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在粘膜免疫中的重要功能 被引量:17
1
作者 唐庆娟 戚欣 耿美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24-729,共6页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可与多聚免疫球蛋白A和多聚免疫球蛋白M特异性结合,通过穿胞转运,将它们从上皮细胞基底侧膜转运到顶膜,并最终分泌到外分泌液中去.在此过程中,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细胞外段被水解,释放出...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可与多聚免疫球蛋白A和多聚免疫球蛋白M特异性结合,通过穿胞转运,将它们从上皮细胞基底侧膜转运到顶膜,并最终分泌到外分泌液中去.在此过程中,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细胞外段被水解,释放出与多聚免疫球蛋白A或多聚免疫球蛋白M相结合的细胞外段(又称为分泌成分).分泌成分是sIgA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sIgA的粘膜防御功能,而且在被动粘膜免疫中也有重要作用.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通过介导细胞内多聚免疫球蛋白的转运,可以在粘膜的腔面阻止病原体粘附,在上皮细胞内中和病毒,也可以将固有层内的抗原分泌出去.因此,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有效分泌是多聚免疫球蛋白发挥粘膜防御功能的必要条件.但在某些情况下,该受体也可以介导微生物对上皮屏障的入侵.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是高度N-糖基化的,其分子中独特的糖链结构,可能与受体的穿胞转运、sIgA在粘膜的正确定位,以及抗原对上皮细胞的粘附有关.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和分泌成分参与的多重分子机制,使它们在粘膜免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粘膜免疫 穿胞转运 分子机制 N-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双艳 王磊 +3 位作者 陈张帆 崔忠凯 周茜 陈松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7,共7页
本研究根据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基因组数据库中预测的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 pIgR)序列,通过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半滑舌鳎pIgR基因cDNA,全长为141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020 bp,编码339... 本研究根据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基因组数据库中预测的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 pIgR)序列,通过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半滑舌鳎pIgR基因cDNA,全长为141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5′UTR区域为109 bp,3′UTR区域为290bp。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半滑舌鳎pIgR蛋白包含1个信号肽,2个免疫球蛋白功能域(Ig-like domain, ILD)和1个跨膜结构域。经蛋白序列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半滑舌鳎pIgR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牙鲆(Paralichthy solivaceus)的pIgR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pIgR基因在健康半滑舌鳎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中表达较高,在肌肉中表达最低。经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病原感染刺激后,pIgR基因在半滑舌鳎的5个组织(肝脏、脾脏、肾脏、肠和鳃)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脾脏和鳃中48 h达到最高值,在肝脏、肾脏和肠中72 h达到峰值。与内脏组织不同的是,pIgR基因在皮肤中呈一直上升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pIgR基因在半滑舌鳎抵御哈维氏弧菌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 病原感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转基因鼠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吕丽春 何英 +6 位作者 蓝轲 沈新明 黄华 江培洲 王爽 徐守军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 目的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鼻咽部特异性表达。结果PCR检测F0代pIgR基因阳性率达37.5%(6/16),Southern杂交F0代pIgR基因阳性率为12.5%(2/16)。结论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转基因动物有望成为研究EBV病毒致病机制的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转基因 EB病毒 鼻咽癌 疱疹病毒4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国晶 绳秀珍 战文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3-878,共6页
采用PCR扩增、构建重组高效表达载体的方法,进行了牙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研究,并利用SDS-PAGE、western-blot及ELISA方法对纯化的重组蛋白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出pIgR开放阅读框(ORF)基因全长为... 采用PCR扩增、构建重组高效表达载体的方法,进行了牙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研究,并利用SDS-PAGE、western-blot及ELISA方法对纯化的重组蛋白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出pIgR开放阅读框(ORF)基因全长为1005 bp,所构建的pET-32(a)-pIgR重组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含有ORF全长基因。SDS-PAGE结果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 kDa,与理论预期值一致,IPTG诱导6h后表达量趋于稳定,经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pIgR能够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结果表明重组pIgR能够与牙鲆IgM发生特异性结合。本研究获得了纯化的重组pIgR,证明其具有IgM结合活性,为下一步研究牙鲆pIgR的转运机制及在黏膜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功能及其表达调节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绳秀珍 汤茜 +2 位作者 唐小千 邢婧 战文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8,共8页
