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责任神经根阻滞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12
1
作者 岳兵 叶志方 +5 位作者 王泽昊 蒋国强 卢斌 罗科锋 陆继业 沈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精准定位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8月92例多...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精准定位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8月92例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且责任神经根定位不明确,预先判断可能性最大的责任神经根并行SNRB。单根神经根阻滞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缓解率≥70%视为明确责任神经根,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侧隐窝及责任神经根。采用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腿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对患者入院时、PTED术后3d和1年进行评估。结果SNRB确定单根责任神经根70例(76.1%),具体责任神经根分布情况:L415例,L534例,S121例。术后3d和1年VAS、JOA评分和ODI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SNRB精准定位联合PTED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TESSYS技术与MED治疗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科 潘汉升 +6 位作者 黄民锋 陈仲 周先明 段扬 周治来 刘万祥 温永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4,共6页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umbar spinal lateral recess stenosis,LSLR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因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钙化、黄韧带肥厚或关节突内聚增生导致以侧隐窝狭窄为主的腰腿痛综合征,且常合并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差,保...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lumbar spinal lateral recess stenosis,LSLR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因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钙化、黄韧带肥厚或关节突内聚增生导致以侧隐窝狭窄为主的腰腿痛综合征,且常合并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差,保守治疗常常无效。如何通过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经皮内镜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的适应证逐渐由腰椎间盘突出症扩展到腰椎管狭窄症,目前常用的微创方法有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和脊柱内镜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1,2]。近年来,TESSYS技术治疗LSLRS的相关报道逐年增加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3~6],但与MED治疗单节段LSLRS比较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我们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采用改良TESSYS技术与MED治疗单节段单节段LSLRS,比较其临床疗效,从而为其微创治疗选择提供依据,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临床治疗效果 保守治疗 MED ENDOSCOPIC 改良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定位与手术方式选择(附32例报告) 被引量:23
3
作者 曾述强 张功林 +1 位作者 葛宝丰 张军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狭窄部位的对应关系 ,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 32例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绝大多数是由单一间隙引起... 目的 :探讨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狭窄部位的对应关系 ,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 32例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绝大多数是由单一间隙引起的 ,针对引起症状、体征相应的狭窄区进行手术 ,疗效优良率可达 93 %。结论 :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确定狭窄区域最重要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狭窄 神经根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永刚 吴小涛 +2 位作者 王宸 茅祖斌 齐新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43患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3.2个月,手术优良率93%。结论: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43患者,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3.2个月,手术优良率93%。结论: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可以达到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 腰椎狭窄 神经根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79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长青 周跃 罗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报告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效果,探讨此技术的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实施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并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可在术后7 d... 目的报告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效果,探讨此技术的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实施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并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可在术后7 d内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2个月,优良率为99.0%。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狭窄 椎间盘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8
6
作者 袁治国 方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4-334,共1页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治疗 腰椎狭窄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21例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德礼 李志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疗效及手术减压范围。方法:46例单纯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潜行侧隐窝减压(微创减压)治疗,另外一组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常规减压)治疗。结果:46例获...  目的:探讨微创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疗效及手术减压范围。方法:46例单纯性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潜行侧隐窝减压(微创减压)治疗,另外一组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常规减压)治疗。结果:46例获平均32个月随访,微创减压组优良率为90 5%,平均每一节段手术时间为62min,出血量为168mL,术后住院时间为240h。常规减压组优良率为88 5%,平均每一节段手术时间为88min,出血量为293mL,术后住院时间为408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在减少创伤促进康复方面,微创减压组优于常规减压组。结论:与椎板切除完全减压相比,微创椎板开窗潜行有限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虽近期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别,但减少了组织剥离及术后疤痕形成和粘连,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下地早等优点,对年老患者尤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狭窄 微创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37例报告
8
作者 李文平 靳方运 +4 位作者 孙晓林 郭斌 张清江 陈成礼 张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5-15,共1页
手术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37例报告李文平,靳方运,孙晓林,郭斌,张清江,陈成礼,张明我院自1989年至1994年共收治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37例,均行选择性椎管侧隐窝扩大减压手术。其中男23例,女14例;病程1个... 手术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37例报告李文平,靳方运,孙晓林,郭斌,张清江,陈成礼,张明我院自1989年至1994年共收治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37例,均行选择性椎管侧隐窝扩大减压手术。其中男23例,女14例;病程1个月~180个月,平均15个月。单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狭窄 腰椎 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河南省 狭窄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1645例报告
