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小鼠IL-12的表达及其在免疫失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志宏 陆江阳 +2 位作者 王晓虹 杨毅 佟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小鼠在伤后不同时相IL 12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创伤后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8周龄雄性C5 7BL/ 6小鼠 96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伤后 3h、1、3、7和 12天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动...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小鼠在伤后不同时相IL 12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创伤后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 选择 6~ 8周龄雄性C5 7BL/ 6小鼠 96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伤后 3h、1、3、7和 12天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动物模型 ,用Powervision法行脾脏IL 12p40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与脾脏组织匀浆上清中IL 12 p40和IL 12 p70的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在MODS病程早期和晚期的“两次打击”中 ,小鼠脾脏与血清中IL 12p40含量显著增高 ,IL 12p70相对减少 ,同时伴有外周血CD4/CD8比值下降。结论 MODS小鼠发生免疫抑制可能与免疫器官中抗原提呈细胞高表达IL 12p40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抗原提呈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控制在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志勇 李晖 +3 位作者 孙中杰 胡海田 吴武军 刘青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用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治疗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1例PTCD术后再手术的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用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治疗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1例PTCD术后再手术的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PTCD,术后一般情况明显好转,1周后白细胞均恢复正常。8例血小板减少者术后3 d血小板计数恢复至80×10~9/L以上。血清胆红素约1周左右下降至34.2mmol/L以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休克及代谢紊乱等患者均于1周左右恢复正常。合并慢性内科疾病者术后治疗2周至3个月不等。所有患者均行确定性手术,28例胆管结石行ERCP+EST 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22例,3例胆管癌行胰十二指肠1例,胆管癌切除、胆肠吻合术2例,全组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PTCD治疗重症胆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耐受性好,成功率高,引流效果可靠,为确定性手术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管炎 损伤控制 多脏器功能不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勇 陈如坤 +1 位作者 张世范 吕国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目的 :对比在不同高原梯度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分别在兰州梯度(海拔 15 10m)及马汉山梯度 (海拔 3 90 0m)建立大鼠两次打击MODS模型 ,分别在术后 3h、6h、12h、2 4h处死大鼠 ,取心肌标本 ,分别用DNA琼脂... 目的 :对比在不同高原梯度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分别在兰州梯度(海拔 15 10m)及马汉山梯度 (海拔 3 90 0m)建立大鼠两次打击MODS模型 ,分别在术后 3h、6h、12h、2 4h处死大鼠 ,取心肌标本 ,分别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测量法及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用透射电镜观测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马汉山梯度发生MODS的大鼠心肌中检测出凋亡特有的DNA梯形条带 ,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呈现出典型的亚二倍体峰 ,细胞凋亡率高于兰州梯度的大鼠 (P <0 0 1)。TUNEL法测量在马汉山梯度发生MODS的大鼠心肌中出现阳性反应。用透射电镜观测马汉山梯度心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结论 :高海拔地区发生MODS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大鼠 心肌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和年龄对复合伤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文强 苏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复合性损伤后患者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观察本院2004~2007年期间ICU收治的78例复合性损伤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MODS及败血症的发生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复合性损伤后患者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观察本院2004~2007年期间ICU收治的78例复合性损伤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MODS及败血症的发生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其血浆的TNF-α和IL-6水平,分析其与性别、年龄以及临床指标和MODS等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在相同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的前提下,女性患者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而年龄因素在本组资料中起着边缘性影响(P=0.06)。(2)MODS患者的血浆TNF-α和IL-6平均水平在损伤发生后的动态变化曲线与非MODS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第1周内,相同ISS评分条件下,男性的血浆IL-6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4),但两周内的平均水平与女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14)。结论性别对本组复合性损伤患者MODS的发生作用显著,年龄因素起着边缘性作用,但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性损伤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性别 年龄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型恶性疟疾伴多脏器功能不全一例抢救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庄海舟 段美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4期2048-2048,共1页
关键词 疟疾 脑型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不全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6
作者 李朝阳 姚建宏 窦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2-292,共1页
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在儿科急救中较常见,其发病过程中免疫功能的变化,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对21例MODS患儿进行T细胞亚群测定,以观察MODS患儿急性期免疫功能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不全 T细胞亚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术对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防治
