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股流换热器设计的量纲1温差场均匀性优化因子 被引量:14
1
作者 吕岩岩 崔国民 +1 位作者 郭佳 李美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69-2473,共5页
The concept of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difference uniformity optimization factor was proposed.The application of this factor to path arrangement was studied.The study showed that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difference... The concept of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difference uniformity optimization factor was proposed.The application of this factor to path arrangement was studied.The study showed that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difference uniformity optimization factor was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path arrangement of multi-stream heat exchangers and the design of multi-stream heat exchangers could be guided by this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均匀性优化原则 多股流换热器 通道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换热器精确数学控制的反问题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娟丽 崔国民 +1 位作者 关欣 张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55-757,共3页
在两股流换热器精确数学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多股流换热器精确数学控制中的反问题算法,对于其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多个待定系数的不适定问题,采用综合法首先将多股流换热器综合成两股流换热器,然后通过对数平均温差法来作为获得辅助流体调... 在两股流换热器精确数学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多股流换热器精确数学控制中的反问题算法,对于其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多个待定系数的不适定问题,采用综合法首先将多股流换热器综合成两股流换热器,然后通过对数平均温差法来作为获得辅助流体调节量的反问题算法,最后通过多股流换热器的精确数学控制实验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无论从控制精度还是控制速率上都达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流换热器 精确数学控制 反问题算法 对数平均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熵产的多股流换热器通道排列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国民 周霄 赵永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42-645,共4页
多股流换热器的通道排列一直是其优化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建立其熵产数学模型,分析了多股流换热器换热过程中的上产生机理,得到了熵产与不同通道排列对应性能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基于最小熵产的多股流换热器通道排列的优化设计,同... 多股流换热器的通道排列一直是其优化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建立其熵产数学模型,分析了多股流换热器换热过程中的上产生机理,得到了熵产与不同通道排列对应性能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基于最小熵产的多股流换热器通道排列的优化设计,同时应用场协同温差均匀性优化原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位换热量的熵产最小可以作为多股流换热器通道排列的优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熵产 多股流换热器 通道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混合工质循环多股流换热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镨 鹿来运 郭开华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共5页
基于混合工质低温气体液化装置的一个稳定生产液化空气的实验工况,得到多股流换热器纵向温度分布及分段热负荷分布,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核算了板翅式多股流换热器的漏冷量,得到因轴向导热产生的漏冷量为258.1 W,因热辐射、对流传热等漏... 基于混合工质低温气体液化装置的一个稳定生产液化空气的实验工况,得到多股流换热器纵向温度分布及分段热负荷分布,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核算了板翅式多股流换热器的漏冷量,得到因轴向导热产生的漏冷量为258.1 W,因热辐射、对流传热等漏向大气环境的冷量约386.6 W,多股流换热器存在着严重漏冷现象,大大的影响了系统效率;在对实验系统中各主要换热部件的热负荷核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增大预冷负荷将对多股流换热器工作性能及系统热力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流换热器 混合工质 低温漏冷 热负荷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换热器自组织能力系数与运行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国民 杜娟丽 卢洪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58-760,共3页
研究了多股流换热器在不同扰动源情况下的自组织能力系数关系,并以能量投入和动态过渡时间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自组织能力系数对于运行的指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用自组织能力系数作为多股流换热器运行优化的指标能够获得以较小能量投入获... 研究了多股流换热器在不同扰动源情况下的自组织能力系数关系,并以能量投入和动态过渡时间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自组织能力系数对于运行的指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用自组织能力系数作为多股流换热器运行优化的指标能够获得以较小能量投入获得较快的调节速率,保证换热器处于综合性能较佳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流换热器 自组织能力系数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换热器自动最优控制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科群 罗行 马虎根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498,共4页
为了模拟多股流换热器自动控制过程,应用特别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法。该方法的调节依据是状态参数的反馈,状态参数不仅包括输出参数,还包括输出参数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及高阶导数等。利用实验所得的动态特性,导出... 为了模拟多股流换热器自动控制过程,应用特别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法。该方法的调节依据是状态参数的反馈,状态参数不仅包括输出参数,还包括输出参数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及高阶导数等。利用实验所得的动态特性,导出了多股流换热器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并用动态规划方法对其自动最优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一个四股流换热器自动最优控制过程模拟实例。结果表明:状态空间方法和动态规划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多股流换热器的最优反馈控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多股流换热器 状态空间方法 动态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换热器网络衍生约束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陆贞 崔国民 +1 位作者 高孝忠 张勤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8,70-71,共4页
针对复杂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综合与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两股流换热器网络优化与综合的多股流换热器网络优化综合方法,并由此方法得到了多股流换热器网络优化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的衍生约束优化方法的具体... 针对复杂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综合与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两股流换热器网络优化与综合的多股流换热器网络优化综合方法,并由此方法得到了多股流换热器网络优化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的衍生约束优化方法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多股流换热器的引入能够简化网络并节省投资;与基于两股流换热器网络的优化方法相比,衍生约束方法更具优越性:不仅能保证整体网络的优化指标,而且能兼顾多股流换热器的性能,可以得到更优的网络优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流换热器 网络 衍生约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换热器网络及其衍生网络法综合优化
8
作者 崔国民 陆贞 张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33-536,共4页
