为 8× 10 4 和 1.3× 10 5cfu ml。用其上清感染人脐血CD34+ 细胞 ,经FCM检测表明基因转导后单基因转导组和双基因转导组P gp表达均有提高 ,分别为2 8.82 %(荧光强度 2 5 .4 9)和 10 .92 %(荧光强度 9.4 8) ,但单基因转导组高于双基因转导组。因此 ,IRES成功地介导了MDR1基因在人早期造血细胞中的表达 ,为后续的试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 ,双基因转导组和单基因转导组MDR1表达差异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多药基因1 肿瘤化疗 骨髓抑制 造血细胞 CD3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1C3435T多态性对汉族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毅 肖剑文 +4 位作者 郑启城 肖莉 谢茜 罗庆 于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C3435T多态性与健康汉族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以130例(男性83例,女性47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健康汉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其MDR1基因C3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C3435T多态性与健康汉族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以130例(男性83例,女性47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健康汉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其MDR1基因C3435T位点的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R1mRNA表达水平。结果 130例儿童中,51例为CC型,63例为CT型,16例为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CC、CT、TT各基因型组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DR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儿童中MDR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无显著性影响。汉族儿童C3435T位点多态性不能作为推测MDR1表达水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MRNA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对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莉萍 李佑辉 +1 位作者 谢永标 周志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多药耐药1(multidrug resistance 1,MDR1)基因的G2677T和C3435T位点多态性对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接受度洛西汀...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多药耐药1(multidrug resistance 1,MDR1)基因的G2677T和C3435T位点多态性对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接受度洛西汀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病情,检测8周时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检测患者的MDR1基因的G2677T/C3435T多态性。结果 8周后,MDR1基因的G2677T位点的不同基因型患者组之间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组的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高于GG和GT基因型组[(34.22±2.41)ng/mL,(31.49±3.32)ng/mL,(32.40±2.89)ng/mL,P<0.05],TT型患者组的疗效评分平均秩次较GG型患者组高(70.38 vs 51.65,P<0.05);C3435T位点的不同基因型患者组之间的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和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型的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较CC型和CT型高[(33.99±2.40)ng/mL,(31.53±3.41)ng/mL,(32.32±2.96)ng/mL,P<0.05],TT基因型患者组的疗效平均秩次优于CC基因型组(69.11 vs 51.16,P<0.05)。结论 MDR1基因G2677T/C3435T多态性与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和疗效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1基因 多态性 度洛西汀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剥夺对DNR诱导K562细胞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春 廖清奎 +3 位作者 李丰益 何璐璐 房定珠 汤有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铁剥夺对柔红霉素(DNR)诱导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柔红霉素单用或联合应用去铁胺(DFO)或三氯化铁(FeCl3)为处理因素作用于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应用RT-PCR法、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K562细胞多药耐药基因信使核... 目的探讨铁剥夺对柔红霉素(DNR)诱导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柔红霉素单用或联合应用去铁胺(DFO)或三氯化铁(FeCl3)为处理因素作用于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应用RT-PCR法、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K562细胞多药耐药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情况。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柔红霉素(1μmol/L)作用24h可使MDR1/Pgp表达增加(P<0.05);②与单用DNR组相比,DFO可显著抑制柔红霉素诱导的MDR1/Pgp的表达,而FeCl3的作用相反(P<0.05)。结论柔红霉素短期作用可诱导MDR1表达,提示化疗药本身的诱导作用在肿瘤多药耐药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铁剥夺可减少柔红霉素诱导的MDR1/Pgp表达,而FeCl3的作用相反,提示铁剥夺有可能成为阻止或降低白血病化疗耐药的新的措施之一,而白血病化疗患者补铁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P-糖蛋白 铁剥夺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入多药耐药基因提高脐血单个核细胞对柔红霉素的抗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旭伟 陈元仲 +4 位作者 林振兴 胡建达 吕联煌 梁敏 吴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柔红霉素 脐血单个核细胞 多药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1与GST-π在柔红霉素诱导Kasumi-1细胞耐药中的作用
