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校海归教师发展现状研究——基于权衡理论多维视角的分析
1
作者
季逸伦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共9页
随着中国加快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的成熟,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的优化,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回国任教,海归群体日益展现出时代担当。然而,海归教师群体为国内高等教育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的同时,其在文化适应、教...
随着中国加快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的成熟,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的优化,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回国任教,海归群体日益展现出时代担当。然而,海归教师群体为国内高等教育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的同时,其在文化适应、教学理念、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重视和关注。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45家江苏高校为样本,基于权衡理论的多维视角从思想状态、适应程度、职业发展三个方面综合探究海归教师的生存现状,以期为优化高校海归教师相关的人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法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海归教师有不断增强的爱国情怀,能基本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不低于预期,而薪资水平和学术环境是影响海归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进一步采用权衡理论分析海归教师的思想状态、适应程度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协同机理,发现三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权衡关系,背后的机理来自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平衡、文化适应与职业融入的双向互动、短期目标与长期愿景战略规划的平衡。因此,建议要优化现有人才政策和战略性管理,帮助海归教师在适应新环境、培养爱国情怀和推动职业发展方面取得平衡,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人才
高校教师
权衡理论
多维视角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海归教师发展现状研究——基于权衡理论多维视角的分析
1
作者
季逸伦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人事处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3,共9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校加强海归教师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SJB0131)
江苏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课题“新时代加强留学归国高端人才统战工作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JSTZC01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重点课题,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2022/01/87)。
文摘
随着中国加快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的成熟,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的优化,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回国任教,海归群体日益展现出时代担当。然而,海归教师群体为国内高等教育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的同时,其在文化适应、教学理念、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重视和关注。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45家江苏高校为样本,基于权衡理论的多维视角从思想状态、适应程度、职业发展三个方面综合探究海归教师的生存现状,以期为优化高校海归教师相关的人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法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海归教师有不断增强的爱国情怀,能基本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不低于预期,而薪资水平和学术环境是影响海归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进一步采用权衡理论分析海归教师的思想状态、适应程度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协同机理,发现三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权衡关系,背后的机理来自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平衡、文化适应与职业融入的双向互动、短期目标与长期愿景战略规划的平衡。因此,建议要优化现有人才政策和战略性管理,帮助海归教师在适应新环境、培养爱国情怀和推动职业发展方面取得平衡,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海归人才
高校教师
权衡理论
多维视角分析
江苏省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校海归教师发展现状研究——基于权衡理论多维视角的分析
季逸伦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