在介绍了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特点及其与传统网络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衍生网络的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综合优化方法,重点在衍生网络的生成、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的合成以及全局优化格式的生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衍生网络的方... 在介绍了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特点及其与传统网络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衍生网络的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综合优化方法,重点在衍生网络的生成、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的合成以及全局优化格式的生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衍生网络的方法能够实现多股流换热器网络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流换热器网络 衍生网络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能量回收为目标的多股流换热器运行工作点优化
9
作者 周艳钧 崔国民 赵永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46-649,共4页
多股流换热器的运行优化直接影响到能量回收水平和整体性能。本文从多股流换热器的热回收效率入手,通过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计算分析,获得了流体组织方式与其最佳运行工作点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多股流换热器提供了一种在线运行优化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 能量回收 多股流换热器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微分与优化数值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波涛 罗来勤 +3 位作者 王秋旺 邓斌 罗行 陶文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6-881,共6页
采用微分计算模型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通道排列方法 ,并编制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利用该程序 ,对不同初始长度和不同片厚的多种情况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发现 ,换热器初始长度对最终的收敛... 采用微分计算模型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通道排列方法 ,并编制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利用该程序 ,对不同初始长度和不同片厚的多种情况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发现 ,换热器初始长度对最终的收敛长度没有影响 ,但片厚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板翅式换热 微分计算模型 通道排列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哲 厉彦忠 田津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28-931,共4页
研究了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最优设计的问题,建立了以传热面积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局部热负荷平衡的问题,同时针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对有关相平衡模型,传热模型等进行了分析。实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可... 研究了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最优设计的问题,建立了以传热面积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局部热负荷平衡的问题,同时针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对有关相平衡模型,传热模型等进行了分析。实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可使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在满足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节约大量的传热面积。优化模型具有概念明确、方法简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板翅式换热 优化设计 传热 多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设计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哲 韩凤翚 +2 位作者 纪玉龙 李文华 厉彦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1-634,共14页
针对多股流体流动换热、复杂翅片结构优化、多重通道排布匹配以及低温工程应用等特点,本文归纳分析了低温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结构设计中凸显的流股换热匹配、通道分配排列、多物理场叠加以及低温特殊工况下的应用等问题。总结了在通道... 针对多股流体流动换热、复杂翅片结构优化、多重通道排布匹配以及低温工程应用等特点,本文归纳分析了低温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结构设计中凸显的流股换热匹配、通道分配排列、多物理场叠加以及低温特殊工况下的应用等问题。总结了在通道结构优化与零部件设计中,通过翅片通道传热流动特性及相关性能评价方法来指导结构选型。文章还深入分析国内外现状,讨论了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文章指出低温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应用于大型空分等石化工业流程中优势明显,可显著提高气体液化率,降低实际能耗,进而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因此,对于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设计问题,应考虑结合局部换热网络与多流股匹配、翅片结构设计与通道排列算法优化、多场仿真与试验研究等手段形成合理优化方法和设计框架,来摆脱目前传统经验试凑所带来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板翅式换热 匹配 翅片结构 通道排列 优化设计 低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耦合的低温多股流换热过程动态模拟
13
作者 张镨 周理 +2 位作者 郭开华 陈正华 王伟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67-173,共7页
多股流换热器是气体液化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对低温系统的降温特性和热力效率的影响显著。基于气液两相的容积节点原理建立多节点耦合的混合工质低温换热器动态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多股流换热器动态降温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 多股流换热器是气体液化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对低温系统的降温特性和热力效率的影响显著。基于气液两相的容积节点原理建立多节点耦合的混合工质低温换热器动态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多股流换热器动态降温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换热器的漏热率和(屯液)液位波动对系统降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漏热对启动过程降温特性影响不大,而在降温至低温区时较为显著。换热器液位波动对系统动态降温特性会有显著影响,低温多股流换热器通道内液位波动会引起循环工质组分、有效制冷量、降温速度的波动,从而造成系统降温速度显著偏离优化工作状态,效率降低。这表明在混合工质低温多股流换热器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措施,以避免通道内积液波动现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液化 动态模拟 多股流换热器 积液波动 组分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分析的空分变负荷操作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润杰 高静雨 +2 位作者 章渊昶 孙健 祝铃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5,共8页
针对空分装置变负荷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提出用弹性分析对不同控制精度下的操作变量进行优化的方法。建立等价超结构换热网络模型用以描述多股流换热器,进而建立可用于操作分析的空分装置机理模型以准确描述空分变负荷过程。引入弹性指... 针对空分装置变负荷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提出用弹性分析对不同控制精度下的操作变量进行优化的方法。建立等价超结构换热网络模型用以描述多股流换热器,进而建立可用于操作分析的空分装置机理模型以准确描述空分变负荷过程。引入弹性指数表示关键操作变量的控制范围和精度,用柱形代数分解方法求解关键操作变量弹性边界的显式表达式,将复杂多变量非线性过程模型转换为多项式显式模型。提出基于弹性分析的优化命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空分装置操作优化。以空分氮气液化流程为例,建立流程模型并求解优化命题,计算结果证明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 变负荷 多股流换热器 分级超结构换热网络 弹性 柱形代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浅冷装置冷量回收优化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新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6,共5页
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浅冷装置为例,分析浅冷装置轻烃和外输干气冷量回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通过HYSIM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各种改造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提出采用多股流换热器的冷量回收工艺... 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浅冷装置为例,分析浅冷装置轻烃和外输干气冷量回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通过HYSIM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各种改造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提出采用多股流换热器的冷量回收工艺。在浅冷装置上采用该优化工艺时,按轻烃和外输干气回收温度达到10℃计,回收热量263.6MJ/h,富天然气温度由5℃降到-1.94℃,氨蒸发器的负荷降低20.4%,年节电6.061×105kWh,年节约生产成本47.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浅冷装置 冷量回收 多股流换热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