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的多维用户人格特质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萌萌 左万利 +1 位作者 王英 王鑫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62-2577,共16页
随着社会媒体的普及,用户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为深入理解在线用户行为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源.由于用户人格特质是用户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人格特质的差异可能会对用户的在线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用户人格特质识别问题近年来受到了众多... 随着社会媒体的普及,用户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为深入理解在线用户行为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源.由于用户人格特质是用户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人格特质的差异可能会对用户的在线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用户人格特质识别问题近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首先,基于用户网络结构信息和用户发布内容信息序列构建用户人格特质识别特征,并根据特征重要性为其分配权重.然后,以用户人格特质相关因子约束目标函数,从用户社会网络结构特征、语言学特征和情感特征三个维度利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识别社会网络中用户的五大人格特质.最后,在真实的数据集上验证了提出框架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以更细的粒度进一步验证了用户人格特质之间相关性的存在,同时证明了特征权重和用户人格特质间的相关性在用户人格特质识别问题中的重要性.文中为社会网络中的多维用户人格特质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用户人格特质识别 非负矩阵分解 用户人格特质相关因子 五大人格特质 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维属性特征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
2
作者 王世杰 苏建宁 +3 位作者 张书涛 刘世锋 杨文瑾 邱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8-1990,共13页
为解决现有研究因语义信息差异性及需求属性特征考量单一化导致的用户需求信息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维属性特征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对评论信息进行分析,结合粗数理论表征认知信息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匹... 为解决现有研究因语义信息差异性及需求属性特征考量单一化导致的用户需求信息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维属性特征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对评论信息进行分析,结合粗数理论表征认知信息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匹配不同词性的特征词汇获取用户需求;分别从内在特征和外部因素分析影响关键需求信息识别的属性特征,运用粗数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分析需求内部的自组织关系,并探究需求的用户关注度,从内外两个维度确定需求权重。最后,引入博弈论确定需求的综合权重,实现面向多维属性特征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以手电钻创新设计中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过程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属性特征 用户需求 关键信息识别 语义信息 产品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金凤 仵轩 +2 位作者 冯立杰 张珂 刘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3-1445,共13页
精准识别产品创新机会对制造商规避盲目创新风险,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中因视角单一致使制造商价值创造的效率难以最大化,以及识别的创新机会聚焦度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基于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 精准识别产品创新机会对制造商规避盲目创新风险,持续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针对现有产品创新机会识别研究中因视角单一致使制造商价值创造的效率难以最大化,以及识别的创新机会聚焦度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基于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构建了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首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从用户在线评论和产品描述文本中分别提取用户偏好及制造商偏好的产品属性主题;其次,基于两类主题之间的相似度进行主题分类以获取具象产品的创新需求;再次,从现有相关专利中提取创新要素并依托多维技术创新地图识别产品创新机会;最后,以老年智能手环靶向开展产品创新机会识别为例,验证了所提路径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下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能够为制造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机会识别 用户偏好制造商偏好双重视阈 多维技术创新地图 结构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大数据的同一用户识别分析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云翔 陈斌 +1 位作者 林涛 施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4,共5页
为了有效判别行驶车辆内车载乘客手机数量实际匹配的乘客人数,提出一种将聚类算法和呼叫指纹识别算法相组合的算法(CHC-CFA)。运用组合算法结合车辆内乘客携带手机的实时轨迹数据以及历史呼叫指纹数据建立同一用户识别模型,有效地判别... 为了有效判别行驶车辆内车载乘客手机数量实际匹配的乘客人数,提出一种将聚类算法和呼叫指纹识别算法相组合的算法(CHC-CFA)。运用组合算法结合车辆内乘客携带手机的实时轨迹数据以及历史呼叫指纹数据建立同一用户识别模型,有效地判别出车辆内实际乘客人数,用于判别行驶车辆是否存在超员的异常问题,也可以对当前HOV车道的车辆内乘客数实时监测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判别行驶车辆内车载乘客手机数量实际匹配的乘客人数并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用户识别 移动大数据 CHC-CFA 数据获取 度分析 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感知数据的用户画像系统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恩 於志文 +1 位作者 杜贺 郭斌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6,共7页
用户画像是一个人的虚拟表示,它是基于一系列数据的模型.基于手机感知数据从年龄、性别和人格特征三方面构建用户画像.通过使用手机中的传感器和事件监听器来采集滑屏解锁场景、手机基本信息、应用程序使用情况和屏幕状态场景中的数据.... 用户画像是一个人的虚拟表示,它是基于一系列数据的模型.基于手机感知数据从年龄、性别和人格特征三方面构建用户画像.通过使用手机中的传感器和事件监听器来采集滑屏解锁场景、手机基本信息、应用程序使用情况和屏幕状态场景中的数据.此外,随机森林回归和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分别用于估计年龄和检测用户的性别.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算法用于识别人格特征.通过84个用户进行实验来评估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在年龄估计中的均方根误差为4.369,在性别检测中实现了91.70%的精度.对于人格特征的识别,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90、0.351、0.465、0.302和0.4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感知数据 年龄估计 性别检测 个性特征识别 用户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近客户,全程质量跟踪
6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6期97-97,共1页
20多年来,Microscan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自动识别条形码或二维码应用中所需的各种产品,但是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Microscan公司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个条码扫描器产品的销售公司,而是一个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 20多年来,Microscan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自动识别条形码或二维码应用中所需的各种产品,但是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Microscan公司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个条码扫描器产品的销售公司,而是一个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角色的转变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更贴近客户与我们的合作伙伴,更关注他们生产、管理、物流等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需求 质量跟踪 条码扫描器 自动识别 合作伙伴 条形码 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