12
作者 张洁 李娜 千新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诱导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细胞株Kasumi-1耐药性与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长期间歇性小剂量递增法诱导Kasumi-1对柔红霉素耐药,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耐药程度;...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诱导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细胞株Kasumi-1耐药性与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长期间歇性小剂量递增法诱导Kasumi-1对柔红霉素耐药,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耐药程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DR-1和GST-π基因表达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糖蛋白(P-gp)和GST-π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诱导后Kasumi-1对柔红霉素耐药倍数为(3.9±0.6)倍,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MDR-1表达无明显差别,耐药细胞GST-π表达明显高于非耐药细胞(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RT-RCR一致,两种细胞P-gp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耐药株GST-π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AML-M2细胞株Kasumi-1对柔红霉素耐药与MDR-1表达无关,与GST-π表达有关,抑制GST-π在Kasumi-1细胞中的表达可能成为逆转柔红霉素耐药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KASUMI-1 多药基因-1 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变构人TNF相关促凋亡配体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耐药细胞株凋亡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雅茹 温树鹏 +5 位作者 王福旭 温丽 杨渤彦 杨敬慈 张学军 杨世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55-1059,共5页
本研究探讨重组变构人TNF相关促凋亡配体(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rmhTRAIL)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阿霉素诱导的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红白血病变耐药细胞株K562/AO2(mdr-1+)的促凋亡作用。以亲... 本研究探讨重组变构人TNF相关促凋亡配体(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rmhTRAIL)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阿霉素诱导的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红白血病变耐药细胞株K562/AO2(mdr-1+)的促凋亡作用。以亲本阿霉素敏感细胞株K562(mdr-1-)为对照,观察rmhTRAIL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测定rmhTRAIL、As2O3单药及联合作用后细胞增殖抑制率;碘化丙锭染色的流式细胞术(FACSCalibur)定量检测rmhTRAILL、As2O3单药及联合作用后sub-G1峰占检测细胞的百分比(sub-G1%)。结果表明:rmhTRAIL联合As2O3对K562/AO2和K562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单药,采用国内金(正均)氏公式判断rmhTRAIL和As2O3联合作用具有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sub-G1%显示,rmhTRAIL2 000ng/ml与As2O32μmol/L单独作用下K562/AO2组与K562组凋亡率分别为(34.93±0.10)%、(10.53±0.16)%(p<0.01);(5.95±0.07)%、(3.50±0.01)%(p<0.05),联合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95±0.91)%、(20.75±0.95)%(p<0.05),K562/AO2组凋亡效应强于K562组。结论:rmhTRAIL可诱导K562、K562/AO2细胞凋亡;rmhTRAIL联合凋亡诱导剂As2O3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O2和K562细胞株的凋亡具有协同作用;rmhTRAIL、As2O3对K562/AO2的促凋亡作用优于其亲本K562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多药基因-1 K562 CELL K562/AO2 CELL 三氧化二砷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重组腺病毒载体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梅英 杜伟 +4 位作者 丁雄 陈晓光 简华刚 龚建平 刘长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探讨携带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反义RNA重组腺病毒载体靶向逆转甲胎蛋白阳性(AFP+)的肝癌多药耐药细胞HepG2R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AFP启动子和E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no-EGFP转染人正常肝细... 目的探讨携带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反义RNA重组腺病毒载体靶向逆转甲胎蛋白阳性(AFP+)的肝癌多药耐药细胞HepG2R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携带AFP启动子和E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no-EGFP转染人正常肝细胞LO2(AFP-)、人宫颈癌细胞HeLa(AFP-)及HepG2(AFP+)细胞,检测EGFP基因在各细胞的转录水平,证实重组腺病毒载体的靶向性;将携带AFP启动子和mdr1基因反义核苷酸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no-asmdr转染HepG2R细胞和HepG2R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Adeno-asmdr在体外和体内逆转HepG2R的活性。