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moc策略的O-磷酸化多肽化学合成研究
1
作者 陈水冰 李艳梅 +2 位作者 赵刚 罗施中 赵玉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06-110,共5页
以Fmoc-策略固相合成方法为基础,以亚磷酰胺为磷酸化试剂,分别以总体磷酸化法和单体磷酸化法合成了多种磷肽、修饰磷肽及其对应的非磷酸化多肽,并以乙腈/水/0.06%三氟乙酸为洗脱体系,用HPLC对磷肽和多肽进行分离.肽链的长度增加,总体法... 以Fmoc-策略固相合成方法为基础,以亚磷酰胺为磷酸化试剂,分别以总体磷酸化法和单体磷酸化法合成了多种磷肽、修饰磷肽及其对应的非磷酸化多肽,并以乙腈/水/0.06%三氟乙酸为洗脱体系,用HPLC对磷肽和多肽进行分离.肽链的长度增加,总体法的磷酸化效率降低;这种基于Fmoc-策略的单体磷酸化法目前只适用于含酪氨酸磷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磷酸化多肽 Fmoc-策略合成 总体磷酸化 单体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纹捕鸟蛛毒素IV突变体K27A-HWTX-IV的合成和复性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再冉 王贤纯 梁宋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2,共6页
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在固相多肽合成仪上合成了用丙氨酸代替虎纹捕鸟蛛毒素 IV的第27位的赖氨酸的突变体K27A HWTX IV,通过反相HPLC对不同条件下突变体的氧化复性结果进行监测,摸索出其最佳氧化复性条件为:0.1mol LTri... 用芴甲氧羰基(Fmoc)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在固相多肽合成仪上合成了用丙氨酸代替虎纹捕鸟蛛毒素 IV的第27位的赖氨酸的突变体K27A HWTX IV,通过反相HPLC对不同条件下突变体的氧化复性结果进行监测,摸索出其最佳氧化复性条件为:0.1mol LTris HCl,pH8.0,GSH1mmol LGSSG0.1mmol L的复性缓冲液,样品浓度为0.1mg mL.复性产物经HPLC纯化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鉴定,相对分子质量为4050.63Da.生物学活性实验小鼠离体膈神经 膈肌标本测活实验表明:10μg mL天然HWTX IV阻断小鼠离体膈神经 膈肌接头传递时间为16min,10μg mL复性后的突变体阻断小鼠离体膈神经 膈肌接头传递时间为120min,残基的替换导致突变体生物学活性比天然毒素少,证明了第27位的赖氨酸为虎纹捕鸟蛛毒素 IV活性相关的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捕鸟蛛毒素—Ⅳ 突变体 K27A—HWTX-Ⅳ 多肽合成 氧化复性 生物学活性 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药物新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倩 张建民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8期133-134,共2页
近年来生物研究技术的发展,为开发海洋药物提供了新的方法、思路和方向。介绍了海洋药物研究的新技术,包括生物筛选技术、多肽固相合成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生产技术,指出了海洋药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海洋药物 生物筛选技术 多肽固相合成法 超临界液体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芴烯—哌啶加合物的紫外光谱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向明 陈河如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3,共3页
研究了芴烯—哌啶加合物的紫外光谱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定量测定Fmoc锁定的树酯容量(capacity)和Fmoc保护的树酯肽含量。该法的灵敏度为0.000 1 mmol/g树酯。利用该法可在不损失树酯肽的情况下定量测定基于Fmoc的多肽固相合成法中各步反应... 研究了芴烯—哌啶加合物的紫外光谱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定量测定Fmoc锁定的树酯容量(capacity)和Fmoc保护的树酯肽含量。该法的灵敏度为0.000 1 mmol/g树酯。利用该法可在不损失树酯肽的情况下定量测定基于Fmoc的多肽固相合成法中各步反应的偶合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芴烯-哌啶加合物 Fmoc多肽合成 紫外吸收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螺毒素G1.9的氧化折叠及活性
5
作者 黄翠燕 廖燕玲 高炳淼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1,共5页
【目的】通过合成芋螺毒素线性肽G1.9并优化氧化折叠体系,测试其对昆虫细胞毒性,为新型多肽类杀虫剂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SPPS)制备含4个半胱氨酸的芋螺毒素线性肽G1.9并优化氧化折叠体系,采用一罐法氧化芋螺毒... 【目的】通过合成芋螺毒素线性肽G1.9并优化氧化折叠体系,测试其对昆虫细胞毒性,为新型多肽类杀虫剂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SPPS)制备含4个半胱氨酸的芋螺毒素线性肽G1.9并优化氧化折叠体系,采用一罐法氧化芋螺毒素G1.9并验证其生物活性。【结果与结论】采用SPPS法成功地合成了线性肽G1.9,优化获得芋螺毒素G1.9-G型异构体的最佳氧化折叠体系是在0.1 mol/L碳酸氢铵缓冲液(pH 8.0)中氧化36 h。MTT法实验表明G1.9-G能显著抑制昆虫细胞sf9的生长,为后续研究开发新型、安全和高效的多肽类生物杀虫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螺毒素 多肽合成 氧化折叠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