9
作者 程斌 王坤正 +2 位作者 李勇 兰斌尚 张开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狭窄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治疗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金伟 邹伟民 +1 位作者 许汉权 吕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49-2450,2452,共3页
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它主要是指成年以后既往没有腰椎侧凸病史的患者由于椎间盘退变、双侧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退变等原因出现的原发性侧凸[1]。DLS患者往往合并有腰椎管狭窄症,早... 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它主要是指成年以后既往没有腰椎侧凸病史的患者由于椎间盘退变、双侧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退变等原因出现的原发性侧凸[1]。DLS患者往往合并有腰椎管狭窄症,早期病情隐匿,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后期部分椎体滑脱移位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压迫以及顽固性的腰腿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手术治疗被临床一致认为是治疗严重型DLS的有效方法,它能使患者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恢复平衡,延缓脊柱畸形的发展,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 腰椎狭窄 临床经验 固定治疗 减压融合 椎间盘退变 LUMB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潜式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忠发 王金亮 顾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狭窄 减压治疗 开窗 脊柱疾患 微创外科技术 不稳 椎管狭窄 邻近 状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覃海飚 黎庆初 +1 位作者 韦之平 何二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78-77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显微内镜及自制器械行髓核摘除术和侧隐...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显微内镜及自制器械行髓核摘除术和侧隐窝扩大减压术的切口选取和手术技巧。其步骤如下:①选取切口:双间隙病变于两间隙中间取切口;3间隙病变者于中间病变间隙取切口。②建立与病变间隙相对应的工作通道。③髓核的摘除。④术中自制器械的应用。结果连续双间隙突出34例,间隔间隙突出2例,连续三间隙突出14例。50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按Nakai评定标准,优34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4.0%(47/50)。结论后路MED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刨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的特点,是目前该类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庆初 谭斌 何二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704-704,共1页
关键词 后路显微内窥镜系统 合并 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7
14
作者 白一冰 李嵩鹏 +2 位作者 简伟 王力文 谢明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921,共3页
侧隐窝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侧隐窝狭窄的因素除了椎体后缘、关节突关节的骨性增生外,还包括黄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膨出、突出,纤维环增生、钙化等.开放手术对侧隐窝进行减压,创伤大,瘢痕多,容易造成脊柱的节段不稳... 侧隐窝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侧隐窝狭窄的因素除了椎体后缘、关节突关节的骨性增生外,还包括黄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膨出、突出,纤维环增生、钙化等.开放手术对侧隐窝进行减压,创伤大,瘢痕多,容易造成脊柱的节段不稳;而且侧隐窝狭窄患者多为老年人,对开放手术耐受性差,并发症多,影响疗效.侧后路经皮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下侧隐窝减压术可以避免上述缺点.现对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3例侧隐窝狭窄患者接受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入路 狭窄 腰椎狭窄 疗效分析 减压治疗 突关 黄韧带肥厚 椎间盘膨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29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769-1769,共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并非少见,手术治疗时往往单纯实施椎间盘髓核摘除,而忽视侧隐窝的探查和彻底减压,致使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不佳。我院自1997—2006年共收治此类患者29例。取得较好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并非少见,手术治疗时往往单纯实施椎间盘髓核摘除,而忽视侧隐窝的探查和彻底减压,致使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不佳。我院自1997—2006年共收治此类患者2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狭窄 手术治疗 椎间盘髓核摘除 术后效果 腰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道辅助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海龙 贺石生 +7 位作者 顾广飞 顾昕 蔡晓冰 赵杉 周旭 袁超群 吴卫平 扶青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3月~2010年8月对34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及影像学表现采用3种微创手术方式,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12例采用双侧减压同时进行椎间融合加双侧经皮内...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3月~2010年8月对34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及影像学表现采用3种微创手术方式,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12例采用双侧减压同时进行椎间融合加双侧经皮内固定手术;B组11例采用单侧入路潜行双侧减压同时行椎间融合加单侧经皮内固定手术;c组11例采用扩张通道辅助单侧入路潜行多节段双侧减压术。评估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ODI,根据JOA、ODI改善率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80±28)min,(220±31)min和(120±20)min;A、B、C组出血量分别为(290.5±20.9)ml,(270.7±18.7)ml和(120.3±22.6)ml。34例随访14.4~27.6月,平均19.2月。术后末次随访时3组JOA改善率分别为:A组(70±21)%,B组(73±17)%和c组(63±18)%;ODI改善率分别为A组(69±22)%,B组(71±19)%和c组(68±24)%;满意率3组分别为A组83.3%,B组81.8%和c组72.7%。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但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影像学表现及术者的临床经验和医院的条件来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椎板切除 减压 多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开窗式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锋生 陈瑞光 +2 位作者 陈鸿辉 温仕奇 叶伟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合并 狭窄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隐窝狭窄症的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邵振海 靳安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由于CT扫描在临床的应用,发现有相当多的腰腿痛病人为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此症可单独存在,亦可伴有腰椎间盘突出和中央性椎管狭窄。 解剖和病理 侧隐窝是指从上关节突的内侧缘至椎间孔的一段神经通道。其外侧缘是椎弓根。
关键词 狭窄 腰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护理
19
作者 孟爱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0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扩大减压术 腰椎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和侧隐窝探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卫国 王毓兴 +1 位作者 陈毓 许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0期644-645,共2页
对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了髓核摘除术,并常规探查测隐窝。结果,有侧隐窝狭窄的36例,占手术病人总数的54.5%。合并测隐窝狭窄者年龄为38~64岁,平均48岁(全组平均42岁)。临床表现为一组混合性症状,严重而顽固,病程较长。C... 对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了髓核摘除术,并常规探查测隐窝。结果,有侧隐窝狭窄的36例,占手术病人总数的54.5%。合并测隐窝狭窄者年龄为38~64岁,平均48岁(全组平均42岁)。临床表现为一组混合性症状,严重而顽固,病程较长。CT检查有助于诊断。作者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宜常规探查侧隐窝,尤其是40岁以上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狭窄 外科手术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