黏膜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的皮肤、鳃、肠等黏膜免疫相关组织及黏液是机体免疫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分泌型抗体(SIgs)是黏膜免疫的主要组成成分,经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介导的转胞吞作用穿过上皮细胞转运至黏膜表面... 黏膜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的皮肤、鳃、肠等黏膜免疫相关组织及黏液是机体免疫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分泌型抗体(SIgs)是黏膜免疫的主要组成成分,经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介导的转胞吞作用穿过上皮细胞转运至黏膜表面发挥免疫防御功能。目前,对哺乳动物pIgR介导SIgs的转运过程,pIgR功能及调节因子,以及细胞因子、微生物、激素等调节pIgR表达的信号通路已研究得较透彻,而鱼类pIgR研究多集中于基因克隆、组织差异表达等,对pIgR表达调节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pIgR的功能、调节机制以及硬骨鱼类pIgR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探究鱼类pIgR表达的调节机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鱼类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 功能 调节作用 分泌型抗体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黏膜IgM与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同源分子的应答动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绳秀珍 宋满满 +4 位作者 朱慧 唐小千 邢婧 迟恒 战文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39,共9页
本文采用注射和浸泡灭活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免疫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研究其黏液(鳃、皮肤和肠)和胆汁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及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同源分子(pIgRL)的变化,分析这两种分子在肠组织中的分布及共定位... 本文采用注射和浸泡灭活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免疫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研究其黏液(鳃、皮肤和肠)和胆汁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及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同源分子(pIgRL)的变化,分析这两种分子在肠组织中的分布及共定位。研究显示,两种免疫方式均可诱导牙鲆黏液及胆汁中pIgRL和IgM水平升高,pIgRL应答时间早于IgM。浸泡免疫后,牙鲆的鳃、皮肤和肠的黏液及胆汁中pIgRL水平分别于第3、5、7和10天达到峰值,而IgM分别于第7、10、21和21天达到峰值。注射免疫后,上述分泌液中pIgRL分别于第5、7、10和10天达到峰值,而IgM在皮肤和鳃黏液中于第14天达到峰值,在肠黏液和胆汁中于第21天达到峰值。多重染色结果表明:免疫前,pIgRL和IgM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肠黏膜固有层;浸泡免疫后,IgM信号增强,随后IgM大量出现于肠上皮层,第14天时荧光最强,pIgRL信号也明显增强且少量出现在肠上皮层,在肠黏膜中观察到代表pIgRL和IgM共定位的橘黄色荧光。ImageJ定量分析显示,二者共定位的像素占比在免疫前为19%,免疫后第3、7、14、21和28天时分别为25%、41%、35%、28%和28%,表明存在IgM-pIgRL复合物的跨上皮转运。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pIgRL在黏膜免疫防御中的作用和揭示鱼类黏膜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免疫球蛋白M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同源分子 黏膜免疫 免疫应答 疫苗接种 黏液 胆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在肝细胞癌发病及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媛 陈晓蓉 杨宗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3-1645,共3页
肝脏慢性炎症是促进肝细胞癌发展的危险因素,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Fc受体信号加强也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参与癌变的过程。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不仅在抗感染免疫第一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早期肝细胞癌的肿瘤转移和肿瘤生长中也... 肝脏慢性炎症是促进肝细胞癌发展的危险因素,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Fc受体信号加强也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参与癌变的过程。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不仅在抗感染免疫第一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早期肝细胞癌的肿瘤转移和肿瘤生长中也发挥促进作用。将p IgR鉴定为早期肝癌患者转移潜能的预测指标可以有助于早期患者的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靶向抑制pIgR/Yes信号级联反应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案可能会为控制肿瘤大小以允许切除或移植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受体 FC 肿瘤转移 生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罗非鱼湖病毒增殖的影响
8
作者 李波 郑树城 +9 位作者 曾伟伟 王庆 李莹莹 尹纪元 王雅慧 吕月凤 石存斌 赵志英 姜志勇 王英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1,共7页
罗非鱼湖病毒TiLV是一种新发RNA病毒,对罗非鱼养殖业造成巨大威胁。为明确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OnpIgR)的序列和结构特征及其对TiLV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PCR扩增获得的OnpIgR完整的ORF,进行了结构... 罗非鱼湖病毒TiLV是一种新发RNA病毒,对罗非鱼养殖业造成巨大威胁。为明确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OnpIgR)的序列和结构特征及其对TiLV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PCR扩增获得的OnpIgR完整的ORF,进行了结构域预测、三维结构预测以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罗非鱼感染TiLV后该基因在各组织的表达模式,最后构建了OnpIgR过表达质粒,初步研究了OnpIgR对TiLV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了完整的OnpIgR ORF序列,长度为1023 bp,该ORF序列具有一个信号肽,两个Ig样结构域,同源建模结果显示,pIgR蛋白整体呈扭曲的“L”型,主要由反平行β片层和无规卷曲组成;系统发育树显示OnpIgR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以及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 coioides)的pIgR聚为一支;感染TiLV后,罗非鱼皮肤、脾脏以及肾脏中pIg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成功构建了pEGFP-OnpIgR并在TiB细胞中过表达OnpIgR后感染TiLV,发现TiLV的S8和S10节段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多,TiLV拷贝数也显著增多,初步表明OnpIgR对TiLV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湖病毒 黏膜免疫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ODEHOP法设计简并引物克隆草鱼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片段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国晶 王超 +3 位作者 孟庆磊 刘峰 刘飞 陈秀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为克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 IgR基因,本研究中借助于NCBI、Blast等数据库及Primer Premier 5.0、DNAMAN等生物软件,利用CODEHOP法设计了简并引物,并对克隆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用CO... 