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鸟氨酸海藻酸钡微囊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健 邱丽媛 +4 位作者 张文君 段翠密 郝彤 林秋霞 王常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22-524,F0003,共4页
目的验证多聚鸟氨酸(PLO)与海藻酸钡(BPA)微囊结合制备的多聚鸟氨酸BPA(B-PLO-A)微囊是否能够提高传统BPA微囊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用静电微囊发生仪制备多聚鸟氨酸海藻酸钡(B-PLO-A)微囊和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钡(B-PLL-A)微囊,通... 目的验证多聚鸟氨酸(PLO)与海藻酸钡(BPA)微囊结合制备的多聚鸟氨酸BPA(B-PLO-A)微囊是否能够提高传统BPA微囊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用静电微囊发生仪制备多聚鸟氨酸海藻酸钡(B-PLO-A)微囊和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钡(B-PLL-A)微囊,通过对微囊在低渗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和体外培养后直径变化的观察,以及对微囊在机械振荡后破损率的计算来评价微囊的物理性能;然后将两种微囊移植入大鼠腹腔,观察两者的完整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 B-PLO-A微囊较B-PLL-A微囊在低渗环境下更稳定坚固;体外培养14d时B-PLO-A微囊较B-PLL-A微囊直径增加的程度更小;机械振荡96h后,B-PLO-A微囊的完整率为(99.3±1.0)%,B-PLL-A微囊为(96.2±1.5)%;腹腔移植2、4和8周后,从大鼠腹腔内取出的B-PLO-A微囊与B-PLL-A微囊结构均较为完整,呈圆形,表面光滑,光镜观察无明显结缔组织包裹,移植8周后B-PLO-A微囊完整率为(97.3±2.1)%,B-PLL-A微囊完整率为(95.4±2.4)%。结论 B-PLO-A微囊的物理性能比B-PLL-A微囊有所提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鸟氨酸海藻酸钡微囊 多聚赖氨海藻微囊 物理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A、APA微囊的强度、通透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锐 蔡善君 +2 位作者 詹文芳 谢兵 李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囊、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的强度、通透性及生物相容性,评价ACA、APA 2种微囊在细胞移植中作为运载工具的可行性...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lginate-chitosan-alginate,ACA)微囊、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的强度、通透性及生物相容性,评价ACA、APA 2种微囊在细胞移植中作为运载工具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制备ACA微囊和APA微囊,采用37℃摇床振荡对这2种微囊机械强度进行比较研究。以胰蛋白酶、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IgG、牛血清白蛋白BSA来观察囊膜的通透性。用ACA、APA微囊包封293细胞,植入新西兰大白兔眶周、大鼠腹腔,回收微囊,观察囊内细胞存活情况及微囊的生物相容性。结果ACA和APA微囊囊膜的机械强度良好,所制备的APA微囊允许相对分子质量为22×103的胰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为66×103的牛血清白蛋白通过,2种微囊均限制相对分子质量为150×103的大分子免疫球蛋白透过。回收移植10周的ACA、APA细胞微囊,其形态保持不变,回收微囊化的293细胞在体外进行再次培养,细胞形态正常,移植后大白兔眼组织未见明显炎症改变,大鼠的重要器官(心、肝、脾、肺、肾)无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ACA、APA微囊是细胞移植过程中包裹、保护细胞的合适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壳聚糖 多聚赖氨 微囊 细胞移植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微囊低温保存中降温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田磊 潘静坤 +2 位作者 高宇红 崔忻 薛毅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APA)微囊低温保存的降温方法。方法用静电法制作APA微囊,分别以程控降温法、冰箱梯度法或直接液氮法降温,最终将APA微囊保存于液氮中。复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APA微囊的破损情况,并用荧光标记的葡...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APA)微囊低温保存的降温方法。方法用静电法制作APA微囊,分别以程控降温法、冰箱梯度法或直接液氮法降温,最终将APA微囊保存于液氮中。复温后,在显微镜下观察APA微囊的破损情况,并用荧光标记的葡聚糖检测APA微囊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程控降温组为微囊完好率(91.2±1.57)%、皱缩率(3.1±0.81)%、破损率(5.7±2.62)%;冰箱梯度组为微囊完好率(85.3±1.42)%、皱缩率(5.2±0.74)%、破损率(9.5±3.81)%;直接冻存组为微囊完好率(14.5±1.57)%、皱缩率(84.1±3.47)%、破损率(1.4±2.62)%。冻存复温后,各组完好的APA微囊膜通透性无改变。结论程控降温法可较好地低温保存APA微囊并维持其通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钙-多聚赖氨-海藻钙(APA)微囊 低温保存 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囊化大鼠胰岛异种移植于糖尿病小鼠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琦 窦科峰 +1 位作者 宋振顺 张福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将大鼠胰岛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免疫隔离材料微囊化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对它们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尾静脉注射3%链脲佐菌素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4组:海藻酸钡微囊化胰岛移植组、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微囊化胰岛... 目的将大鼠胰岛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免疫隔离材料微囊化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对它们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尾静脉注射3%链脲佐菌素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4组:海藻酸钡微囊化胰岛移植组、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微囊化胰岛移植组、未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只小鼠肾包膜下植入300个相应大鼠胰岛。结果4组糖尿病小鼠移植前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移植后1周分别为:海藻酸钡微囊化胰岛移植组(7.26±1.56)mmol/L、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微囊化胰岛移植组(7.14±1.04)mmol/L、未微囊化胰岛移植组(7.42±1.52)mmol/L、空白对照组(22.54±1.24)mmol/L,前2组与后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生存期也明显长于后2组;海藻酸钡微囊化移植组维持正常血糖时间及生存期(分别为76d和92d)明显长于琼脂糖微囊化移植组(分别为41d和56d)。结论用海藻酸钡和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制备的微囊化大鼠胰岛均可存活于糖尿病小鼠体内并发挥生物功能,海藻酸钡微囊优于琼脂糖聚苯乙烯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囊 海藻 琼脂糖-聚苯乙烯磺 异种移植 胰岛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