7
作者 黄志勇 王武军 邹小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16-416,461,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胸部外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我科收治的30例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1例行气管切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气管切开患者,全部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死亡6例,死亡率54...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胸部外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我科收治的30例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1例行气管切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气管切开患者,全部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死亡6例,死亡率54.5%,存活5例者均以肺部为原发病变。未行气管切开者发生感染12例,死亡9例,死亡率7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可提高以肺部为原发病变MODS患者的生存率,但可增加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感染 气管切开术 M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婷 苟安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22-622,共1页
百草枯(paraquat)又名克芜踪,是一种毒性较强的除草剂,若使用不当或误服均可以造成中毒,严重者可以损害多个脏器。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而死亡。我们于2006年7月救治1例口服PQ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如下。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百草枯中毒 多器官功能衰竭 使用不当 中毒患者 克芜踪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47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 农药中毒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
10
作者 李东 郭发良 +1 位作者 李德伦 高国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4-354,共1页
关键词 口腔癌 术后并发症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在高出血风险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中的安全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惠玉 李建科 +5 位作者 宋邵华 张杰 陆鹏 金玉洁 王来 杨秀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302-230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抗凝在高出血风险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高出血风险的MODS患者30例,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素抗凝,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抗凝在高出血风险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高出血风险的MODS患者30例,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素抗凝,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肝素的平均用量(3.5±1.7)IU/(kg·h);滤器平均使用寿命(16.5±3.8)h。MODS组患者APTT、TT、P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ODS患者治疗后24 h、48 h APTT、TT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LT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 APTT、TT、PLT与治疗后24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30例患者中出现皮肤黏膜出血2例,无呼吸道及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出血风险MODS患者CVVH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剂量肝素抗凝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肝素 高出血风险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50例患者血气及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玲 张希龙 +1 位作者 殷凯生 陈俊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4-37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气及血乳酸浓度在慢性肺心病(CPHD)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中的表现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用Nova-10血气、电介质、乳酸分析仪对50例患者(30例治愈、17例死亡、3例治疗后自动出院)在入重症监护室30min和4、8、24、48、72h... 目的:探讨血气及血乳酸浓度在慢性肺心病(CPHD)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中的表现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用Nova-10血气、电介质、乳酸分析仪对50例患者(30例治愈、17例死亡、3例治疗后自动出院)在入重症监护室30min和4、8、24、48、72h至出重症监护室(病情稳定)或死亡前分别抽取肝素化动脉血2ml做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电介质、乳酸测定。结果:患者的动脉血气、乳酸在治疗期都有显著改变,随病情变化而变化。pH值与PaO2值越低预后越差,而PaCO2值和血乳酸(LA)浓度越高预后亦越差。结论:CPHD易并发MODS的机制主要是长期低氧血症导致各器官功能相继受损,而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乳酸在组织氧合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观察到LA与病情的危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患者的预后及转归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多脏器功能不全 血气 电介质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系探讨附病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骆俊 夏志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calcitonin)的前体。牛理情况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血浆浓度很低(〈0.1μg/L)。细菌感染时,作为系统性炎性反血的一部分,甲状腺外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PCT、明显增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 休克 多脏器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预后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利剑 汪宝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6-34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巴胆碱联合胸腺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爱斌 尚秀娟 +2 位作者 王瑞刚 刁増利 张军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MIDS患者208例分为正常治疗组、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测量HLA-DR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正常治疗组与其他...