为克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 IgR基因,本研究中借助于NCBI、Blast等数据库及Primer Premier 5.0、DNAMAN等生物软件,利用CODEHOP法设计了简并引物,并对克隆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用CODEHOP法设计的简并引物特异性强,试验成功率高;草鱼p IgR基因属于整个脊椎动物的p IgR基因群,与鲤Cyprinus carpio同源性最高,为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CODEHOP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 I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肠上皮细胞PIgR、NF-κB亚单位表达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冬妍 苗佳宁 丁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Caco-2细胞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和核因子-κB(NF-κB)亚单位RelA/RelB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表达pIgR、RelA和RelB的变化。结果:与无TNF-α刺激比较,用不同浓度...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Caco-2细胞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和核因子-κB(NF-κB)亚单位RelA/RelB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表达pIgR、RelA和RelB的变化。结果:与无TNF-α刺激比较,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后pIgR、RelA和RelB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TNF-α促进肠上皮细胞表达pIgR、NF-κB亚单位基因表达,TNF-α通过NF-κB通路激活pIgR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人pIgR的小鼠鼻咽上皮细胞在EBV感染前后基因表达谱差异
11
作者 王爽 吕丽春 +2 位作者 李虹 江培洲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应用cDNA阵列技术研究转染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hpIgR)的二亚硝基哌嗪(n, n'-dinitrosoperazine, DNP)转化的小鼠鼻咽上皮(TMNE)细胞系在EBV感染前后基因表达谱差异,探索EBV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鼻咽癌的发病机制。方法... 目的应用cDNA阵列技术研究转染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hpIgR)的二亚硝基哌嗪(n, n'-dinitrosoperazine, DNP)转化的小鼠鼻咽上皮(TMNE)细胞系在EBV感染前后基因表达谱差异,探索EBV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鼻咽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提取转染hpIgR 的TMNE细胞在EBV感染前后的总RNA,逆转录成α-32P-dATP标记的cDNA探针,与AtlasTM mouse cancer array 1.2 阵列膜进行杂交。利用AtlasImageTM 软件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共有25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有23个基因表达上调,2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EBV感染可使转染细胞的多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这些基因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 CDNA阵列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hplgR)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gR的功能、调节以及与疾病的联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单东凤 王浩澄 +1 位作者 董娅 于壮(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738-2744,共7页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把双刃剑,既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使机体保持健康,也能因为过强或过弱导致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作为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在人体内也发挥着多种功能,一方面,它广泛分布于黏膜,是...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把双刃剑,既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使机体保持健康,也能因为过强或过弱导致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作为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在人体内也发挥着多种功能,一方面,它广泛分布于黏膜,是黏膜免疫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在抗感染和抗肿瘤中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机体也因为pIgR的过多表达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历年来,有众多科研学者致力于对pIgR的研究,本文将汇总既往研究,主要从pIgR的基本结构、调节机制、与多种疾病的联系,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四方面着手,了解pIgR在人体发挥的作用,更好地利用pIgR,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黏膜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弧菌免疫诱导牙鲆IL-1β、IFN-γ和TNF-α基因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晓宇 王占飞 +3 位作者 绳秀珍 唐小千 邢婧 战文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6期101-107,共7页
