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通过调控基因的可变剪接促进胆管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及侵袭能力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静 程敏 +2 位作者 金倩 曹鹏博 周钢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9-910,共12页
胆管癌是一种起病隐匿、侵袭性强、致死率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1,PTBP1)已被报道,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参与癌症进展,但其在胆管癌中的作用仍未见报道。该研究... 胆管癌是一种起病隐匿、侵袭性强、致死率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1,PTBP1)已被报道,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参与癌症进展,但其在胆管癌中的作用仍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PTBP1在胆管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并初步解析其分子机制。本文利用公开的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分析了胆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的PTB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TBP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后,在胆管癌细胞系RBE和HuH28中,通过CCK-8和细胞平板克隆实验,评价了PTBP1对胆管癌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PTBP1可显著促进胆管癌细胞的生长(P<0.01),而敲低PTBP1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P<0.001)。Transwell和Invasion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PTBP1可显著促进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1),而敲低PTBP1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1)。转录物组测序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胆管癌细胞中,敲低PTBP1后上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于p53信号通路;而下调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于胆固醇代谢、Rho GTPase和TGF-β等信号通路。基于上述转录物组测序数据,本文还分析发现,敲低PTBP1可导致一系列基因发生异常的mRNA可变剪接事件,例如参与TGF-β调控的TGIF1及与p53活性相关的GNAS基因等。综上所述,PTBP1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基因的可变剪接而影响多个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胆管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 转录物组测序 可变剪接 TGIF1 G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GF-1/VEGF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芳 东莉洁 +8 位作者 吉洁 周玉 李文博 白伶伶 王飞 漆晨 苏畅 张晓敏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是多种眼底血管疾病的共同表现,研究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在IGF-1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发挥转录抑制... 背景视网膜新生血管(RNV)是多种眼底血管疾病的共同表现,研究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在IGF-1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发挥转录抑制的作用。但PSF在RNV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研究PSF对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猕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进行培养后分为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pGenesil.PSF-RNAi质粒转染组及各自的对照组,分别在细胞中转人真核质粒Pegfp—C2-PSF、pGenesil—PSF—RNAi及相应的空白质粒。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刺激细胞生长,采用MTT法检测各组RF/6A细胞的增生率并筛选各组最适PSF剂量,用于进一步的实验。采用逆转录PCR法测定和比较不同PSF转染组间用或不用U0126处理组间RF/6A细胞中VEGF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验证PSF对IGF-1诱导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活化的促进作用。结果IGF-1刺激后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以0.50IxgPSF为最适剂量,其RF/6A细胞的增生率为0.220±0.020,细胞中VEGFmRNA相对表达量为0.79±0.07,分别低于其对照组的0.260±0.006和未转染组的1.26±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16);IGF-1刺激后pGenesil—PSF—RNAi质粒转染组以1.00IxgPSF作为最适剂量,其RF/6A细胞增生率为0.35±0.02,VEGFmRNA相对表达量为2.29+0.43,分别高于其对照组的0.210-4-0.019和未转染组的1.26±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9)。IGF-1刺激后1、3、6h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0、0.000)。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U0126’处理后细胞中VEGF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93±0.21,明显低于未转染组的1.32±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同时明显低于Pegfp—C2-PSF质粒转染组无U0126处理的细胞中VEGFmRNA的相对表达量1.2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PSF可抑制IGF-1诱导的RF/6A细胞中的ERK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VEGF在RF/6A细胞中的表达,进而抑制RF/6A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序列结合蛋白 RNA剪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细胞系 内皮细胞/药物作用 视网膜血管/细胞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抑制HBV转录后调节元件的功能
3
作者 程丽英 万涛 +4 位作者 黄婷婷 蔡雪飞 张文露 黄爱龙 汤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探讨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polypyrimidine tract binding protein,PTB)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录后调节元件(HBV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HPRE)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pDM138-HPRE CAT(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 目的探讨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polypyrimidine tract binding protein,PTB)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录后调节元件(HBV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HPRE)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pDM138-HPRE CAT(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报告体系,通过质粒瞬时转染细胞的方式来探讨PTB对HPRE功能的影响。结果CAT活性检测表明:PTB的过表达使HPRE介导的CAT表达活性下降,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当去除质粒上游剪接供体位点时,PTB仍然可以降低CAT的活性。结论PTB抑制HPRE的功能,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不依赖于上游剪接供体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多聚序列结合蛋白 HBV转录后调节元件 CAT检测 瞬时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PTBP 1与磷酸化-AXL共表达在骨肉瘤中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李湘湘 徐雯莉 +5 位作者 卢正宇 何安芳 王震 刘妮 乐雨婷 彭挺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6-455,共10页
【目的】探索RNA结合蛋白PTBP1与p-AXL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联系,并进一步探讨PTBP1/p-AXL共表达在骨肉瘤中的预后评估意义。【方法】应用GEO和Target数据库分析PTBP1与AXL在骨肉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PTBP1的预后价... 【目的】探索RNA结合蛋白PTBP1与p-AXL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联系,并进一步探讨PTBP1/p-AXL共表达在骨肉瘤中的预后评估意义。【方法】应用GEO和Target数据库分析PTBP1与AXL在骨肉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PTBP1的预后价值。收集2016年3月至2020年10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6例骨肉瘤和37例非恶性骨组织(骨痂、骨纤维结构不良或骨样骨瘤)及其病例信息,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TBP1和p-AX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EO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TBP1和AXL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具有高于正常组织的趋势,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Target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TBP1高表达组骨肉瘤患者总生存期(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均短于低表达组,但差异尚未达统计学意义(P=0.064;P=0.13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BP1和p-AXL蛋白的表达在骨肉瘤组织中显著高于非恶性骨组织;p-AXL阳性表达率与肺转移相关(P=0.025);Kaplan-Meier分析发现肺转移、复发、PTBP1表达及PTBP1/p-AXL共表达等因素与骨肉瘤患者不良总生存期相关;且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肺转移(P<0.0001)、PTBP1表达阳性(P=0.041)是骨肉瘤患者总生存期(OS)独立危险因素;PTBP1/p-AXL共表达患者的OS(P=0.017)和PFS(P=0.043)均低于非PTBP1/p-AXL共表达患者。【结论】PTBP1、p-AXL在骨肉瘤中高表达,PTBP1与p-AXL共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且PTBP1可作为骨肉瘤患者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 受体酪氨酸激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BP1通过EMT途径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良华 吴璐华 +4 位作者 张仙丽 刘洋 蔡鸿 吴天盈 王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19-1825,共7页
目的:基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途径研究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1,PTBP1)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PCR与Western blot实验筛选不同细胞中... 目的:基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途径研究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1,PTBP1)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PCR与Western blot实验筛选不同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剪接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癌与正常肝组织中PTBP1的表达差异。划痕及侵袭实验研究过表达或敲减PTBP1对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或敲减PTBP1对EMT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高转移肝癌细胞系HCCLM3中PTBP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肝癌组织中PTBP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过表达PTBP1可显著提高HCCLM3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P<0.05),并增加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等的表达(P<0.05),促进肝癌细胞的EMT进程。结论:PTBP1可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EMT途径而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结合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肝癌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