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芯片LED器件热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焕庭
陈福昌
+4 位作者
何洋
林硕
熊传兵
周锦荣
陈赐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1-756,共6页
由于芯片之间存在的热耦合效应,多芯片LED器件内部存在复杂热学规律。本文通过多芯片LED热学模型描述多芯片LED器件系统内部热阻支路路径,进而通过有限体积数值计算多芯片LED器件结温。通过本文试验验证,单颗芯片、2颗芯片、3颗芯片以及...
由于芯片之间存在的热耦合效应,多芯片LED器件内部存在复杂热学规律。本文通过多芯片LED热学模型描述多芯片LED器件系统内部热阻支路路径,进而通过有限体积数值计算多芯片LED器件结温。通过本文试验验证,单颗芯片、2颗芯片、3颗芯片以及4颗芯片在负载不同电功率(0.3~1.2 W)情况下,结温的测试值和计算值的最小误差值为0.8%,最大误差值为6.8%,平均误差值为3.4%,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因此有利论证了多芯片LED热学模型可为评价多芯片LED器件热学性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有助于更全面分析多芯片LED热阻内部芯片之间的热耦合效应。该实验结果为准确预测多芯片LED器件内部结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片led器件
热学特性
热耦合效应
结温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芯片LED器件热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焕庭
陈福昌
何洋
林硕
熊传兵
周锦荣
陈赐海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1-756,共6页
基金
福建省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2016J06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07059
+8 种基金
61405086)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ZZ2017J0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01758
2017J01772)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T160284
JK2017033
JAT16030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02016)资助~~
文摘
由于芯片之间存在的热耦合效应,多芯片LED器件内部存在复杂热学规律。本文通过多芯片LED热学模型描述多芯片LED器件系统内部热阻支路路径,进而通过有限体积数值计算多芯片LED器件结温。通过本文试验验证,单颗芯片、2颗芯片、3颗芯片以及4颗芯片在负载不同电功率(0.3~1.2 W)情况下,结温的测试值和计算值的最小误差值为0.8%,最大误差值为6.8%,平均误差值为3.4%,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因此有利论证了多芯片LED热学模型可为评价多芯片LED器件热学性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有助于更全面分析多芯片LED热阻内部芯片之间的热耦合效应。该实验结果为准确预测多芯片LED器件内部结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多芯片led器件
热学特性
热耦合效应
结温
有限体积法
Keywords
multichip light-emitting diodes devic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thermal coupling effect
junction temper-ature
finite volume method
分类号
TN312.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芯片LED器件热学特性分析
陈焕庭
陈福昌
何洋
林硕
熊传兵
周锦荣
陈赐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