结果EGFP基因在AFP阳性的HepG2细胞可得到显著的转录,而在LO2细胞和HeLa细胞,其转录和表达量极少,显示了该载体的良好转录活性以及靶向特异性;Adeno-asmdr转染HepG2R细胞后,mdr1转录水平下降;Rhodamine123在细胞内聚集量有所下降;在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中,经Adeno-asmdr+ADM处理组,移植瘤体积无增大,TUNEL法检测移植瘤内凋亡细胞增加,而经PBS和ADM处理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增大(P<0.05),ADM处理组移植瘤中出现少量的凋亡细胞,而PBS处理组移植瘤未见凋亡细胞。结论实验构建的Adneo-asmdr重组腺病毒载体可在AFP阳性HepG2R细胞内特异靶向性表达目的基因,有效降低mdr1基因产物P-gp170的表达,从而达到对HepG2R细胞MDR的逆转作用;结合化疗药物的作用,可以导致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增加,阻止瘤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药 腺病毒 基因治疗 反义技术 多药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逆转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R)的多药耐药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干惠珠 张桂珍 +4 位作者 张凤春 卜丽莎 杨绍娟 高申 郑德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3-348,共6页
目的利用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表达载体逆转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R)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方法构建2个MDR1基因shRNA表达质粒,稳定转染MCF-7/AdrR细胞。RT-PCR分析MDR1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 目的利用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表达载体逆转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R)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方法构建2个MDR1基因shRNA表达质粒,稳定转染MCF-7/AdrR细胞。RT-PCR分析MDR1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MTT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柔红霉素的稳态积累。结果稳定转染pSilencerTM3.1-H1neoMDR1-A和MDR1-BshRNA表达质粒的MCF-7/AdrR细胞,RT-PCR结果显示MDR1基因mRNA表达分别减少到37.6%和28·0%,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P-gp表达被明显而特异地抑制。转染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由162倍分别减低到108倍和50倍,并且MDR1shRNA表达质粒增加MCF-7/AdrR细胞内柔红霉素的积累。MDR1shRNA表达质粒和阿霉素联合应用可诱导MCF-7/AdrR细胞的凋亡。结论shRNA表达质粒有效地逆转多药耐药,使耐药的肿瘤细胞恢复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发夹RNA RNA干扰 多药基因1 乳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1基因转染的骨髓细胞对大剂量MMF治疗的耐受性研究
16
作者 李钺 栾晓峰 +4 位作者 陈勇 龚建平 陈先锋 丁雄 刘作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检测转染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骨髓细胞能否耐受大剂量霉酚酸脂(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的杀伤作用,为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转染大鼠骨髓细胞。RT-PCR法和Western b... 目的检测转染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骨髓细胞能否耐受大剂量霉酚酸脂(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的杀伤作用,为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转染大鼠骨髓细胞。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柔红霉素排出试验检测转染mdr-1基因后的骨髓细胞有无功能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MF处理后转染mdr-1基因骨髓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骨髓细胞病毒转染率为30.14%,存活率为89.25%;转染后骨髓细胞mdr-1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都存在功能性表达;导入的mdr-1表达产物P-gp有药物外排泵功能;不同剂量的MMF处理后,转染mdr-1基因的骨髓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转染mdr-1的大鼠骨髓细胞能有效耐受超大剂量MM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霉酚酸脂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HL-60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海兰 季丽娟 +3 位作者 李琦智 张熔 黄建鸣 李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和环氧化酶2(COX2)mRNA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L-60细胞前列环素E2(PGE2... 目的:本研究探讨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和环氧化酶2(COX2)mRNA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L-60细胞前列环素E2(PGE2)的释放;MTT法检测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结果:阿霉素可诱导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过表达;槲皮素可下调阿霉素诱导的COX2依赖的MDR1 mRNA过表达,显著降低阿霉素诱导的PGE2释放,增加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阿霉素诱导COX2和MDR1的共表达存在相关性;阿霉素诱导的MDR1上调可能依赖于COX2转录后的激活,槲皮素对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不仅增加白血病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而且可以预防白血病化疗中多药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环氧化酶2 塞来考昔 槲皮素 阿霉素 HL-60白血病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汉族人群MD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冰筠 胡丽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8,共6页
