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识别血吸虫成虫多肽表位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用于检测循环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启华 吴子松 +5 位作者 高鹏 张桂威 邱东川 周国兴 山建忠 蔡兴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39,33,共3页
作者获得1株特异的抗血吸虫成虫20-24kDa蛋白多肽表位的杂交瘤细胞株(SjA111)。分泌McAb为IgG1,腹水效价1.2×106。将SjA111McAb-HRP结合物用Dot-ELISA检测499例慢性血... 作者获得1株特异的抗血吸虫成虫20-24kDa蛋白多肽表位的杂交瘤细胞株(SjA111)。分泌McAb为IgG1,腹水效价1.2×106。将SjA111McAb-HRP结合物用Dot-ELISA检测499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循环抗原(CAg),阳性者390例(78.16%);25例肺吸虫病人,36例华支睾吸虫病人及132例正常人血清中,仅1例肺吸虫病人出现交叉反应。CAg的检出率和阳性血清滴度倒数的几何均值(GMRT)随着每g粪便虫卵数(EPG)的增加而递增。吡喹酮治疗后各期病人粪孵阴性者CAg的转阴率:半年为75.50%(114/51),1年为73.68%(84/114),1年半为88.04%(103/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多肽表位 ELISA 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洲猪瘟病毒p30与p54蛋白表位串联多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俊 王志远 +4 位作者 梁杏玲 郑泽中 杨汉春 张桂红 王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25-4336,共12页
旨在建立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以两株纯化的ASFV p30与p5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s)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进行四轮生物淘选,筛选多肽表位,以氨基酸GGG为接头设计合成表位串联多肽作为包被抗原... 旨在建立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以两株纯化的ASFV p30与p5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s)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进行四轮生物淘选,筛选多肽表位,以氨基酸GGG为接头设计合成表位串联多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棋盘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不同类型血清样本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分析、敏感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及符合性评价。噬菌体淘选试验结果表明^(146) PAEPYTT ^(152)为本实验室保存的mAb所识别的p54蛋白抗原表位核心序列。ELISA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以鸡卵白蛋白(OVA)作为N端偶联物的表位串联多肽抗原具有较低的非特异性血清反应背景,当多肽以碳酸盐缓冲液包被(2μg·mL^(-1)),血清以封闭液(1%明胶溶液)稀释100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以0.05%PBST溶液稀释5000倍时,反应效果最佳;以上述优化后的条件确定了血清抗体阳性临界值为0.339。方法评价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经典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抗体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能检测低至1600倍稀释的ASFV阳性血清,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用该方法与商品化的ASFV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320份猪血清样本,两种方法的相对特异性和相对敏感性分别为97.6%与97.3%,总体符合率达97.5%(312/320)。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肽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具有发展为临床诊断试剂盒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30蛋白 p54蛋白 生物淘选 串联多肽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化学合成表位多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华 王志亮 +1 位作者 吴晓东 孙成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8-444,共7页
利用化学合成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表位多肽免疫小鼠,以期了解表位多肽的免疫效果。首先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针对PPRV F和H基因的4条表位多肽,并进行化学合成。将合成多肽免疫小鼠,通过ELISA、MTT法、NK细胞杀伤活性测定及T细胞亚群... 利用化学合成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表位多肽免疫小鼠,以期了解表位多肽的免疫效果。首先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针对PPRV F和H基因的4条表位多肽,并进行化学合成。将合成多肽免疫小鼠,通过ELISA、MTT法、NK细胞杀伤活性测定及T细胞亚群检测等免疫试验分析预测表位的抗原性。结果表明:在筛选的4条表位多肽中,H242-255、F528-541和H349-362具有较好的体液免疫功能;H242-255、H392-405具有较好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中H242-255多肽能够满足两方面的功能,有望作为候选表位疫苗成分。试验结果为筛选有效表位用于PPRV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多肽 NK细胞杀伤活性 MTT法 T细胞亚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抗原表位多肽的预测、鉴定及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范文胜 朱丹 +5 位作者 张愉 廖健淇 王露 雍璐 韦平 磨美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57-2264,共8页