黏膜免疫是鱼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 Ig R)能够介导黏膜抗体的转运和分泌,而细胞因子IL-1β、IFN-γ和TNF-α对p Ig R表达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测定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 黏膜免疫是鱼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 Ig R)能够介导黏膜抗体的转运和分泌,而细胞因子IL-1β、IFN-γ和TNF-α对p Ig R表达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测定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组织中TNF-α、IL-1β和IFN-γ基因的表达动态。结果显示:浸泡和腹腔注射两种免疫方式皆可诱导3种基因发生显著上调表达;3种基因的上调表达在96 h内先上升,后降低到对照组水平,其中IL-1β和IFN-γ的上调幅度高于TNF-α,免疫后在牙鲆组织内的表达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60倍和6~30倍,而TNF-α仅比对照组高2~4倍;不同免疫方式诱导的牙鲆各组织中3种基因的应答表达存在差异,浸泡免疫对黏膜免疫组织皮肤和鳃中的基因表达影响较大,显著上调达到峰值的时间短且峰值高,而注射免疫对系统免疫组织脾、头肾以及肝脏中的基因表达影响较大,其中在脾和头肾中注射免疫引起的IL-1β和IFN-γ的变化分别比对照组高50~60倍和30倍,浸泡组比对照组分别高15倍和10倍;前肠、中肠和后肠中,两种免疫方式诱导的3种细胞因子的上调表达量相近或浸泡组稍低。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类细胞因子IL-1β、IFN-γ和TNF-α对p Ig R的表达调节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鳗弧菌 白介素1Β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gR/sIgA与口腔疾病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建国 赵玉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77-681,共5页
黏膜免疫系统是抵御各种抗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口腔受黏膜免疫系统的保护,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对于保护口腔黏膜表面病原体的传播和维持口腔稳态至关重要。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作为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是sIgA形成和分... 黏膜免疫系统是抵御各种抗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口腔受黏膜免疫系统的保护,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对于保护口腔黏膜表面病原体的传播和维持口腔稳态至关重要。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作为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是sIgA形成和分泌的关键参与者。pIgR对口腔细菌的防御起重要作用,减少颌下腺组织中pIgR的表达将抑制sIgA向唾液中的分泌,sIgA水平的降低使细菌更易进入上皮表面导致各种疾病。本文就pIgR/sIgA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IgR/sIgA在口腔局部微环境中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口腔疾病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抗体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对肠上皮Caco-2细胞表达分泌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冬妍 丁鹏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1-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NO对肠上皮Caco-2细胞表达分泌片(SC)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一氧化氮(NO)对Caco-2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NO对肠上皮细胞表达SC的变化影响。结果高浓度NO对Caco-2细胞有直接... 目的研究NO对肠上皮Caco-2细胞表达分泌片(SC)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一氧化氮(NO)对Caco-2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NO对肠上皮细胞表达SC的变化影响。结果高浓度NO对Caco-2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与无NO刺激组比较,用不同浓度NO刺激后SC阳性细胞、Caco-2细胞SC蛋白和SC基因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NO可直接引起Caco-2细胞损伤,抑制肠上皮细胞分泌SC,因此NO可能削弱肠道免疫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片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一氧化氮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肠上皮细胞分泌片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冬妍 刘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3-996,共4页
目的:研究TNF-α对Caco-2细胞表达SC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表达SC的变化。结果:与无TNF-α刺激比较,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后SC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游离SC、Caco-2细胞SC... 目的:研究TNF-α对Caco-2细胞表达SC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表达SC的变化。结果:与无TNF-α刺激比较,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后SC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游离SC、Caco-2细胞SC蛋白和SC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TNF-α上调Caco-2细胞内SC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片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双标记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克隆起源
17
作者 李守新 王辨明 李崇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71-273,共3页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IgH和TcRγ重排。结果显示:有23例至少可发现一种基因重排,其中,IgH重排11例,TcRγ重排4例,二者均重排8例。IgH重排多见于B-ALL,T-ALL则常见TcRγ重排,坦...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IgH和TcRγ重排。结果显示:有23例至少可发现一种基因重排,其中,IgH重排11例,TcRγ重排4例,二者均重排8例。IgH重排多见于B-ALL,T-ALL则常见TcRγ重排,坦存在着系列交叉现象。结合免疫表型研究,有助于确定细胞克隆来源。采用PCR扩增、标记、制备的克隆探针进行分子杂交试验,可用于白血病缓解和复发或残留细胞克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T细胞受体γ基因 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