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DCs表达的多聚唾液酸化的NRP-2调节DCs与T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
作者 吕楠 马文聪 徐红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8-618,共1页
关键词 细胞间相互作用 唾液酸 DCS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调节 NK细胞 多聚唾液酸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唾液酸转移酶ST8SiaⅡ的结构和功能域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思明 卢波 +6 位作者 彭立新 黄纪民 陈东 Frederic A.Troy 黄日波 周国平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20-126,共7页
ST8SiaⅡ(STX)和ST8SiaⅣ(PST)是两个来源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多聚唾液酸酶,它们已经被克隆,基因序列也已被测定。这两个酶能催化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的多聚唾液酸化。NCAM是多聚唾液酸(polySlA)的主要载体。在NCAM... ST8SiaⅡ(STX)和ST8SiaⅣ(PST)是两个来源于哺乳动物细胞的、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多聚唾液酸酶,它们已经被克隆,基因序列也已被测定。这两个酶能催化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的多聚唾液酸化。NCAM是多聚唾液酸(polySlA)的主要载体。在NCAM多聚唾液酸化过程中,STX和PST能将活化的胞苷-磷酸-乙酰神经氨酸(CMP-Neu5Ac)传送到NCAM糖蛋白受体的N-和O-型寡聚糖链上,从而合成α-2,8-多唾液酸聚糖(polySA)。近来我们使用Phyre 2软件构建了多聚唾液酸ST8SiaⅡ酶的三维结构模型,给出了该酶中多聚唾液酸转移酶结构域(PSTD)和多聚碱性氨基酸区域(PBR)两个功能域的结构特征,认为在这两个区域中有几个氨基酸残基在引起多聚唾液酸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研究ST8SiaⅡ酶催化NCAM多聚唾液酸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结构信息,也为和该酶所联系的肿瘤细胞转移的抑制机制和抑制物/药物的研究和设计,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多聚唾液酸(polySia) 多聚唾液酸转移酶结构域(PSTD) 多聚碱性氨基酸区域(PBR) 多聚唾液酸转移酶Ⅳ(PST)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 多聚唾液酸 蛋白质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金霞 吴芹 王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研究实验小鼠经卡托普利给药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海马区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polysialylate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SA-NCAM)的表达情况。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各6只。给药组小鼠腹... 目的:研究实验小鼠经卡托普利给药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海马区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polysialylate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SA-NCAM)的表达情况。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各6只。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卡托普利,每日30 mg/kg,连续7 d;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给药后对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后取脑切片进行PSA-NCA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给药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经过平台次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两组小鼠海马区PSA-NCAM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对实验小鼠给药卡托普利可促进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但该药对小鼠海马区PSA-NCAM表达没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学习记忆 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PSA-NCAM、nACHR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张东 槐雅萍 +1 位作者 闫桂芳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给予探索学习环境干预,观察探索学习环境对脑梗死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polysialylate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SA-NCAM)、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 目的:通过建立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给予探索学习环境干预,观察探索学习环境对脑梗死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polysialylate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SA-NCAM)、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康复环境对神经系统损伤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选取80只采用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法(MCAO)制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40只仅开颅不电凝大脑中动脉。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社交组(n=40)、探索学习组(n=40),假手术组(n=40)。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28天随机选取5只处死,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层nACHR、PSA-NCAM表达情况。结果:MCAO术后第1天模型组较假手术组PSA-NCAM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MCAO术后第14、28天探索学习组较社交组PSA-NCAM、nACHR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MCAO术后第1天假手术组大鼠颗粒细胞层nACHR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手术组大鼠。结论:探索学习对于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海马齿状回区颗粒细胞层PSA-NCAM、nACHR表达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学习 脑梗死 记忆 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