旨在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株S1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可能的表位进行预测并合成相应的多肽,然后免疫小鼠,并分析其免疫效果,以验证候选表位多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并化学合成针对IBV H120株S1蛋白的5条表位多肽,... 旨在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株S1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可能的表位进行预测并合成相应的多肽,然后免疫小鼠,并分析其免疫效果,以验证候选表位多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并化学合成针对IBV H120株S1蛋白的5条表位多肽,然后免疫小鼠,通过间接ELISA、中和试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表位多肽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检测结果显示,5条表位多肽均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小鼠的血清效价高低顺序依次为Pep76-106>Pep240-257>Pep511-537>Pep403-421>Pep135-172;中和试验结果表明,5条多肽免疫小鼠的血清中和滴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高低顺序依次为Pep240-257=Pep403-421=Pep511-537>Pep76-106=Pep135-172;流式检测结果表明,5条多肽免疫小鼠在CD3^+、CD4^+CD8-、CD8^+CD4-T淋巴细胞水平上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D3^+T及CD4^+CD8-T淋巴细胞数大小顺序依次为Pep403-421>Pep240-257>Pep76-106>Pep511-537>Pep135-172,CD8^+CD4-T淋巴细胞数大小顺序依次为Pep403-421>Pep76-106>Pep511-537>Pep240-257>Pep135-172。合成的5条表位多肽中,Pep240-257、Pep76-106和Pep403-421可以诱导体液免疫,Pep403-421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其中,Pep403-421可以同时诱导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S1蛋白的免疫学特性以及研发诊断试剂和有效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H120株 S1蛋白 多肽 特异性抗体 中和抗体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猪PD-1和PD-L1互作表位多肽的筛选及其免疫调节功能
5
作者 岳锋 周娟娟 +6 位作者 史叶萍 朱艳平 孙国鹏 李鹏 郭东光 刘兴友 王选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筛选和鉴定与猪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相互作用的表位多肽,为阻断猪PD-1/PD-Ls通路逆转机体的免疫功能提供新策略。根据已解析人与鼠的PD-1与PD-L1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信息,分析猪PD-1与PD-L1蛋白相互结... 本试验旨在筛选和鉴定与猪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相互作用的表位多肽,为阻断猪PD-1/PD-Ls通路逆转机体的免疫功能提供新策略。根据已解析人与鼠的PD-1与PD-L1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信息,分析猪PD-1与PD-L1蛋白相互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在关键氨基酸位点处设计系列表位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表位多肽;分离自然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仔猪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检测表位多肽与猪重组蛋白PD-1、PD-L1和PBMC的结合能力,选取能结合猪PD-L1和PBMC的表位多肽pPD-15,检测其对猪PBMC增殖的影响,分析其作为佐剂免疫后对小鼠猪瘟病毒(CSFV)抗体水平的影响,最后,高效液质联用色谱法(HPLC-MS)检测表位多肽pPD-15的纯度和氨基酸序列正确性。结果显示,表位多肽pPD-15能结合猪PD-L1和PBMC;增殖试验显示,pPD-15组M1的平均荧光强度(74.20%)比空白对照组M1的平均荧光强度(4.37%)提高了69.83%,表明表位多肽pPD-15可促进猪PBMC的增殖;动物免疫试验显示,pPD-15作为佐剂可以提高CSFV抗体水平;HPLC-MS结果显示,合成的表位多肽pPD-15纯度高,氨基酸序列正确。本试验证实,表位多肽pPD-15具有提高体内外免疫力的能力,为研制新型免疫调节佐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因子1 多肽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诱导黑色素瘤抗原基因-2特定表位多肽异构的LC/MS研究
6
作者 周伟 吴玉章 +3 位作者 边疆 贾正才 唐艳 邹丽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研究乙醇、甲醇两种常用溶剂系统对固相合成的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2 (MAGE 2 )的特定表位多肽 (171 179)异构的影响。分别运用乙醇、甲醇溶剂体系以及极性溶剂二甲基亚砜 (DMSO)作对照预处理固相合成的黑色素瘤抗原特异性MAGE 2表位多肽 ... 研究乙醇、甲醇两种常用溶剂系统对固相合成的黑色素瘤抗原基因 2 (MAGE 2 )的特定表位多肽 (171 179)异构的影响。分别运用乙醇、甲醇溶剂体系以及极性溶剂二甲基亚砜 (DMSO)作对照预处理固相合成的黑色素瘤抗原特异性MAGE 2表位多肽 (171~ 179) ,然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RP HPLC/MS)对合成的表位多肽的m/z进行Q1正离子监测扫描分析 ,观察其在不同溶剂系统预处理下的异构情况 ,以选择合理的预处理条件。结果发现采用乙醇及甲醇溶样时MAGE 2表位多肽有异构体产生 ,极性溶剂DMSO溶样的表位多肽未有异构现象发生 ,采用 5 0 % (体积分数 )的乙醇及 5 0 % (体积分数 )的甲醇时也未监测到异构体产生 ;同时发现将已发生异构的乙醇及甲醇溶样溶液用三氟乙酸酸化处理后 ,异构多肽可发生较大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2 多肽 异构体 溶剂诱导 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广谱抗原表位多肽的制备及应用
7
作者 赵扬 武爱华 +4 位作者 张霄 莫海珍 张存政 刘贤金 胡梁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6页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广谱型单克隆抗体筛选十二肽噬菌体展示库,获得能够模拟有机磷类农药抗原表位的十二肽,建立了一种间接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结果表明,获得的特异性多肽氨基酸序列为HPAPDHSSQSHQ,呈现出较好的...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广谱型单克隆抗体筛选十二肽噬菌体展示库,获得能够模拟有机磷类农药抗原表位的十二肽,建立了一种间接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结果表明,获得的特异性多肽氨基酸序列为HPAPDHSSQSHQ,呈现出较好的抗原性、亲水性及表面可及性,可广谱模拟有机磷农药抗原表位。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有机磷农药通用结构半抗原(BPB)的IC50和IC10分别为1.776μg/ml及0.358μg/ml,与对硫磷、蝇毒磷、乙拌磷、辛硫磷、喹硫磷和三唑磷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8.74%、44.93%、52.03%、43.98%、36.82%和4.87%。