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MIDS患者208例分为正常治疗组、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测量HLA-DR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正常治疗组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巴胆碱组与胸腺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巴胆碱和胸腺素治疗可以提高MODS病人的免疫功能,联合使用效果更佳。结论: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在MODS病人的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胸腺素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人类白细胞组织抗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严重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杨燕文 王莹 +3 位作者 李璧如 赵醴 钱娟 任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以利于疾病早期认识和诊断,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对69例严重脓毒症患儿,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患儿入院日为研究起点,死亡或出院为终点。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以利于疾病早期认识和诊断,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对69例严重脓毒症患儿,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患儿入院日为研究起点,死亡或出院为终点。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病原菌、临床征象、并发症和治疗措施方面共24个变量,作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OR及其95%CI。结果69例患儿中死亡31例,病死率44.93%。基础疾病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多。69例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7例,并发脓毒性休克34例。脓毒症伴1、2、3及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分别为11.76%、36.00%、64.29%和84.62%。单因素分析显示,国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最初PICU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7d内最高PRISM、血小板计数、血清乳酸值、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受累脏器数7个变量与儿童严重脓毒症的死亡有关。经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仍然与死亡有关的因素包括血小板计数、血清乳酸值、休克和MODS受累脏器数。结论儿童严重脓毒症病死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血清乳酸增高、脓毒性休克和MODS是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脓毒症并MODS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苗丽霞 何本让 姚华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21-523,527,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在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疗效。方法:42例脓毒症并MODS[平均功能不全脏器(3.87±1.06)个]的患者予以CBP治疗,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在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疗效。方法:42例脓毒症并MODS[平均功能不全脏器(3.87±1.06)个]的患者予以CBP治疗,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为主。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监测生命体征,定时监测体温、血气、血常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及内环境等。结果:42例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血压逐步稳定,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及APACHEⅡ、MODS、SOFA评分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均有所改善,乳酸、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是较好的治疗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欣蘅 崔华中 +3 位作者 韩溟 李炯 林小荣 洪春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33-193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并统计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急诊科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CPR成功ROSC并在急诊科观察,维持6h以上后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年龄大...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并统计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急诊科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CPR成功ROSC并在急诊科观察,维持6h以上后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年龄大于15岁患者的资料。结果:总43例,存活出院11例,存活率25.58%;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MODS与ROSC后的预后有着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复苏后高血糖、低血压与ROSC后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与ROSC后的预后关系不大(P>0.05)。结论:CPR后ROSC患者的病死率仍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不全、高血糖、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存活率 心肺复苏 复苏后 心跳呼吸骤停 ROSC 多脏器功能不全 预后关系 自主循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O技术在急性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体会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仕新 曾志勇 杨鲸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92-3492,共1页
患者男,21岁,因“口服百草枯100 mL中毒后呕吐、胸闷4 h”入院,经催吐、洗胃、补液、利尿、导泄、血液透析、甲强龙抗炎等处理,3 d后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多脏器功能不全,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效果一般,遂予... 患者男,21岁,因“口服百草枯100 mL中毒后呕吐、胸闷4 h”入院,经催吐、洗胃、补液、利尿、导泄、血液透析、甲强龙抗炎等处理,3 d后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多脏器功能不全,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效果一般,遂予全麻下行右侧股动静脉插管,采用美敦力装置和血液管路套包,乳酸钠林格液重力预充,进行ECMO治疗,肝素持续静脉泵入,维持ACT 180~200 s。空氧混合器调整气体浓度和流量。同时行床旁血透、血浆置换等处理。患者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床旁胸片肺部病灶基本控制。ECMO持续治疗112 h后,逐渐降低ECMO流量、复查血气、胸片(图1)等,均较为理想,遂停ECMO,拔除股动静脉插管,顺利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ECMO 多脏器功能不全 呼吸机辅助呼吸 动静脉插管 乳酸钠林格液 持续静脉泵入 床旁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腹腔镜下腹膜腔减压引流治疗Balthazar E级重症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卫中 辛栋轶 +2 位作者 谢觉醒 周志军 沈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引流治疗 早期 inflammatory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腹膜腔 腹腔镜 多脏器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