多药耐药基因1(MDR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疾病的易感性、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复发等预后密切相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华南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 多药耐药基因1(MDR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疾病的易感性、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复发等预后密切相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华南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人群MDR1基因编码区及部分启动子区进行SNP筛查,并比较不同人种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出5个多态位点:T-2410C、T-129C、C1236T、G2677T/A和C3435T,其等位基因频率-2410C为4.65%,-129C为3.11%,1236T为63.31%,2677T为44.66%,2677A为14.47%,3435T为41.18%。除T-2410C位点因报道的太少无法比较外,其余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东亚、高加索以及非洲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华南地区汉族人群MDR1基因SNP与药物效果、药物毒副作用以及疾病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汉族人群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组织中Ki67核抗原、p53和MDR-1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珊珊 刘吉福 李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77-2679,共3页
目的:观察65例肺癌组织中Ki67的细胞增殖状态和p53表达与肺癌组织生物学特征,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变化在肺癌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5例肺癌组织标本中Ki67、p53表达和MDR-1变化水平。结果:(1)在43例鳞癌组织... 目的:观察65例肺癌组织中Ki67的细胞增殖状态和p53表达与肺癌组织生物学特征,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变化在肺癌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5例肺癌组织标本中Ki67、p53表达和MDR-1变化水平。结果:(1)在43例鳞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均值为(47.91±23.22)%,腺癌为(34.8±19.44)%,癌细胞高分化组Ki67阳性表达均值低于中、低癌细胞分化组。在不同TNM分期组Ki67阳性表达均值没有明显差异。(2)43例鳞癌中有35例p53表达阳性(81.4%),在22例腺癌中有13例(59.1%)p53表达阳性。癌细胞高分化组p53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不同TNM分期p53表达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3)TNM分期Ⅲ期MDR-1阳性表达率比Ⅰ和Ⅱ期低,但在不同癌细胞分类组和不同癌细胞分化组间MDR-1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Ki67、p53和MDR-1基因免疫组化研究对临床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可提供有效的细胞增殖标记和细胞分子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Ki67核抗原 P53蛋白 MDR-1(多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汉族肾移植受者CYP3A5基因及MDR-1基因的分布
20
作者 邵明杰 叶启发 +4 位作者 佘兴国 刘洪 叶少军 牛英 明英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4-829,共6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汉族肾移植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3A5基因(cytochromeP4503A5,CYP3A5)与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与中国其他11省份汉族肾移植受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 目的:了解湖南省汉族肾移植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3A5基因(cytochromeP4503A5,CYP3A5)与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与中国其他11省份汉族肾移植受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肾移植手术及复诊的598例来自湖南省的汉族肾移植受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并经测序验证,然后与中国其他11省份汉族肾移植受者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两独立样本的检验。结果:湖南省汉族肾移植受者CYP3A5*1/*1型为58例(9.7%),CYP3A5*1/*3型为251例(42.0%),CYP3A5*3/*3型为289例(48.3%);MDR-1 3435CC型为238例(39.8%),MDR-1 3435CT型为263例(44.0%),MDR-1 3435T型为97例(16.2%)。湖南省汉族肾移植受者CYP3A5*1/*1和*1/*3频率较全国其他11省份高,且突变基因*3频率较全国其他11省份低;MDR-1 3435CC和3435CT较全国其他11省份高,且突变基因T频率较全国其他11省份低。结论:湖南地区的汉族肾移植受者CYP3A5及MDR-1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基因变异频率与中国其他11省份汉族肾移植受者有明显的差异,这对肾移植术后初期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3A5 多药基因1 基因多态性 肾移植 人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