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绿色、广谱、高效的特点,是一种新型有机磷类农药累积毒性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类农药 噬菌体展示十二 模拟抗原多肽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免疫蛋白OmpA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位多肽疫苗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伍娜娜 荣娜 +5 位作者 康超 刘祥 陈琛 陈春琳 丁锐 吴三桥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13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A)的免疫效果,对大肠杆菌的Omp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其表位多肽重组疫苗。运用DNAMAN 8.0和MEGA 5.0分别对OmpA进行同源性及系统发生分析,通过ExPASy-ProtParam对OmpA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分别采用... 为进一步提高大肠杆菌外膜蛋白(OmpA)的免疫效果,对大肠杆菌的Omp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设计其表位多肽重组疫苗。运用DNAMAN 8.0和MEGA 5.0分别对OmpA进行同源性及系统发生分析,通过ExPASy-ProtParam对OmpA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分别采用Signal P 4.1与TMHMM Serverv.2.0对OmpA进行信号肽和跨膜结构预测,应用SOPMA和SWISS-MODEL对OmpA进行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通过String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使用BepiPred 1.0和ABCpred方法预测OmpA的B细胞抗原表位,利用神经网络法与MHC-Ⅱ类分子结合肽在线预测程序预测OmpA的CTL和Th细胞抗原表位,采用DNASTAR.Lasergene.v 7.1拼接获得优势抗原表位。进化关系结果显示,OmpA在肠道菌属间遗传进化关系较近,OmpA抗体可能为不同种肠道细菌的感染提供交叉免疫保护。OmpA为亲水性蛋白质,第1—2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位置,具跨膜结构。OmpA的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45.66%)、α-螺旋(31.79%)、β-片层(16.18%)和β-转角(6.36%)为主,其三级结构为桶状结构。OmpA与par、coa蛋白之间存在互作。OmpA可能有4个B细胞抗原表位,1个CTL细胞抗原表位,1个Th细胞抗原表位,且重组获得抗原性较好的OmpA表位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MPA 多肽疫苗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Th细胞表位的合成PCV2 ORF2 Cap多肽抗原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善真 赵焱 +4 位作者 李中圣 罗均 陈克宏 王贵平 李其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73-2281,共9页
拟测定在PCV2ORF2Cap P1多肽抗原中添加从PCV2ORF1、ORF3中筛选的Th细胞表位多肽在促进其免疫原性中的作用,以及合成表达的PCV2ORF2Cap P1多肽抗原作为疫苗抗原的可行性。采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获得1条泛宿主新型Th细胞... 拟测定在PCV2ORF2Cap P1多肽抗原中添加从PCV2ORF1、ORF3中筛选的Th细胞表位多肽在促进其免疫原性中的作用,以及合成表达的PCV2ORF2Cap P1多肽抗原作为疫苗抗原的可行性。采用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获得1条泛宿主新型Th细胞表位多肽和3条PCV2特异的含有Th细胞抗原表位的多肽序列,然后将这4条Th细胞多肽氨基酸序列与筛选自ORF2Cap1上的1条B细胞表位多肽序列进行串联组合,密码子优化,插入酶切位点、终止密码子,然后进行密码子适应指数和分布频率分析,预测可以实现高效表达后再进行化学合成。合成的P1多肽抗原连接到pET-30a表达载体,并转化至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中,构建表达工程菌BL21(DE3)pLysS-pET-30a-P1。经IPTG诱导表达后P1可实现高效表达,SDS-PAGE鉴定表达量,Western Blot鉴定其生物活性,然后分别免疫小鼠和猪,测定小鼠免疫后的抗体水平以及猪免疫后P1合成多肽抗原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情况。结果表明,设计合成表达的PCV2P1多肽抗原序列,密码子适应性指数为0.89,能够实现高水平表达,目的片段大小约为28.29ku,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MTT试验结果表明,P1多肽抗原免疫后机体内IFN-γ和IL-4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P1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为其作为疫苗用抗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Th细胞多肽 CAP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V S1蛋白多表位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结果比对
10
作者 赵晶 朱建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71-71,74,共2页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PED病毒(PED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中S糖蛋白携带主要的B淋巴细胞抗原决定簇,能够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和提供免疫保护作用的重要结构蛋白。主要针对PEDV S1蛋白选择九条...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PED病毒(PED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中S糖蛋白携带主要的B淋巴细胞抗原决定簇,能够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和提供免疫保护作用的重要结构蛋白。主要针对PEDV S1蛋白选择九条不同的多肽片段,并利用BALB/C小鼠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得到识别相应多肽片段的单克隆抗体,针对九条不同多肽表位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重组原核表达的PEDV S1蛋白识别效果进行对比,最后证实在所选的九条多肽表位片段中,以序列90至102、621至637、718至731这三条多肽的抗原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V S1蛋白 多肽片段设计 单克隆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